(一)劳山战役
随着红二十五军长征进入西北根据地和中央红军主力北上陕甘地区,蒋介石决定将东北军主力调入陕甘地区,进行军事“围剿”。9月13日,张学良由武昌乘飞机来到西安。在此前后,东北军除第五十三军(军长万福麟)主力留驻北平和河北外,其余第五十七军(军长董英斌)、第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骑兵军(军长何柱国)及独立第一〇五师(师长刘多荃)、独立第一一五师(师长熊正平)先后开进西北地区,与早先进入陕甘地区的第五十一军会合,全力“围剿”西北革命根据地。10月2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特派蒋中正兼西北‘剿匪’总司令,张学良兼副司令。”①第二天出版的上海《中华日报》以《彻底肃清“匪患”,将在西安设立“剿匪”总司令部,俟组织就绪,蒋委员长亲往巡视,将来由张学良常驻指挥一切》为题,刊登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成立的消息。同年11月1日,西北“剿总”在西安城内南院门正式成立。
在红二十五军抵达延川县永坪镇之前,东北军第六十七军进入陕北。该军军部驻洛川。9月13日,该军第一一〇师(师长何立中)进驻延安。该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周福成)除留一个营驻守甘泉外,余部于9月14日开进延安。第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率军部特务营于9月15日也抵达延安。王以哲在延安完成部署后,即率军部特务营返回洛川。第六十七军的一〇七师驻洛川、富县一带。与此同时,东北军第五十七军的一〇〇师、一〇六师、一〇九师、一一七师由甘肃合水一带向西北根据地进犯。驻守陕北的井岳秀第八十六师、高桂滋第八十四师也蠢蠢欲动,企图与东北军夹击西北根据地和红军主力部队。
面对严峻的“围剿”形势,红十五军团认真分析了当前的形势,确定了战略行动方向。徐海东回忆说:“红十五军团成立的第二天,我们就商讨反‘围剿’的作战计划。”“我们在讨论作战对象的时候,有的同志提议先打驻米脂一带的井岳秀师,或者高桂滋师,出横山,与神木、府谷苏区打成一片,然后打出三边。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吃掉这两个部队,把握大一些。可是目前大兵压境,消灭这两个部队,对敌人的打击不重。还是先打东北军好,因为如果把东北军的主力搞垮一两个师,就会使陕北战局发生重大变化。”②徐海东回忆说,在经过分析敌情后,“我们决定:围攻甘泉,调动延安的敌人,拦路打它的埋伏”③。
9月下旬,红十五军团主力部队经过三天的急行军,由永坪前进到甘泉城西王家坪一带。徐海东和刘志丹前往延安与甘泉之间的大劳山、小劳山一带察看地形,确定在此设伏。9月28日,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第二四三团突然包围了甘泉城。其他部队则按原定作战计划进入劳山一带,沿咸(阳)宋(家川)公路两侧山上设伏。
10月1日上午,东北军六十七军第一一〇师师长何立中率部由延安南下,增援甘泉。下午2时许,其先头部队进至劳山以南的白土坡。在两侧山坡地带预伏的红十五军团主力部队立即发起攻击。激战至晚上8时左右,战斗结束。
劳山战役全歼东北军第一一〇师师直全部、第六二八团全部和第六二九团一个营,共毙伤第一一〇师参谋长范驭州、团长杨德新以下1000余人,俘团长裴焕彩以下3700余人,缴获战马300余匹,山炮、迫击炮共28门,轻重机枪200余挺,长短枪5000余支,及无线电台4部和大量军用物资。何立中身受重伤,逃进甘泉城,后因伤重于10月7日毙命。
劳山战役是红十五军团成立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劳山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西北根据地军民粉碎敌人军事“围剿”的斗志。
在取得劳山战役的胜利后,红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师长杨森率部前往富县城西的羊泉一带侦察敌情时,又歼灭了东北军第一〇七师六一九团的一个营。
(二)榆林桥战役
劳山之战的失利,使东北军损兵折将。为此,身兼西北“剿总”总司令之职的蒋介石于10月8日由四川成都飞抵西安,部署陕北“剿共”事宜。第二天,蒋介石与张学良联名发出“围剿”西北红军的电令,严令:“六十七军在肤施、甘泉、鄜县④、羊泉⑤一带地区筑碉,肃清附近股匪,置重点于鄜县,维持肤施、鄜县间交通。”⑥电令还要求杨虎城所部“以主力在宜川、洛川之线筑碉,置重点于洛川,防匪南窜”⑦。并要求杨虎城部“及井(岳秀)、高(桂滋)各师,速肃清附近股匪,俟主力军向东迂回时,即协同各友军,将刘(志丹)、徐(海东)各股匪聚而歼之”⑧。
10月11日,蒋介石由西安飞往河南洛阳。13日,蒋介石又飞往山西太原,并将在陕北前线参加“剿共”的第八十六师师长井岳秀、第八十四师师长高桂滋召至太原,与阎锡山一起,共同策划加强对西北根据地的“围剿”。
10月20日,东北军第六十七军第一〇七师六一九团团长高福源率部由富县县城进驻富县以北约12公里处的榆林桥,以执行“维持肤施、鄜县间交通”的任务。同时进入榆林桥的还有第一〇七师六二〇团的一个营。
榆林桥地处甘泉和富县之间的洛河东岸,咸(阳)宋(家川)公路由村中穿过。村子内建有堡寨,依山傍水,易守难攻。
榆林桥战役进行的较为顺利。刘华清回忆说:“10月24日晚,红十五军团在徐海东同志指挥下开始行动,以红七十五师由东向西担任主攻,并派一个营警戒由榆林桥通往洛川的公路;以红七十八师由西向东,先歼河西敌一个营,再会攻榆林桥;以红八十一师由北向南进攻,对敌形成三面包围,并派出两支部队分别占领了洛河南面的小山和北面高原的碉堡。次日拂晓开始强袭,敌人被压缩到街内后,利用窑洞进行顽抗,我军伤亡较大。后来由于战士的发现和创造,从房上的烟筒向里投掷爆炸物,才迅速地歼灭了敌人。”⑨
至10月25日下午,榆林桥守敌四个营全部被歼,第六一九团团长高福源以下1800余人被俘。
榆林桥战役是红十五军团在缺乏攻坚器材和经验的条件下取得的对敌设防据点攻坚战的胜利,对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榆林桥战役的胜利,使驻守洛川、甘泉、延安之间的东北军第六十七军各部陷入了首尾不能相顾的狼狈状态。这一战役的胜利,也极大地振奋了西北根据地军民战胜敌人的信心。
① 陈元方、史础农编著:《西安事变与第二次国共合作》,长城出版社、陕西旅游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68页。
②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北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51页。
③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北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51页。
④ 今富县。
⑤ 今属富县。
⑥ 刘东社编:《西安事变资料丛编》第1辑,香港银河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3页。
⑦ 刘东社编:《西安事变资料丛编》第1辑,香港银河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3页。
⑧ 刘东社编:《西安事变资料丛编》第1辑,香港银河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3页。
⑨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北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62—3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