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整顿党的作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从延安开始后,以延安整风为典型,故称“延安整风运动”。
整风是革命的需要
从遵义会议后,到六届六中全会党批判并纠正了王明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的“左”倾错误和抗战初期的右倾错误。但是,由于没来得及在全党范围内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作风,仍然在党内严重存在。抗战开始后,党吸收了大量新党员,其中大多数出身子农民和其它小资产阶级,他们虽然有很可爱的革命积极性,但其中不少人,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是一个严重的矛盾。如果不进行一次整风运动,党就不能健康地发展,革命就不能前进。针对上述情况,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党……为要领导革命运动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完成,就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认真地整顿一番。而为要从组织上整顿,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需要开展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于是,党中央、毛泽东抓住抗战处于相持阶段这个极好时期,领导全党开展伟大的整风运动。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大会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著名讲演,2月8日又在宣传工作会议上做了《反对党八股》的报告。这两个报告,明确地提出了整风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这三股歪风,主要是反对主观主义。整风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就为党内斗争规定了正确的方法和方向。整风运动中,毛泽东还将党内斗争的方针归结为一个具体公式:即“团结——批评——团结”。按照这个公式解决党内矛盾。经过延安整风,中国共产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挽救王明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1931年到1934年,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这次“左”倾错误长达4年之久,给中国革命造成严重的危害,使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说,最主要的是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基本原则,破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延安整风运动,根本目的就是要清除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流毒,端正党风。
然而,清除、埋葬教条主义,并非易事。王明为了摆脱政治上的困境,采取阳奉阴违的两面派手法,对付党中央和毛泽东。然而党中央、毛泽东并没有被他所蒙骗。在进入高干整风阶段,1941年9、10月间,中共中央先后举行了政治局和政治局扩大会议,检讨党在历史上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政治路线问题。会议期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对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予了尖锐的批评。尤其是毛泽东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理论,全面剖析了王明的错误。在批评王明“左”倾军事路线时,形象地说:“不知道人是要吃饭的,路是要用脚走的,子弹是可以打死人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主观主义,就是达到了这样荒谬的地步。”毛泽东还尖锐批评王明等人是一伙毫无实际经验的人,“却居然拿着所谓‘马克思主义’的片言只语去到处装腔作势。指挥一切,‘斗争’一切。结果钦差大臣飞到哪里,哪里的革命事业就遭到严重摧残,党和人民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会后,毛泽东与王稼祥、任弼时等一起多次找王明个别谈话,耐心地帮助、教育,才使王明作了自我批评。
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学习与时局》的报告,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研究党的历史经验应采取何种态度等几个重要问题的结论。在报告时,一些高级干部要求点王明的名,并且要写在第一条。毛泽东不但没有点王明的名,还说:“这次处理历史问题,不应着重于一些个别同志的责任方面,而应着重于当时环境的分析,当时错误的内容,当时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借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对于人的处理问题取慎重态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由于毛泽东对王明等人在作结论时采取宽大的方针,一方面,使犯错误的同志彻底了解了党的历史经验,避免重犯错误;另一面,又团结了同志。
“七大”时,代表们不投王明的票,毛泽东亲自出面说服代表,选举王明为中央委员。毛泽东在后来说:“七次大会的时候,我们说服了那些同志,选举了王明、李立三。那么,‘七大’以后,我们有什么损失没有?毫无损失,并没有因为选举了王明、李立三,我们的革命就不胜利了,或者迟胜利几个月。”
延安整风,毛泽东对王明、博古、李立三等犯过“左”倾错误的人,以宽大为怀。着眼于团结教育,耐心等待本人的觉悟。在毛泽东的光辉思想和党的政策的感召下,不少犯有“左”倾严重错误的同志回到了正确路线上来了。例如,博古曾经积极推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犯了严重错误。通过延安整风,他深刻地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在整风期间和党的“七大”上,作了诚恳的自我检查。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他切实改正了自己的错误,继续为党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样犯过严重“左”倾错误的李立三,对毛泽东提出的整风方针也深有感触。他曾说:“我从自己犯错误的教训中,深深体会到我们党在纠正党内错误问题上所采取的从施手术到病后的适当护理这一整套‘治病救人’的方法,使我们党既能不断克服各种大大小小的错误,又能及时挽救犯错误的同志(如果犯错误的同志不‘讳疾忌医’的话),既能不断克服内部矛盾,又不损害党的团结,并且更加增强了党的团结,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党的建设问题上的一个重大发展。”
夜看《矢与的》
为了使延安整风运动能健康的发展,毛泽东经常深入到机关、部队、学校,了解情况,调查研究,对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整风运动开始不久,延安马列主义学院的学生会办了个壁报,叫《矢与的》。该院的王实味等人,利用一部分学员中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在《矢与的》上,散布极端民主化与绝对平均主义的言论,并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说得一无是处,企图借整风之机,挑拨离间,破坏党的内部团结。
一天,王震来到马列学院,看了《矢与的》上的一些乌七八糟的错误观点,非常气愤,当晚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听了非常重视,决定马上就去看。这时已是晚上10点多钟,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警卫员提了两盏马灯,毛泽东从杨家岭住处徒步涉过延河,11点多钟才到达马列学院。院领导人向毛泽东汇报了该院整风运动开展的情况,随后就掌着灯笼陪同毛泽东去看《矢与的》。毛泽东一面听院领导人的介绍,一面聚精会神地看着,走走停停,边看边不时地摇头、点头或默然自笑,有时还发出惊叹的声音……直到深夜两点多钟,毛泽东才看完回到院办公室。
毛泽东对院领导人说:“这些东西很好,很有教育意义,是很好的反面教材。这样,我们就有了思想斗争的具体对象,这也叫有的放矢么!”接着又说:“我看不要着急,先组织延安所有机关、学校、部队、工厂的人员轮流参观,然后让大家结合整风文件的学习展开广泛的讨论,彻底分清是非,辩明问题实质,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真理总是在同谬论斗争中发展、巩固起来的。真理不怕反,也反不倒,越反越正确。”
当学院领导人请示院内如何搞好这一运动时,毛泽东指示说:马列学院更要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整风文件,掌握精神实质,结合本身暴露出来的问题开展讨论、批判,辩明是非,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你们看这样好吗?院领导人一致表示赞同。
虽然一夜未眠,毛泽东依然神采奕奕。回到杨家岭后,天已亮了,巍巍的宝塔山顶已染上了朝阳的金辉。毛泽东用冷水擦了擦脸,又开始办公了。
第二天,第三天……络绎不绝的人群,涌向马列学院观看《矢与的》,延安的整风运动出现了一个新高潮,延安各机关、部队、学校、工厂的干部,在认真学习毛泽东关于整风的文件的基础上,以《矢与的》上暴露出来的问题为反面教材,进行了揭露和批评。并联系各自的思想实际,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提高了大家鉴别是非的能力,同行行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想划清了界线,巩固了无产阶级思想在党内外的阵地,保证了整风运动的健康发展。
解放被“抢救”的同志
在延安整风期间,于1943年进行了审干工作。这项工作由学习委员会领导。当时担任总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央社会部部长的康生却掀起了所谓“抢救运动”,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毛泽东发现后,及时作了纠正。
1943年10月,毛泽东在审批绥德反奸大会的材料时指示:“一个不杀,大部不抓,是此次反特务斗争必须坚持的政策。”对这个指示和停止抢救运动的意见,一些人还进行了抵制。但由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坚持原则,进行了批评和反对,抢救运动被停止下来。
1944年春,毛泽东把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李克农,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处长周兴和边区保安处干部师哲叫到住处,对运动中坦白分子的口供材料是否真实,进行了详细询问。并指示:你们回去把那些口供交给犯人,说明要他们自己修改。一字一句错了,就改那一字一句;一段错了,就改那一段;全篇错了,就让他们推翻重新写。不要怕翻案,我们是实事求是的,要真实的事实。不要假口供、假材料!他们是交待问题,不是写文章,更不是写小说。必须是老老实实,实事求是,一句假话,一切不实之词都不要。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从延安到绥德、关中等地,先后转入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了甄别工作。有的地方机关、学校还新成立了甄别工作委员会。在毛泽东的重视、关怀下,经过一年多艰苦细致的甄别工作,到1945年春,延安各级机关和学校的甄别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完全弄错的约占26%左右,保留问题的约4%。这些保留问题的大部因当时条件限制,无法查证,难于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经过逐级请示,最后毛泽东说:现在东北快解放了,需要大批干部,让他们到前线自己去做结论吧!是共产党人,一定留在共产党内;是国民党人让他们跑到国民党那边去。怕什么呀!在毛泽东的重视和领导下,解放了被“抢救”的同志。同时,毛泽东还对被“抢救”过的干部说:你们要“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从而使这些干部放下了“包袱”,心情舒畅地投身到新的革命斗争中去。
赔礼道歉
毛泽东虽然对康生掀起的“抢救运动”所制造的许多冤、假、错案作了纠正,但他对这一错误的出现,心里一直不安。此后,毛泽东在多次场合,亲自向被冤屈的干部赔礼道歉。
1945年春节,纷纷扬扬的瑞雪覆盖着延安的山峦。一天,领导通讯联络工作的军委三局局长王铮,从枣园回到驻地,高兴地告诉三局全体同志,明天到枣园给毛主席拜年,毛主席亲自给大家讲话。
次日拂晓,三局同志在王铮的带领下,迎着东方的朝霞向枣园出发了。到了枣园崖畔下的场坪上,大家围成一个大圆圈,等待毛泽东的接见。
毛泽东微笑着健步走到场中央,伸出双手向下按了按,示意大家平静下来。然后,高声说道:“三局同志今天到这里来给我拜年,现在我先给你们拜年!你们辛苦啦!”话音未落,全场激起了热烈的掌声。
毛泽东首先强调了通讯工作的重要性,赞誉通讯战士是“无名英雄”。然后,把话题转到“抢救运动”方面。毛泽东说:“这次延安审干,本来是让你们洗个澡,结果灰锰氧放多了。把你们娇嫩的皮肤烫伤了。”接着又亲切地说:你们当中有不少同志在运动中受了委屈,一些同志被错戴了帽子,大家有些怨气是不是?“抢救运动”是把敌人的力量估计过大,把自己的力量估计小了。搞得草木皆兵,“特务”如麻,伤害了很多好同志。好在这是一场夜间演习,用的不是真枪实弹。用的是石灰包,夜间看不清楚,一时分不清敌我,打在身上留下几个石灰包印。天亮一看,原来打错你了!接着毛泽东又语气沉重地说:“这个错误的责任不在哪个单位的领导,责任要由中央来负。同志们,我这里给那些受了委屈的同志行个脱帽礼,向大家赔礼道歉了!”
说到这里,毛泽东摘下帽子,恭恭敬敬地行了个鞠躬礼。啊!领袖给战士脱帽鞠躬,这是多么不平凡的形象,又是多么磊落的胸怀,多么伟大的风度。此时此景,那些在“抢救运动”中受了打击和冤枉的同志,一个个热泪扑簌簌地夺眶而去。
毛泽东接着幽默地说:现在我把帽子拿下来,赔一个不是,敬一个礼!那么受委屈的同志你怎么办呢?你应该还一个礼吧!你不还礼,我的帽子就只好拿在手里……
听着这诙谐风趣的话语,场上的情绪立刻活跃起来,许多同志不约而同地说:“请主席把帽子戴好吧!”
随着大家轻松的情绪,毛泽东语调深沉地说:我们在整风审干中,得了两条经验:一条经验就是取得了成绩,另一条经验就是犯了错误。我们党有一条规矩,叫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一切从实际出发,凡是做对了的就要坚持;凡是做错了的,就要纠正,对那些所有戴错帽子的同志,都要向他们承认错误,赔一个不是。这是我们的进步,是我们全党的一个进步。中国革命要胜利,就要采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亲自领导的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破除党内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重新教育和训练了党内经过长期斗争保留下来的一批老干部,又教育训练了抗战初期入党的新党员。这次整风运动对于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成国银 王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