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探寻
南北皆帝事
秦蜀古道,以汉中宁强县为界,北为陈仓道(秦栈),南为金牛道(蜀栈)。如果我们站在秦岭主脊玉皇山一带来观察秦蜀古道,则可发现它是由北流的清姜河(黄河水系)与南淌的嘉陵江(长江水系)这两大河谷组成的。清姜河与嘉陵江都是炎帝神农的活动生息区域:清姜河之“姜”取自炎帝的姜姓;嘉陵江之“陵”,即指炎帝灵寝之地。从这个角度看,秦蜀古道,可谓南北皆帝事。
秦蜀古道,从陈仓沿清姜河而上,经大散关至秦岭梁分水岭后,沿嘉陵江下行至故道(今凤县),经褒城到南郑(汉中)与金牛道相连接。陈仓道是古时候长安到汉中最长也是比较平坦的一条道路,如今宝鸡到凤县的212省道,在凤县接316国道至汉中,基本上是沿古陈仓道而行的。从宝鸡市区到秦岭主梁海拔由600多米升到1530米,长40公里的栈道就行走在清姜河畔。岁月的风风雨雨将古栈道的遗址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茂密的树林灌木遮蔽了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只有残留在山崖上的槽孔,还顽强地记忆着古栈道上如织的人流、飞奔的战马和曾经的厮杀战斗场面。隋唐定都长安(今西安)后,汉中及四川成为大后方,陈仓道上运输繁忙,驿站也很多。清姜河,渭河的一级支流,长43公里,激荡着中华文明史长河中几多美丽的浪花。大约5000年前,炎帝部落生息在今宝鸡一带。炎帝部落以宝鸡为中心,沿渭河向周边拓展。炎帝神农生于姜水,长于姜水,即今天的清姜河。炎帝在九龙泉沐浴后,头上牛角隐去,天资更加聪颖,后来成了姜氏部落的首领。炎帝教民制陶,始作耒耜,教民稼穑,被誉为农业之神。他还教民立日中为市,开创了原始贸易,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鼻祖,被誉为太阳之神。他还在天台山采药,尝百草,和药济世,发明原始医药,被誉为医药之神。后炎帝部落一部分南迁,一部分留在黄河流域。早在唐朝时期,姜水流域就有神农庙、炎帝祠等。现在清姜河右岸的常羊山上,筑有炎帝陵,供炎黄子孙祭奠拜祖(常崇信)。
嘉陵江与炎帝神农的渊源关系,唐群在《炎帝和炎帝陵》有翔实叙述。嘉陵江发源自秦岭南麓之陕西凤县境内的天台山,是汇入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全长1119公里。天台山因传说是炎帝神农氏升天之台而得名,天台山有炎帝之陵,故曰嘉陵。滔滔嘉陵江,从千里之外逶迤而来,到北碚形成著名的嘉陵江小三峡,一道美丽的拐弯,绕城而过,拐出一座玲珑小城,也拐出一所美丽的大学来。山因水而幽,水因山而秀,山水相依,集流成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河流因此而表达了一种文化与自然、人伦与时空的依存关系。为什么说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道理即在于此。嘉陵江在重庆朝天门处汇入长江时,有一个明显而奇特的景观:清澈处为嘉陵江,浑浊处为长江。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嘉陵江在缙云、北碚一段涵养的林泉之清澈与润和。从秦蜀古道和嘉陵江道的关系看,四川广元市是一个转折点:广元市以北,秦蜀古道和嘉陵江道大体上平行依偎;广元市以南,秦蜀古道西南向通向成都,嘉陵江道东南向流到重庆。一些学者认为,“炎帝神农诞生在茶树生长的秦岭之南”,正如《帝王世纪》所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生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著名茶史专家朱自振先生根据神农氏的活动范围探讨茶的起源,认为神农这个氏族或部落最早可能生息在川东和鄂西山区(梁中效)。无论成都还是重庆,其与炎帝神农文明的久远关系,完全可以肯定。
张春生先生《山海经研究》一书,也将岷江下游的四川宜宾市作为炎帝的初居地,可谓创见异举。从文明撒播学看,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从秦蜀古道这一历史文明的大通道来看,炎帝在嘉陵江下游四川南充市留下踪迹的可能,应该要大于岷江下游的宜宾市。至于炎帝部落在秦蜀古道的迁徙路线,是普遍公认的先清姜河流域,后嘉陵江流域,还是如张春生先生认为的先秦岭之南后秦岭之北,鉴于现有文献的有限性,自然仁智各有其据。如果从新的考古资料看,则先北而南的传统观点更为合理(《栈道历史研究与3S技术应用》)。
史党社和周振鹤在《故道的早期历史》中,通过一种特殊陶器——尖底罐,在“*(左弓右魚)国墓(宝鸡)—凤县—城固—重庆忠县—巫山”的分布,得出巴蜀文明从秦岭古道北上流布的研究结论。并且推测,此种秦蜀古道尖底罐遗址的分布,与盐的生产有关,“应该属于一种意识的传播……而不是器物的直接扩散”。此种具有巴蜀文化特色的尖底罐,其北端的分布,在古道口的*(左弓右魚)国墓地戛然而止,在关中及其以外的地方没有分布。尖底罐陶器的功用,作者推测是与盐的生产有关。从尖底罐来自于重庆峡江地区看,则可能与巫文化及其生殖意识有关。重庆峡江地区,今有巫山县、巫溪县,有举世闻名的巫峡。《山海经》和《路史》都记载有,孟涂在巴做巫教主的内容。巫文化的一个特殊现象,即生殖崇拜,后世概括的“巫山云雨”即是。“还有尖底杯……流行年代为商代后期至西汉初期。”《栈道历史研究与3S技术应用》)《汉书·地理志》:“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轻易淫泆。”西汉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乐而不淫”以来,与淫乐有关的尖底杯遂于西汉告别历史,理固宜然。
作为西汉尖底杯的祖源,重庆市忠县发掘出土的大量尖底罐之所以也在古道口的宝鸡蒙峪、茹家沟一带停止传播,也源于巴巫的生殖意识(尖底罐)无法面对关中高度发达的生产意识(彩陶盆)和天地意识(三足鼎)。宝鸡秦岭有天台山和炎帝嘉陵,文明道德已经是天人关系而非巫山的男女关系,已经是崆峒山问道和炎帝神农的仁爱德音;尖底罐散发的巫乐气息,已无播散空间。战国《庄子·盗直》指出:“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除了儒家文化的排斥外,神农文明的仁爱也无疑超越了“巫山的具象生殖崇拜”。以尖底罐器物为代表的巴巫生殖文明,越巴山、穿秦岭,在秦岭古道北口的*(左弓右魚)国便安息了。其对秦蜀古道开辟的作用,巨大宛然。而以炎帝神农为领袖的关中文明更为发达强大,从清姜河到嘉陵江,从宝鸡天台山到湖北神农架,沿着秦岭古道——包括秦蜀古道,广泛传播。秦岭南北,古道上空,炎帝德音,千古流响。秦蜀古道,从关中宝鸡到四川成都,南北皆帝事。对于寻找心灵故乡的现代人,秦蜀古道上的神农精神具有特别意义。
秦蜀古道,从陈仓沿清姜河而上,经大散关至秦岭梁分水岭后,沿嘉陵江下行至故道(今凤县),经褒城到南郑(汉中)与金牛道相连接。陈仓道是古时候长安到汉中最长也是比较平坦的一条道路,如今宝鸡到凤县的212省道,在凤县接316国道至汉中,基本上是沿古陈仓道而行的。从宝鸡市区到秦岭主梁海拔由600多米升到1530米,长40公里的栈道就行走在清姜河畔。岁月的风风雨雨将古栈道的遗址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茂密的树林灌木遮蔽了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只有残留在山崖上的槽孔,还顽强地记忆着古栈道上如织的人流、飞奔的战马和曾经的厮杀战斗场面。隋唐定都长安(今西安)后,汉中及四川成为大后方,陈仓道上运输繁忙,驿站也很多。清姜河,渭河的一级支流,长43公里,激荡着中华文明史长河中几多美丽的浪花。大约5000年前,炎帝部落生息在今宝鸡一带。炎帝部落以宝鸡为中心,沿渭河向周边拓展。炎帝神农生于姜水,长于姜水,即今天的清姜河。炎帝在九龙泉沐浴后,头上牛角隐去,天资更加聪颖,后来成了姜氏部落的首领。炎帝教民制陶,始作耒耜,教民稼穑,被誉为农业之神。他还教民立日中为市,开创了原始贸易,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鼻祖,被誉为太阳之神。他还在天台山采药,尝百草,和药济世,发明原始医药,被誉为医药之神。后炎帝部落一部分南迁,一部分留在黄河流域。早在唐朝时期,姜水流域就有神农庙、炎帝祠等。现在清姜河右岸的常羊山上,筑有炎帝陵,供炎黄子孙祭奠拜祖(常崇信)。
嘉陵江与炎帝神农的渊源关系,唐群在《炎帝和炎帝陵》有翔实叙述。嘉陵江发源自秦岭南麓之陕西凤县境内的天台山,是汇入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全长1119公里。天台山因传说是炎帝神农氏升天之台而得名,天台山有炎帝之陵,故曰嘉陵。滔滔嘉陵江,从千里之外逶迤而来,到北碚形成著名的嘉陵江小三峡,一道美丽的拐弯,绕城而过,拐出一座玲珑小城,也拐出一所美丽的大学来。山因水而幽,水因山而秀,山水相依,集流成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河流因此而表达了一种文化与自然、人伦与时空的依存关系。为什么说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道理即在于此。嘉陵江在重庆朝天门处汇入长江时,有一个明显而奇特的景观:清澈处为嘉陵江,浑浊处为长江。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嘉陵江在缙云、北碚一段涵养的林泉之清澈与润和。从秦蜀古道和嘉陵江道的关系看,四川广元市是一个转折点:广元市以北,秦蜀古道和嘉陵江道大体上平行依偎;广元市以南,秦蜀古道西南向通向成都,嘉陵江道东南向流到重庆。一些学者认为,“炎帝神农诞生在茶树生长的秦岭之南”,正如《帝王世纪》所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生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著名茶史专家朱自振先生根据神农氏的活动范围探讨茶的起源,认为神农这个氏族或部落最早可能生息在川东和鄂西山区(梁中效)。无论成都还是重庆,其与炎帝神农文明的久远关系,完全可以肯定。
张春生先生《山海经研究》一书,也将岷江下游的四川宜宾市作为炎帝的初居地,可谓创见异举。从文明撒播学看,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从秦蜀古道这一历史文明的大通道来看,炎帝在嘉陵江下游四川南充市留下踪迹的可能,应该要大于岷江下游的宜宾市。至于炎帝部落在秦蜀古道的迁徙路线,是普遍公认的先清姜河流域,后嘉陵江流域,还是如张春生先生认为的先秦岭之南后秦岭之北,鉴于现有文献的有限性,自然仁智各有其据。如果从新的考古资料看,则先北而南的传统观点更为合理(《栈道历史研究与3S技术应用》)。
史党社和周振鹤在《故道的早期历史》中,通过一种特殊陶器——尖底罐,在“*(左弓右魚)国墓(宝鸡)—凤县—城固—重庆忠县—巫山”的分布,得出巴蜀文明从秦岭古道北上流布的研究结论。并且推测,此种秦蜀古道尖底罐遗址的分布,与盐的生产有关,“应该属于一种意识的传播……而不是器物的直接扩散”。此种具有巴蜀文化特色的尖底罐,其北端的分布,在古道口的*(左弓右魚)国墓地戛然而止,在关中及其以外的地方没有分布。尖底罐陶器的功用,作者推测是与盐的生产有关。从尖底罐来自于重庆峡江地区看,则可能与巫文化及其生殖意识有关。重庆峡江地区,今有巫山县、巫溪县,有举世闻名的巫峡。《山海经》和《路史》都记载有,孟涂在巴做巫教主的内容。巫文化的一个特殊现象,即生殖崇拜,后世概括的“巫山云雨”即是。“还有尖底杯……流行年代为商代后期至西汉初期。”《栈道历史研究与3S技术应用》)《汉书·地理志》:“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轻易淫泆。”西汉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乐而不淫”以来,与淫乐有关的尖底杯遂于西汉告别历史,理固宜然。
作为西汉尖底杯的祖源,重庆市忠县发掘出土的大量尖底罐之所以也在古道口的宝鸡蒙峪、茹家沟一带停止传播,也源于巴巫的生殖意识(尖底罐)无法面对关中高度发达的生产意识(彩陶盆)和天地意识(三足鼎)。宝鸡秦岭有天台山和炎帝嘉陵,文明道德已经是天人关系而非巫山的男女关系,已经是崆峒山问道和炎帝神农的仁爱德音;尖底罐散发的巫乐气息,已无播散空间。战国《庄子·盗直》指出:“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除了儒家文化的排斥外,神农文明的仁爱也无疑超越了“巫山的具象生殖崇拜”。以尖底罐器物为代表的巴巫生殖文明,越巴山、穿秦岭,在秦岭古道北口的*(左弓右魚)国便安息了。其对秦蜀古道开辟的作用,巨大宛然。而以炎帝神农为领袖的关中文明更为发达强大,从清姜河到嘉陵江,从宝鸡天台山到湖北神农架,沿着秦岭古道——包括秦蜀古道,广泛传播。秦岭南北,古道上空,炎帝德音,千古流响。秦蜀古道,从关中宝鸡到四川成都,南北皆帝事。对于寻找心灵故乡的现代人,秦蜀古道上的神农精神具有特别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