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探寻
秦汉褒斜古道
秦汉褒斜道有三义:①秦汉褒斜道即褒斜道——利用秦岭北麓斜谷与南坡褒谷的自然条件与天然形势,依据“循河而道”的古道普遍原理所修筑的秦岭古代交通道路。它北起宝鸡眉县斜谷(今石头河)口,南至今汉中汉台区与勉县交界的石门褒城。全长500余里,《三国志》曹操有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②秦汉褒斜道相对于盛唐褒斜道而言,后者将秦蜀古道的一部分也包括在“褒斜道”或“斜谷道”的名称之下。③秦汉褒斜道是一个历史地理的秦岭交通概念,有许多问题尚待确立与明证。
其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壮哉”;统一中国,必涉交通道路。秦之驰道,自古天下闻名。秦之直道,赖史念海先生和其他时贤,得以在埋没几千年后,终于露出尊容。独秦岭古道交通,虽同姓于“秦”,却秦音稀微。其二,《战国策·秦策三》已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史记·秦本纪》也有“厉共公二年,蜀人来赂”,“惠公十三年,伐蜀,取南郑”,“惠文君元年……蜀人来朝。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十四年,伐楚,取召陵。丹、梨臣,蜀相壮杀蜀侯来降”。《史记·秦始皇本纪》虽然也有“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郑,置南郡免……”但文献之简约,消息之依稀,情节之零碎,与秦统一中国的伟大历史与文明,实在无法相侪!按历史逻辑和“汉承秦制”,我们将秦汉的褒斜道作为同一事体,既无可奈何也含追忆之情。秦岭褒斜道一名,正式见于史册者为《史记·河渠书》:“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汉武帝时代,褒斜道应是重修。秦汉褒斜道的开辟,一般归于战国范雎相秦昭襄王期间。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用范雎为相。这一时期,秦国把巴蜀作为经营云南、贵州,进攻楚国以及与东方各国争霸的基地,因而对联系首都咸阳和汉中、成都间的秦、蜀通道,修凿不遗余力。从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灭巴蜀,到范雎相秦昭襄王的末年(前251年),不过66年。范雎相秦不过十余年,《战国策·秦策三》记述就用“今君相秦……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来称颂范雎之功,后世学者也据此认为褒斜栈道的开凿始于范雎相秦昭王时期。
西汉建都长安,秦蜀古道毕竟迂远,不如褒斜道捷近,因而在汉武帝元朔年间(前128~前123年)复修褒斜栈道,打算用以通山东之漕运,以避开黄河三门峡之险。通漕事虽然没有成功,但长达400余里的褒斜栈道得以凿通。此后,褒斜栈道复为关中通往汉中、巴蜀的主要交通路线。“褒斜道”一名,从此正式见于史册。《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同)记述:“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昂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从“道果便近”一句看来,汉武帝后期,褒斜道为秦蜀间的主要交通干线。故《华阳国志·蜀志》记述:“玺书交驰于斜谷之南,玉帛践乎梁益之乡。”汉武帝“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工程规模很大,褒斜道在当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秦汉褒斜谷道沿途所经之地,郦道元《水经注》中的“渭水注”和“沔水注”记述得很详细,即由褒水北入褒谷口,经石门北行,又经三交城(今留坝县西江口镇附近)、赤崖,至衙岭山;由此以北,循斜谷,达渭川眉县。石门在褒城北约五里处,赤崖在西江口北。唯“衙岭”的位置,颇有争议。现在一般认为,《水经注》中的“衙岭”,即今日褒斜的分水岭五里坡,当地人叫“丫豁岭”,“衙”和“丫”音同义衍而来。褒水上源的支流有三,中支流红岩河发源于秦岭正脊,在今太白县西北方向。东支流发源于五里坡西侧,即今上河。斜水发源于太白山支脉鳌山以北的一百多里以外,在今太白县东南方向。褒斜二水上、中游在太白县五里坡相近。五里坡既有“丫岭”“丫豁岭”之称,疑为古代的“衙岭”。
秦汉褒斜道,完全是利用天然地形选定线路。褒斜道东边的傥骆道,其北麓的骆谷长22公里。褒斜道西边的秦蜀道,其北麓的清姜河长18公里。秦汉褒斜道的北麓斜谷,长为51公里。如果我们把秦岭主脊的高度视为相同,再把翻越的难度等同于坡度,那么,选择褒斜道的路途难度仅为傥骆道和秦蜀道的一半。因之,王开先生指出,褒斜道利用褒、斜二水在太白县五里坡相近这一天然地形,沿着二河谷开凿栈道,架设木桥。沿途除在二水相近处有五里长的缓坡外,不翻越大的山岭。褒斜道南段位于汉中盆地北缘;北段由于渭河断层和斜水冲刷关系,使秦岭呈缓坡形,大大减少了通过秦岭山地的岭道部分。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它由先秦至魏、晋,在长达800年中,一直是秦蜀间相互通往的交通干道。《石门铭》和《石门颂》,记载了汉代对褒斜道修筑的景象和巨大成就。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秦人对褒斜道的地理认识和眼光。
其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壮哉”;统一中国,必涉交通道路。秦之驰道,自古天下闻名。秦之直道,赖史念海先生和其他时贤,得以在埋没几千年后,终于露出尊容。独秦岭古道交通,虽同姓于“秦”,却秦音稀微。其二,《战国策·秦策三》已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史记·秦本纪》也有“厉共公二年,蜀人来赂”,“惠公十三年,伐蜀,取南郑”,“惠文君元年……蜀人来朝。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十四年,伐楚,取召陵。丹、梨臣,蜀相壮杀蜀侯来降”。《史记·秦始皇本纪》虽然也有“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郑,置南郡免……”但文献之简约,消息之依稀,情节之零碎,与秦统一中国的伟大历史与文明,实在无法相侪!按历史逻辑和“汉承秦制”,我们将秦汉的褒斜道作为同一事体,既无可奈何也含追忆之情。秦岭褒斜道一名,正式见于史册者为《史记·河渠书》:“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汉武帝时代,褒斜道应是重修。秦汉褒斜道的开辟,一般归于战国范雎相秦昭襄王期间。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用范雎为相。这一时期,秦国把巴蜀作为经营云南、贵州,进攻楚国以及与东方各国争霸的基地,因而对联系首都咸阳和汉中、成都间的秦、蜀通道,修凿不遗余力。从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灭巴蜀,到范雎相秦昭襄王的末年(前251年),不过66年。范雎相秦不过十余年,《战国策·秦策三》记述就用“今君相秦……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来称颂范雎之功,后世学者也据此认为褒斜栈道的开凿始于范雎相秦昭王时期。
西汉建都长安,秦蜀古道毕竟迂远,不如褒斜道捷近,因而在汉武帝元朔年间(前128~前123年)复修褒斜栈道,打算用以通山东之漕运,以避开黄河三门峡之险。通漕事虽然没有成功,但长达400余里的褒斜栈道得以凿通。此后,褒斜栈道复为关中通往汉中、巴蜀的主要交通路线。“褒斜道”一名,从此正式见于史册。《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同)记述:“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昂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从“道果便近”一句看来,汉武帝后期,褒斜道为秦蜀间的主要交通干线。故《华阳国志·蜀志》记述:“玺书交驰于斜谷之南,玉帛践乎梁益之乡。”汉武帝“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工程规模很大,褒斜道在当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秦汉褒斜谷道沿途所经之地,郦道元《水经注》中的“渭水注”和“沔水注”记述得很详细,即由褒水北入褒谷口,经石门北行,又经三交城(今留坝县西江口镇附近)、赤崖,至衙岭山;由此以北,循斜谷,达渭川眉县。石门在褒城北约五里处,赤崖在西江口北。唯“衙岭”的位置,颇有争议。现在一般认为,《水经注》中的“衙岭”,即今日褒斜的分水岭五里坡,当地人叫“丫豁岭”,“衙”和“丫”音同义衍而来。褒水上源的支流有三,中支流红岩河发源于秦岭正脊,在今太白县西北方向。东支流发源于五里坡西侧,即今上河。斜水发源于太白山支脉鳌山以北的一百多里以外,在今太白县东南方向。褒斜二水上、中游在太白县五里坡相近。五里坡既有“丫岭”“丫豁岭”之称,疑为古代的“衙岭”。
秦汉褒斜道,完全是利用天然地形选定线路。褒斜道东边的傥骆道,其北麓的骆谷长22公里。褒斜道西边的秦蜀道,其北麓的清姜河长18公里。秦汉褒斜道的北麓斜谷,长为51公里。如果我们把秦岭主脊的高度视为相同,再把翻越的难度等同于坡度,那么,选择褒斜道的路途难度仅为傥骆道和秦蜀道的一半。因之,王开先生指出,褒斜道利用褒、斜二水在太白县五里坡相近这一天然地形,沿着二河谷开凿栈道,架设木桥。沿途除在二水相近处有五里长的缓坡外,不翻越大的山岭。褒斜道南段位于汉中盆地北缘;北段由于渭河断层和斜水冲刷关系,使秦岭呈缓坡形,大大减少了通过秦岭山地的岭道部分。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它由先秦至魏、晋,在长达800年中,一直是秦蜀间相互通往的交通干道。《石门铭》和《石门颂》,记载了汉代对褒斜道修筑的景象和巨大成就。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秦人对褒斜道的地理认识和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