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古道探寻

古道探寻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改道廻车戍






佛曰无常,道也多易。先人以《易经》为经典,确悟了宇宙人生之精髓。“易”的确是秦岭古道常遇到的现象,的确也是古道研究的重要方面。东边子午道的改变,李之勤先生就多有讨论,力排陈说,收获甚丰。南北朝时期褒斜道的改线,郭荣章先生两番著文,探究详细,于史大明。现据郭先生《再论褒斜道改道的有关问题》,介绍改道廻车驿的基本轮廓。
  改道廻车驿,石门隧道东壁的《石门铭》曾记此:“三年(正始),诏假节龙骧将军督梁秦诸军事秦二州刺史泰山羊祉……以天险难升,转输难阻,表求自廻车以南开创旧路。”就文义而论,这里的“廻车”,显系地名。以此推之,《周书》和《北史》的《崔猷传》中所云“开通车路”之“通”字,当属“廻”字之误。“廻车”,唐朝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二《风州·梁泉县》云:“在县西北六十里。”这个方位不正确,当以西南为是。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三四《山南西道·凤州》“梁泉县”条称“廻车戍在县南一百六十里”。《元和郡县志》和《太平寰宇记》并称,兴元至凤州380里,兴元至褒城30里,则褒城至凤州350里。减去褒城(即褒谷口)至廻车200余里,则凤州至翅车应是150里左右,此与《太平寰宇记》所称“在县南一百六十里”较相近。《石门铭》云:“自廻车至谷口二百余里……莫不夷通焉。”“谷口”,即汉中褒谷口。参照原宝汉公路(未开凿隧道)的里程可知,自褒谷口到今凤县南星乡的连云寺村为101公里,汉时之里略小于今里,大体合于“二百余里”之数,加之连云寺村是沔凤与褒凤两路的交会点,也是故陈仓道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西魏时的廻车戍当在今陕西凤县连云寺村为宜。
  西魏时改道廻车戍的缘由是:其一,久经堙塞的褒斜道,在北魏正始元年(504年),随着汉中归附北魏而得以复通。但由于这条道路残破不堪,全面修治费时费工,难以应急。
  其二,当时的北魏朝廷将梁、秦二州归并为一个统一的行政单元,梁在汉中,秦在天水。羊祉作为梁、秦二州军事和行政长官,他疏请改道至廻车,有利于加强梁、秦二地之间的联系,以便于他的统治。
  其三,此前自廻车而北,越散关,抵陈仓,已被辟为通途。这段已通道路为改道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正因为这段已通的道路可资利用,所以在改道中只需着力于褒谷门至廻车这段二百余里的工程,即可收到全线畅通之效应。这不仅节约了人力和财力,更主要的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保证南北之间的畅通,有利于北魏政权向汉中乃至巴蜀的扩展,这当是改道的主因。不难窥见,北魏正始四年(507年)到永平二年(509年)的斜道改道,是以原有道路为基础的。诚如《石门铭》文所云“开创旧路”者,这里的旧路,主要包括褒谷口到姜窝子这段汉魏古道和刘邦北定三秦时的陈仓道,也包括姜窝子到廻车这段民间往来的步履之道。准确地说,这次改道是将汉时褒斜道南段和陈仓道北段首次连接起来,而其联结点便是翅车,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汉初的陈仓道作为依托,羊祉疏请改道至廻车,便是无从理解的盲动。可见褒斜道改道的本身,当是陈仓道存在的实证。
  要探寻改道的起因,必先了解这次改道的全过程。对此,《石门铭》记之颇详。兹据《石门铭》文所记略述于后:“自晋氏南迁,斯路废沦。其崖岸崩沦,涧阁堙褫,门南北各数里车马不通者久之,攀萝扪葛,然后可至”,这是对堙塞已久的褒斜栈道残破景象的描述。征之于史,褒斜道在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治后,到北魏正始元年(504年)汉中归附北魏之前,未见有再次修治的记载,特别在东晋之后,随着南北隔绝,道路废塞达百余年之久。由《周书·达奚武传》和《晋太康修栈道石刻》(此石刻原为《孙樵集》所录)。由于长期失去养护,原来的路基和栈阁遭到惨重的破坏,此为北魏朝廷在交通上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不得不着手治道,诚如《石门铭》文所云:“皇魏正始元年,汉中献地,褒斜始开。至于门北一里,西上凿山为道,峭蛆盘迂,九折无以加,经途巨碍,行者苦之。”所称“正始元年,汉中献地”者,系指夏侯道迁叛梁降魏之事。《通鉴》卷一四六《梁纪》武帝天监四年曰:“初,谯国夏侯道迁以辅国将军从裴叔业镇寿阳,为南谯太守,与叔业有隙,单骑奔魏。魏以道迁为骁骑将军,从王肃镇寿阳,使道迁守合肥。肃卒,道迁弃戍来奔,从梁、秦二州刺史庄丘黑镇南郑,以道迁为长史,领汉中太守。黑卒,诏以都官尚书王珍国为刺史,未至,道迁阴与军主考城江忱之等降魏”,自此,北魏遂有汉中。因《石门铭》出自魏人之手笔,故有“汉中献地”之说。《魏书》称,正始年闰十二月癸卯朔,夏侯道迁据汉中降。是岁,值梁天监三年(504年);《梁史》:云魏陷梁州于二月,即天监四年之二月,《通鉴》据《梁史》,故将这段史实记入天监四年。自夏侯道迁降魏之后,魏人始得入梁汉,从而使中断百余年的褒斜道得以复通。但是,褒斜道南端长达16米的石门隧道,却被泥土堙塞,“崖岸崩沦,涧阁堙褫”,短时不能通行,给往返行旅造成极大的困难。基于此因,“龙骧将军督梁秦诸军事梁秦,二州刺史泰山羊祉……表求自廻车以南开创旧路”。朝廷从其所请,诏贾三德成其事。起自正始四年(507年),迄永平二年(509年)毕功。
  《石门铭》云,改道后的褒斜道“阁广四丈、道广六丈”。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上海书店,1984年)所记:“后魏前、中、后三尺,为自后魏初至西魏完,北朝所用之尺。但其间分用年代不可考,正所谓杂用者。”查看其《魏至隋历代尺之长度差异比较图》得知,后魏前尺合0.8343市尺,中尺合0.8370市尺,后尺合0.8853市尺。今以前尺为例,阁广四丈,合33.372市尺,11.124米;道广六丈,合50.058市尺,16.682米。这三种尺彼此相差甚微,仅举其一种,似可知梗概。《石门铭》所称之阁,当为栈阁;道系指经过开拓的山道。这种阁和道的宽度,不仅前所未有,而且北魏之后至唐宋诸代也有所不及。此不难窥见参与改道者的光辉建树。改道廻车戍的总工程师是贾三德。《石门铭》记述,羊祉疏请改道至廻车,北魏朝廷从其所请,“诏遣校令贾三德领徒一万人,石师百人,共成其事”。《石门铭》进而对贾三德等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改道廻车戍的上述内容,来自郭荣章先生。严耕望先生和王开先生对此也有探讨,内容大同,而以郭文详尽扎实。比如《石门铭》“诏遣校令贾三德领徒一万人,石师百人”的郭荣章引文;严、王两先生皆把“石师”作为“将帅”,显得就不如前者确切。郭先生工作于石门,又多次考察,得地利之便,研究因缘殊胜。现代人文地理,讲文明的内部发言原则,就是这个原因吧。改道廻车戍在历史上,首次将陈仓—散关道与秦汉褒斜道在秦岭南麓的汉中地区连接起来,为明清连云栈道开了先声。“在秦巴之间,汉江为横,栈道为纵,构成了与外界沟通、联络四方的庞大网络。这个网络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作用,可能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税晓洁)。其实,如果间道包括在内的话,秦岭古道交通一直就是纵横连接的网络格局。如果就国家级驿道层面说,北朝的改道廻车戍,连接起陈仓故道和褒斜古道,则开了秦岭古道网络化之历史先声。从此,秦岭古道由向南北延伸的平行关系,变成东西也有沟通的网络形象。
道汇长安: 秦岭古道文化地理之旅/高从宜.-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