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陕西特色风味指南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8.24牛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也叫“牛羊肉糊饽”,是西安特有的风味美馔,它料重味醇,肉烂汤浓,香气四溢,诱人食欲,吃后回味无穷。它暖胃耐饥,素为西安地区人民所喜爱,也为西北地区各族人民所喜爱。
  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惟羊羹”的诗句。古代许多文献都曾提及牛羊肉羹。最初多用于祭祀及宫廷御宴,称作国王、诸侯的礼馔。据《战国策》记载中山国君,正是由于一杯羊羹而激怒司马子期,怒而走楚,说楚王伐中山,使中山亡国。又据《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羊羹,味美,由俘虏变为太官令,步步高升至南郡公。经过唐、五代、宋、元等朝代,各族人民陆续迁入内地。西安地处西北地区的要冲,接近牧区,是牛羊交易的好市场。西安市现存的西羊市、东羊市等历史街名,即是明证。所有这些因素都为牛羊肉泡馍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到了清朝末年,西安城里西大街桥梓口,首先出现了著名的“天锡楼”牛羊肉泡馍馆,接着又出现了“一间楼”、“义祥楼”、“同盛祥”、“鼎兴春”、“老孙家”等十多家牛羊肉泡馍馆。
  解放以后,敬爱的周总理、陈毅副总理、李达将军曾分别以牛羊肉泡馍宴请过尼泊尔前国王马亨德拉、越南胡志明主席和英国蒙哥马利元帅等国宾和客人。蒙哥马利元帅品尝后兴奋地说:“我今天又一次享受了中国的饮食文明。”
  牛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格,煮肉的工艺特别讲究。烹调时依照顾客选择的部位切配供应。牛羊肉泡馍除“单做”(无馍的牛羊肉汤)外,又分“口汤”、“干泡”、“水围城”等几种花样。要求进餐者与烹饪师密切合作,即先由顾客依习惯爱好自己掰馍,然后由烹饪师烹调。掰馍讲究馍块细小,有所谓“碎如蜜蜂“*(左月右上夭右下韭)”(Shá,陕西地方语把头叫*(左月右上夭右下韭)之说,这是为了五味充分入馍。煮馍时讲究以馍定汤,调料恰当,武火急煮,适时装碗。达到原汤入馍,馍香扑鼻的要求。
  牛羊肉泡馍不仅讲究烹调,更讲究“会吃”。没有经验的人,总习惯于用筷子来回搅动,往往使香喷喷的佳肴被搅得发泻,鲜味大减。讲究的吃法是从周围一层一层一点一点地“蚕食”,这样既能始终保持不泻,又能保持鲜味不变。吃时配以辣酱和糖蒜可提味增进食欲。
  食后饮用“高汤”(即原汁汤加粉丝烩制而成)一碗,异香满口,神清气爽。
陕西特产风味指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