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明代商人商业经营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四)专业技能形象

商人本身形象的树立,上述方面之外,专业技能(即概念和决策技能、技术技能、人际和沟通技能①)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1.概念及决策技能
  商业经营必须以知识、信息和预测为基础,正确判定目标并付诸实施,以至获利。善于观察、分析和判断,无疑是经营成功的前提和依据。在一定文化基础上具备必要技能,通权变、讲智谋,就能够做到冷静地观察市场形势、分析自然与社会诸因素对供求的影响,从而在进退取舍间不失时机地作出判断。所以,要成功,就必须具备统观全局的概念及决策技能,“笼万货之情,权轻重而取弃之”②(卷四七,《太仆寺少卿席宁侯墓志铭》),以智取胜。
  经过不懈的学习与实践,众多明代商人非常成功地汲取、发扬了传统商业经营管理思想的精华,并将其转化为内在技能,他们“能权货之轻重,揣四方之缓急,察天时之消长”③,善于“酌低昂、权盈缩、审弃取”④(卷二五,《贺龙川子授散官序》),做到了“趋时观变,若猛兽鸷鸟之发,以生以息”⑤。如弘正间长洲顾恺,“测五行之运,酌万货之情,知所以取,知所以与,财币如流水之行,往而不停,来而益盈。始者赢仅十伯,既乃资储溢羡,累巨伯数千金。”⑥(卷一三,《大贾顾翁墓志铭》)弘正间遵化李文宥,“少善鬻著,览物之所废兴蹀通,能知时而遇变,遂因游行贾走名邦大区,所至无不得意者,乃益起其家。”⑦(卷三五,《明故散官直斋李处士墓志铭》)嘉靖时休宁汪可训,“发货殖传读之,笑曰:‘是奚足哉?’爰是营心计,凿空自师,大辟奥堂,创所未有,……积五年,择人人得,任时时成,饰智智治,隆著拟封君矣。”⑧嘉万间高陵王克伦,“以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行如流水,得范蠡计然积箸之术,十年遂与千户侯等。”⑨(卷一〇六,《赠罗田令王公墓表》)明末洞庭席本桢,用计然策,“亡者使有,利者使阜,害者使无,靡者使微,罔不协其权衡,举金穰水毁,木饥水旱,能变以因时”⑩,遂“起家巨万”(11)(卷三五,《太学生约之翁君墓表》)。正是因为具有洞悉商品、市场行情并善于运筹的卓越技能,他们才可以把握时机、吐纳有序,遇事有预见、有对策。
  2.技术技能
  (1)筹算技能。商业经营除了需要战略眼光与决策技能之外,对于度量衡和货币,还需具备必要的专门知识和筹算能力。明代商人对此颇为擅长,很多人“长于综略,目所一见、耳所瞥闻,即记不忘”(12)(卷三六,《程存正传》);“善心计,即旷日久可覆秋毫”(13)(卷二九,《许长公传》)。如吴县黄和仲,“出入南货列肆,人来贸易者围拥其门,凡以银来者,计其所买之物数,彼未毕握算而袖裏紧则毫忽靡差,市以为神。凡苏木等类置于其地,步之即知钧石若干。”(14)(《辨利十六·黄和伯和仲昆季》)弘正间歙县汪玄倧,“凡诸居息出纳、聚工鸠材不札记,有诘者辄坦腹偻数,不爽秋毫。”(15)(卷三六,《松山翁传》)晋江商人某,“观万货,目量手程,无尺寸爽,货所入所多鲜鲜,不具酤簿,久皆心识,灼数如列眉”(16)(卷一四,《王母慈节史太孺人传》)。正嘉间歙县汪次公良楷,“手出入千万缗不事簿记,或者从次公覆多寡,次公徐徐心计应之”(17)(卷四三,《先伯父汪次公行状》)。嘉万间洞庭翁实甫,行贾“以心计课其出入,不爽毫发,于兄弟间独称善贾”(18)(卷一四,《明九州翁君墓志铭》)。嘉万间蒲商张四教,其兄张四维称其“尤精九章算术,凡方田、粟布、勾股、商分等法,廛中有白首不得肯綮者,弟皆按籍妙解,不由师授”,还说“旅党或财贿分合纠纷难叙者,率请弟为决,莫不犁然两解,彼此称平焉。”(19)(卷二八,《明威将军龙虎卫指挥佥事三弟子淑墓志铭》)当然,其中不事簿记的方法虽不值得提倡,但却能够反映出商人们高超的筹算能力。明代商人对此的重视,还体现在很多“商业书”中往往附有“算法摘要”、“指名算法”、“指名算法统宗”一类的东西,以备练习、参考。更值得一提的是,晋商王文素和徽商程大位两人,他们自幼经商,通算学,分别著有《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和《直指算法统宗》(后缩编为《算法纂要》)记述珠算理论和方法,并包括方田、方程、勾股等内容,还专门列有利润分配的相关题目(20),并校正了过去算学著作中的错误,且具有深入浅出、通俗易学的特点,实在是明代商人的又一杰出贡献。
  (2)鉴别技能。商品是商业经营最基本的元素,商人们既善于以“物美价宜”求赢,其前提自然是“善识货物”(21)(卷九,《张寿翁传》),具备对商品状况的高超鉴别能力。如永宣间昆山姜志刚,“燕楚、闽越、川广与凡夷邦海国所产群蓄类聚,其精粗善恶悉能识别,第其直而低昂之,莫之或争。其所收贮,皆取精而舍粗恶,亦莫能欺”(22)(卷一一,《姜志刚墓志铭》)。弘正间苏州殷福,开木行于本地,“新安大贾浮巨木于吴者,必主君。君敏断有信义,持筹立水滨,凡楩楠豫章之材,围径小大价高下,一言立决,贾人咸帖伏”(23)(卷一六,《殷君同妻姚硕人合葬墓志铭》)。弘正间歙县程有缘,“校物毫发末眇立辨,纵之百万亿兆以上亦立辨”(24)(卷七,《武峰程翁墓志铭》)。嘉靖间淮阴丁翥,“拟测万货之情,所居货度后直当上下,若鉴照形,不爽毛发”(25)(卷一〇,《忍庵丁翁传》)。嘉万间徽商程敬亲,“凡物货精粗美恶,过目即得雄雌,无随伪□者计,自不以伪精混鬻”(26)(卷三二,《程处士传》)。有了对商品的良好鉴别能力,自可以避免在进货环节受到欺骗,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自卫技能。在明代的社会条件下,商人们客游四方,尤其到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地区进行贸易,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有能够保护自己的能力。如顺德关祺稶,成化间“商于阳江,邻贼驱掠男妇几三百人,欲夺商船以济,稶多力有胆气,率众商挺刃逐贼,贼不能渡,悉奔散”(27)(卷四七,《人物志·孝义》),众人因保无恙。弘正间蒲州王瑶,与诸商结队行货张掖、酒泉间,“忽传兵至,急趋近堡,守者不纳,众惶惧失措”,其则“从容安置货物城下,团列骡马,挽弓抽刀,倚城自保”(28)(卷五,《封刑部河南司主事王公墓志铭》),财货得以不损。正德时太原王明仲,“有膂力,工金革之艺。每水陆贸易,同行者恃以无恐。”(29)(卷二五,《处士王公明仲暨配严孺人墓表》)温纯之父温公,行“蜀江中,遇大盗数十人薄舟,舟中人皆伏”,其“挺身手弓矢连中三人,盗鸟兽散”,非此则“一舟人几危”(30)(卷一三,《二亲行略》)。嘉万间婺源李大鸿,“生平任侠,膂力过人,逆旅中无敢眦睚公者。”(31)阳城王海,“幼从父贾河南,数能捍贼患,义气激发,目无艰巨”(32)(卷一一,《人物·义行》),以胆气著闻。明末富平李月峰,常输粮边塞,他武艺超群,善骑射,“往来荒徼中,……不逞之徒,望风避匿”(33)(卷四,《先府君李公孝贞先生行实》)。否则,在商业活动中雇用大量保镖随行,不唯费时,且势必提高经营成本。
  此外,也有一些商人能够临危不惧、冷静地与盗贼周旋,最终感化盗贼,避免损失,这样能不诉诸武力而保平安,亦可视做一种有效的自卫能力。如明初西昌罗天与,“道遘群剽,徒旅星散,君解衣挥金,辞气慷慨,寇不忍害,舍之而往”(34)(卷一七,《明故罗君和卿墓志铭》)。淮安邱廪,“一日遇劫,将褫其衣,廪曰:‘此所值几何?某素不欺,汝能信予,约某日畀尔金。’盗亦知廪,许之。及期,廪果袖金往,劫感泣而去”(35)(卷二二,《德义》)。嘉靖时浮梁候公,“商姑苏,至扬子江遇盗,舟中人皆匿其财,盗无所得,大肆杀戮,公曰:‘君辈不过利吾财,非有宿怨,何杀戮为?我亦不以身贾财。’遂发箧任取之,盗感悟,返所掠且馈火肉一肘而去”(36)(卷七,《履素候公墓表》)。嘉万间徽商汪邦激,以行贾“橐中装日益饶,贼妄意室中藏甚厚,夜排户突入,露刃围公,公不动,徐以温言解之,贼知公长者,相戒不敢害,卒散去。”(37)(卷一一,《处士赤山汪长公行状》)嘉万间泰和罗胜,“猝遇盗于湖,众或匿其橐,公恣所取,盗受金而返其籍曰:‘无负此公。’已而索巾履衣被,公复无靳,盗曰:‘公真长者,吾辈胸犹有心,不忍困公。’弃弗取。”(38)(卷一〇七,《处士罗公萧孺人墓表》)也有的商人虽不免损失财物,但毕竟不失为保身之计。如天顺成化间三原潘志学,舟行遇盗,其势甚凶,舟人皆匿不敢出,志学独出为应对,“盗中有以杀为官者,志学曰:‘诸君之来,不过欲得吾辈财耳!舟中之物任其取去,何以杀为?’盗去,众皆称其有胆量,至今(指弘治间)人犹传诵其事。”(39)(卷一五,《明故潘志学墓志铭》)正嘉间徽商汪次公良植,“智而有胆勇,尝操百金装江中流而遇盗,舟人皆亡匿,有投水者,次公曰:‘盗亦人耳,何至自先死!’袖装金授之,且娓娓陈义,微有所风劝,群盗有欲击次公者,其魁止之:‘此人长者,勿击!’既去而复来,出一金仆姑相授曰:‘遇他警,以此示之。’凡再免,舟人乃服次公。”(40)(卷一二三,《罗山汪次公暨配杜孺人合葬墓志铭》)嘉万间泾阳刘文明,“过宋,群盗鸣镝逐诸贾人而环攻之,矢中公胁不目逃,手拔其镞,盗复刃伤公首,血流覆面,诸贾人恐,头抢地乞哀,公立而笑:‘吾岂以财易吾身!’提其囊倾之,无有也,盗亦笑而去。”(41)(卷一〇七,《赠户部主事刘公强安人墓表》)皆可谓沉稳有胆气者。此外,还有先见于未然,开囊以示而消弭盗心者。如成弘间兰阳丘琥,商游吴中,“尝过丹阳买舟行,一人来附舟,直入寝所,处士心知其盗也,佯落簪舟底而尽出其衣箧铺设求之,又自解其衣以示无物;又俾僮与酌酒,夜则自抚其卧侧。明日其人去,未几杀人于丹阳城中被缚,乃以其事语人曰:‘吾几误杀丘公。’人服其智。”(42)(卷四五,《处士松山先生墓志铭》)
  3.人际技能方面
  商业经营成功与否,人际关系亦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这些手眼通天的明代商人,不仅是出色的实业家,而且是出色的社会活动家,自然,这其中包含着他们借此提高社会地位和声誉的目的。对此我们将在下章详论。
  ①[美]托马斯·贝特曼:《管理学——构建竞争优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清)吴伟业:《梅村家藏稿》,《续修四库全书本》。
  ③张海鹏:《徽商资料选编》第1354条,黄山书社1985年版,第444页。
  ④(明)张壁:《阳峰家藏集》,《嘉靖间世恩堂刊本》。
  ⑤张海鹏:《徽商资料选编》第297条,黄山书社1985年版,第102页。
  ⑥(明)许相卿:《云村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明)董份:《董学士泌园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⑧张海鹏:《徽商资料选编》第1357条,黄山书社1985年版,第446页。
  ⑨(明)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⑩《席氏家谱》,转引自范金民《洞庭商人的经营方式与经营手段》,《史学月刊》1996年第3期。
  (11)(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12)(明)吴子玉:《大鄣山人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3)(明)汪道昆:《太函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4)(明)黄鲁曾:《吴中往哲记补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5)(明)汪道昆:《太函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6)(明)李光缙:《景壁集》,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版。
  (17)(明)汪道昆:《太函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8)(明)冯梦祯:《快雪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9)(明)张四维:《条麓堂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20)张正明:《晋商王文素及其〈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晋阳学刊》1994年第1期。
  (21)(明)李开先:《李中麓闲居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2)(明)郑文康:《平桥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明)袁袠:《衡藩重刻胥台先生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4)(明)孙升:《孙文恪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5)(明)李春芳:《李文定公贻安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6)(明)方承训:《复初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7)清《广东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明)韩邦奇:《苑洛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明)张四维:《条麓堂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30)(明)温纯:《温恭毅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1)张海鹏:《徽商资料选编》第938条,黄山书社1985年版,第296页。
  (32)同治《阳城县志》,《中国地方志丛书本》。
  (33)(清)李因笃:《受祺堂文集》,清道光七年刻本。
  (34)(明)刘崧:《槎翁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5)乾隆《淮安府志》,《续修四库全书本》。
  (36)(明)汪柏:《青峰先生存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7)(明)鲍应鳌:《瑞芝山房集》,《四库禁毁书丛刊本》。
  (38)(明)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9)嘉靖《重修三原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0)(明)王世贞:《弇州续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1)(明)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2)(明)李梦阳:《空同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代商人商业经营研究/曹琳著.-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