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水陆法会悟真寺

 

  人类地球,水面积大约是陆地面积的六倍。那么,尽管人类以陆地为生活家园,如果以面积比例看,海洋中的生命就是陆地生命的六倍之多啊!佛教很早就知晓这一道理,因为佛陀在一杯水里,早已经看到了万千生命,因此,世界各地佛教,一直有举办水陆法会的庄严传统。水陆法会,略称水陆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这种法事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忏》(即《梁皇忏》)和唐代密教冥道无遮大斋相结合发展起来的。

  水陆庵位于蓝田县城东10公里的普化镇王顺山下,为六朝名刹,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见的彩塑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的第二个敦煌”。它三面环水,形似孤岛,周围青山耸立,河水环流,故称水陆庵。水陆庵的水陆殿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至明隆庆元年(1567年)修建,殿内13面墙壁上精雕细塑着大量泥制彩绘塑像、壁塑、悬塑,总计3000多尊,其造型、身姿、表情、服饰等繁复各异,是陕西省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彩绘泥塑群,泥塑内容、结构和彩绘非常特殊,保存了多种历史艺术文化信息,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和佛教研究价值。

  壁塑全部在庵内的大殿里,共分为南北山墙、殿中正隔间两壁及两檐墙4部分,共有大小不等的佛像3700多尊。进入大殿迎门,中隔壁分为3个区间:中隔正壁间塑释迦、药师、阿弥陀佛,均端坐须弥座上。释迦牟尼佛左右侍立着迹叶、阿难。药师、阿弥陀两佛左右侧,也各有协侍侍立,均五指合十。最令人注目的是3尊佛像均有金碧辉煌的背光。释迦的背光上有四佛、八大菩萨、四大金刚、八部护法等。阿弥陀佛身后的背光则有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另外尚有象征西方极乐世界的庞大的伎乐队伍。药师佛的背光上则是西方三圣,中为药师佛,左右各为日光、月光二菩萨。中隔正壁的背面塑有三大菩萨。观音高坐在龙台之上,左为文殊菩萨骑青狮,右为普贤菩萨骑白象。中隔北壁间,正面是地藏菩萨,背墙上是地藏变。北壁间背面是十六臂观音像,像后壁上则是妙善公主剜眼割手为父治病的经典故事。中隔南壁间,正面是药王菩萨,壁上则是我国历代名医像。药王菩萨两侧各有一小殿,分别供奉药王孙思邈和神医华佗。南壁向背面则是孔雀灵王的塑像,身后为孔雀灵王的经典故事。

  秦岭蓝田水陆庵最突出的特色,即水陆庵大殿内众多的佛教彩色泥塑。众多的佛教彩色泥塑,意味着众多的神灵到场襄助法会圆满举办,意味着受难生灵的众多程度。从自然地理看,蓝田水陆庵山环水绕,北面是逶迤连绵的骊山丘阜,南边是峻伟的秦岭主脉。它的南方,是从终南山流淌而下的蓝桥溪流;它的东北方向,是著名的灞河上源。从历史地理看,水陆庵的南北分别是锡水洞猿人遗址和蓝田猿人遗址。蓝田猿人遗址是继北京猿人之后,我国最著名的古代猿人遗址。蓝田猿人的生活年代,是100多万年的悠久历史。有数以亿万计的华夏先灵,需要祭奠啊!水陆庵又正位于秦岭蓝武道的北麓出口。不说其他,仅战国时期秦楚两国争霸,就至少有几百万的古代将士在此牺牲。他们的亡魂,又是多么地需要怜悯、关怀和超度啊!如此对比,水陆庵万千的彩色泥塑和众多的神灵,还是显得有些少吧。

  据记载,今日的水陆庵是悟真寺的下院。蓝田县悟真寺是中国古代一处著名的佛寺,本为六朝古刹,极盛于隋唐时代,传说是佛弟子伽叶坐化之处。其上院位于陕西省蓝田县蓝水谷中,唐时的悟真寺,风景绝佳,当地遥望玉山,青峰插天,下临兰溪,碧水潺潺,绿树丛中,楼阁重叠,殿宇毗连。寺院距帝都长安不过百余里路,山下即是长安通向商州、邓州、襄阳的秦楚古道,交通便利;净土宗著名的善导大和尚曾于此寺修行说法十七年之久。所以不仅文人墨客、善男信女来此游览者络绎不绝,就是当时帝王嫔妃,达官显贵,也时常入山消遣布施,使悟真寺成为名冠一时的佛教丛林和游览胜地。风景区位于蓝田县东南,距西安市约35公里,森林密布,山势险峻,峰恋叠障,沟壑回环,气势恢宏。

  悟真寺建于隋文帝开元年(581年),由名僧净业慧超所建,位于悟真峪口,与下悟真寺、水陆庵连成一片,组成了绵延数里的佛寺群。唐代净土宗创始人善导、名僧法诚等人又进行了扩建,成为容纳千名以上僧侣的著名寺院。高僧于此观想念佛,便觉有千万莲华,弥漫其间。长安信众闻讯而来,悟真香火达于极甚。文人骚客如李白、钱起,书圣画杰如褚遂良、吴道子,都在寺中留下诗韵墨迹,足为千秋风范。会昌灭佛,悟真寺始遭浩劫。兹后战乱频发,兵燹不绝,悟真寺奇观不再。中唐之后,白居易来游,已倍感凄凉。然其留下百韵长诗,记眼中悟真寺之气象,犹可领略当日规模矣。

  白居易《悟真寺》写道:“前对宝佛塔,风铎鸣四端。”悟真寺有多宝佛塔。随着法华信仰的盛行,我国自古便有多宝塔的造立,如六朝时代多建三层塔,唐代则设于诸寺中,在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及浙江省舟山市等地皆有其遗迹留存。现在小雁塔的博物馆内有大量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像遗存,其中就有很多多宝佛的造像,常和释迦佛一起出现在宝塔中。据《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偈所载,多宝如来头戴绀发冠,身相黄金色,结智拳印,身披袈裟,结跏趺(右压左)坐于大莲花上。而关于释迦如来的形象,则为头油绀青髻,眉间放白毫光,身相黄金色,左手结拳印,身披袈裟,结跏趺(左压右)坐于白莲之上。此系以多宝为金刚界大日如来,而以释迦为胎藏界大日如来之意。

  据说,唐贞观年间,曾有一僧人夜入蓝水,忽闻有诵《法华经》者,声音纤远。而其时,月明星稀,四野无人,僧心骇。回到悟真寺后告知其他僧人。僧皆不信,约好第二天傍晚同去看个明白。到了蓝水边,果然有诵《法华经》的声音,似乎是从地下传出来的。于是僧人就做了个记号。及至天明,在做记号的地方挖下去,发现深土中埋有一个枯颅,头骨虽已发白,嘴唇与舌头却鲜润如初。众僧以为奇异事,就用一个石函装殓了枯颅,置于千佛殿西轩下。从此,每逢傍晚,石函中总是传来诵《法华经》的声音。满长安城都知道了这件事,纷纷到悟真寺来祭拜,悟真寺一时香火大盛。后来,有一个新罗来的僧人客居于寺,长达一年有余。有一天,这个新罗僧人乘悟真寺僧人下山之际,偷走了石函,渺无行踪,这遂成了悟真寺的一桩憾事,从此,悟真寺慢慢走了下坡路。石函的故事,野史中有记,白居易的《悟真寺》诗中也写到:“身坏口不坏,舌根如红莲。颅骨今不见,石函尚存焉。”

出处: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高从宜,王小宁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