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竹掩楼观寺花香

 

  李白《慈姥竹》:“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走进楼观台百竹园,翠竹林立,苍翠欲滴。在竹园里闲庭信步,仿佛置身于绿的海洋,园内一片翠绿,绿得各不相同。竹叶也是有窄有宽,如手掌、如鸡爪、如眉、如剑;更有的通体金黄,叶子却是绿得醉人;有的中直通天;有的随地而息,参差不齐。群竹簇拥而高耸,直插入云霄,层层密密错落有致。这里的竹子永不孤独,群生群长,患难与共,高可摩天,低可触岩。上以天力透苍穹,下可对地入三分。参透天地的不懈之功形神毕现。花有盛衰、草有绿枯、树有轮回,而竹从不在意四季的更替,从不折腰俯就,自成清韵。微风吹来,竹叶响动,竹语喃喃,身心俱忘。自然也人为,人为本自然,一竹一道人,相忘洞天地。在秦岭中,这难得的郁郁竹林经代不绝,这千里引种的各样竹种郁郁蓊蓊,清瘦的身影传达着简朴的信息,留给会心的人类体悟无穷的奥义。

  道教最早的道观是陕西终南山的楼观,说经台则是楼观最早的“道观”。说经台位于海拔594米的山上,虽处山之阴,但却尽得其阳,翠竹环抱,古木高耸在天空中,秀峦葱郁,赏心悦目,历来是帝王、道众朝拜之仙都,文人墨客云集之圣地。晋惠帝时,楼观道士梁谌,自称得伊喜道系真传,声望日隆,道众云集。晋惠帝乃敕令扩建楼观庙宇,植树万株,拨百姓300户,以供洒扫。

  今日说经台,南依翠峦,北瞰渭水,古木参天,绿荫蔽日。置身于翠峦茂林之间,吞吐那山水含蕴的灵气,旷若不见古始,究兮窈兮冥兮,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大音希声于山风林雾之中,西望仿佛见青牛,唯恍唯惚两苍茫。五千真言,传于斯台,老子已去,楼观犹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涣涣流行,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自然无始无终,道妙存乎见用。

  宗圣宫,这座最能代表古楼观历史气魄、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建筑,在岁月的风残中毁于一旦,这些孤零的碑石和殿基,成了楼观古文化历史的不屈积淀。一株1700年的古银杏,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四大古银杏之一,在这里,它似乎难以支撑历史卷宗的重负,几乎成为枯树,但它顽强的残枝,庞大的根系,却萌发出希望的新绿。

  宗圣宫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9株历经千年,仍然蓊郁青翠、苍劲挺拔的古柏。当地群众尊称为“楼观九老”。其中有一棵树传为老子当年系牛所用,被称为“系牛柏”。树下留有元代所刻石牛一头。西南隅有三棵树,树上结瘿酷似三只昂首展翅、活灵活现的苍鹰,人们称之为“三鹰柏”。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亭台楼阁。亭子有顶设有四壁,是供游人、行人小憩的地方。台是用土石垫起来的高而平的方形建筑,便于瞭望。阁是一种架空的小楼房,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之用。“楼”是两层以上的建筑,所谓“楼者重屋也”。楼观都高入云天,让人看了触目惊心。李白《夜宿山寺》诗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终南山楼观台,之所以成为道观的代名词,并不是偶然。从关伊的楼观变为老子的道观,再从老子的道观变为天下道教的玄观中心——楼观台真如满坡掩映的翠竹,既方亩渐阔,又节节攀高,日照蓝天,月映灵山。

  西安有著名的大雁塔和小雁塔,长安兴教寺有唐玄奘的舍利塔。秦岭终南山,就是自然界的塔吧。秦岭北麓的紫竹林,位于西安终南山南五台峻拔秀峭之岩壁间,背靠五台主峰观音台,俯瞰长安阡陌平畴,西临竹谷峪,东望灵应台,为南五台最具规模的寺院。紫竹林因地依势分上下两院,上院由灵光殿和塔院组成,灵光殿雕梁画栋,峻拔雄伟,俯瞰长安大地平荡如砥。曾住锡于此的怡峰老和尚这样描绘紫竹林的胜景:“前有长安明灯照,后有松屏随意靠。左有甘泉香且美,右有石莲登远眺。”据紫竹林《重修紫竹林碑记》知:紫竹林,原名大石头寺,自明以来称观音大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仲春重修时,观音大寺改名紫竹林。

  紫竹林,原名大石头寺。该寺原为南五台75道汤房之一,因寺门口有一巨石酷似犀牛,故称大石头,“犀牛望月”为五台胜景之一。山是石的母域和故乡。古典中国又是意象思维,以石取名者众多!著名者如石家庄、石嘴山和石钟山。秦岭就有鸡峰山、石泉县和元象山,有石瓮寺、石羊关和化羊庙。紫竹林,寺门口又有“犀牛望月”的著名景点,取名大石头寺,生动直观,理固宜然。“自明以来称观音大寺”,也好理解:观世音是中国佛教文化中最为人们熟悉的菩萨名号与圣号,南五台又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仲春重修时,南五台的观音大寺改名紫竹林。何以改名紫竹林呢?我们臆测,理由有三:其一,浙江省普陀山,乃佛教四大名山,是观世音菩萨的根本道场。浙江省普陀山有紫竹林。普陀山紫竹林,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下。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也在此栽有紫竹。其二,《诗经》唱云:“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终南山多竹。秦岭北麓72峪,就有3个竹谷。西边的竹谷在周至县司竹乡,东边的竹谷在华阴县华峪旁。中间的竹谷就在南五台山下。其三,终南山多竹。终南山的竹,满眼翠绿,《诗经》唱“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啊!南五台的观音大寺改名紫竹林,的确是一个寺名创造。终南山多绿竹,南五台“紫竹林”的“紫”,既与佛的紫金世界、道的紫气东来有关,也与现代科学中的光谱学甚为相契。现在光谱学中,赤、橙、黄、绿、青、蓝、紫,“紫”为最高光谱。从终南山绿竹林,命名出南五台紫竹林,就把寺院的品质无形中提高了两三个档次啊!南五台从“绿竹青青”变为紫竹庄严,符合观世音菩萨道场的圆满性和庄重性。南五台紫竹林的门额,悬有常明方丈手书的“圆通宝殿”金字牌匾。“圆通”和大圆满的一个法相即无云蓝天。无云蓝天之上,就是紫竹掩映的观音道场。南五台紫竹林,西厢即叫做“紫薇阁”。南五台紫竹林的命名,是秦岭自然地理和佛教文化的融合与创造。

  现在的紫竹林,规模宏伟,环境优雅。上下青砖砌围墙,连为一体,成为南五台建筑最壮丽的著名佛寺。其山门高大宏伟,门顶高悬赵朴初先生手书的“南山紫竹林”门额,和两边雕刻的门联:“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待入大门,右边即大石头,亦称石莲或犀牛石。左侧即青石铺设的大平台,正中汉白玉台阶上竖起坐南面北宏伟庄重的大雄宝殿,雕梁画栋。门额悬有常明方丈手书的“圆通宝殿”金字牌匾。殿中央雕刻精致的龛台上供奉着三尊雕像,中为观音菩萨,左为净水观音,右为千手观音,三尊均为木雕。两侧墙壁有十八罗汉画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宝盖高悬,木鱼铜磬陈列井然。大雄宝殿右侧有五间两层“佛光轩”;左侧有五间两层“紫薇阁”,凌空而起,泛金起红。院正中竖有2004年9月4日置的铁制“万年宝鼎”,铸有“终南山紫竹林”字样。寺院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清静幽雅。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实,中国佛教最为繁盛的,还是莲花。座是莲花座,经是莲花经,宗是莲花宗。灵山法会上,佛陀拈花微笑,手中所拈的花,就是莲花吧。其中沁人心脾的幽香,是来自佛国的荷塘月色,也来自香积的佛心吧。秦岭终南山的南五台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五瓣莲花吧。

出处:

终南幽境·秦岭人文地理与宗教/高从宜,王小宁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