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之山
作者: 刘兆英
华山自古就是中国的风景名胜,是中国人命中注定要“到此一游”的地方。传说“尧四巡华山”“舜三巡华山”;秦皇汉武都迷信神仙,信赖方士,除了追寻蓬莱、瀛洲、方丈之外,都对华山礼敬有加。更有数不清的文人骚客登山赋诗,留下无数诗篇。诗人多善于艺术夸张,所以杜甫望泰山时说将来要“一览众山小”,登长安的大雁塔说“高标跨苍穹”,高得都刺破青天了。但杜甫望华山却被它的气势折服了,他写华山的《望岳》诗比写泰山的诗更为精彩。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这首诗把华山的雄姿和仙风道骨、神话传说与华夏之根都写了出来。“竦处尊”更把华山高竦独尊的地位突显出来,正好为“天下第一山”作证。
李白这位“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人对华山更是充满热情,他为华山写过好几首诗,其中“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是歌咏华山的名句。诗人薛能有一首《华岳》诗,用“簇簇复亭亭”描绘山势,用“三峰卓杳冥”描绘山峰的高峻,都极具华山特点。诗中有“太古朝群后”句,说的是黄帝曾在华山和各部落首领举行大会的历史传说,“中央擘巨灵”则是一则合乎人们愿望的神话传说了。
晚唐诗人司空图弃官不做,举家迁居华山。普通百姓入山观览、求神许愿,华山险径,从来人流不绝。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华山,写下了《游太华山日记》,让我们追随徐霞客的脚步,继续华山之游。
出处:云横秦岭/刘兆英 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