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古道禅音 悠悠我心

  南五台位于西安南约30千米,海拔1688米,为终南山支脉。南五台古称太乙山,为“终南神秀之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山上有清凉、文殊、现身、灵应、观音五峰,因其位于陕西耀县五台山(药王山)以南,故名南五台。从山下看,五座山峰如笔架排列,一览无余,似乎近在咫尺;从山上向下看,青山连绵,气势恢弘,茫茫秦川,空旷辽阔。

  山上曾有寺庙数百座,历经战乱,大都荒废,有观音寺、五佛殿、圆光寺、西林寺、圣寿寺塔等。圣寿寺塔建于隋代,方形七层,高23米。据传,大雁塔曾仿此塔而建,为西安现存最早的佛塔。在圣寿寺塔北约50米处,矗立着近代高僧印光法师的影堂石塔。近代著名高僧弘一法师也是印光法师的弟子。“印光大师影堂”石铭由国民堂元老、爱国志士、近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写。圣寿寺内现存有印光法师的石像。

  由于发生于1亿年前的燕山构造运动及以后的新构造运动,形成了标奇耸峻,千姿百态的南五台主体地貌景观。峻拔凌雷的观音台、势若天柱的灵应台、壁立如削的舍身台、孤峰独秀的送灯台、错落有致的枯树梁、如虎长啸的老虎嘴、屈腿静卧的犀牛石、神秘莫测的湘子洞、涓流如帛的流水石瀑布、长流不息的清泉涧溪……景色如画,美不胜收,真可谓“构造地貌博物馆”。山中有植物近千种,有“特殊活化石”孓遗植物、观赏珍品七叶树、望春花等,堪称博大的植物园、活的根雕博物馆。

  南五台是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景区。从观音台经舍身台到翠华山天池,将设计建设长5000米的架空索道,将南五台景区和翠华山景区连通。

  庆山寺遗址在西安临潼区新丰街道,距西安30千米,是武则天时期建立的著名皇家寺院。《唐书·五行志》记载:“武后垂拱二年十月,新丰露台乡,大风雨震电,有山涌出,高二十丈。有池,周三百亩,池中有龙凤之形,禾麦之异,武后以为修应,名曰庆山,故改县为庆山县。”这是历史上对庆山及庆山寺诞生过程的真实记载。

  武则天于公元690年登基称帝,登基之后发展佛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庆山寺大兴土木,由朝廷拨款把庆山寺建成了可与法门寺比美的皇家寺院。在武则天的诏令下,王公贵族们纷纷捐资捐物供养舍利,并到庆山寺礼佛朝拜,庆山寺里终日香烟袅袅,磬钹、木鱼之声震九天,旌旗飘扬,山上山下一派热闹景象,形成了唐代大周年间皇家寺院东“庆山”、西“法门”的呼应之势。

  然而,在唐武帝时期的灭佛运动中,庆山寺也未能幸免被毁之祸,大量的地上佛教珍宝被掠一空,地宫里的佛教珍宝尘封地下,庆山寺也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庆山寺佛宝文物终于重见天日,缘于一个极偶然的机会。1985年5月5日12时许,新丰镇露台乡的农民因在凤凰原(即姜原)上面烧砖挖土时,挖出了已经封存1200多年的唐代珍宝文物127件。

  据发掘报告称,出土文物除佛祖舍利之外,还有国宝级佛教文物金棺、银椁、舍利宝帐、三彩狮子、三彩番瓜、凤头人面壶、高足杯等。最为珍贵的是,随着这批唐代佛教珍宝出现的,还有一通唐代的石碑,这通石碑记载了唐代以武则天为代表的历代皇帝,在庆山寺为供养释迦佛真身舍利所捐献的奇珍异宝,也证明了庆山寺所珍藏的释迦佛舍利的真实性。

  庆山寺出土的佛教珍宝和法门寺相比,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佛宝文物多为宫廷供奉之珍宝,而庆山寺出土的青石舍利宝帐明确刻有“释迦如来舍利宝帐”八个金色大字,独一无二的金棺银椁等贵重器物也都出土于庆山寺地宫。这是目前世界佛教考古史上发现的唯一一尊注明为“释迦如来舍利宝帐”的宝帐。

出处:

秦岭全景图记/《地图上的秦岭》编纂委员会编著.-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