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 华山论剑——一盘棋嬴天下的道性

  华山是秦岭的一部分,也是五岳之一,古称“西岳”,海拔2154.9米。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景区。

  华山曾是治外之山。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和华山隐士陈抟老祖在此下棋,宋太祖一盘棋赢了天下,输了华山。陈抟,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隐士,是传统神秘文化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宗师。话说残唐五代时期,那时的赵匡胤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军卒,整日里游手好闲。赵匡胤性好弈棋,加上他勇谋双备,棋艺进展得较快,等闲好手,均为他所败,于是便有些骄傲起来,夸口说自己是天下第一高手,常发出难逢敌手之感慨。

  一次赵匡胤随军至陕西,过华山时闻听山上有一道士,人称陈抟老祖,象棋下得极好。赵匡胤不觉技痒,登上华山去找老道下棋。陈抟老祖见他只不过是个军卒,不愿与之对弈。赵匡胤一听急了,便夸口说“你就当我是皇帝,我输了这华山归你。”岂料棋至残局,他因操之过急而漏杀一子,反被陈抟老祖反败为胜。后来,赵匡胤得了天下,他兑现了诺言,从此留下了“自古华山不纳粮,皇帝老子管不住”的说法。后人为纪念此事,就在这里建一铁亭,曰下棋亭。1985年,在原处又建造一石亭,白石配绿树,更加美观。

  华山道观成群,供奉着众多的道神。如全真观,建于玉泉院西,供奉全真派老祖;纯阳观,建于玉泉院东,供奉道教纯阳吕祖吕洞宾;仙姑观,建于玉泉院东;东道院(又叫九天宫),建于青柯坪,1982年被定为全国重点宫观之一,供奉九天玄女娘娘;王母宫,建于日月崖南,供奉王母娘娘;镇岳宫,建于东、西、南三峰中央,1982年被定为全国重点宫观之一,供奉西岳大帝少昊;金天宫,建于南峰松桧峰头,祀奉华山神;翠云宫,建于西峰,供奉斗母神位。

  道观供奉的众多神仙高道,其实都是被神化了的道家教士,他们有睿智的思想,高明的哲理,高超的功法,奇妙的特异功能。他们超然物外,追求淡泊的生活和宁静的内心,清心寡欲。他们学道、修道、行道、弘道,共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他们的学术和道行中蕴含着道教宗教哲理、道教信仰思想、道教教理教义、道教人生处世哲学,以及道教斋醮科仪。

  据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华”“华夏”皆因华山而得名。《尚书》里就有有关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亦留有无数名人的足迹、传说故事和古迹。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为大观。而建于汉武帝时的西岳庙,有着“陕西故宫”和“五岳第一庙”之称誉,这是五岳中建制最早和面积最大的庙宇。

  中国历史上,曾有56位皇帝到华山巡游或举行祭祀活动。更因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华山论剑”和《笑傲江湖》中“华山派”而闻名遐迩,声震中外。

出处:

秦岭全景图记/《地图上的秦岭》编纂委员会编著.-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