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深山中的世外桃源——凤凰、后柳、双龙古镇

  陕南明珠凤凰古镇位于柞水县社川河畔,坐落在社川河、皂河沟、水滴沟三河出口交汇处“十字水”肥沃的三角洲上。

  当你踏上古镇的土地,就是走进了古镇历史画廊,可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可以品味到歌亮、舞美、酒香,可以体验到古朴、幽静、典雅的江南意境。

  凤凰古镇是一个经历了宋、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老镇。根据史料记载,凤凰镇在唐代就开始有集市,而在清顺治年初,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商人看中了此处水运交通便利的优势,便纷纷来到凤凰镇经商并安居下来。在清末民初,各类商埠字号、店铺钱庄遍布街巷,市井繁荣,形成了32个大的商号,凤凰镇逐渐成为秦岭以南连接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重要商贸集镇,有柞水“小上海”之称。

  在这条东西2000多米长的古镇上,至今仍完好保留着120多座明清时期的民居。沿主街有一条石板覆盖的小溪,另有一条与之垂直的小溪穿镇而过,形成十字形水系。老街两旁靠街全是商铺,商铺后面是住宅,这一格局颇似云南的丽江古城。

  凤凰镇的民居与关中等北方地区的民居不同,从外观上看,它更像徽州民居,粉墙青瓦,屋脊中央和两旁均有装饰,正中为莲花或梅花,两边有兽脊或龙头。大户人家的门楣上有木雕,防潮柱子是石制柱础,石材均是通过水路从外省运来的。房屋山墙由下檐而上,筑有与屋脊齐平的防火墙,以防邻房失火蔓延。

  “古镇一幅画,群山四季诗。夜听三江歌,白观五寨景。”这里除文物厚重,民风淳朴外,凤凰镇还出产多种中草药,还有皮纸、打铁、纺花、纸扎、竹编、刺绣等民间手工艺品。这里盛产核桃、板栗、香椿、黑木耳和银杏果。这里有神仙豆腐、洋芋糍粑、豆酱腊肉、苦荞凉粉等绿色天然风味小吃。这里流行汉剧二黄、柞水花鼓,古镇到处能闻听到优美的山歌小调。至今,当地居民还保持着清晨开张,傍晚打烊的生活习惯。恬静的生活、淳朴的民风,令游人陶醉,被史学家称为具有楚韵之风的“江汉古镇活化石”。

  后柳镇位于石泉县南23千米的汉江沿岸,东与本县池河镇接壤,南与喜河镇交界,西与中坝乡毗邻,北连城关镇。历史上后柳盛产桐油,人们沿江砌坎,修建油坊,出产桐油,故称“油坊坎”。清朝时期,称后柳镇,属怀柔里所辖。1931年,称长春镇,1939年改称后柳镇。

  当清晨踏上后柳镇老街的青石板台阶的时候,这里的一切似乎还在沉睡。太阳还不高,阳光从街巷两旁灰瓦房顶狭窄的空隙间投射下来,照耀着老街里瞌睡的猫和慵懒的狗。蓝天白云,停在电线上的燕子们就像是跳跃的音符。老街上的行人很少,阳光下,石阶旁的一把木椅静静等待着主人。小镇的老街并不宽阔,曲曲折折、曲径通幽,最窄处不足两米,全部用青石铺成。街道阶梯上的青石,皱纹和边缘棱角早被磨去,很是光滑。青石质的房檐台上,布满雨水滴打的小坑,这坚毅冰冷的青石记录下了古镇的沧桑。

  随着汉江的阶梯开发和喜河水电站完成蓄水,汉江两岸的一些村镇将被淹没,在这些城镇老街老房子的后面,新路新房子正在兴建,后柳镇也是一样。住在这些老街老房子的人们在留恋着过去的时候,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双龙镇地处巴山腹地,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矿产资源种类多,储藏量大。现已勘测到的矿产有重晶石、砂炭、褐铁矿、石棉、富硒矿泉水、硫铁矿等10余种。主要名特产品有瀛湖仙茗茶、蚕桑、魔芋、香菇、生漆、木耳等。

  境内最著名的自然景观是双龙溶洞。双龙溶洞景区位于距市区50千米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离安康—岚皋旅游热线207省道10千米,距国家3A级景区瀛湖和岚河漂流两景区分别10千米和14千米,由狮王溶洞、观音溶洞和罗汉溶洞等组成。景区有巧夺天工的双龙溶洞群(狮王溶洞有奇景四绝——男根女阴天书卧佛)、地势险要的青龙古寨、幽深狭长的七里峡、峡中峡、百米游龙瀑布及沿瀑布而上的凌云栈道,还有历史悠久的双龙古镇、茶街及周边千亩茶园,是寻幽觅奇探险好去处。

  双龙溶洞总面积约700余平方米,可容百余人观光而不显拥挤。狮王洞是安康境内发现的一处石灰岩溶洞奇观,因洞内有一只足蹬绣球的石狮而得名“狮王洞”。擎灯火俯瞰溶洞,洞内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奇异无比,一排排数不清的白色钟乳石似冰柱闪闪发光,无数圆锥形的石笋也挺立向上,成为各种形状的石柱。特别是那只形体彪悍,足蹬绣球,虎视眈眈的雄伟石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有一根盘龙石柱,高约20余米,四人环抱,方可围腰。以及一枝独秀、罗汉观天、莲花宝座、垂钓宝舟、弥勒佛尊等各种造型精美,逼真的石物,也成为一个又一个独特奇观,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出处:

秦岭全景图记/《地图上的秦岭》编纂委员会编著.-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