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生命的乐土——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山脉中段,地处宝鸡市的太白县、眉县和西安市周至县三县交界处,面积56325公顷。保护区东至周至县西老君岭,西至太白县鳌山,南起周至县龙洞沟,北到眉县营头镇黑虎关,是华北华中和青藏高原三区生物交汇过渡地带。

  保护区于1965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1995年加入了世界人与生物圈“中国生物圈保护网络”,1995年以来实施了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简称GEF项目),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历史遗迹。

  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高等植物有20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连香树、水青树、星叶草、太白红杉等21种;高等动物有27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豹等20多种。在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区,还保存着比较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保护区内在海拔3300米以上的地区,寒冻风化异常强烈,现代冰缘地貌发育,石海、石河、石流坡遍布,石环、石圈、冰冻岩柱等也大量分布。第四纪冰川地貌,在主脊及两侧保存较好,尤以拔仙台周围地区最为完整,冰斗、冰蚀湖、槽谷,羊背石、冰碛垄等,冰碛形态极为清晰。

  太白山的地貌类型决定了其充分发育的河流。主要的河流有10条:东部的黑河、红水河(下游汇入黑河)。南部的湑水河、太白河、红崖河(太白河、红崖河在下游均汇入湑水河)。西部的太白河和北部石头河、霸王河、汤峪河等。东北部的河流基本上流入渭河后汇入黄河,属黄河流域。西、南部的河流流入汉江后汇入长江,属长江流域。其中最主要的四条河流是湑水河、石头河、霸王河和黑河,均发源于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河流不仅是汉中盆地和关中平原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补充。特别是近年来实施的石头河、黑河引水工程,对保证西安市工业和生活用水,缓解西安市缺水状况起着重要作用。

  保护区地处中纬度地带中国西北部的暖温带南缘。由于受山地条件及大气环流的影响,保护区内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具典型的亚高山气候特点,并形成明晰的垂直变化和气候带。从气候垂直变化看,由低向高依次出现了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亚寒带。复杂的气候条件是太白山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保护区的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区内分布的兽类有64种,隶属于6目24科。主要有金丝猴、大熊猫、豹、羚牛、鬣羚、林麝、黑熊、斑羚等。这些动物多分布在中、高山地带,少数分布在低山地带。

  保护区内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现有种子植物1550种,苔藓植物300余种,其中特有树种达150多个。有栓皮栎、油松、华山松、白榆、椅杨、红桦、巴山冷杉、太白红杉;林区内外,药用植物满山遍野,计有太白黄连、太白米(假百合)、太白菊(肺经草)、桃儿七(鬼臼)、鹿蹄革等500多种;林下的独叶草、紫斑牡丹是特有、稀有的种类;其他富含淀粉、油脂、纤维、单宁的植物资源也很丰富。

  保护区的鸟类资源据调查共有192种,隶属于13目37科,占秦岭鸟类总数的53.8%。鸟类的分布虽与植被密切相关,但并非完全与植被的分布高度相吻合,有随着海拔升高鸟的分布种类减少的趋势。

  两栖、爬行动物在本区均有一定的分布。据调查两栖动物有9种,隶属于2目5科,占两栖动物总数的55.6%。两栖动物主要有大鲵、秦巴北鲵、大蟾蜍中华亚种、秦岭雨蛙和中国林蛙等。大鲵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保护区爬行动物的优势种是黄纹石龙子、丽斑麻蜥和颈槽游蛇。

  保护区系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主要支流的发源地。据调查,区内鱼类共有6种,隶属于2目3科。鲤科3种,占鱼类总数的50%,鳅科2种,占33.3%,鲑科1种,占16.7%。重要的鱼类细鳞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他还有红尾副鳅和多鳞铲颌鱼等5种。

  保护区森林昆虫资源相当丰富,种类亦较繁多。不少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周尧教授1962年发表太白山蝶类6科98种,蛾类20科175种,后又记载长翅目昆虫5种。根据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时调查采集的昆虫标本,经初步整理有1435种,分属于19目99科,已经定名的1083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昆虫有中华虎凤蝶,分布于南坡的中、高山地带;三尾褐凤蝶,仅分布于北坡的蒿坪寺—斗母宫一带。这两种珍稀蝶类数量很少。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建立近50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步步提升,区域内生态环境趋于平衡并越来越好,动植物种类得到保护,特色经济得以发展。

出处:

秦岭全景图记/《地图上的秦岭》编纂委员会编著.-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