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水库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水库流域面积386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2平方公里,森木茂盛,空气新鲜,水质优良,胜迹很多。水库两岸奇峰怪石千姿百态,有鸡头翘立、虎峰饮水、新月弓悬、七盘绕道、溪泉汇流、栈道连云等。翠峰望不断,怪石遍峡谷,湖畔村舍隐约可见小桥流水人家。
(一)平湖泄洪
雄伟壮观的大坝高88米,回水长17公里,峡谷幽深曲折,风光雄奇秀逸。掠过的山风,荡起粼粼波光。流云飘烟从谷中冉冉升起,使山峰在轻纱中时隐时现,产生出山在虚无缥渺中的幻境。“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江流阻塞路疑无。”(郭沫若《蜀道奇》诗)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天然画廊。
景色最为壮观的是库坝起水放洪。库坝中部有6个7米×8米的泄洪孔,每秒总泄洪量4950立方米。起闸泄洪时,水以排山倒海之势,似从天而降,奔腾着,咆哮着,水浪击石,如雪翻滚,声震峡谷,震天撼地,令人心悸,也令人振奋,给人以力量和勇气。随着洪水的漭流,会有股凉风袭来,风中还裹着无数小水滴,洒在人的脸上,给人带来别样的欢乐和惬意。若在阳光照射下,彩虹当空而立,分外秀丽。其声、其势、其景,壮、美、奇,令人陶醉。坝内却是另一重天,水面平如镜,静如处子。只有当游艇快速划过湖面时,艇后才会出现扇形浪花,但很快就会消失,归于平静。当然,你最好还是搭乘客游船,可以静心游览两岸风光,听导游给你讲解这里的文化、两汉三国的故事,听他给你朗诵褒谷口二十四景诗章,有声有色地介绍两岸风光。这时,也许是你心境活泛的最佳时刻,你可以回忆往昔,思考祖国的历史,思考什么是奇山秀水生态美,思考人生,憧憬未来。不管怎么想、想什么,都有种身心融入大自然的愉悦感和幸福感。在石门水库,文物古迹和自然风光浑然一体,这就是它的特色。
(二)翠云屏风光
翠云屏位于水库大坝东端,山下有古山河堰头。
山体主要由坚硬石英岩和相对较软的千枚岩组成,软岩被风化成凹壑深漕,坚硬岩石崖壁峭立、又尖又薄、高低错落,如筠板整齐排列,极像玲珑翠屏,巍峨险峻。清王晚香诗赞:“倒影斜阳景色珠,青岚碧翠映霞殊。锦屏环列山城(指古褒城)外,一幅天然古画图。”翠云屏的傍晚,夕阳斜照,河水中倒影生辉,水雾迷漫,红霞如飞。翠云屏上有攒尖式虎啸亭,传说这里曾有过藏虎。立于亭,凭高瞰下,危崖奔浪,凹壑深槽里苍松翠竹荫郁。初唐诗人骆宾王《出石门》诗“层岩远接天,绝岭上栖烟。松低轻盖偃,藤细弱丝悬。石明如挂镜,苔分似列钱。暂策为龙杖,何处得神仙。”唐大诗人李白有“翠云屏上仙为石”的诗句,指的是这里有一象形石,如白须老人,行人过此,每每祈祷,传说是神仙升天后遗留的形迹。北宋汉中知府、诗人文同称翠云屏风景为褒谷“最佳”,诗赞:“北风吹云落寒水,逆波刺船行五里。层峦夹空抱山石,万剑侧脊翠烟起。草木枝叶自殊别,禽虫羽毛亦奇诡。安得鸡冠数棱田,便可诛茅此居止。”诗赞翠云屏危岩欲坠,如剑立的石峰,云烟缭绕,连生长在石上的植物都是奇物,这些特色使诗人陶醉,竟然产生了卸任归田,去褒谷安居的遐想。近年石门水库修建,又为水库风景锦上添花。立亭远眺,高峡平湖,水波浩渺,宛若巨大碧玉镶嵌在茫茫山间,山峰峻峭秀丽,远山含黛,云雾起伏跌宕。每当大坝开闸放水,雾珠从山谷腾起飘荡,翠云屏凌驾浮云之上,云雾与翠云屏相衬互动,只让人觉得山光绚丽景色奇,峻峰峥嵘云雾里。
(三)七盘山秦岭古道立体博物馆
褒谷口西岸的七盘山,临水,山石嶙峋,是连城山突兀伸进褒河的一个山嘴,山峰薄而高,状如鸡冠,故山顶有“鸡头关”地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古时建有巡检司,是重要关口,是汉中八景之一。明代吴宇文《鸡头关》诗:“不度鸡头关,谁知鸟道难。几回缘绝壁,百丈俯危端。乱石排云出,孤峰带雪寒。晚来烟树满,何处是长安。”这段路是褒斜道首段,山下有栈道、隧道(石门),山上有碥道(七盘山道),是褒斜古道遗存的立体博物馆。
栈道:山下褒斜古道被水库淹没,为使后人不忘栈道奇迹和古人的聪明才智,现在在古褒斜道原址上抬高82米,仿古褒斜栈道复原修筑3.6公里,有牌楼式的山门、长廊式栈桥、隧洞,重檐方亭驿站、邮亭、六角亭、天心桥、四角望亭及摩崖石刻多处,如龙腾飞盘在悬崖、清水间,展现出五里一亭、十里一邮、三十里一驿的举世独有的古栈道风貌,给人以今昔的辉煌和对往昔的恋念。漫步在栈道上,令人情不自禁地追忆褒姒从这里出走入宫,才有“骊山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张骞从这里走出,出使了西域;诸葛亮从这里六出祁山,似乎耳旁还有木牛流马前行留下的串串嘎吱声;萧何月下追韩信,这里留下了马蹄疾奔中的烈马嘶鸣声。你若乘坐湖中客轮,可清晰看到栈道的结构:栈道是在绝壁凿孔插上横木,下撑立柱,上盖木板,供人走和车行。这立柱,有的插在水中,有的插在岩石或崖壁上,有的在悬崖上加大孔的密度,增加承载力,省略了立柱,还有多层立柱形成塔架式,工程十分复杂。栈道是我国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伟大工程。
石门:大坝前方100米处的水下有惊世闻名的石门,“穹窿高阁,有车辚辚,威夷石道,驷牡其骃,千载绝轫,百辆更新。”这是中国人的骄傲。石门隧道内外有我国最早摩崖石刻群,成为研究我国古代交通发展和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实物资料。“石门十三品”被称为国之瑰宝,因此,在复制栈道的同时也复制了石门和一些摩崖石刻。
碥道:据《石门铭》记载,北魏正始元年(504),龙骧将军羊祉率军初据汉中,为沟通南北,保证运道畅通,乃于(石)门一里西北凿山为道,在山腰回绕盘旋七次登上鸡头关,“七盘山”的名字就这样来源。这一段路很艰难,清张素含《蜀道纪略》描写:“奇峰实插,关踞峰顶,钩梯拗折,石磴嶒峻,下如蟹行,上如猱升。路旁萝薜交荫,葳蕤四垂。”清王汝骧《鸡头关》诗云:“借问客何之,言上鸡头关。一线羊肠路,袅袅上青天。上有千仞壁,下有百丈渊。惊风吹落石,洪流荡奔湍。……”唐诗人沈佺期夜宿鸡头关,挥笔写下“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草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的诗句,可见七盘山山路之险。
碥,“水疾崖顶倾曰碥”。碥道就是在水流急湍的崖岸险岭,绕山头旋行,一半靠山,一半临沟的道,如七盘山道。周秦汉唐国都在长安,秦岭古道为国家驿道,称栈道;唐以后,国都东迁,秦岭古道只是作为普通简道,即碥道。栈道“直”,碥道“曲”,现在鸡头关,碥道遗迹尚在,路宽2~3米,有石板、石条交错平铺,呈鱼脊形,路边竖立石块,以防滑出路外,石板上有鱼甲纹,即使两排行人及驮马队也不会滑跌。山道经过长期踩踏留有当年马蹄印的痕迹。在荆棘拦路、杂草丛生的古道旁,到处可见残碑断碣,记载着当年各地行人的手迹与身世。留碑人的籍贯有四川、甘肃、云南、贵州、山西、山东、湖南、湖北、浙江,有1734年果亲王爱新觉罗·胤礼赴四川、西藏护送达赖喇嘛还藏,并视察沿途驻防时路过七盘山所作的诗:“不送千门晓,昂然七盘山。何如鹦鹉语,伴客出重关。”
七盘山下的栈道、隧道(石门),山上的碥道可谓是秦岭古道上的立体博物馆,已成为游人访古探幽、文人考察研讨的珍贵实物标本。
(四)石虎山
石虎山立于水库东岸,与七盘山对峙,山形如猛虎下山,弓腰欲扑的呼啸之状;虎尾高举,虎头接近河水,似在痛饮,故名“石虎山”。清王晚香《虎石啸风》诗:“山君牙爪势峥嵘,高居能数百兽惊。雾豹何年同炳变,大王风自谷中生。”
《石虎》摩崖与郑子真:上首诗中“雾豹”比喻隐居不仕的郑子真。相传西汉高隐郑子真垂钓“龙潭”,见山峰似虎,且栩栩如生,乃书象形隶书“石虎”大字于山崖上,为“石门十三品”之一,后迁汉中市博物馆。郑子真名朴,字子真,汉代人,史书上颂他绝于世道,情操高尚,躬耕谷口,修身自保,名动京师,避官不做,过着自食其力的田园生活,爱钓鱼。王晚香《隐士钓鱼台》诗云:“汉代名流郑子真,洁身却聘隐垂纶。风高不让严陵濑(指富春江著名隐士严子陵),褒谷鱼台似富春。”李白在《赠秘书·韦子春》对郑子真也有评论:“谷口郑子真,躬耕在岩石。高名动京师,天下皆籍籍。斯人竟不起,云卧所从适。……”郑子真不畏权奸,屡聘不仕,高风亮节,隐居垂钓,受到汉代名流的敬重。
《玉盆》摩崖与张良:在石虎山下褒河,有一大石,色如白玉,凹如盆,上刻“玉盆”二字,字径18至23厘米,传说为汉初名杰张良所书。有诗云:“大器盘盘水面浮,长江万里一盆收。居然宝盎冯英捧(指河神河伯),曾有仙人欲洗头。”清李一鳌左布政使,观玉盆后题字:“石盆应有意,要洗贫者廉。”寓教于物,以物言志,直刺时弊,给人以深刻启迪。刘邦被封汉王后,项羽封韩成为韩王,让张良辅佐,有意将刘邦与张良盟友分开。刘邦赴汉时邀张良送一程,韩王同意送到立即返回。刘邦、张良一边行军,一边共商国是。走到褒城,张良建议刘邦烧掉栈道,既可麻痹项羽,又可防他从栈道来袭,然后在汉中屯兵养马,壮大势力,以图东山再起。刘邦听后很高兴。张良返程,同刘邦分手转行褒谷,留恋不舍,见谷口景色迷人,两山之间,水流淙淙,江中一巨石,光芒闪烁,走近一看,石中凹似盆,情不自禁,随手写了“玉盆”二字。“玉盆”二字亦被收入“石门十三品”,现陈列于汉中市博物馆。
石门与石虎:“石门对石虎,金银二万五。谁要解得开,买下汉中府。”这首在汉中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民谣,即是对褒斜道石门及摩崖石刻和景物石虎山的讴歌和赞美,更充分表达了自古至今人们要探究石虎山这一带景物及石门的奥秘,怀着认识汉中的热切愿望。
(五)黄花河景区
石门水库淹没褒河谷17公里,两岸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如屏,绵延不断。乘舟上行,山在水中摇,人在画中游,有渔船穿梭湖水面,不时惊动野鸭展翅扑打水面,飞起又落下。山间柔细飘逸的瀑布悬空而挂,山峰石头的实景和云海虚景的绝妙配合,一片烟水迷离之景,这景是诗情,是画意,有含而不舍的含蓄之美。黄花河、老丈沟、陈家沟、沙河等溪流,瀑布悬挂,从两岸跃入水库。
黄花河在水库东岸,长约20公里,因河谷多开黄菊花而得名,是距水库大坝最近的一条溪流。因地质断裂构造和流水侵蚀,沟壑幽深曲折,谷岸岩石陡峻,跌宕流水,四季不断,林木茂盛,为褒河森林公园景点。进公园门就遇石壁,仰望,高空一线蓝天,环视峭石嶙峋,有淙淙流水声,石崖、沟壑、流水都被林木覆盖,若隐若现。谷口山崖奇绝,栈道悬空盘旋成“之”字形,紧贴崖壁升高一二百米。依山就势,溯水而上,888级台阶的石栈,雄伟壮观,吸引着游人快步前行。忽然,谷中有水帘悬挂,高约二三十米,只能从林木梢中看见,受阳光折射,上部水色金黄,下部水色雪白。瀑布名曰“金银斗”,从高处落下发出震耳的水声,有水雾升起。瀑下乱石堆积,水花四溅,幽泉呜咽。站到栈道上观瀑布,冷不防脖子里滴进几滴凉丝丝的水珠,直酥到心里去。这里的景色实在令人陶醉。
“巨石横空岂偶然,万雷奔壑有飞泉。明珠万斛从天落,素练千寻动天来。”黄花河山泉流水喷涌,飞瀑碧潭,远望满目翠绿,近看绿得各有特色,让人目不暇接,只想贪婪地呼吸这里的清新空气。栈道顺溪边,地势有上有下,一会悬空,一会转入林荫幽深的近水处。在悬空的栈道上,可观嶙峋奇石、绝壁林木,瀑布自身旁轰鸣而下,清泉流水在山涧喷涌流淌。栈道亲水处,可赏飞瀑直泻时的水花四溅,游人可与甘洌泉水拥抱、嬉戏,沁凉无以名状。黄花河,葱绿的森林,清泉流水,惹人喜爱,让人得意,在这个流动清幽的世界里,更是让人欣喜若狂。绿荫蔽日的山谷、清新的空气、凉爽的气候,这种“高山流水依自然”的美景,深受来这里休闲游客的喜爱。
汉中文化之旅/来文基,魏素娟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