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坪峪大熊猫野化训练基地、金丝猴谷和百鸟园

 

  大坪峪是全省建设的十大旅游景区之一,位于佛坪县城北22公里,108国道旁。景区面积1918公顷,生态好,空气新鲜,是天然的氧吧;区内气候凉爽,山、水、林景色宜人,有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金丝猴栖息谷、百鸟园,是旅游观光、休闲避暑的好地方。

  (一)河谷生态美景

  莽莽苍苍秦岭大山中的森林,经过人类千百年的砍伐,已经少有古木了,可是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如今天然的次生林都已经长成天然大树。这是一种希望,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希望,只要人类愿意保护自然,自然就会把丰沛的水流、清新的空气、生机盎然的森林植被、多种多样的珍禽异兽回赠给人类。大坪峪乔、灌、草、藤张棚结盖,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既能听到百鸟齐鸣的盛况,又能见到动物追逐嬉戏的倒影。在草地上,有啄食杂草种子的金鸡、血雉、红腹角雉……悬崖峭壁有虎视眈眈、随时捕食猎物的赤腹鹰。植物有红豆杉、水青树、神仙树、猪笼草等珍稀植物。漫步森林,有幸能见到大熊猫食竹、黑熊食果、金丝猴腾跃迁移等景象。人行路上,山石布阵,芳草拂面,藤萝牵衣,时有蜻蜓立于肩上,偶有山雀掠过眉间,动物和植物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大坪峪河谷。

  河流是人们探索自然的天然通道,大坪峪的溪流从山顶穿林缠山跌宕,珠溅玉碎,随着阳光和山势的变化,呈现五彩斑斓的色调,时而亮白如珍珠飞溅,时而温润如碧玉,时而金光在水面闪烁,时而如倒映在树影里的一尾尾鱼儿在游戏,时而又暗流涌动。清澈的水流,如一块水晶,白花花的肌肤撞击石头,唱着动听的歌。水从石上流,如银龙走潭,吞吐琼浆,妩媚灵动,三叠泉、二龙戏珠、女儿滩吸引着游人流连忘返。

  三叠泉 这是一个三阶瀑布,最大一阶10米,最小的也有3米。一股溪流沿山涧石槽而下,浪花翻卷,宛如玉龙吐珠,每阶瀑布都有一个碧幽的潭,似蛟龙蛰伏。

  二龙戏珠 两股溪流从高处直下,汇集成一股后,注入深潭,状如两条蛟龙比美争胜,人们称它二龙戏珠。潭水碧幽,加上周围葱绿的树木,嶙峋的石崖,构成一幅绮丽的山水风景画。

  女儿滩 溪流在转弯处,漾为一摊,水质清冽。滩底为完整狭长岩石,石上有白色、金色的纹,纵横交织成飘逸浪漫的图案,似远古图腾岩画,又像现代画师的写意。细细看石上白色线状网络,好像由几百个“女”字构成,故名“女儿滩”。河水缓缓淌过“女”字交错纹理后,汇聚在下边的小潭里,潭水清澈透明,宛若一块温润的碧玉。

  大坪峪由众多涓涓细流汇成。细如毛发的水,有的从岩石缝隙中滴渗出来,有的从竹林深处如游蛇一般伸出,有的从树枝和峭壁上纵身跃下,在茂密的森林里,在厚厚的落叶下面,在堆叠的乱石中,在你可以想象和不可想象的地方,都能发现晶莹透亮的水的踪迹。在大坪峪,你可以真正感觉到森林水库的存在,游人似条鱼,游在这不可感知的水气云中,空气十分清新,甜润清爽,可以闻到芬芳的香味。大坪峪的连理桥,人称森林浴场,在这里险峻中见柔媚,秀美中见清雅。负离子使人精神振奋,神采飞扬,温润的空气让我们感受到了森林赐予人间的暖意和爱。

  (二)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

  大熊猫属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1.竹林隐士。大熊猫生性孤僻,喜欢独居,常栖于茂密的竹林中,故有“竹林隐士”雅号。只有在春暖花开之季,雌熊猫将动情的激素涂蹭在大树上,这是它征婚的信息,它们才彼此打破鸿沟,相互追逐,热恋婚配。2.爬树高手。别看大熊猫身体肥胖,却是真正的爬树高手,这是他们食肉祖先的本领,既有利于捕食,也能躲避敌害。3.嗜好饮水。大熊猫常生活在清泉流水附近,有时不惜长途跋涉到很远的山谷中饮水。当找到水源后,则躺卧溪边畅饮,直到“醉”倒不能走动,故有“熊猫醉水”之说。大熊猫是从第四纪冰川走过来的勇士,有不惧严寒、不冬眠的特征,也不怕潮湿,终年在湿度80%以上的森林中度过。

  专家指出,人工圈养大熊猫,并不利于大熊猫繁衍,在圈养的情况下,雄性大熊猫只有十分之一能够交配,雌性也只有三分之一能够繁殖,而在50年后,那些人工繁育的大熊猫就丧失了繁殖能力。据介绍,陕西大熊猫繁育技术日益成熟,圈养种群将会有较快发展。由于大熊猫活动范围小,近亲交配,繁殖力本身就很低,在圈养以后它们求偶能力更低,对于危险的警惕性、防范性和觅食能力也降低,这些都为他们回归大自然埋下了重重隐患。开展大熊猫野化培训,已成为下一步异地保护大熊猫的必然之举。国家林业局和陕西省野生珍稀动物抢救中心,在佛坪县大坪峪建立的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承担着为圈养大熊猫以后放归大自然积累科学资料和经验的任务。随着大熊猫圈养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和野化科研有了实质性进展,放归就可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放归会增加向外提供种源、恢复和壮大野生大熊猫种群的成功率,同时还给旅游者带来接近大熊猫的机会。

  大坪峪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占地近15000平方米,为模拟大熊猫野外生存环境,让大熊猫能有更多机会戏水、爬山攀岩,野化培训基地依山而建,山上翠竹掩映,林木深幽,培训场内山泉碧水,人造的洞穴舒适,还有秋千架、洗浴场、大熊猫健身房等娱乐设施。培训基地现有三只以前圈养的大熊猫,年龄相近,都处于童年,身体健康活泼,顽皮的天性,搞怪的表情,十分惹人喜爱,在饲养员的指令下,它们在健身场展示技艺:爬树摘苹果,单手撑地,倒挂金钟,有的能爬到20米的松树尖上,有的在地上翻跟斗,雍容华贵的气质和憨态可掬的样子令游人忍俊不禁。

  三只大熊猫在这里一边自由生活,一边接受肢体力量训练,体重和后肢力量增加明显,已完全适应和利用山泉水解渴。在淋雨袭击中,它们能镇静地向山坡高处转移,自主应变避防雨灾。

  (三)大坪峪金丝猴谷

  金丝猴属哺乳纲,灵长目,猴科,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我国所特有,堪与“国宝”大熊猫媲美。秦岭里的金丝猴属于川金丝猴亚种,大约有3000只,约39个群体分布在山林各处,它较贵州、云南金丝猴漂亮。滇金丝猴称“黑金丝猴”,分布于云南西北部;黔金丝猴称“灰金丝猴”,分布在贵州梵净山。秦岭金丝猴与四川、甘肃、湖北金丝猴为同一类,毛色金黄光亮,艳丽夺目。脸是天蓝色的,吻短嘴圆,唇厚而突,眼睛呈黑褐色,鼻孔上仰,故有人叫它“仰鼻猴”。美丽的金丝猴,以通身毛色金黄而得名。它的头部毛色黄褐,一直连到额顶,额部有一撮黑褐色丛毛,颈部、颊部及前额的毛呈棕黄色,密而柔软,胸腹部呈浅黄白色,四肢内侧呈金黄色,背部、肩部及前肢上臂披有浅黄色长毛,背上毛可长达1尺左右,披散下来就像一个金色披风,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秦岭金丝猴,生活在海拔1500~28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带,过着家族生活。一群金丝猴都有一只经过搏斗产生的、体格不凡的“美猴王”统领,其他成员对“美猴王”都很敬畏,常给它敬献食物、搔痒、梳发、捉虱,讨其喜欢。“美猴王”也很勇敢,遇到敌情总是奋不顾身冲在前。每群金丝猴少则20至30只,多则100至200只,都以老年、中年、青年和幼仔组成家族社会,很少见到猴子单独行动。它们是有组织、有感情的动物,但脾气也很大,被关进笼里的金丝猴常常集体绝食,以死相抗,表现出了猴子的气节。人们用萝卜、白菜喂它们,猴王拒绝进食,群猴谁也不敢吃,有初生小猴忍不住伸手,立即被母猴抓回来,小猴饿得嗷嗷叫,它的母亲揪住孩子头狠命地撞硬物,直至撞死,然后自己饿死。金丝猴喜食多种树叶,兼食各种水果、小昆虫、鸟蛋、坚果仁等,它的天敌为猛禽和食肉动物。金丝猴怕热不怕冷,在气温达到30℃时,基本不活动或很少活动,冬季常可抵御零下20℃的严寒。

  金丝猴生性机灵、敏捷、温顺,擅长攀爬跳跃,取食范围大,是山中的“精灵”,人们很难发现其踪影。在密林中攀缘飞奔如履平地,能在树梢上翻滚、跳跃、攀爬,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它们攀缘跳跃的动作轻盈、灵敏、优美,两树间距离大时,可在空中飞7~8米远,让人啧啧称奇。自然生态保护以来,野生金丝猴已成为大坪峪常客,有较大规模的金丝猴群落3~5个,约300只,一年繁殖成活20多只,人称“金丝猴峪”。在大坪峪旅游,你会遇到金丝猴群,它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组,或闲坐枝头,或觅食在河谷,有的在林间跳跃、攀爬,有的在河谷中追逐嬉戏,打闹逗趣。金黄的毛色,淡蓝的面孔,在阳光下分外亮丽。一只母猴怀抱宝宝,在石上坐,小猴在妈妈的臂弯里探头探脑,毛色淡黄,显然出生不久。最不安分的是那些半大的小猴,它们体毛微黄,上蹿下跳,有的在藤条上吊一串,好似练体操;有的在树枝上你追我赶,腾跃飞荡,很活跃。坐在山坡或石堆上的猴子较为安静,母猴抱着孩子,温柔地给小猴挠痒;大公猴身旁总有几只猴子围绕着,温情脉脉地给它梳理毛。小猴子在家族中地位很高,没人敢动猴王,它却不惧,爬在猴王厚实的肩头,为所欲为,天真烂漫,猴王一点也不生气。

  如果你在旅游途中未见到金丝猴,那就到观猴目的地,那里有两个猴家族,八九十只猴,在十多株树上攀爬着,相互飞跃,表演杂技。满坡成群的金丝猴,在草地、在石上戏玩,吸引着游客驻足观望。一些金丝猴在路旁向游人讨要食物,可近距离接触,只要你与猴子和睦相处,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玩得开心。

  (四)大坪峪百鸟园

  大坪峪的森林是鸟儿的天堂,深受观鸟爱好者的青睐。清晨,是鸟类的世界,乌鸫引吭嘹唱,众鸟儿陆续被唤醒,山谷里热闹得像演奏交响乐。噪鹛和画眉在树丛里清喉亮嗓表演情歌对唱;长尾山椒鸟在枝头梳理着自己的漂亮羽毛呼朋引伴;绿鹦嘴鹎和黄鹂在灌丛里低吟浅唱;红嘴相思鸟群居枝头呢喃弄情、卿卿我我;红嘴蓝鹊拖着长长的尾巴飞向对面的山崖去赴约;苍鹭和白鹭则像辛勤的渔翁早已在山溪边展开翅膀,挺胸扬头,长腿慢步,涉水起舞。当你沿着林区便道行进,戴胜会扑扇着翅膀在前边充当报喜的信使,成群簇拥着的红腹锦鸡抖擞着华丽的外衣,就像盛装的新娘,用沙哑的唱腔增强着这乐曲的浑厚感。山岩上,还有血雉、红腹角雉、灰胸竹鸡、红翅绿鸠等众多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它们也不甘示弱,放声竞唱;金雕和山鹰则在高空翱翔盘旋,为劲歌伴舞。鸟语花香,置身其间,你仿佛沉浸在名曲《空谷鸟语》或者《百鸟朝凤》的美妙旋律中,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大坪峪有许多种鸟属于我国一、二级保护鸟类,如血雉、红腹锦鸡、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环颈雉、红嘴蓝鹊、勺雉等,它们羽毛绚丽,姿态优美。血雉,又名松花雉,体小(46厘米),具矛状长羽,冠羽蓬松,脸与腿猩红,头近黑,上体近白色,有冠羽及细纹,下体沾绿色,胸色多变,是高寒森林及灌丛雉,生活在2000~4500米针阔叶林中。红腹锦鸡,别名金鸡、锦鸡,为中国特有鸟,雄鸟具有修长形体(98厘米),头顶及背有耀眼的金丝状羽,枕部披风为金色,上有黑色条纹,背上金属绿色,下体绯红,翼为金属蓝色,尾长而弯曲,中央尾羽近黑而具皮黄色点斑,其余部位黄褐色,是驰名世界的观赏珍鸟,多栖息在500~2500米的阔叶及针阔叶混交林。白冠长尾雉,中国特有种,尾体长1.5米,雄鸟头顶、颌部、颈及颈后均为洁白色,面部为带状黑色区域延长脑后形成一道环绕头部的黑色环带,整个头部白—黑—白间隔分布,20枚尾羽极长,称为“雉翎”,是传统天然工艺品。白冠长尾雉还有一个美妙的歌喉,分布在海拔1000~2500米阔叶及针阔叶混交林的悬崖陡壁和山谷中。金雕,是雕中之王,头和颈后的羽毛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金属光泽,全身羽毛呈栗褐色,体长近一米,腿除脚掌趾外,全被羽毛覆盖,看上去,威武雄壮。那宽大的双翅展开可达2.5米左右,是强壮的飞行者,它能够毫不费力地借助气流在高空翱翔,那双灵敏的眼睛一旦发现猎物便直冲下去准确抓住。太阳鸟玲珑艳丽,常吸食木瓜、泡桐、山楂、石榴等树木花蜜,飞舞花间轻捷如蜂。红嘴相思鸟,娇俏华贵,最爱涂着精致的口红与爱人相亲相守。绶带鸟喜食蝗虫、松毛虫等林木害虫,总是披戴着绶带般的长羽,在飘逸别致中标榜功劳……鸟是捕捉害虫的能手,一只家燕平均每天吃90只蝗虫,如果有一对灰喜鹊栖息在森林中,可以保护10亩松林不发生虫害……所以,人们要保护鸟类。

  大坪峪设有观鸟园,游人可去那里尽情欣赏那五彩斑斓的珍奇锦鸡,聆听悦耳的鸟鸣,更可以体验亲手喂鸟的快乐,人鸟同乐,佳趣天成。鸟园里的清风、鸟鸣为游人提供了一个涤荡尘嚣的好去处。

出处:

汉中文化之旅/来文基,魏素娟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