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高高首阳山

  首阳山的闻名因伯夷、叔齐二人的美丽故事。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伯夷、叔齐姓墨,伯和叔是他们的排行,夷和齐是他们的谥号。在弟兄中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他们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三子叔齐为国君,叔齐让位于兄长伯夷,伯夷说这是父王的意愿,我怎么能违背父亲的意愿!说罢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位,两人结伴而出走。父亲和国人只好另立了排行老二的公望作了国君。

  伯夷、叔齐逃离孤竹国(今河北省)后,向西而行。他们听说周文王行善积德,礼贤下士,于是决定去投奔周文王。然而当兄弟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周地时,周文王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武王姬发正领兵驾车准备伐纣。

  伯夷、叔齐便拦住武王的马头叩谏说:“你的父亲死去后不安葬,却大动干戈,能说是孝吗?身为商纣的大臣,而兴兵弑君,能说是仁吗?”武王左右的将士一听想用兵器将他们打死,姜太公上前忙说:“他们两位是仁义之士,放他们走吧!”就让人把他俩搀扶开了。

  武王伐纣后建立了周王朝,天下诸侯和百姓也都承认周武王的天子地位,而伯夷和叔齐却深以为耻。他们作为殷商的遗民,为了表示气节,隐居首阳山,并且不再吃周朝的粮食,每天仅以采薇和喝山泉水来充饥,还作了《采薇歌》,以示其志。后来,山野中一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可现在是周朝的天下了,那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啊。”二人一听,便不再出去采薇,也不吃不喝。快要饿死时,作歌唱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祖兮,命之衰矣!”歌罢,遂饿死在首阳山上。

  历代人们对伯夷、叔齐推崇备至,称其二人为“二贤人”“二君子”,唐朝韩愈和柳宗元还撰文称颂,唯独西汉东方朔认为他们是“古之愚夫”,应该“贤者居世,与之推移,不凝滞于物”。

  陕西周至县首阳山,是千里秦岭又一高峰,海拔2720米,位于周至县九峰镇耿峪,东距西安60公里,西距周至县城30公里。景区人文景观星罗棋布,自然景观目不暇接。地方史志载,伯夷、叔齐曾在此隐居,每天清晨迎来第一束朝阳,叹曰:“奇哉美哉首阳山”,故以首阳山而得名。伯夷、叔齐死后,儒家尊二人为圣贤,道家尊二人为大太白神和二太白神。

  周至县首阳山,最负盛名者有观音山、熊岔庙、母猪江、雷击坡、天宫花园、嫦娥沐浴湖、五花石、太白庙等,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观音山有大小庙宇八九处,有孙思邈采药避雨的石窟“药王洞”,有火神“关帝庙”,有民间传说久远、具有一定影响的无量祖师塔“舍身崖”和“求子洞”。

  山顶有庙宇两座,一座坐北朝南,一座坐东朝西。其中坐东朝西者已经倒塌;坐北朝南者,内供奉有太白神,门上有一牌匾,曰:首阳胜境。西侧庙宇旁有一小土屋,土屋内有火炕和锅灶,凡来者都可以在此做饭休息。山梁有大面积的高山草甸,大约一万平方米,草甸内有一数平方米的小湖,常年有水,戏称嫦娥洗澡处,高山碧潭,独照天镜,令人心静。山尖有奇石,五彩斑斓,人称五花石。北部山头建有气象观测站,就像一柄刺向天空的利剑,格外耀眼。

  山上偶有来自山下的采药人居住在庙旁小屋,由于不修边幅,突然遇见,还以为是天外来客或山中遗老,满身仙气,一派自然。

  早在唐代,诗人李颀就作《登首阳山谒夷齐庙》:

  古人已不见,乔木竟谁过。

  寂寞首阳山,白云空复多。

  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

  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

  在甘肃渭源县也有首阳山,位于县东南34公里的莲峰乡享堂沟,海拔在2186~2509米之间,因其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秦汉在此建县时就名首阳县了。

  甘肃渭源首阳山巍峨高峻,其主峰像一位盘腿端坐的慈母,山湾正中为伯夷、叔齐的墓冢。坟堆高2米,直径3米,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下,幽静肃穆。墓前石碑上有左宗棠篆书的“百世之师”和“有商逸民伯夷叔齐之墓”的碑文。碑坊门砖上刻有陇西书法家王霖后书写的对联:“满山白薇味压珍馐鱼肉,两堆黄土光照日月星辰”,横额为“高山仰止”。现存碑坊系1934年重修。墓后有夷齐庙,又名清圣祠,初建于唐贞观年间,现尚存正中大殿五间,殿前碑石林立,系清光绪年间所立。

  明万历二十三年户部主事杨恩就此事撰文进行论证,文章被人雕刻成碑,立在渭源县莲峰乡莲峰山五台下。此碑高7尺,宽3.5尺,刻文1184字。碑文认为全国虽有五处首阳山,而以渭源首阳山为真。作者引经据典,多方论证。刻石字迹清晰,书法刚劲有力,堪为明代碑碣书法中的上品。石碑的背面刻着崇祯二年(1629年),巩昌知府曹司牧撰写的《改建首阳山夷齐祠记》。文中介绍了伯夷、叔齐的生平及历代奉祀概况,并说明了改建的原因和经过。由于此碑论据确凿,资料翔实,引起了许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重视。明代朱燮远、清代左宗棠还以此碑文为蓝本,撰写了夷齐庙碑文。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30公里偃师县境内也有首阳山,海拔359.1米,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

  戴延之《西征记》中说:“洛阳东北首阳山有夷齐祠。”

  戴延之即戴祚,字延之,生卒年不详。东晋江东人。官至西戎主簿。洛阳首阳山,是今偃师市西北首阳山镇邙山的最高峰狮子头山,即南蔡庄村西山,海拔405米。建有夷齐祠,早在三国时就屡载史籍。在距此不远的孟津县会盟镇有扣马村,史载这里既是周武王会盟处,又是伯夷、叔齐扣马而谏的地方。

  三国魏阮籍的《咏怀》诗:“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阮籍是三国魏陈留(今河南陈留县)尉氏人,字嗣宗,阮瑀之子,是“竹林七贤”之一。诗中的“上东门”就指当时的首都洛阳的上东门。阮籍还有一首《咏怀》诗,诗中说:“朝出上东门,遥望首阳基。松柏郁森沉,鹂黄相与嬉。逍遥九曲间,徘徊欲何之。念我平居时,郁然思妖姬。”

  魏明帝写有《步出夏门行》一首,诗中说:“步出夏门,东登首阳山。嗟哉夷叔,仲尼称贤。君子退让,小人争先。惟斯二子,于今称传。”魏明帝,即曹睿,曹丕之子。诗中“步出夏门”的夏门就是当时的首都洛阳汉魏故城的北门。

  三国以后,以洛阳东北首阳山夷齐祠为题材的诗更多。著名的有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过宋员外之问旧庄》一诗,诗中说:“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诗中宋之问的山庄就在唐代东都洛阳城东。明代嘉靖年间孟津籍诗人梅崖作有《夷齐祠二首》,其一曰:“驱马首阳巅,箕山亦何处。深夜投古祠,清风在高树。”其二曰:“首阳山下古贤祠,少小曾闻今见之。四壁萧然风淅淅,犹疑不称采薇时。”

  除了以上首阳山外,山西永济、河北迁安、山西榆次等地也有首阳山,全国至少有七处以上,都是因伯夷、叔齐的故事而起。

  当然,时隔3000多年,如今这么多的首阳山,伯夷、叔齐采薇的故事仍在流传。他们是贤是愚,也不需后人评判。

  那么,真正的首阳山究竟在哪里?

  东汉马融说:“华山之北,河曲之中”,即陕西省华阴附近;东汉班昭说:“陇西首阳”,即今甘肃省陇西;东晋戴延之说:“偃师县西北”,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东汉许慎说:“辽西,也就是古孤竹国附近”,即今河北省东、辽宁省西;唐张守节说,“清源县首阳山”,即今甘肃省渭源县。

  但最可信的当数偃师县首阳山,因为武王伐纣、夷齐扣马而谏、孟津渡等遗迹都在此山附近。

  在中国人传统思想中有一种攀附心理,攀名人、名地、名事等等。每个地方、每个人群都会根据自己的地方特征对公共资源加以附会,并逐渐使之成为地名化、大众认同和传播的事实。梁祝故里之争、曹操墓之争、襄阳南阳古隆中之争等等,都是这样的例证。不过这种行为倒也在无形之中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宣传,使人们在茶余饭后增添了一些趣话,给寻访伯夷叔齐故迹的人们多了一些去处,也为秦岭这一道德高地增添了厚重感。

  在周朝还有一段泰伯让国的历史。

  《史记·泰伯世家》载:“泰伯,又命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周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

  泰伯与弟仲雍同避荆楚,最后定居在梅里(在今无锡梅村)后,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曾“穿浍渎以备旱涝”。相传泰伯开凿伯渎河,它流经坊前、梅村、荡口,直至漕湖,全长43公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工开凿的第一条河流。无锡清名桥一度俗称“伯渎港”,一作百渎港。伯渎河的开凿,使当地百姓世受其利。孔子在《论语·泰伯》中云:“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泰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的功德,几千年以来,一直为后人所敬仰,立为当地君主,被后世奉为吴文化的鼻祖。

  至今,无锡市东15公里的鸿山(也叫东皇山、梅里山)仍有这位贤者的墓庐,用青色的大理石砌成,高2余米,直径3米多;墓顶填以黄土,常年绿草如茵。墓碑是四方形,正面刻着“泰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墓前矗立着两根高大雄伟的华表,华表上雕刻着威武勇猛的雄狮。墓前建有供祭祀用的享堂,享堂门旁石上镂刻有齐彦槐书写的一副对联:“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

  2005年我应邀到无锡梅村参观学习时,时任无锡市文化局局长朱建平介绍说:“这就是你们秦人泰伯开发江南的见证。”

  难道这种谦让、愚忠、礼义风尚就是周朝遗留下来的淳朴周风吗?

  走过秦岭的每一处首阳山,不管是真是假,都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夏商周淳风朴义能够在秦岭延续,传向大江南北,让许多诸侯大夫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愚忠效仿,更印证了秦岭的厚重、纯真和秦人的心灵之美、精神高尚。

  今天,这种古风在关陇乃至秦岭深山处仍有遗存,还在飘扬,大美似象,甚感欣慰。

出处:

华夏龙脉大秦岭/周吉灵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