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80亿元,相当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如今,人类每年向大气中排入230亿吨二氧化碳,比20世纪初增加了25%。大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大量增加,不仅危害人类的健康,影响动植物的正常生长,而且导致气温升高。大量的废气还严重地破坏了臭氧层,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已大如美国领土,高似珠穆朗玛峰。由于没有臭氧层的保护,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大量增加,皮肤癌和皮肤病患者明显增多。
1997年陕西省工业烟尘排放量44.08万吨,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指标的4.28%。当年全省共发生环境污染事故98起,其中废水污染事故86起,大气污染事故12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0.6万元,致使75.3公顷农作物受害。
2011年陕西省内6条主要河流中,除秦岭山中的汉江、丹江、嘉陵江水质优外,其余河流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渭河干流水质为重度污染,从咸阳兴平至渭南潼关吊桥共9个断面均为劣Ⅴ类水质,这些都是人口剧增、工业活动加剧的结果。
2013年6月25日,陕西省渭南市华县金堆镇栗西村,河中的石头已经被染成了黄色,河水散发出阵阵刺鼻的味道,这是村民们几十年来“不能忍受”却又必须忍受的。
栗西村是一钼矿尾矿处理库的所在地,在钼矿的开采和选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和废水。这些废渣经过沉淀,最后流入商洛地区的南洛河,并最终流进黄河。
处在秦岭东段的河南省,2011年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14584.85万吨,其中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10901.95万吨、贮存量1790.44万吨、处置量2078.14万吨、倾倒丢弃量2.14万吨。氮氧化合物排放量166.54万吨,比上年上升4.76%。
早在2006年4月,西秦岭甘肃天水麦积区甘泉镇就曾因引进铅锌加工厂,发生过一起十分严重的铅中毒事件。大约220余名来自麦积区甘泉镇吴家河村的村民,分批乘火车跨省前往西安就诊,其中超过200人被诊断出铅含量严重超标,其中68名村民为铅中毒。村民谢彩兰还“创造”了868滋的严重中毒数值。村民季全兴家的牛吃了含铅的草,短时间内死了两头;另一个村民家的成年母羊生了两只羊羔,却没有长毛。
几乎同一时期,2006年3月下旬,在有着“陇上江南”之称的徽县水阳乡新寺村,村民的5岁儿子周浩被电击伤去西安看病,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竟意外查出了铅中毒。同时,村民发现村中每家每户种的黄豆,从7月底开始出现叶蔫、苗发黄等症状,全村1600多亩黄豆死掉了一大半,最后发展成全部死掉。而就在附近的铅锌矿却将情况一直隐瞒到9月,最终结果是逾2000村民铅中毒,255名儿童铅超标。
这些严峻的环境问题,不断侵蚀着秦岭的肌体,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也为秦岭的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近年来,秦岭地区几乎每个县都打着西部开发的旗号,开山挖矿成为了当地摆脱贫困的法宝,一片片植被被破坏,一条条河流被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秦岭这块国家中央公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根据陕西省水利厅对丹江、汉江流域调查,丹江口水库上游大部分地处秦巴山区,山高坡陡,土层浅薄,地质构造复杂,加之不合理的人为开发,导致库区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39万平方公里,占库区总面积的54.6%,且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占流失面积的70.6%,年输沙量高达1.2亿吨,其中人为因素增加河流输沙量占总输沙量的比例高达41%。
又因汉江、丹江流域年工业和生活污水达1.4亿吨,其中工业污水约占23%,生活污水及垃圾约占77%。汉江、丹江流域年主要污染物COD总计1.65万吨,其中工业污染物垃圾占39.2%,生活垃圾占60.8%。主要的污染是“五小”企业不达标排放及对点源污染物体不及时处理造成。这为南水北调的水质量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秦岭有着丰富的金矿,主要集中在秦岭之南和江汉两岸,其中小秦岭金矿主要采区是文峪上官,含矿岩系属上太古界太华群,富矿层为一套斜长角闪片麻岩,科学家们发现金矿都产在脉岩中,称作含金石英脉。迄今小秦岭金矿田已发现含金石英脉1100多条,有30多条长度在千米以上,一般长达数百米,厚0.4~1.5米。该地区黄金已探明储量40吨,远景储量百吨以上。秦岭西部的凤县一带金矿资源丰富,目前拥有四方金矿、三台山金矿、小峪河金矿和庞家河金矿等四大黄金生产企业,年产黄金3万两。
由于秦岭小峪河金矿区矿业开发频繁,目前已形成采矿废石堆12处、尾矿库7处,为环境地表水、沉积物、土壤、植被带来重金属污染风险。
金子是秦岭的魂魄,如果挖走了魂魄,秦岭一定会发疯,一定会对人类进行报复。就像人们的口头禅一样: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2013年5月,据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环境地质环境研究所完成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且污染较为严重,未受污染的地下水仅占采样点的55.87%。浅层地下水几乎已无Ⅰ类地下水,可以直接饮用的Ⅰ~Ⅲ类地下水仅占22.2%;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的Ⅴ类地下水则占56.55%以上。因地下水污染严重,天津翟庄子村村民三年来只能喝每壶0.5元的专供水,村里的井水只用来刷锅洗衣服。
有关专家研究,华北地下水污染一大原因是对水资源的无序使用,上游大修水利、截流地表水灌溉和供城市饮用,使华北大部分河流变为季节河,常年干涸,原来的河道成了城镇工矿企业纳污渠。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就近排放,成为地下水的一大污染源。
这就是过度开发地下水的恶果,如此继续下去,华北地区若干年后可能也不宜于人类居住。秦岭亦然,若不及时保护秦岭环境,秦岭也会山枯水竭,南水北调就会落空,长江、黄河也将受到极大影响。
19世纪中叶,探险家们在中美洲热带森林里,发现了用巨大石块建造的雄伟壮观的神殿庙宇,至此才知道这里曾经诞生过一种伟大的玛雅文明。那么,玛雅文明为什么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就由兴盛走向衰落呢?最新的科学研究揭示:在公元750~950年,玛雅文明经历了一次漫长的旱季,中间发生过三次持续时间达3~9年的大旱灾,这些灾害使那里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玛雅人的主食玉米产量大幅度下降,食物、水资源的持续短缺,使得辉煌一时的玛雅文明走向了毁灭。
印度文明被称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其文明的发端与所依赖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是一个坡度徐缓的高原,境内江河纵横,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在北面,喜马拉雅山脉如屏障耸立,南面则以低矮的温德亚山与德干高原相隔。印度平原地区面积远远超过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面积的总和。在这广阔的平畴沃野上,流淌着印度河和恒河。印度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明——哈拉巴文明,就是在北印度平原的印度河——恒河平原上产生的。北印度平原被其普拿沙漠和阿拉瓦利山脉分为两个部分:沙漠以西的平原为印度河所灌溉,以东的平原为恒河及其支流所灌溉。河流将高原上的土壤带到平原上堆积起来,使土地肥沃,河流则使交通十分便利。印度河 恒河流域丰饶的生态与环境,是大自然的慷慨赐予,它哺育滋养了悠远的印度文明。可是,近代以来,森林的急剧破坏导致这个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文明古国的生态系统变得极其脆弱。不仅许多昔日的沃野良田变成了沙漠,而且水旱灾害连年不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不合理的灌溉又加剧了土地的盐碱化。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联合国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抽取地下水治理土壤盐碱化,并在印度河上游建立曼格拉大坝调节灌溉渠道中的水量,才遏制住土地荒漠化的势头,保障了农业的发展。
从世界文明古国的兴衰看,唯有中华黄河文明一直没有间断与衰落,其原因就是有秦岭的庇护和滋养。
然而黄河、渭河目前也面临缺水问题。2013年1月8日,陕西省计划投资168亿元开工建设引汉济渭工程,将秦岭以南长江流域的汉江水引入黄河流域的渭河。该工程需要穿越秦岭,由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总长98.3公里的秦岭隧道三大部分组成,总调水规模达15亿立方米,为西安、宝鸡、咸阳等4个市区、13个县城、8个工业园区解决城市生活、工业生产用水不足问题;同时,为逐渐减小的黄河增加流量。
这种翻山越岭式的调水,不管对秦岭生态环境有没有影响,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黄河流域水资源危机已经达到比较严峻的程度。
2014年4月8日上午,在陕县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铁桥下,阵阵腥臭味扑鼻而来,从城区流出的废水泛着咖啡色的泡沫流入黄河。在黄河边上,发现大批的防护杨树林已经枯死。
当地一位村民说:“大桥下的污水是某集团企业排出的,某集团的化纤厂有污水处理厂,但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依然偷排污水。以前他们怕曝光,24小时有人监视,现在看管得松了,污水直接流入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位于陕西渭南市某电厂附近的白起寺、钟家寨村村民也深受污染危害,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和有害气体等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据了解,该电厂的污染包括空气污染、废水污染、工业固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其中,粉煤灰是火电厂燃烧煤炭时不可避免的副产品,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和三氧化铝,并含有砷、铬等多种重金属和放射元素,危害尤为严重!长期吸入这些污染物,会刺激人的呼吸系统。对于患有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人而言,这些污染物尤其需要避免,而且,堆在灰场中的粉煤灰在风化和降水等的作用下,其重金属元素会逐渐渗入地表,并向周围水体和土壤迁移,进而进入人体和食物链。长期饮用受粉煤灰污染的水,会引起牙病和皮肤病等疾病。
国家环保部发布的《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35.9天,为52年来最多。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达标”的城市仅3个,分别为海口、舟山和拉萨。长江、黄河等10大水系的国控断面中,9%的断面为劣Ⅴ类水质;另外,全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2.9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0.7%。
《公报》显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等十大水系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71.7%、19.3%和9%。在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和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9.6%。
如此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应该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把治理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才是当下最佳的选择。
值得欣慰的是,2011年6月17日,陕西省西安市成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9月15日他们就抡起“铁锤”砸“黑手”,户县政府积极配合,依法强制拆除了毁山占地的两处违规生产企业,开始为期4个月的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铁锤治理”专项行动。
就在我即将结束本书写作时,欣然获悉:针对秦岭北麓存在的违法建筑问题,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秦岭北麓违建整治调查组,共清查出违法建筑202栋。其中,长安区173栋、户县22栋、周至县7栋。初步查明涉及责任人200人。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对这些人员还将进一步核查,问责处理也将陆续展开。
与此同时,陕西省于2014年12月26日公布了《陕西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实施办法(试行)》,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举报违反环境问题者最高可奖一万元。
这些行动的展开,将有力地震慑对秦岭的无序开发和建设。
华夏龙脉大秦岭/周吉灵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