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曾自称少陵野老,故后世多称其少陵。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洛州巩县(今河南巩县东北),少年时就因为善吟诗赋而受到长者的称赞,并曾游历吴、越、齐、赵等地。25岁时,他参加了进士考试却没有中试。天宝三年(744)杜甫与大诗人李白在洛阳相遇,曾一同游历梁、宋、齐、鲁。天宝五年,他西进长安,天宝六年再次应举,却再次落第。在长安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他以卖药为生,有时也寄食在朋友家中,经常贫病交加,思想和创作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天宝十四年,杜甫献上《三大礼赋》,唐玄宗李隆基闻名召他来试文,然后授与他京兆府兵曹参军的职务。“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安禄山攻陷长安,玄宗逃往蜀地,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杜甫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获,被羁留在长安将近一年。后来他逃出长安,到凤翔投奔肃宗,官拜左拾遗,所以他有时被称为杜拾遗。收复长安后,杜甫随肃宗返长安,半年后出任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战火再度燃起,杜甫弃官向西逃命,经过天水(今属甘肃)、同谷(今甘肃成县)进入蜀地,靠友人资助,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草堂,他在那里前后六年,中间曾经流落梓州(今四川三台)、阆州(今重庆阆中)两年,一度任剑南节度使严武参谋,严武保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世人又称他为杜工部。晚年他携带全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今四川奉节东)却又滞留两年。出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居无定所,欲北返而不得。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杜甫病逝于湘江之上。
  
  命运多舛
  杜甫出身于一个官僚世家,自十三世祖杜预以下,几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职,然而到他出生时,这个家庭已呈现出衰落的迹象。他的母亲是唐代士族中门第最高的清河崔氏,但是他的父亲杜闲只做到奉天县令。杜甫的家庭给了他正统的儒家思想,所以他一生都希望能够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此外,他的祖父杜审言正是武则天朝中最著名的诗人,这也使得杜甫对于诗歌创作有着天然的兴趣。因此,功名和诗名一直是杜甫的人生追求。
  杜甫很早就聪慧异常,据说7岁就能写诗,十四五岁时与文士们交游酬唱。20岁以后的十余年中,杜甫过着漫游的生活。这既是为了增长阅历,也是为了交结名流,为日后的仕进做准备。35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但是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已不够有力,而把持权柄的李林甫等人又嫉贤妒才。为了生存与谋求官位,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此外,他还多次向玄宗献赋,如《雕赋》、《三大礼赋》等,指望玄宗对他的文才投以青睐。虽然他付出种种努力,但是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朝中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事触怒肃宗,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上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放弃了官职,来到在当时尚属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他的诗歌创作也因为他的深刻感受而达到了颠峰状态。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与杜甫过从甚密,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是为了避乱谋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依靠,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想要沿长江东下出川,路途中却因疾病和战乱等缘故滞留了很久。杜甫先是在云安(今重庆云阳)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57岁那年,终于有机会乘船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770)在耒阳附近死在旅途中,结束了他艰难漂泊的一生。
  
  一代诗圣
  杜甫的诗现存1400多首,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
  在现存杜诗当中,他35岁入京之前所作仅24首,其中《望岳》、《房兵曹胡马诗》、《画鹰》三首较有特色,属于写景咏物之作。入京之后,由于长期得不到官位,处境困苦,使他逐渐接近社会下层,并对社会弊端有了深切感受,于是写下《兵车行》和《丽人行》,反映了天宝年间的社会状况。但是这样的佳作在其居留长安时期的诗作中尚属凤毛麟角。“安史之乱”爆发,杜甫追求功名的希望被彻底打碎,于是写下了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既是叛军攻陷长安前的一幅社会缩影,也包含诗人自己的切身哀痛。以后,他陆续写下《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哀江头》、《北征》、《羌村》以及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揭露时弊的古诗,用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社会画面,充分反映出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悲惨生活。以秦州诗为转折的后期杜诗,不再以直陈时事为主,而是以自叹身世为主,社会时事已淡化为时隐时现的背景。但杜诗并未因此失去其诗史性质。
  总的说来,对人生信仰、政治理想的执着,是杜诗非常突出的特征。因此,帮助皇帝成为圣主以及忧国忧民的观念,在很多人可能只是一种空谈、一种标榜,在杜甫却是一种真诚的信仰和实践的目标。很多儒家知识分子都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信条,以避免社会现实的伤害,杜甫却不是这样,无论个人的境遇如何,他始终以天下为念,相信靠一点一滴的人力,终究能够改变现实。他的这种执着态度,虽然给他带来了很多痛苦,却使他一直保持着正视现实的热情和勇气,也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和李白一样,对中晚唐以及后世诗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在艺术上被公认为是唐诗集大成者,律诗成就尤其突出,特别是后期七律,最能体现杜诗沉郁顿挫的典型风格,对仗工整却没有斧凿痕迹,高度凝炼却又挥洒自如,代表着唐代近体诗的最高成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
  杜甫  
  闻道王乔舄,名因太史传。如何碧鸡使,把诏紫微天。
  秦岭愁回马,涪江醉泛船。青城漫污杂,吾舅意凄然。
   
  
出处:

人物中国.隋唐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元 /《人物中国》编委会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