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
 
  玄奘(600/602~664),唐初高僧,杰出的翻译家和旅行家。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南缑氏镇)人。13岁出家于洛阳净土寺,法名玄奘。武德元年(618)至成都从道基、宝暹等受学,崭露头角。后又游历荆州(今湖北江陵)、吴会(今苏南、浙东地区)、相州(今河南安阳)等地,讲学、问难,颇有心得。唐初,朝廷中发生了一场佛教与道教的大辩论,第二年唐高祖李渊就宣布道教第一,儒教第二,佛教最后,这对佛教势力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在玄奘看来,佛教之所以遭到贬低,主要原因在于自魏晋以来,佛教内部的派别之间争论不休,而造成争论的因素又在于各派别对佛教教义阐释的不同。于是他决心前往佛国圣地天竺国(即古印度)寻找真义。恰逢印度僧人波颇密多罗到长安,向他介绍了那烂陀寺(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县巴腊贡村与旧王舍村之间)戒贤老师的讲学规模和他所讲授的《瑜伽师地论》,更坚定了玄奘赴印度求法的。
  
  风霜雨雪取经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另有贞观二年、三年说)秋八月,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在19年的游学过程中,玄奘先达姑臧、敦煌,在高昌王和西突厥可汗等西域首领的协助下,玄奘穿越西域十六国,越大雪山,又历十余国,进入北印度的滥波国。经健驮罗国、乌苌国,渡辛头河(印度河,今之洹河),到达迦湿弥罗国,在该国停两年学经论。南下进入中印度,经磔迦国等十四国到达羯若鞠阁国(曲女城),在此渡过殑伽河(恒河)东下,经阿耶穆佉国等国,到达吠舍厘国,再往南于贞观七年(624)到达摩揭陀国,该国王舍城东的那烂陀寺是印度佛学的中心,学问涵盖了哲学、佛学、逻辑、医学、工艺、音韵等方面,常住僧数万,当时的主持人是精通一切经论的戒贤法师。玄奘在此学习五年,成为精通五十部经论的十大德(僧官)之一。后来,玄奘又离开那烂陀寺,进行更广泛的参学,先后到过东印度、南印度和西印度,最后又回到那烂陀寺。经过游学,玄奘几乎学遍了印度所有的大小乘学说,特别在那烂陀寺跟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和其他大小乘经,实现了在国内时的愿望。经过这一番学习,玄奘已能对瑜伽和中观融会贯通,这得到当时戒贤等人的赞同。由此,玄奘在印度的名声很大。据说,有位外道顺世论者将40条论点挂在寺门口,与人辩论,如果辩不赢,以斩首相谢,一般人都不敢去应对,只有玄奘去了。几番来回,顺世论者败北,要求按约斩首,玄奘不允许,只要求他禀事佛法就行了。学成后,玄奘准备回国弘法,戒贤同意了。回国之前,戒日王为他在曲女城举行无遮大会,五印度的沙门、婆罗门和外道都来参加,会上,玄奘提出了他的观点,18日内,没有一人能提出疑问,大小乘众僧一致推崇他,玄奘自此而有“大乘天”、“解脱天”的荣誉称号。
  
  千卷佛经留后代
  贞观十七年(643),玄奘经阿富汗东北部,转东经今帕米尔高原西南的瓦罕地区回国,于贞观十九年正月回到长安。唐太宗下诏迎玄奘回唐,盛况空前。唐太宗看重的是玄奘长途跋涉十万余里、亲身遍游西域各国前后十九年的所见所闻。这对唐王朝巩固自身统治,确定与邻国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玄奘回国,带回657部梵本经,唐太宗安排他在弘福寺建立译场,翻印这些佛经。玄奘回到长安后,组织了一套包括证义、缀缉、录文、证梵、安字在内的翻译班子,同年五月就开译《大菩萨藏经》,贞观二十二年(648)译出《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同年慈恩寺建成,寺内专设译经院,玄奘搬入此寺译经。唐高宗永徽三年(652),为了存放经卷,玄奘又要求在寺内另造一塔,即今大雁塔的前身。自永徽至显庆年间,玄奘译出毗昙类经典,晚年译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他还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翻译为梵文。
  麟德元年(664),玄奘因病而在玉华宫逝去,临终前,命僧翻读所译经典名目,又嘱咐死后不要把他葬在宫、寺附近,在山中找个清净处埋掉。玄奘回国后的近二十年内,共译经75部,1350卷,另外还著有《大唐西域记》等作品。他精通梵汉两语,译文非常精当,对旧译中的不当之处也有所纠正。这不仅是对中国佛学的贡献,也是对中国文学、翻译学等学科的巨大贡献。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是他游历印度、西域旅途十九年间之游历见闻录,记述128个国家和地区的都城、疆域、地理、历史、语言、文化、生产生活、物产风俗、宗教信仰,此外还记述了其他十余个国家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中亚,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历史,地理、宗教、文化艺术的重要史料。
  在民间,玄奘西行的传奇故事广为流传,内容日渐丰富,人们为他增加了三个有神力的徒弟和一匹由白龙变成的白马。到明代,这些故事被吴承恩搜集整理成为小说《西游记》,是中国历史上最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之一。
  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
  
出处:

人物中国.隋唐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元 /《人物中国》编委会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