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曹植是魏晋时期魏国文学家、诗人。字子建,出生于汉初平三年(192),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人中曹植最负盛名,曹植是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与其父兄并称为“建安三曹”。称为“建安之杰”。


  文功武备

  曹植自幼颖慧,史书记载,十多岁时,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植不仅文才盖世,武术也超群。自小就刻苦学习诸般武艺,并学得剑术、刀法及骑射的本领。青年时代的曹植曾多次随父出征,其后又独自率兵打仗,几乎每次都凯旋而归,不愧为一名驰骋沙场的少年英雄。因而深得曹操的宠信。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植被封为平原侯。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是最可定大事者,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有着浓重文学细胞的曹植饮酒不节、行为放任,屡犯法禁,震怒曹操。建安十九年(214)改封为临淄侯。曹植的兄长曹丕因颇能御之以术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立为太子。这就给曹植的后半生埋下了不幸。

  汉献帝延康元年(220),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旋称帝。是年,曹植29岁,自此曹植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屡遭曹丕贬爵和改换封地。魏文帝黄初二年(221),贬爵安乡侯,改封鄄城,次年封鄄城王。

  曹丕死后,儿子曹叡即位,即魏明帝。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多少好转。曹植仍被莫名的迁封,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忧郁而死,年41岁,谥思。故后人称曹植为“陈王”或“陈思王”。


  建安才子

  曹植一生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文学上。无论在群星灿烂的建安时代,还是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曹植都可称得上是屈指可数的名家。尽管与父亲曹操、兄长曹丕同称为“建安三曹”,但曹植的成就远在二人之上。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如果以曹植29岁那年,曹操去世,曹丕称帝,其生活发生重大转折为界限,分为前期和后期的话,可以看出曹植的诗歌创作内容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多写贵族子弟或游侠少年的生活及其个人“生乎乱、长乎军”的抱负和志趣。后期作品充满了受压抑的激愤。前期诗中值得一提的要算《送应氏》,尤其是诗中“洛阳何寂寞,官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等诗句,对战后洛阳的残破景象和中原一带田畴荒芜、人烟稀少的荒凉景象作了生动的描写,也抒发了作者对遭受战争之苦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曹植后期的诗歌与前期相比,显示出迥然不同的风格,也是创作的黄金时期。其诗大多展示的是慷慨不平的悲鸣,主要抒发受迫害的苦闷、愤慨、忧惧及其漂泊迁徙的生活,多是哀怨心情的表述。后期的名篇要算《赠白马王彪》。诗歌中的彪,指的是曹彪,是曹植同父异母的兄弟,有着与曹植同样不幸的遭遇。诗中交织着悲痛、凄凉、怨忿及恐怖之情,同时洋溢着兄弟之间的生死之情和别离之痛。正是曹植人生的曲折经历,为创作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素材。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至今流传。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曹植之前的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势,把原有的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其艺术功能。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


  文才富艳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曹植的作品成为时代文章的典范,地位极高。晋代谢灵运称赞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评价曹植:陈思王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曹植的文学成就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曹植的赋,值得一提的是《洛神赋》。关于洛神,后人传说是曹丕妻子甄后的化身。据说甄后早年与曹植相好,并希望日后能结成夫妻。哪知父亲曹操却为曹植之兄曹丕娶了这位漂亮、贤淑的姑娘。从此曹植痛苦不堪,心中常常思念着这位昔日的恋人。后来曹丕逼甄后自尽。曹植十分怀念她,恍惚中看到甄后消逝在烟波浩渺的河面上,便写下了千古不朽的人神相恋的爱情悲剧名篇——《洛神赋》。

  古人言:洛水之神名曰宓妃。曹植在《洛神赋》中,先用大量篇幅描写洛神宓妃的容貌、姿态和装束,然后再写诗人的爱慕之情和洛神受感动之景:洛灵感焉,徒倚旁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通过这些形神兼备的描绘,把洛神多情的性格也刻画得十分突出。最后写到由于“人神之道殊”,洛神含恨而去,诗人失意追恋,气氛悲凉。这篇赋想象丰富,描写细腻,词采流丽,抒情意味和神话色彩很浓,有十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曹植的散文也十分有名,《与吴季重书》和《与杨德祖书》是有名的散文书札。《与杨德祖书》直抒怀抱,文笔锋利简洁,也很能表现曹植自视甚高的性格。《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是骈俪成分极重的文章。在形式上,对偶排比,也不排斥散句,错落有致,工整不萎弱,与后来许多形式主义的骈文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前一篇,诗人的急切用世之心,洋溢于字里行间。

  魏太和六年(232)年,曹植去世。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死后,明帝曹叡为其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l卷、《画赞》5卷。然而多有散佚,宋人辑有《曹子建集》,今有传本。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最负有盛名的人物,地位不能低估。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时期的文学能形成一种传统而被接受下来是不多的。晋以后形式主义诗风盛行,所以有人慨叹:建安风力尽矣!初唐诗人陈子昂高赞汉魏风骨,说明建安风骨的传统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

  ——曹植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曹植

出处:

人物中国.两汉魏晋南北朝/《人物中国》编委会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