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

  曹丕是魏晋文学家、政治家,三国时期魏国开国皇帝。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长子。史书记载,曹丕少有逸才,博览古今经传、诸子百家,年仅8岁,即能为文。又善骑射,好击剑。曹丕与父亲曹操、弟弟曹植,并称为“建安三曹”,享有盛名。


  代汉建魏

  建安十六年(211),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后在储位之争中得胜,建安二十二年(217)被立为太子。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去世。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同年十月,以“禅让”方式代汉自立,改元黄初。是为魏文帝。

  曹丕即位后,将都城由许昌迁至洛阳。曹丕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官员由士人充任,由中书省负责诏令文书起草,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谕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建立并推行九品中正制,把用人权从大族名士手中收归中央。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实施,进一步巩固了魏国统治。曾两次亲征孙吴,欲完成统一大业,但皆未能过江,无果而还。黄初七年(226)五月,病逝于洛阳。


  七言诗细腻动人

  曹丕爱好文学,并有相当的成就。以诗歌和文学批评最为突出。曹丕的诗歌,以抒情为主,文字流丽,基调较伤感低沉。

  《燕歌行》是现存最早而且艺术上很完整的七言诗。曹丕的七言诗,语言通俗,细腻流畅,颇具民歌风味,今存较完整的约40首,可以分为诗人生活写照和征夫思妇词两大类。反映生活写照的如《芙蓉池作》、《于玄武陂作》和《夏日诗》等,描写了在邺城诗酒留连,优游宴乐的生活。《黎阳作》和《至广陵于马上作》等,分别抒写了领兵西征关中、东征孙吴时在途中的感受,既写了行军的艰苦,又颇多炫耀武功之辞。

  《燕歌行》、《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杂诗》等,属于曹丕的征夫思妇词,以征夫或思妇的口气,写出了主人翁内心的苦楚。所创作的诗歌,笔致较为细腻,特别是那些思妇、弃妇、寡妇题材的作品,都写得凄婉动人,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有较好的刻画。而且诗歌的语言不尚繁缛,较为流畅,格调清新,有洋洋清绮之感。

  曹丕的《钓竿行》、《临高台》、《艳歌何尝行》等篇,与汉乐府民歌风格很接近。《杂诗》、《清河作》等篇,则与古诗颇相类似,都表明了曹丕在向乐府民歌学习的特征。

  曹丕诗歌的体裁,除了七言,也有些四言、杂言,多数是五言。但七言是中国诗歌史上较早出现的成熟的诗歌体裁。


  开文学综合批评之风

  曹丕的文学理论著作《典论·论文》,开中国综合的评论作家作品的风气,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典论·论文》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问题,批判了文人相轻的风气。认为应当“审己以度人”,克服那种“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的陋习。并对建安七子逐个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评论,既肯定每个人的优点,也指出其不足。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命题。即文学创作体现的是每个作者的气质,不应强求一律。气质“清浊”不同,作品的“巧拙”自然相异。比如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高了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地位,阐释了文学的社会功能,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且还说: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认为文学的功能和价值,比寿命、比荣乐要高。这种重视文学的观点,是同以文学创作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传统观念相反的。曹丕的这些观点和所倡导的文学创作的自觉精神,对后世的一些文学批评家如挚虞、陆机、刘勰、沈约等,有较大的影响。也是建安时期文学批评出现的社会基础。所以,鲁迅评价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曹丕的赋和散文也极有成就。曹丕的赋今存约30篇,全是短篇小赋。在建安时期抒情咏物小赋的创作高潮中,曹丕是功勋卓著者之一,但没有产生如曹植《洛神赋》那样抒情性很强、艺术手法很见光彩的篇什,也没有写出像王粲《登楼赋》那样反映时代乱离、内容深厚的作品。只有《出妇赋》、《寡妇赋》等与同类题材的诗歌风格有些接近,比较感人。

  曹丕散文成绩较为引人注目。如两篇《与吴质书》,叙说情谊,悼念亡友,语言质朴诚恳,读来令人感到亲切。

  曹丕曾下令编纂过《皇览》,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类书。它把先代经传典籍,随类相从,重加编排。是为曹丕在文化事业上的又一贡献。惜已亡佚。

  魏黄初七年(226)五月,曹丕去世。《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23卷,又有《典论》5卷,《列异传》3卷等。曹丕著作,皆已散佚。后人辑录有《魏文帝集》。

  泛泛渌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随风靡倾。

  ——曹丕

出处:

人物中国.两汉魏晋南北朝/《人物中国》编委会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