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陕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榆林发现的几方党项墓志研读 —兼论党项拓跋(李)氏世系族源

责任者: 段双印著






    康兰英先生主编的《榆林碑石》(三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中收录了几方党项人墓志。一方是刻于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八月十八日的静边州都督、西平郡开国公拓跋守寂墓志。志文中追溯了其五代先祖的职官、业绩及部落内附迁徙路线,最远追溯至其内迁远祖拓跋宁丛。这是目前所见时代较早的一方党项拓跋(李)氏墓志。男一方为刊于后唐长兴元年(930)的李仁宝妻《破丑夫人墓志》,其中刊有其子嗣姓名。第三方为刻于后晋开运三年(946)二月五日的绥州刺史李仁宝墓志。志文中除记叙了其几代先祖外,还有拓跋姓与李姓并存的请况。这几方墓志断断续续地勾勒了隋唐以至五代党项拓跋(李)氏的世系源流。经过考证后,大致可以与西夏皇族拓跋(李)氏的世谱相衔接,诚为难得的党项拓跋(李)氏研究的重要史料。笔者试从几方党项墓志疏正入手,结合历史文献,斗胆梳理自拓跋宁丛至李继迁的世系源流,并论证党项拓跋氏最初源出东胡,而西羌与鲜卑同源而异流,最后鲜卑拓跋又与西羌融合而成为党项族的观点。以期引起研究者的争鸣。
    一、几方墓志疏正
    这几方墓志,均出土于以统万万城为中心的党项部落世代盘踞的夏、银、宥、绥四州区域内,即今陕北靖边,横山、定边、绥德、榆林一带,现藏于榆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榆林城墙文管所。
    1.《大唐故特进右监门卫大将军兼静边州都督赠灵州都督西平郡开国公拓跋(寂)公墓志文并序》(以下简称跋守寂墓志)。
    该墓志1965年出土于横山县韩岔乡元岔洼村。朝散大夫、使持节夏州诸军事、守夏州刺史、上柱国郑宏之撰文,洛阳县尉郑萼书丹。志文开篇,概述志主姓名、族属、郡望及民族风尚。其文曰:
    公讳寂,字守寂。出自三苗,盖姜姓之别。以字为氏,因地纪号,世雄西平,遂为郡人也。国连要服,气蕴金行,俗尚酋豪,力恃刚悍。载炳前史,详于有隋。
    据史籍记载和目前史学界流行的说法,党项拓跋(李)氏出自西羌。《北史》、《隋书》新旧《唐书》的《党项传》多云其为“党项羌”。所谓“出自三苗,盖姜姓之别”,因汉代史籍称“西姜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古代姜与羌通。故以姜为氏,以西平为号。西平即西平郡,东汉建安时所置,治所在西都(今青海西宁),隋唐时治所在湟水(今青海乐都)。党项拓跋氏长期居留于此,遂以西平为郡望。服的本意为服事,泛指在王廷供职。亦为武官名,常受命征伐射猎。“国连要服”即谓拓跋氏服事隋唐朝廷,常职征战戍边之责。“气蕴金行”以下几句,是说西方五行属金,拓跋氏出自西羌,世居西方,且游牧为生,秉承其刚烈剽悍的民族风尚。其祖先业绩已经载于隋代史籍。
    志文接着记叙党项拓跋氏祖先姓名、职官,是本文主旨所要研读的最重要的史料。至于其中的溢美之词,则与本文关系不大,故略之不录。
    名王弥府君洎附,授大将军,宁府君矣。时逢季代,政乱中原,王道不宣,方贡殆绝。
    党项人早期以族帐为单位,“世无君长”,互不统属。拓跋氏称王者,自其始祖拓跋宁丛始。《北史·党项传》:“开皇元年,有千余家归化。五年,拓跋宁丛等各率众偕旭州内附,授大将军,其部下各有等差。”又,《隋书·吐谷浑传》记载:开皇八年,吐谷浑“名王拓跋木弥请以千余家归化。”北朝晚期,党项大部分为吐谷浑所统属,拓跋部为党项八部中最强的一支,归属吐谷浑之后,为其“名王”之一。党项自称弥药,木雅。木弥当是自称。府君,为后人对其前辈的尊称。弥府君,即木弥府君。宁府君,即指拓跋宁丛,当是拓跋氏首领之名。洎,到、及之义。附,依附。“名王弥府君洎附,授大将军,宁府君矣”。这句话是说,到了拓跋宁丛时内附隋朝,由原来的“名王”又被加封至大将军。其部迁居旭州(今甘肃临潭)境内。此后不久,拓跋宁丛又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复叛,攻隋会州(今四川省茂县、汶县一带),被隋陇西兵击败,复请降,愿为臣属,并遣子入朝谢罪,文帝劝其部族定居,从此对隋朝职贡不绝。(《隋书·吐谷浑传》)隋未,中原政局动荡,遂脱离中原王朝羁糜,“方贡殆绝。”
    墓志接着详载拓跋守寂高祖立伽以下至其父思泰几代姓名、职官,均未见史传,资料价值弥足珍贵。文曰:
    天降宝命,允归圣唐。迨仪凤年,公之高祖立伽府君,委质为臣,率众内属。国家纳其即叙,待以殊荣。却魏绛之协和,美由余之入侍。拜大将军、兼十八州部落使,徙居圁阴之地,则今之静边府也。曾祖罗胄府君,不殒其名,昭乎前烈,亢宗守业,保族勤邦,拜右监门卫将军、押十八州部落使,仍充河防大使。祖后那府君,信以言出,功高由志。莫非嘉绩,褒德备洽于朝恩;抚有余人,建牧以崇其都府。拜静边州都督、押淳、恤等一十八州部落使、兼防河军大使、赠银州刺史。考思泰府君,文武通才,帅师为任,光有启土,莫之与京。拜左金吾大将军、兼静边州都督防御使、西平郡开国公。会朔方不开,皇赫斯怒,周处则以身徇节,毕万乃其后克昌。赠特进、左羽林大将军。
    隋未唐初,党项各部臣属于吐谷浑,受其利用驱使,常侵扰隋唐边境。贞观八年(634),唐将军李靖采取打击与招降并用的策略,使其脱离吐谷浑控制,奏请于党项故地置松州,麟州(今四川松藩县境)、可州(今四川茂县境)、西戎州(今甘肃临潭境)等32个羁糜州予以安置。自此党项所部职贡不绝。后来吐蕃强盛,拓跋氏遂为所逼,奏请内徙,又移其部于庆州,置静边羁糜州处之。此即所谓“天降宝命,允归圣唐。”拓拔守寂高祖父拓跋立伽于唐高宗仪凤间(676~679)“徙居圁阴之地”,即今无定河以南横山县一带,以大将军名义“兼十八州部落使”,统领内迁的党项各部。其曾祖父拓跋罗胄“亢宗守业,保族勤邦”,仍为部落酋帅十八州部落使兼防河军大使,另外又授于中史禁军统领右监门卫将军的名誉称号。“却魏绛之协和,美由余之入待”一句,是以春秋时普国魏绛招抚戎狄和西羌人由余投奔秦国而开地千里的两则典故,褒扬立伽附唐之举。其祖父拓跋后那,得到唐王朝的进一步信任与重用,以静边州都督兼淳州、恤州等党项十八州部落统帅,担负无定河防务重任,其死后追赠银州刺史的名号;其父拓拔思泰“文武通才,帅师为任。”为唐王朝守疆拓土,朝廷对其恩宠有加。开元九年(721),唐重置静边州都督府于庆州,以思泰担任静边州都督防御使,又加授左金吾卫大将军的高级荣誉称号,封爵西平郡开国公。同年四月,朔方发生以康待宾为首的六胡州之乱。拓跋思泰参加了围剿六胡州的平叛战争,以身徇节,朝廷因其功勋赠特进,追封左羽林大将军名号。“周处则以身殉节,毕万及其后克昌”一句也是用西晋将军周处镇压关中氐族齐万年起义而战死,春秋时晋国毕万之孙魏绛和戎立功而子孙昌盛的典故,来昭示思泰战死后其子孙将繁衍昌盛。
    公即西平公之元子也。丕承遗训,嗣有令绪,造次必形于孝悌,成功不倦于诗书。起家袭西平郡开国公,拜右监门卫大将军、使持节淳、恤等一十八州诸军事兼静边州都督、仍充防御部落使。寻加特进。(中略)方将藩屏王室,缉熙帝载,此志不就,彼苍谓何?春秋卅,以开元廿四年十二月廿一日寝疾,薨于银川敕赐之第。诏赠使持节都督灵州诸军事、灵州刺史;赐物一百五十段,米粟一百五十石,应缘丧葬所在官供,尊朝典也。粤明年八月十八日,护葬于银川儒林县新兴乡招贤里欢乐平之原,安吉兆也。
    拓跋守寂为思泰长子,承袭其父职官爵位,又加授正三品的右监门卫大将军。不久,又赠特进之名。他不幸英年早逝,于开元二十四年(737)十二月二十一日,病死于银刺史府第,仅享年三十岁。死后朝廷又追赠使持节都督灵州诸军事、灵州刺史。按照朝廷惯例,丧葬所用均由官府供给,赐锦绸等物一百五十段,米粟一百五十石,“应缘丧葬所在官供,遵朝典也。”择于开元二十五年八月十八日“护葬于银川儒林县新兴乡招贤里欢乐平之原。”该墓志还证实唐时的侨置银州治于儒林县,即今横山县韩岔乡一带。今之元岔洼为唐时的儒林乡新兴乡招贤里。
    亲太原郡太夫人王氏,居妇则智,在母能贤。秉义申黄鹄之诗,均养而鸤鸠之德。礼存暮哭,表敬姜以无私;痛结夜台,知元伯之有侍。弟游击将军,守右武卫翊府右郎将、员外置宿卫,赐紫金鱼带、助知检校部落使守礼。为子以孝,为弟以恭。禀教义而修身,践忠信而为宝。岳舆列侍,鸿雁断联翩之行;肱被不同,鶺鴒绝急难之望。嗣子朝散大夫、守殿中省尚辇奉御、员外置同正员、使持节淳、恤等一十八州诸军事、兼静边州都督防御部落使,赐紫金鱼袋、西平郡开国公曰澄澜。年在童丱,貌是诸孤,匪我伊蒿,衔恤何怙。有异母女弟,未行他族。贞心如玉,秀色方春。临兄之丧,过制成毁。前凶谅只,后祸仍臻,一夕之间,二旐齐举,友爱天至,感伤人伦。叔父朔方军节度副使并防河使、右领卫大将军兼作大匠兴宗,材略纵横,器宇环硕,强学由其持问,制胜所以绥边。(以下略)
    据墓志载,拓拔守寂还有叔父拓拔兴宗,为“朔方军节度副使、兼河防使、右领军卫大将军兼将作大匠”;有弟拓跋守礼,为“游骑将军、守右武卫翊府右郎将、员外置宿卫、赠紫金袋、助知检校部落使;”另有异母妹不载名字,尚未出嫁,以兄亡过分悲痛而死。守寂之母王氏,出自太原郡望族,说明拓跋氏早已与汉人通婚联姻。
    拓跋守寂之子澄澜,尚在童年,荫袭其父官职爵位。不过其官品的实际衔级和散官名号仅为从五品(上)的“朝散大夫、守殿中省尚辇奉御员外置同正员”,较之其父相差甚远,是因澄澜年幼,故袭爵高而职位低之故。
    大概墓志刻好以后,又有朝廷加赠鸿胪卿的圣旨到来,故又刊其文于志盖之阴,曰:
    门下故特进,兼右监门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持节淳、恤十八州诸军事、兼静边州都督、防御部落使、赠使持节灵州诸军事、灵州刺史、上柱国、西平郡开国公拓跋守寂,业继英豪,志怀忠烈,绥其部落,扦我边垂,岁序滋深,勋庸益著。生而懋赏,既洽于荣章;没有追崇,更优于宠数。宜赠上卿之位,以饰重泉之礼。可赠鸿胪卿,仍令夏州刺史郑宏之充使监护,主者施行。开元二十五年八月一日。”“志石刊了,加赠鸿胪,故镌之于盖。”
    加官晋勋,又派封疆大员郑宏之为其治丧,足见朝廷对其的恩褒。
    考之此墓志,拓跋守寂一脉六代世系清楚。从其高祖拓跋立伽唐仪凤间(676~679)内徙静边羁糜州始,至开元二十五年(737),五、六十年间,世居夏、银州之地,世袭部落酋帅十八州部落使,世授静边州都督,似乎已成定制。这一世袭地位对于推断或确定其它文献中拓跋氏族后人的未明世系十分重要。他们所开创的基业,为以后党项拓跋氏的发展壮大乃至建立西夏拓跋(李)氏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大晋绥州故刺史金紫光绿大夫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李(仁宝)公墓志铭并序(以下简称李仁宝墓志)。
    李仁宝墓志出土于榆林市榆阳区红石桥乡拱盖梁村。刊刻于后晋开运三年(946),由银州防御判官齐峤撰文。墓志中列举的仁宝先祖世系,上追朔至前文拓拔守寂之高祖立伽,下可与西夏开国之主李继迁相衔接,为我们试图梳理党项拓跋(李)氏的世系源流,提供了十分难得的确凿史料。兹择其重要段落略加疏正,溢美之词亦略之不录。
    公讳仁宝,字国珍,乃大魏道武皇帝之遐胤也。自仪凤之初迁居于此,旅趋辇毂,便列鹓鸿,或执虎符,或持汉节,继有人也。
    按:大魏道武皇帝即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其为鲜卑族无可非议。称李仁宝为其遐胤,则与他的族属党项相悖,也与前述拓跋守寂墓志记载迥异。接着又称李仁宝祖先“自仪凤初迁居于此,”却又与拓拔守寂高祖拓跋立伽唐仪凤间率众内属的时间相吻合。拓跋守寂几代先祖的职官,功业,也可以为“或执虎符,或持汉节,代有人也”之句作注脚。党项乎?鲜卑乎?孰是孰非,后文族属辨析一节详论。
    以唐中和之岁,国家多难,圣主省方。又闻骨肉之间,迥稟英雄之气,长驱骁锐,却复翠华。厥立奇功,果邀异宠。遽分第土,遂赠姓焉。七八十年,四五朝矣。山河远大,门族辉华,莫可比乎,孰能加也。曾祖副叶,皇任宁州、丹州等刺史、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拓跋副叶。祖重遂,皇任银州防御度支营田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李重遂。考思沿,皇任定难军左都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李思沿。
    墓志中记述的李仁宝曾祖父拓拔副叶尚为党项之姓拓跋,说明其当为唐僖宗至懿宗时(885~860)以前之人。其祖父重遂,父思沿,却又姓李,是因为唐中和间拓跋家族起兵助唐平定黄巢起义有功而被唐王朝赐于皇姓李氏之故。《新唐书》卷二二一《党项传》载,唐咸通(860~873)末,拓拔思恭占据宥州(今陕西定边)自称刺史。黄巢起义爆发后,他于中和元年(881)集党项兵与汉兵数万勤王。中和三年(883),与雁门节度使李克用一起攻占长安,平息了黄巢起义,以功加太子太傅、封爵夏国公,赐姓李。以后其弟思谏任定难军节度使,思孝为保大军节度使。李仁宝祖父拓拔副叶也因同拓跋思恭一起兴师勤王有功而赐姓李。即志中所云“又闻骨肉之间,迥禀英雄之气。长驱骁锐,却复翠华。厥立奇功,遽分第土,逐赠姓焉。”李仁宝卒于后晋时期,从其曾祖拓跋副叶起至仁宝,经唐、后梁、后唐、后晋,历计四朝。与墓志中“遽分第土,遂赠姓焉,七八十年,四五朝矣。”之论基本吻合。
    郁为时彦,宛是人龙,高持谨愿之风,显著忠贤之誉。故虢王睹其节概,举以才能,遂署职于军门,颇彰勤绩。俄分符于属郡,甚有嘉声。莫不洞晓鱼钤,深明葛阵,行驱隼斾,坐镇雕阴。张堪任蜀之年,尤同善政;侯霸临淮之日,可类清名。
    李仁宝生前为后晋绥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是因“故虢王睹其节概,举以才能,遂署职于军门,颇彰勤绩。”这个虢王指拓跋思恭之子仁福。《旧五代史·李仁福传》载:仁福“自梁贞明、龙德及后唐同光中,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朔方王。长兴四年(933)三月,卒于镇。其年追封虢王”。仁宝卒于后梁开运二年(945),晚于仁福12年,故称仁福为“故虢王。”仁福以仁宝有才干,且又是堂弟,故推荐提拔,使其建功立业。志文接着记仁宝“俄分符于属郡,甚有嘉声。”即是说他任绥州刺史,独当一面,政绩可嘉。又用西汉时蜀郡太守张堪,五代淮宁大尹侯霸治理地方以才能著名的典故,称赞李仁宝治理绥州的业绩。雕阴,亦指绥州(今绥德),因隋炀帝曾改其为雕阴之故。功成名遂之后,“友归别墅,获潜府城,”“自怡情性,独纵优游,欲效法张平子(张衡)月下吟秋,陶静节(陶渊明)篱边醉卧。”不料“重泉忽往,逝川不迴,”“即于开运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卒于坡井旧庄,其享也七十二矣。”他当生于唐僖宗乾符元年(875)。墓志中其父之名有一字著录者未识,以字形断当为思沿,与思恭为从兄弟。假如这些推断不错,那么李重遂当为拓跋思恭兄弟的叔父。这样,就为我们排列拓跋(李)氏自思恭至继迁间的世系找到了一个支撑点。这点容当在世系源流初探一节详述。
    3.李仁宝妻破丑夫人墓志文
    此墓志与李仁宝墓志出于同一地点。志文虽无多大实际内容,但称其为“元魏灵苗,孝文盛族。天麟表瑞,沼凤腾芳。”元魏即北魏,其皇室拓跋氏改姓元。孝文即孝文帝元宏。此句与其夫李仁宝墓志言其为“乃大魏道武皇帝之遗胤也”相同,均言其为拓跋鲜卑之后裔。志末并刊嗣子彝晋、彝震、彝嗣、彝雍、彝玉,彝敏、彝璘七人姓名,为仁宝墓志所不刊,对接连仁宝以下世系的作用颇大,资料亦属珍贵。
    
    二、党项拓跋(李)氏世系初探
    岁序更易,代远年湮,史志失载,稽考党项拓跋(李)氏世系源流确属不易。幸有榆林及内蒙几方党项墓志出土,使我们研究填补这一学术空白才有了可能。现谨以榆林出土的几方拓跋(李)氏墓志资料为主,稽之其它文献,勾勒拓跋宁丛至李继迁时代党项拓跋(李)氏家乘世系的大体脉络。
    拓跋宁丛为党项平夏部拓跋(李)氏内迁的先驱,已为前述几方墓志和《隋书》、《北史》等文献记载所证实。唯其以前世系,目前尚缺乏确凿资料,不敢冒然妄测,我们权且以其为平夏部拓跋(李)氏的始祖。
    从隋开皇五年(585)拓跋宁丛率部内迁旭州,至唐高宗仪凤(676~679)初拓跋立伽家族徒居银、夏,期间相距近百年,世系中间当有两三代史志失载,我们试以拓跋赤辞续之。
    新旧《唐书·党项传》均载,隋末唐初,拓拔赤辞也曾臣服于谷浑,并与之联姻。贞观五年至九年(631~634),在唐军的不断打击与招抚下,时降时叛,内部发生分化,“赤辞从子思头潜纳款,其下拓跋细豆亦降。赤辞知宗族携沮,稍欲自归,岷州都督刘师立复诱之,即与思头俱内属;以其地为懿、嵯、麟、可三十二州,并以松州为都督府,擢赤辞西戎州都督,赐李氏,贡职遂不绝。”(《旧唐书》卷198,《新唐书》卷221《党项传》)。此时的西戎州当在今西宁市附近乐都一带,隶属设在松州(今松潘)的大都督府。乃拓跋部旧地,距拓跋宁丛内徙也四十余年。据情推断,拓跋宁丛与拓跋赤辞同为部落大首领,又兼领都督、刺使等职,且皆得世袭,似为定制。赤辞与宁丛虽然关系不明,但从其政治地位,年龄和徙居地望上来看,列拓跋赤辞于拓跋宁丛之后,似亦可通。已有不少治西夏史的学者在追溯党项拓跋氏早期历史和世系时,也把这两人联系在一起。即使拓跋赤辞不是拓跋宁丛的直系,也应是旁系。
    拓跋赤辞之子,史志无载。上引新旧《唐书·党项传》中有拓跋思头者,为其从子,权当第三代。以每代相差二、三十年计,思头至拓跋立伽之间还应有一代。但目前暂无任何资料可资考证,姑且存疑。
    从拓跋立伽至拓跋澄澜六代世系,《拓跋守寂墓志》言之凿凿,无可置疑。他们世袭部落大酋长,世袭静边州要职,亦可佐证其先祖拓跋宁丛,拓跋赤辞的世袭地位成为定制。
    拓跋澄澜之子史志不载,但据《元和姓纂》卷一记载,唐开元以后,任静边州都督的为拓跋守之孙、澄澜之子乾晖。贞元(785~804)初,乾晖曾为夏州刺史,后又任银州刺史。乾晖死后,其堂兄弟澄岘(守寂侄)接任银州刺史。银、夏二州其地在今靖边、横山一带,为拓跋氏发迹之处,非直系者,不可能继袭这里的要职。
    拓跋乾晖之子无载。清代学者吴广成撰《西夏书事》卷一认为“思恭,乾晖裔孙也。”那么思恭之父是谁?据近年出土于内蒙古乌审旗南纳林河排子湾的《李彝谨墓志》(后周广顺二年即952年立石)记:彝谨“曾祖讳重建,皇任大都督府安平下蕃落使。祖妣破丑氏,累赠梁国太夫人。祖讳思□,皇任京城四面都统教练使,累赠太师。祖母梁氏,封魏国太夫人。烈考讳仁福,皇任定难军节度使,累赠韩王……公即韩王第二子也。”彝谨祖父思□,从官爵及字辈分析,应即拓跋思恭无疑。《新唐书》卷九《僖宗纪》载:中和二年(882)正月,僖宗曾任命刚升为定难军节度使的拓拔思恭为京城南面都统,围剿黄巢义军。榆林出土的《白敬立墓志》也证实拓跋思恭曾为夏州节度使帐下的“教炼使。如此,则上溯拓跋澄澜,下迄拓跋(李)彝谨的几代世系便清晰了。(以上详见周伟州《早期党项史研究》第五章)。至于彝谨之下至李继迁的世系,新旧《五代史》和《宋史》中史料甚多,稍梳理,即可明晰。
    拓跋思恭有嗣子二,即长子成庆(仁庆),曾任定难军节度使,早卒。次子仁福,唐末任定难军节度使。五代时,又任后梁、后唐夏州节度使。后唐长庆四年(933)卒。有子五:彝殷、彝谨、彝氲、彝超、彝温(见内蒙出土李仁福妻《渎氏墓志》,邓辉、白庆元《内蒙乌审旗发现的五代至北宋拓跋李氏家族墓志考释》,载《唐研究》第8卷)。
    彝殷:仁福长子,曾任后唐、后晋(936~947)后汉(947~950)的夏州节度使,后周(951~960)晋封为“陇西郡王”“平西王”。归宋后避太宗祖父弘殷讳,改名彝兴,晋封太尉。乾德五年(967)九月卒,追赠太师,封夏王。子李光睿袭父职。光睿避太宗光义讳,更名克睿,后为定难军节度使。因击北汉有功,太宗加封其为“检校太尉”。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卒,其子继筠袭任定难军留后。四年七月,继筠卒,其弟继捧继任兄职。后入居京师,献所辖四州八县于北宋王朝。
    彝谨:仁福次子,生平不详,有子五:光琇、光琏、光义、光璘、光琮。
    彝超:仁福第四子。仁福卒后,彝超自署夏州留后。后唐欲剪除夏州拓跋氏势力,以彝超改知延州。拓跋(李)氏家族抗命不从。后唐明宗无奈,只得在长兴四年(933)八月任命彝超为夏州节度使。末帝清泰二年(935),彝超卒,以其兄彝殷为夏州节度使。
    以上为思恭一支世系,事见《旧五代史》、《资治通鉴》。
    思恭有兄弟六人:即思恭、思孝、思谏、思忠、思敬、思瑶。其中,思忠的六世孙即西夏开国之主元昊。
    思忠为拓跋重建第四子,曾随其兄思恭镇压黄巢起义而阵亡。《宋史·夏国传(上)》说:思忠“尝从兄思恭讨黄巢,拒贼于谓桥,镖有铁鹤,射之没羽,贼骇之。遂先士卒,战殁。僖宗赠宥州刺使,祠于渭阳。”裔子仁颜,曾任后唐银州防御使。仁颜子彝景,曾仕于后晋。彝景子光俨,仕于后周。光俨有子二:继迁、继冲(一作继忠)。继迁于宋建隆四年(963)生于银州无定河畔,今米脂县李继迁寨。开宝七年(974)任定难军管内都知蕃落使。(《宋史·夏国传》)太平兴国七年(982),他反对其族兄李继捧(思恭曾孙光睿之子)入朝献地,不肯应诏赴京,于是诈言乳母亡,出葬效外,逃至银州北三百里的地斤泽,收集部曲散亡,号召党项族人反抗宋朝,收复故地,开始与宋朝割据。后势力日增,时降时叛。至道三年(997),宋朝被迫恢复李继迁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名号,并将夏、银、绥、宥、静五州之地奉还。咸平五年(1002)三月,李继迁攻破北宋灵州(今宁夏灵武),改灵州为西平府,次年迁都西平府,奠定了西夏立国的基础。
    李继迁子德明,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景德元年(1004)正月,李继迁卒,时年德明23岁,遂自署定难军留后。在他当政的28年间,一面与北宋议和,一面又暗投辽国,接受契丹封号,同时“西击吐蕃、回鹘,拓疆数千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九)。宋天圣九年(1031)德明病卒,享年五十一岁。其子元昊继立。次年,即建夏国称帝,与北宋开始了长达五十余年的对峙争战。
    与思恭同辈的拓跋(李)氏家族,还有另外一支旁系。榆林市榆阳区出土的《李仁宝墓志》云:李仁宝之“曾祖副叶,皇任宁州、丹州等刺史、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拓跋副叶。祖重遂,皇任银州防御度支营田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李重遂。考思沿,皇任定难军左都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廉御史大夫李思沿。”李仁宝本人则为大晋绥州故刺史、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显然,仁宝曾祖拓跋副叶,也系拓跋思恭的祖父或叔祖父;仁宝祖父李重遂与思恭父李重建为从兄弟。仁宝祖父思沿与思恭同辈,为叔伯兄弟,仁宝则与思恭子仁福同辈。同时出土的李仁宝妻《破丑氏夫人墓志》记载,仁宝有七子:彝晋、彝震、彝嗣、彝雍、彝玉、彝敏、彝璘。则与思恭之侄彝景(思忠子)同辈。《西夏书事》卷一载彝敏曾任后唐绥州刺史。其文云:后唐天成元年(926)二月,“绥、银为夏州巡属,两州兵以细故相仇杀,主者究诘之,遂哄而起,纵掠二州城市。银州防御使李仁颜与绥州刺使李彝敏讨定之。仁颜,仁福族弟;彝敏,仁福族子也。”除此而外,仁宝其它儿子史志失载。
    以上所溯拓跋李氏世系源流,见诸墓志者,言之凿凿,无可置疑;史有明载者,亦属可信。唯有拓跋宁丛至拓跋立伽之间谱系不明,为据情推断,有待于新的资料和考古发现予以证实或更正。夏、银、绥、宥以及内蒙、河套为拓跋氏族数百年故地,他们生于斯,葬于斯,但其家族墓地仍发现不多,期望有更多、更重要的新鲜资料出土。我们权且先把唐至北宋夏州党项拓跋(李)氏世系列表如下:
    
    三、党项拓跋氏族属辨析
    党项拓跋氏的族属,自古及今便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概括起来,又以鲜卑说与西羌说最具代表性。稽之史籍,西羌说又影响深远,《北史》、《隋书》、《唐书》、《宋史》几乎众口一词,把他归入《党项传》中。虽有学者也认为党项拓跋氏就是鲜卑拓跋部的分支和余脉,但却长期遭受非议,甚至被纳入错讹之列,多不被采信。所以党项拓跋氏的族属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通过榆林出土几方党项拓跋氏墓志疏正研读,又稽之于其它历史文献,笔者认为党项拓跋氏不是单纯的西羌种落或鲜卑人,而是党项化了的鲜卑拓跋氏分支或余脉,试分析如下:
    (一)鲜卑拓跋部分裂、河西鲜卑的衰落及其党项化。
    激烈反对党项拓跋氏鲜卑说的学者,也许忽视了或不肯正视这么一个事实:鲜卑拓跋部早期,因为部落首领的继位权之争,发生分裂。其中一部愤而率部西迁,逐渐入居塞北之地,称秃发氏。有学者认为秃发即拓跋之异译音讹。也有可能人们为了区别这两部鲜卑,认可并沿袭了秃发这一名称。但鲜卑秃发部出自拓跋部,同宗同祖,却是不争的事实。古人也有这个看法。唐人林宝在其《元和姓纂》巷十“拓跋”条中,就已将北魏鲜卑拓跋部的谱系与党项拓跋部联系在了一起,且明称党项拓跋氏为“东北蕃”。可惜这条史料未被研究者所采信。
    那么,西迁的这支鲜卑拓跋氏(秃发氏)又怎么会被纳入西羌党项种族,其间又经历了怎样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呢?据《十六国春秋·南凉录》所载,公元三世纪,在鲜卑拓跋部的不断进逼之下,鲜卑秃发部沿河西走廊继续西迁。公元397年,从塞北迁入河西的秃发乌孤建立了南凉政权(397~414),建都西平(今青海省西宁市)。公元414年,南凉政权为鲜卑乞弗氏建立的西秦所灭,秃发氏部众归辖西秦。后来西秦又为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所亡,夏又为吐谷浑氏所亡,西秦和夏之故土又归北魏版图。期间秃发氏一部分归属北魏,又有一部分投奔北凉。北凉复为北魏所亡,其部属民众又归北魏。但其中还有一部分秃发氏贵族和部众,于五世纪初在秃发樊尼带领下,西渡黄河,越过积石山,逃亡到党项人的领地,即今青海甘肃南部和四川松蕃一带地区。到了唐仪凤间(676~679)再次内附。其在党项之地居住二百五、六十年之久。经过长期的共处与融和,同化于西羌,成为党项中的拓跋氏。秃发氏也可能在此期间恢复了其拓跋姓氏。秃发樊尼及其后裔当继续以其王族身份世袭部落酋长。以此推论,拓跋宁丛也有可能是其后裔。当然也不排除其它支系融入党项的可能性。关于秃发氏融入党项的过程,目前尚未发现充足的资料可资证实,只能结合史料据理推断。
    退一步说,即使党项拓跋氏源出鲜卑秃发氏的说法证据不足,有失牵强,诚如有些学者始终坚持的“西羌说”。但也有学者指出,包括西羌在内的西戎、北狄诸族,最初也出自包括鲜卑在内的“东胡”诸族。美籍华裔学者朱学渊在其《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通过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大量语言学材料,考证了西夏拓跋(李)氏的族源。他指出:“学术界至今对它的起源争论不休,说它是藏系民族的依据,无非是因为‘羌’字出现在它的族名中;说它是鲜卑系的依据,也只因其核心氏族是‘拓跋氏’。很少有人设想他们是‘西戎’之裔。其实,党项就是‘东胡’,‘弭药’就是‘靺鞨’。《隋书·党项传》说它自称‘弥猴种’,‘弥猴’就是‘弭药’或‘靺鞨’之异音。看来,西夏民族即认同鲜卑系东胡,亦认同通古斯靺鞨系的祖先,他们是来自北方的通古斯—鲜卑系部落。”他同时还指出,党项主体部落的八大氏族名称,也与东胡通古斯语有关。党项“居夏州者号为平夏部落”中的‘平夏’,也即‘仆骨’之异声。(《详见《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中华书局,2002年5月第1版,P276~280)如此说来,党项诸部和西羌诸部也是同源于东胡鲜卑系。后来,因为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的差异,发展为各自不同的民族实体,如西羌、鲜卑、乌桓、北狄,等等。再后来,一部分鲜卑族落融入西羌之中,也是同源而异流。结论还是:党项拓跋氏是西羌与鲜卑融合的一个同源而异流的民族共同体。各执一词的无休止争论,也不符合各民族发展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趋势。
    (二)党项拓跋氏的郡望、西平情结与其族属之联系。
    《拓跋守寂墓志》有言“世雄西平,遂为郡人也”。是对其祖藉的追溯。西平郡为东汉建安间分金城郡所置,治所在今青海省西宁市。南凉秃发氏建都的西平,即此地。唐贞观间,拓跋赤辞率部居西戎州,为西戎州都督,州治则在今西宁附近的乐都一带,仍为西平故地。所以党项拓跋氏以西平为其郡望,自然是对家族这段历史的回忆。以此故,他们的西平情结自唐迄宋始终割不断。唐代拓跋思恭及其后裔世袭西平郡公。宋初,太祖赵光胤仍封拓跋(李)彝殷(兴)为西平郡王。咸平五年(1002)三月,李继迁部攻陷州灵州(今宁夏灵武境内),又改其为西平府,遂都于此。从南凉秃发氏都西平(397)到李继迁改灵州为西平而建都,其间六百余年,党项拓跋氏的骨子里始终以王族后裔自居,西平始终为他们引以为自豪的发祥地和挥之不去的遥远记忆。这也许也是党项拓跋氏为党项化了的鲜卑人的一个注脚。
    另外前几方墓志所反映的党项拓跋氏内迁路线,也能从另一个侧面佐证笔者关于党项拓跋氏族属为党项化了的鲜卑人这一推论。
    如前所述,《拓跋守寂墓志》追朔其先祖拓拔丛宁在开皇五年内属附隋。《隋书·党项传》除记载了这一个史实外,还说开皇十六年(596),拓跋宁丛部复叛,又进攻会州,为隋陇西兵所败,被迫又归附隋朝。他们进攻的会州,即今四川省茂县、松藩、汶川一带。说明他们仍想回到党项故地。隋未中原政局动荡,他们还真的故土难离,又返回松蕃一带,致“圣道不宣,方贡殆绝”。唐贞观初,李靖击吐谷浑时,拓跋赤辞甚至助吐蕃“屯狼道峡抗师。”在唐军打击招抚下才归顺唐朝,朝廷则“以其地为懿、嵯、可等三十二州,以松州为都督府,擢赤辞西戎州都督,赐李氏,贡职遂不绝。”(见《新唐书·党羌传》)松州都督府所辖的三十二个羁州正是党项长期居住之地。这些史料反复证明鲜卑秃发(拓跋)氏逃亡党项,同化于党项后又发展壮大这一事实。他们念念不忘其发祥地西平,有着深厚的西平情结,魂牵梦绕其逃亡后的中兴之地党项故土,有着剪不断的怀土情结。《拓跋守寂墓志》铭文中三苗之胤,惟姜(羌)有光。五代返本,复昌于唐。”之语,反映了唐人对党项拓跋氏来自西羌的粗浅认识。他们没有,也不会进一步追溯其源出鲜卑秃发(拓拔)后同化于西羌党项的原委。
    党项拓跋氏内附后,经过始迁旭州(今甘肃临潭)返回松蕃故土又迁于秃发(拓跋)都城西平,再迁庆州、静边州羁糜州的曲折反复的过程。定居于夏(今陕西靖边)、银(今陕西横山)以后,得到长足发展,势力遂步壮大,羽翼丰满,直到建立西夏王朝,且历世百年之久,达到了最后的辉煌。
    总之,党项拓跋氏的族源,最初源出东胡鲜卑系,后来发展成西羌、鲜卑等不同的民族实体。再后来,一部分鲜卑又融入西羌,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党项。与史有据,又有民族学、音韵学及榆林出土的几方墓志资料佐证。这个推论,也符合我国各民族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趋势。从这点上说,榆林出土的几方党项拓跋氏墓志的科研价值,确实不可小视。

出处:陕北古事钩沉/段双印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