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陕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洛川县寺家河唐代佛教密宗石窟

责任者: 段双印著




    寺家河佛教密宗造像石窟,位于洛川县槐柏乡寺家河村东约300米处的北山之麓,依山而凿,石窟门向南,距洛川县城约20公里。
    石窟进深3.2米,宽3.3米,高2.2米,平面呈马蹄形。据造像风格判断,寺家河石窟开凿建造于盛唐,有晚唐开成元年(836年)五月的题记。宋、元以迄清康熙年间,屡有修葺。目前为洛川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内的正面和左右两侧作佛坛坛基,坛基壁上雕刻着唐、宋时期的礼佛图佛龛5处,以及唐代,宋代、元代和清代题记5处,这些礼佛图和题记我们将分别予以记述。
    坛基上雕刻佛像、菩萨、罗汉、阿难、迦叶像共15尊,兹分别介绍如下:
    正面坛基为三佛二弟子,三佛面相丰腴,大耳垂肩,胸半袒,颈部有蚕节纹,背郭均有火焰纹背光。身着通肩式大衣,内着僧祗支,腰部有裙结,姿态各异,分别跏趺坐或抚膝坐在八棱或圆形的须弥座上。这三尊佛正中为药师,其头发整齐地向上拢起,束高发髻。右臂弯曲前伸,五指并拢,手掌心向前,施无畏印。表示能解除众生痛苦。左手捧药钵,结跏趺坐在圆形仰覆莲花瓣须弥座上。药师佛造像0.7米,须弥座高0.5米。右手五指和右臂已残缺。在药师佛坛基壁上阴刻有:“沙门信登礼佛图”题记。
    右侧佛:头部面目方正丰满,束高螺髻,两臂下垂,双手掌心朝下平放在膝盖上,跣足踩着圆形仰莲瓣座,作善跏跌坐状,倚坐于方形佛坛上,火焰纹状背光风化严重,漫漶不清。该佛造像高1.25米。此佛左臂旁有几尊小化生佛,风化严重。
    左侧佛:面部方正丰腴,束整齐如花的高发鬃,右臂弯曲,五指并拢,手掌掌心向前,施无畏印。左臂下垂,手掌向下,平放在左腿上,结跏跌坐在八棱层台形须弥座上,身躯后有火焰纹背光。该造像发髻和左肩部风化残损,须弥坐高0.45米,造像高0.7米。
    阿难造像:在三佛之左侧,身着右衽长袍,内着紧袖衣,圆头方脸,头微歪,神态闲逸。头背部有两道圆圈纹背光,跣足站在圆形仰莲瓣座上,可惜其面部和胸部以下风化严重。
    迦叶造像:在三尊佛像之右侧,身着右衽长袍,长袍下摆如风卷状,衣褶局部由于风化已残,但仍给人以随风飘动之感。迦叶的头部后面有两道圆形背光,其左臂着紧袖衣,右臂上有披帛带。迦叶造像体形峻瘦,满面皱纹,面部虽略有笑意,但仍然显现着饱受风霜的苦行僧形象。迦叶两臂平交于胸前,站在圆形仰莲瓣座上,鼻部已残。造像高1.3米。
    石窟左右两侧坛基上雕刻的八大菩萨像,均跣足站于圆形仰莲瓣台座上,每尊菩萨各高1.34米。靠近石窟洞口处,两侧各站一位罗汉造像,均高1.37米。八位菩萨均为花蔓冠束发,宝缯垂披于肩。颈部饰蚕节纹,臂佩腕钏,体着僧衣或长裤,裙带结于腰腹,佩环珠状项饰和精致的宝珠璎珞。直垂至膝盖之下,代替了帔帛。这八位菩萨造像,面庞丰满圆润,体态丰腴,俊美婀娜。每位菩萨手持不同法物,或作不同手势,姿态各异,表情各具特点。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左侧坛基上的四菩萨和一罗汉:
    左一菩萨:头戴花蔓冠,花蔓冠上有一化生佛,头部有火焰纹背光,鼻子和下巴稍残。袒右肩,内着僧祗支,璎珞项饰从胸部垂下接近足部,然后上卷搭于宝珠璎珞之上,璎珞和项饰上缀有宝相花。右臂下垂,手提净瓶,右臂上举至肩,手执柳枝。上躯微扭,重心落于一足,体态轻盈潇洒,曲线富有韵致。该造像通身有彩绘痕迹,跣足站在圆形仰瓣台座上。这尊菩萨造像应为三十三观音之一的“杨枝观音”菩萨,又称“杨柳观音”菩萨。
    左二菩萨:头带花蔓冠,头部有火焰纹背光,宝缯垂披肩,袒右胸,赤双臂,双臂戴钏,帛带掖于衣衽处,着长裤,腰系帛带。右手已残,右臂曲举至肩,左臂下垂,手握空心拳。身戴宝珠璎珞,通体绘彩,左腿微曲,跣足站在圆形仰莲瓣台座上。
    右三菩萨:头带花蔓冠,头部有火焰纹背光,宝缯垂肩,通体绘彩,胸部微袒,臂半裸,两臂弯曲于胸部,双手作勾状交叉,目光上视,身披宝珠璎珞,帔帛带自肩下垂至地,腰系帛带。鼻部已残,跣足站在圆仰莲台座上,坛基臂上阴刻有“同州白水县人王□□”题记。
    左四菩萨:头带花蔓冠,花冠正中有一宝瓶,宝缯垂肩,头部有火焰纹背光,背光顶风化已残。袒右胸,右臂有钏,弯曲至胸前,右手斜持一枝莲苞,莲苞的枝干已残。左臂下垂,手指握帛带。菩萨身躯微弯,腰系帛带,跣足站在圆形仰莲瓣台座上,通身彩绘。该菩萨的足下坛基上,雕刻有两方小龛。其中一小龛为竖长方形,内刻两人,一人跪地,一腿半跪,似在礼佛;身后站一侍童,双手捧物至胸前。这两个人的头部已残损。另一个龛为长方形,内刻六人,其中三个大人和一小孩跪在台上,台下两人,一人跪拜,一人在后作拉状。这亦是一幅礼佛的景象。在小龛的左侧,阴刻“开成元年五月一□□”题记。
    左五,罗汉像:螺旋状高发鬃斜置于额顶,头部有火焰纹背光,穿圆领对襟长袍,胸部衣纹呈“U”形,双手作莲花合掌印。嘴角微翘,面带笑容。通身彩绘,跣足站在圆形仰莲瓣台座上,位于石窟门口处。罗汉造像除十个手指稍残外,其它部位保存比较完整。
    右侧坛基亦为四菩萨与一罗汉造像。
    右一菩萨:头带花蔓冠,花冠正中有一站立化生佛。头部有火焰纹背光,宝缯披肩,袒胸露腹;帔帛斜披,下着长裤。左臂弯曲,手持莲苞,其枝干已残,右臂下垂,手拿云朵如意。头微侧,目光斜视,腰系帛带,身戴宝珠璎珞,通身彩绘。跣足站在圆形仰莲瓣台座上。双脚风化严重。该菩萨脚下坛基壁上,雕刻一长方形小龛,龛内刻有两个礼佛的信徒,头部和脚腿部风化严重。
    右二菩萨:头戴花蔓冠,头部有火焰纹背光,宝缯垂肩,身着贴体衬衣,双臂戴钏,帛带自肩部垂地,身披宝珠璎珞。左臂弯曲于胸前,手拿宝幢;右臂下垂,手握帛带。右腿微曲,跣足站在圆形仰莲瓣台座上。该菩萨坛基右下侧壁上刻有小方龛一个,内刻一个跪拜礼佛的信徒。
    右三菩萨:头载花蔓冠,头部有火焰纹背光,宝缯垂肩,胸腹袒露,身披宝珠璎珞,帛巾自肩垂地,腰系圆形带,两头下垂挂在宝珠璎珞上。左臂弯曲上举,手已断缺。右臂下垂,手提小罐。右脚面和脚趾已风化,跣足站在圆形仰莲瓣台座上,通身彩绘。坛基壁上刻有一小方龛,龛内刻一礼佛信徒。右臂后的石壁上,自背光至手部,阴刻有:“康熙十八年重修佛像,会长陈振先,画匠姬号”题记。
    右四菩萨:高发髫,头戴花蔓冠,宝缯垂肩,火焰纹背光已风化不清。颈部饰有蔓云状项圈,袒石胸,身披宝珠璎珞至双膝下,帛巾自双肩垂至地面,腰系帛带,着长裤。左臂弯曲上举,手托一钵,右臂从胸前穿过,右手护在钵沿上,钵内所盛之物高高凸起,菩萨曲腰前倾,右腿微曲,通体彩绘,姿态优美。右脚面已风化,跣足站在仰莲瓣台座上。坛基的壁上阴刻有“崇宁五年九月十二日,仙宫寺道真礼佛图”题记。在题记的左侧,刻有礼佛图小龛一个,龛呈长方形,龛内右侧两位女子,一个手持熏炉,跪在壶门平榻上;一位女子双手合十,身穿束腰长裙,结跏跌坐在壶门平榻上。这位女子,大概就是仙宫寺道真僧尼的形象吧?榻旁站蒋两位女侍,一梳圆形高鬃;另一梳“双丫髫”,均为双手持披肩,束腰长裙,陪同着“道真”礼佛。可惜道真与持熏炉的女子面部被砸毁。
    右五为罗汉造像:螺旋发髫右旋直立于头顶,火焰纹背光风化严重。身着右衽僧衣,紧袖,半穿长袍,双手交叉放在丹田处,神态安逸,鼻子下部已残。跣足站在圆形仰莲瓣台座上,通身彩绘。罗汉的坛基壁上,刻着一幅线刻故事画,图中一位站着的女子,身着长裙;头发作“小盘髫”发式,双手各持着一个带柄的圆鼓形器物,似敲击之状。女子的前方,刻一方桌,桌上放着一件梅瓶状和一碗状器物。在方桌上方,刻有一竖形长框,内刻“此是贺三娘”五个字。这幅线刻图反映了贺三娘礼佛时的情景。从这幅礼佛图中的女主人所穿衣服形式,梳的头发发式、桌上放的器物形状,我们判断应是北宋时期所刻。
    石窟门口的右侧石壁上,还分别竖刻着“至元二十一年六月□□”、“至正九年十一月”和一草书“佛”字题记。
    寺家河石窟造像体态丰满,神情生动、逼真,衣褶纹饰简洁,造型比例比较准确,线条流畅。特别是八尊菩萨和两尊罗汉造像,显示出唐代雕刻艺术家的高超技艺。这八尊菩萨造像的服饰,多用精致的宝珠璎珞和帔帛作装饰,没有一般造像中常见的羊肠大裙,显示出简洁、明快的风格,更富有真实感。每位菩萨的体态多用曲线表现,给人留下婀娜多姿的印象,充分表现出柔美的神韵。寺家河石窟这批造像,是不可多得的唐代造像艺术珍品,有很高的史料和艺术研究价值。
    寺家河石窟造像的内容,是佛教密宗造像中常见的题材,如药师佛。药师佛,亦称“大医王佛”、“医王善逝”等。据《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说,东方净琉璃世界,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在他作菩萨时,曾发十二大愿以解救众生。成佛后,凡敬奉药师者,可免除九横死厄运,“忆念名称则众苦咸脱,祈请供养则诸愿皆满。至于病士求救应起死更生,王者禳灾转祸为福,信是消百怪之神符,除九横之妙术矣”。因此,佛教密宗造像中多有药师形象。该石窟中将药师作为主尊,也为佛教密宗造像所常见。
    寺家河石窟内的八大菩萨造像,也是一种密宗造像。据不空阖师译《八大曼陀罗经》等经典所述,八大菩萨的形象分别是:左手持莲花,右手施无畏印,冠中有化佛者为观音;左手持瓶,右手施无畏印,冠中有宝塔者为弥勒;左手持宝珠,右手施无畏印者为虚空;右手持剑,左手持钵者为地藏;左手持幢,右手施无畏印者为除盖障,他们均为八菩萨的真正法轮身。呈忿怒相的马头明王、大轮明王、大笑明王、步掷明王、降三世明王、六足明王、无能胜明王、不动明王等八大明王则为八菩萨的教令轮身。
    在我国现存的石窟造像中,将八大菩萨和药师佛等共造一龛的还见于四川省重庆市大足北山石窟的281号窟。该窟造像的题记云;“敬镌造药师琉光佛、八菩萨、十二神王部众并七佛、三世佛、阿弥陀佛、尊胜幢一所并地藏菩萨三身,都共一龛。”洛川县寺家河唐代石窟造像,将药师佛和八菩萨等密宗造像题材成组表现的处理手法,与重庆市大足北山五代时期的281号窟密宗造像相类似,但建造的时间却比它要早一百多年。
    洛川县寺家河石窟。建造后不久,即经历了唐武宗李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的灭佛事件却得免损毁厄运,实属难得,窟内坛基上众多的礼佛图和“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和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等题记,是研究寺家河石窟宗教活动兴衰的宝贵资料。
    关于洛川县寺家河唐代佛教密宗造像得以完整保存的原因,笔者认为:寺家河石窟造像距唐王朝的京城较远,且处所较为偏僻,交通不便,唐武宗的灭佛运动难以波及,这是其一;其二,药师佛在我国民间有较大的影响和吸引力,因民间百姓认为:念其名号,可免鞭挞、牢狱、无食、无医药、丑陋顽愚、聋盲跛蹩、身挛背驼、白癫癫狂等苦楚。所以,信奉者颇广,因而也会自觉地加以保护。
    洛川县寺家河石窟造像,均为通体彩绘,据石窟内右墙壁上的“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重修佛像,会长陈振先、画匠姬号”题记看,现在的彩绘应是康熙十八年重修佛像时,重新装饰彩绘的。
    我国汉地密宗,在康朝开元年间,经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密宗大师及其弟子的努力传播、弘扬,正式形成,并独树一帜,与唐代佛教其它教派分庭抗礼,继而极盛一时。盛唐以来密宗造像的种类和数量渐增多,像龙门擂鼓台北洞的大日如来,四臂、八臂观音;万佛洞沟的千手千眼观音等。敦煌莫高窟盛唐以来密宗题材的壁画也骤然增多。晚唐、五代以迄两宋,四川的石窟以密宗造像最盛,历四百年而不衰,为国内现存密宗题材造像最丰富的地区。陕西曾经是汉地佛教密宗的发源地,西安的大兴善寺和青龙寺便是密宗祖庭和根本道场。但是,陕西在盛唐以后密宗造像的遗存,至今未见诸报刊、杂志的报导。洛川县寺家河唐代密宗造像石窟的发现,对于研究我国汉族地区佛教密宗的传播与发展,对于我国的宗教史、佛教密宗造像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珍贵实物资料。
    原刊于《文博》1992年第5期,与刘合心合作
    又按:据1996年5月26日,中国美术全集·石窟寺。雕塑卷(陕西,宁夏分卷)主编,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教授、石窟寺研究专家马世长先生考察寺家河石窟时订正,此窟从风格看,开窟时间应在开元天宝间。窟内开成元年五月的题记,应是造供养小龛时所为,远在石窟开凿以后。原来把此题记的时间误以为造像时间,当误。

出处:陕北古事钩沉/段双印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