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兰池逢盗
责任者: 张世民主编
秦王朝统一国家的建立,是通过武力消灭六国的手段实现的。在统一的过程中,六国贵族除以军事力量进行殊死抵抗外,还在秦国占领区到处发动叛乱,图谋灭秦复国。如昭襄王三十一年(前275年),“黔中郡反归楚”。秦王政元年(前246年),“晋阳反”。二十一年,“新政反”。二十三年“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王,反秦于淮南”。即使秦国完成统一后,六国贵族仍没有俯首缴械,还在动用一切力量,乃至阴谋暗杀手段,进行反秦复国活动。秦始皇兰池逢盗,便是其中的一例。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十二月的一个夜晚,秦始皇突然心血来潮,要到今咸阳市城东22.5公里处的兰池宫观景游玩,身边只有四个武士随行。不料始皇正玩得高兴时,突然有四个刺客从夜幕中跳出来,手挥长剑直刺秦始皇。秦始皇大吃一惊,慌忙转身逃跑。在此危急关头,随行的武士一拥而上,与刺客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结果,“武士击杀盗”,救了始皇的性命。事后心怀余悸的始皇怒气未消,下令“关中大索二十日”。一时间举兵四出,村村鸡飞狗跳,家家坐卧不安。翻箱倒柜仔细搜寻,终因没有查出任何线索,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类似的事件曾多次发生。如前227年,燕太子丹雇用壮士荆轲刺杀秦王失败后,其好友高渐离以击筑为名,多方接近秦始皇。后在咸阳宫为秦始皇击筑时,他在筑内暗置铅块,狠命向秦始皇打去,因眼盲没有击中,反为始皇所杀。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巡行琅琊、上党时,在阳武博浪沙(河南中牟县北)遭到韩国贵族张良重金雇聘的大力士的狙击。力士以百二十斤重的铁锥猛掷始皇座车,结果“误中副车”,秦始皇却死里逃生。前211年,有颗陨石落到东郡,立即有人在这块石头上刻下“始皇帝死而地分”七个字,诅咒秦始皇。在楚国,则到处流传着“楚虽三户(昭、屈、景三家贵族),亡秦必楚”的说法。果然,几年后,先是陈胜揭竿起义,接着楚人项羽兴兵消灭了秦军主力。
六国贵族的破坏、暗杀活动,既未能致秦始皇于死地,更不能使六国起死回生。因为秦国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森严的警卫也使秦始皇可保无虞。秦始皇本应反思自省,考虑怎样发展社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消弭六国人民的反秦复国意识。然而遗憾的是,统一后的秦始皇不惜动用无数民力,建阿房宫,修骊山陵,治直、驰道,南戍五岭,北筑长城……,重赋繁役造成了“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的悲惨场面,而严刑酷法则把全国变成了一座大监狱,使早已潜藏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结果给六国贵族的反秦复国提供了绝好的机会。这个历史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出处:三秦史话-咸阳史略/张世民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