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陵
责任者: 张世民主编
平帝刘衎,字乐,是汉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生于前9年,3岁时嗣立为中山王。当时,官吏、百姓多次上书朝廷,认为王莽严于律己,正直无私,应当重用。太皇太后王政君见内侄王莽有如此高的声誉,便将其重召入朝,任大司马,主持朝政。元寿二年(前1年)王莽迎立9岁的中山王刘衍为帝,史称平帝。
王莽早年以敬奉母嫂,抚养兄子,恭顺长辈,研读《礼经》,勤学俭朴而颇有名声。成帝时曾任黄门郎、射声校尉、大司马。刘欣当皇帝后,他眼见傅、丁两家外戚权势很重,难与争衡,便辞职退隐。这次入朝非同往日,姑母王政君已年迈,无力过问朝政,皇帝年幼,大权由他一手操纵,但表面仍保持过去的谦恭态度。在迎立刘衎时,他将自己比作周公辅佐年幼的周成王那样摄政当国,并接受了“安汉公”的尊号,实际上却在酝酿夺取皇位的政治阴谋。
元始三年(3年),在为平帝选配皇后时,王莽发现竞选对手太强,便声明:王氏女儿不要参加选妃活动,尤其是自己的女儿更不合适。不料他虚情假意的谦恭退让却赢得了公卿们的真心拥护,坚决要他的女儿参选,有很多人还上书请求,太皇太后只好依从。第二年,王莽年仅14岁的女儿当上了皇后,他又被比作伊尹、周公,称为宰衡。哀帝时,傅、丁两家垄断朝政,王莽尝到了外戚的厉害。如今他既是辅政大臣,又是皇帝的老丈人,因此对平帝的母舅家极力压抑,禁止平帝的生母卫姬到京城来,连帝舅卫宝、卫玄也只是赐爵关内侯,留在中山。王莽的儿子王宇怕平帝长大后怨恨,私下与卫宝等通信,让卫姬上书请求来京师。王莽得知后,将王宇逮捕下狱,逼其自杀,又趁机诛灭卫氏家族,只留下卫姬一人。
元始五年(5年)十二月腊祭,王莽让御厨准备了丰盛的肴馔,由他亲自陪平帝饮酒。平帝往常喜欢读书,不甚嗜酒,在老丈人的劝说下,勉强多饮了几杯,未料酒后猝然死去,原来王莽在椒酒中投放了毒药,年仅14岁的刘衎就这样仓促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成为西汉的末代皇帝,死后葬在康陵。
康陵在渭城区周陵镇大寨村东,封土呈覆斗形,上下平面近似方形,高27米。顶部内收成阶状。陵园平面方形,边长420米。康陵东约500米,有一座比康陵规模小的覆斗形封土堆,高约10米,应是与平帝合葬的王皇后墓冢。平帝死后,王莽称帝,改孝平王皇后为皇室主,逼她再嫁,她拒不从命。地皇四年(23)九月,刘氏宗室借绿林、赤眉农民军起义,举兵反莽,焚烧未央宫。孝平王皇后说:“(我)有何面目以见汉家!”自投火中而死,也只活了33岁。
平帝年少归康陵,固然死得冤枉,可是由安汉而篡汉,再由摄皇帝变为真皇帝的王莽,由于弊政多端,不得人心,于地皇四年九月在长安被起义军杀死,维持了14年的新莽王朝就此灭亡。
出处:三秦史话-咸阳史略/张世民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