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关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义陵

责任者: 张世民主编


    在中国历史上,传位嫡子几乎是帝王家族的继承法则,但也有例外。汉哀帝刘欣其人,名义上是汉家族裔,原本早已沦同庶民。只因汉成帝没有儿子,而讲关系他最亲近,讲为人他顶聪明,于是被少年封王,青年继承帝位。建平二年(前6年),他改年号为太初元年,自称陈圣刘太平皇帝。由此推知他由庶民到皇帝,连政治心态也有了变异。
    据文献记载,汉哀帝在位期间,还是干过一点好事的。他曾提拔过一批拥戴过他的王侯将相,后来又借故迫使他们效忠自裁,其根本目的乃在于重振中央权威,力挽汉家颓势。他还确立廉政制度,反对奢侈,强调天人和睦,惟恐天怒人怨;他尊亲先贤,赦罪省过,在当时确有一种图新朝政的愿望。“文辞博敏,幼有令闻”,便是他有一点小小作为的主观因素。不幸的是,他年仅二十五六岁,就在农民战争的反抗声浪中死去。
    汉哀帝的安葬地名叫义陵。义陵位于今渭城区周陵镇南贺村东南,诚如《三辅黄图》所说:“哀帝义陵在扶风渭城西北原上,去长安四十六里。”《元和郡县图志》云:“义陵在(咸阳)县北八里。”可知原来将义陵当作隋恭帝陵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义陵陵冢位于陵园正中,覆斗形封土高约30.41米,陵基边长175米。陵园呈正方形,边长约420米,今垣墙残高1米左右,宽约0.7米,其中北垣墙尚存一个门阙,其余垣门已荡然无存。
    距哀帝义陵东北620米处,有傅皇后合葬陵。此陵仍为覆斗形,底部东西长100米,南北长85米,顶部东西长30米,南北长17米,封土高19米。这就是汉哀帝本人所说夫妇一体,事亡如存,“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的茔葬制度。据说这种活着的夫妇要异室居住,而谢世的夫妇可以同穴的礼仪制度,还是创始于周代的古老传统。义陵其它陪葬墓分布在陵园东面和南面,共有十余座,其中东北三座,南边三座,西边四座,另有三座分别在东、北和西南方向与义陵相邻。
    近年来,义陵附近曾出土有“高安万世”瓦当。《汉书·佞幸传》载:哀帝宠臣董贤曾被封为高安侯,故推测“高安万世”瓦当应为董贤陪葬时建筑用瓦当,但今天其确切墓址已难考证。后来,还在义陵附近发现了一个有名的“鲁王虎符”,虎符在当时的西汉王朝是调集军队、颁布政令不可须臾离身的权威凭信。这正是:高安万世出佞幸,鲁王虎符不寻常。

出处:三秦史话-咸阳史略/张世民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