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资讯>新闻

“第三期全国碑帖鉴定与保护研修班”学习心得(西安碑林博物馆 景亚鹂)

时间:2010-11-07 来源:

 

2010101327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广西古籍保护中心桂林分中心承办的“第三期全国碑帖鉴定与保护研修班”在桂林图书馆榕湖分部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共95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安排碑帖存藏知名的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参加,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聆听了诸位专家学者的讲座,受益匪浅。

全国古籍普查,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工程和前期工作基础。2007年文化部《全国古籍普查工作方案》、《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暂行办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的颁布,彰显了国家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此项工程已经有步骤分阶段的给予实施。全国古籍普查范围包括我国境内的国家图书馆、各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科研单位图书馆、文博图书馆(藏书楼)、宗教单位图书馆(藏经阁)等;个人或私人收藏机构也可以纳入普查范围。古籍普查对象主要是中国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其他特种文献,如甲骨、简册、帛书、金石拓片等,要根据国家统一部署,逐步纳入普查范围。古籍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古籍基本信息、古籍破损信息和古籍保存状况信息等。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由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统筹规划,由文化部领导实施。在国家图书馆成立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图书馆成立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最终建立中华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形成中华古籍联合目录。

目前,我国的古籍存藏处于濒危状态,与之不相称的更是我国古籍保护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有鉴于此,国家在十分重视古籍保护与利用的同时,也极其重视古籍人才的培养。在国家古籍中心和各省中心成立之后,国家古籍中心聘请全国古籍专家学者着手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如古籍定级标准,古籍定损标准,古籍修复技术与质量要求等,使得古籍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开展了古籍工作人员的各项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广泛,涉及古籍保护与修复,古籍版本鉴定,古籍普查平台著录,碑帖拓本的鉴定与保护等,涵盖了古籍保护工作的方方面面。目前,各种培训工作已有序开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古籍保护与著录工作也在井然有序地进行中。

碑帖是一种文化历史内涵、艺术品位、工艺加工三位一体的艺术品,在印刷术发展的前期,碑的拓本和帖的拓本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加强碑帖的鉴定和保护,成为古籍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此次培训活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高度重视,邀请古籍碑帖方面的资深专家进行授课,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位著名古籍专家的精彩讲演,使本次的培训成为一次古籍传承保护的学术的盛宴。

课程安排科学合理,授课方式深入浅出。邀请广西桂林图书馆杨邦礼先生讲授桂林古籍保护,上海图书馆仲威先生讲授碑帖种类与形式、上海图书馆碑帖整理与研究概况,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孟宪钧先生讲授碑帖概论与碑帖鉴定,山东大学的刘心明先生讲授碑刻的起源与分类等等。在课堂讲授的同时,由国家图书馆冀亚平先生讲授及实际操作中国传拓技术,并要求学员亲自动手,了解制作拓片的全过程,自作墨包,独立拓出2份拓片,学员的拓片新作冀老师也做了签字以资鼓励。凡此种种使学员对碑刻拓片有个直观的感受,有利于碑帖的鉴定与保护。国家图书馆金石组的卢芳玉老师讲授碑帖著录,她与中国科学院的罗琳先生一起作了汉文古籍(拓片)普查平台登记系统的讲解与实践,上机进行实际操作,现场指导学员登录古籍普查平台著录古籍。并建立培训班联系群,以利于今后古籍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位教授均从自身的研究领域出发,传授碑帖鉴定的技法、现状以及诸位名家的成果。并要求古籍、碑帖普查工作者应具备历史学、文字学、印章、书法、绘画、雕刻、纸墨等方面的基本素养,努力学习,为今后的“中华古籍联合总目”,“古籍(拓片)普查平台”工作的运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系统学习,对古籍、碑帖等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推进汉文古籍(拓片)普查平台的系统实践,为古籍、碑帖数据著录做了积极的准备。

在本次的研修班,授课老师无一例外的常提及我省的古迹名胜-西安碑林,可见西安碑林在金石学、碑帖学领域的地位是崇高的。略引几例。

唐虞世南书的《夫子庙堂碑》有唐拓本,在日本。原碑不久即毁。现存藏西安碑林的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是宋太宗建隆、乾德年间由王彦超重刻于陕西西安的,故又称“陕本”。亦珍贵非常。

西安碑林存藏的《怀仁集王圣教序碑》,其馆藏碑帖有“北宋本”,“南宋本”,弥足珍贵,已入选“第一批全国珍贵古籍名录”。

西安碑林存藏的东汉《曹全碑》,明万历时出土,所传的“因”字未损本为“初拓本”。又有“乾字未穿,即成明拓”(启功)之说法。

秦《峄山刻石》原石早已不存。宋代的郑文宝首先摹刻于长安,现存藏西安碑林。此后绍兴等地相继摹刻。前人评价《峄山刻石》重刻本的次第为:长安第一,绍兴第二……。

此外,常常提及的西安碑林存藏还有:唐《开成石经》,《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皇甫诞碑》,《多宝塔碑》,《争座位碑》,《熹平石经》等等。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搭建的这座培训交流平台,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激励的园地。各兄弟单位的同行济济一堂,交流学习方法、学习心得,切磋技艺、相互帮助,建立了良好的同仁关系,有利于今后的普查工作。我也将以此次所学知识为基础,扩大阅读学习范围,“学以致用”,更好的为今后工作服务。

                                                                                                                                                                                                2010113

附件: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