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记录]

前言

杨永华

    
    为了发扬延安精神,继承陕甘宁边区法制的革命传统,搞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早在60年代初期,我就产生了发掘历史资料,撰写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的设想。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个设想一直未能如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给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带来了春天,也给我带来了希望,激励我奋发努力,将这个设想变为现实。
    10多年来,我把教学之外的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这部书的构思和写作上,克服了重重困难,冒着严寒和酷暑,追寻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查阅了陕甘宁边区遗留下来的数以千计的法制建设档案,摘抄了边区出版的各种书籍报刊资料,调查走访了曾在边区司法界工作过的许多老同志,收集了上千万字的第一手资料。在占有这些丰富材料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整理、分析和综合,深入地研究了边区法制的产生和发展、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主要法规和基本内容,初步地总结了边区法制建设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及其发展的规律,为编写这部分量较大的《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专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部著作,《诉讼、狱政篇》已于1987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现在奉献给读者的是《宪法、政权组织法篇》。《刑法篇》、《民法篇》、《财政税法篇》也将陆续出版发行。在法学研究万紫千红的春天,《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的成书,如能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增芳添辉,将是我的莫大安慰。
    杨永华
    1991年3月于西北政法学院

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宪法、政权组织法篇》/杨永华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