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边区政府和法制概述
第一章 陕甘宁边区政府……………………………………………………………(1)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和发展……………………………………………(1)
第二节 由工农民主制度向民主共和国制度的转变………………………………(7)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历史地位和特点………………………………………(14)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管辖……………………………………………………………(28)
第一节 行政管辖区域界定的签呈…………………………………………………(28)
第二节 行政区划建设的规定………………………………………………………(33)
第三节 行政区划保护的规定………………………………………………………(37)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法制建设的概况和主旨………………………………………(45)
第一节 边区法制建设的概况………………………………………………………(45)
第二节 边区法制的主旨……………………………………………………………(52)
宪法篇
第一章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发布与执行……………………………………(69)
第一节 两条抗战路线的激烈论战…………………………………………………(69)
第二节 全面抗战路线的伟大纲领…………………………………………………(71)
第三节 执行纲领的光辉典范………………………………………………………(76)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的制定和内容………………………(86)
第一节 革命三民主义的危机………………………………………………………(86)
第二节 革命三民主义的纲领………………………………………………………(94)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104)
第一节 施政方针的提出和施政纲领的制定………………………………………(104)
第二节 施政纲领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108)
第三节 边区民主政治建设新阶段的出现…………………………………………(122)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规定的人权概念及其保障措施……(127)
第一节 保障人民权利的历史发展…………………………………………………(127)
第二节 人权法律概念的确立及保障措施…………………………………………(131)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的主要内容及其变化…………………………(138)
第一节 省得制宪的由来和宪法原则的制定………………………………………(138)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的内容和变化………………………………………(142)
选举法篇
第一章 选举立法原则与选举立法…………………………………………………(150)
第一节 选举立法的主要原则………………………………………………………(150)
第二节 选举立法……………………………………………………………………(166)
第二章 普选运动的历史发展与选举的伟大成绩…………………………………(170)
第一节 选举运动的光辉历史………………………………………………………(170)
第二节 选举工作的伟大成就………………………………………………………(179)
第三章 选举立法的基本内容………………………………………………………(190)
第一节 选举资格的广泛性…………………………………………………………(190)
第二节 选举区域的划分和变化……………………………………………………(197)
第三节 选举人数比例的规定………………………………………………………(203)
第四节 选举方式的伟大创造………………………………………………………(210)
第五节 新型的竞选制度……………………………………………………………(212)
第六节 候补参议员与参议员的补选………………………………………………(219)
第七节 各级参议会的改选…………………………………………………………(220)
第八节 选举委员会的组织与职权…………………………………………………(224)
第四章 选举立法贯彻的措施和取得的经验………………………………………(228)
第一节 选举法实施的重大措施……………………………………………………(228)
第二节 选举法贯彻执行的基本经验………………………………………………(238)
政权组织法篇
第一章 边区政权组织的特点………………………………………………………(249)
第一节 立法与行政并立……………………………………………………………(249)
第二节 行政领导司法………………………………………………………………(261)
第二章 参议会的组织和职权………………………………………………………(268)
第一节 参议会的由来和发展………………………………………………………(268)
第二节 参议会的性质和任务………………………………………………………(285)
第三节 边区参议会及其常驻会的组织与职权……………………………………(280)
第三章 政府的组织与职权…………………………………………………………(310)
第一节 边区政府的组织与职权……………………………………………………(310)
第二节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组织与职权…………………………………………(326)
第三节 县政府的组织与职权………………………………………………………(332)
第四节 区公署的组织与职权………………………………………………………(339)
第五节 乡政府的组织与职权………………………………………………………(341)
第四章 边区政治体制的改革………………………………………………………(349)
第一节 从共产党员对政权的独占到三三制………………………………………(349)
第二节 从庞大的战争机器到精兵简政……………………………………………(382)
第三节 从旧的公文形式到新公文程式……………………………………………(407)
第五章 干部管理通则………………………………………………………………(422)
第一节 干部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422)
第二节 干部的审查运动和反对新贪官污吏的斗争………………………………(426)
第三节 干部的标准和任免…………………………………………………………(428)
第四节 干部管理权限和管理形式…………………………………………………(434)
第五节 干部的考绩与奖惩…………………………………………………………(436)
第六节 干部的政纪和公约…………………………………………………………(444)
第七节 干部的调动和移交程序……………………………………………………(450)
第八节 干部的培训和教育…………………………………………………………(454)
第九节 干部的供给和技术干部的优待……………………………………………(482)
第十节 干部的退职与安置…………………………………………………………(501)
第六章 政权工作的基本制度………………………………………………………(504)
第一节 政权的领导制度……………………………………………………………(504)
第二节 政权依靠群众工作的方式…………………………………………………(507)
第三节 政权的会议制度……………………………………………………………(511)
第四节 政权的报告制度……………………………………………………………(514)
第五节 政权工作的检查制度………………………………………………………(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