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二 渭华起义开创了西北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历史

宋金寿 李忠全

    
    1928年1月12日,中共陕西省委发出第26号通告,号召陕西党的组织“努力于鼓动和领导广大的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由部分暴动过渡到全陕西的总暴动,形成整个陕西普遍的大骚动局面”。3月13日,中共陕西省委又发出第39号通告,要求各地党的组织,“立即发动民众斗争,在农村则由抗租、抗债、抗捐、抗税、抗一切摊派勒索等斗争,一直转向杀豪绅、地主、官吏,夺取武装,围攻县城的大暴动”。
    3月22日,中共陕西省委又决定以渭南、华县、五一县(今渭南县一部)、华阴、临潼五县为陕东暴动区,积极策划和组织武装起义。4月1日,中共陕东特委正式成立,由省委常委刘继曾任书记,并开始组织领导陕东暴动的工作。4月下旬,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潘自力到渭南、华县等地,指导陕西东区的暴动斗争。
    在中共渭南县委的领导下,5月1日,崇凝镇举行群众暴动大会,宣布成立崇凝区苏维埃政府。崇凝区苏维埃政府是按照中共渭南县委制定的苏维埃组织法的规定成立的,主席金鼎五(子毅),委员闵继骞(希孝),王景文、李治、何思杰、郭维荣、李慕愚共七人(包括主席),下设人民委员会、土地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粮食分配委员会。
    崇凝区苏维埃政府成立的当天,处决了为虎作伥的两名恶差,并抄没了恶绅李玉林的商号,将财物分给了群众。
    崇凝区苏维埃政府是渭华起义中成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也是西北地区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它的成立标志着西北地区的革命运动进入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新时期。
    5月3日,渭南县阳郭镇举行群众暴动大会,宣布成立阳郭苏维埃政府。会后,抄没了土豪牛星照的粮食和财物,分配给群众。
    5月4日,渭南县三张镇举行群众暴动大会,宣布成立三张苏维埃政府。会后,收缴了警察分所的枪枝,处决了税务所所长。同日,华县高塘镇举行群众暴动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主席为刘建国。会后,查抄了薛良臣的商店,烧了帐簿,将财物分给了群众。
    5月5日,华县东王村举行群众暴动大会,宣布成立村苏维埃政府,主席王明周。会后,查抄了土豪杜金科的财物,分发给群众。
    5月10日,李虎臣部许权中旅①在华县瓜坡镇宣布起义,举起了工农革命军的红旗。部队抵达华县高塘镇以后,正式宣布成立“工农革命军”。工农革命军由唐澍任总司令,刘景桂(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廉益民(卢少亭)任政治部主任,王泰吉任参谋长,吴浩然任军党委书记,许权中任军事总顾问,杨晓初任军财政经济委员。军以下辖四个大队和一个赤卫队、一个骑兵分队,赵雅生、武丕谟、谢浩如(谢子长)、雷天祥分任大队长,张汉泉任赤卫队队长,许权中兼骑兵分队队长。工农革命军内建立了士兵委员会。
    工农革命军成立以后,立即同渭华农民运动相结合,把渭华起义推向高潮。渭南县以塔山为中心,华县以高塘为中心,相继建立数十个乡村苏维埃政府。
    5月底,中共五一县委组织了特别武装队,查抄了劣绅张克俭的财物,处决了土豪韩大顺、黄五纪等人,烧毁了敌军的西板桥粮台,在武装斗争的基础上,成立了信义和隆兴两个区苏维埃政府。
    至此,红色武装割据区域,东至少华山,西至临潼东,北至豫陕大道,南至秦岭北麓沿山,约200平方公里的地区。在起义的中心区域,反动的基层政权被摧毁,以一个村或几个村为单位的乡村苏维埃政府普遍建立。在渭南、华县、五一县,共建立了崇凝、信义、隆兴三个区苏维埃政府,高塘等45个村苏维埃政府,辖163个自然村。
    在区、村苏维埃政府之下,普遍建立了赤卫队,有的赤卫队还有步枪等武器,如华县算王村赤卫队有步枪11支,东王村赤卫队有步枪41支。
    在工农革命军和陕东赤卫队(1928年4月成立,属中共陕东特委领导)的紧密配合下,各区、村苏维埃政府领导农民向封建地主势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先后清算斗争了150多名土豪劣绅及其他反动分子,处决了其中60名最坏者。没收了地主的粮食和财产,分给了贫苦农民。
    在区、村苏维埃政府成立以后,中共陕东特委决定于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22日)成立“渭华区苏维埃政府”。
    正当革命群众准备庆祝渭华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之际,冯玉祥调集三个师的兵力,以宋哲元为督军,并由渭华一带的警察、民团配合,第三次发动了对起义中心区域的军事“围剿”。敌军分三路向起义的中心区域高塘和塔山进攻。工农革命军和陕东赤卫队同敌激战数日,终因敌众我寡、力量对比悬殊,退至牛峪口、箭峪口、涧峪口一线,以高塘、塔山为中心的起义区域,全部为敌军所占领。6月20日,工农革命军、陕东赤卫队和一部分地方干部退至渭华南山,渭华起义失败。
    渭华起义是国民革命失败以后,由中共中央和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农民运动和革命军队相结合的,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它开创了西北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历史,为西北地区以后的革命运动,特别是进行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建设苏维埃政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①  许权中旅是在1927年7月,以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和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保卫部领导的政治保卫队的成员为骨干组建的。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和政治保卫队的领导人员大都由共产党员担任。共产党员史可轩是西安中山军事学校校长,又是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保卫部部长,直接领导这两个单位。两个单位的学员和队员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掌握的军事力量。冯玉祥背叛革命以后,即令史可轩率队东去河南“改编”,实际上准备伺机消灭这支军事力量。在此情形下,中共陕西省委决定,抗冯拒命不赴河南,由史可轩率部离开西安赴陕北山区独立发展。7月29日,史可轩被地方军阀田生春杀害。许权中回队任指挥,暂属冯子明部,冯子明任许权中为旅长,驻防临潼县关山镇、泾阳县云阳镇及三原、高陵县等地,全旅计1290人,枪1000余支。军内设有党团委员会,书记杨晓初,有党员53名。1927年底,部队渡渭水向商洛山区进发。途中,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少数人的叛变破坏阴谋,纯洁巩固了内部。到商洛后,归李虎臣部,李虎臣委许以中为旅长,驻洛南县寺坡、三要司等地。1928年1月,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将许权中旅之军支改为旅委员会,仍直属省委领导。中共旅委员会由高克林为书记,许权中、杨晓初、张汉俊(又名李大德)、高致凯为委员。为了加强在许权中旅的工作,省委又派刘景桂(刘志丹)、谢浩如(谢子长)、唐澍等到许权中旅工作,党的组织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至1928年3月,旅委员会下辖18个分支,计有党员165名。部队也进行了整顿,以共产党员代替了那些不可靠的旧军官,部队的政治军事素质有了提高,为起义做了准备。

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宋金寿 李忠全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