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挫败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1946年底至1947年初,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时局将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即是全国范围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发展到新的人民大革命的阶段。现在是它的前夜。我党的任务是为争取这一高潮的到来及其胜利而斗争”①。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继续依托解放区,实行内线作战,并逐步扩大战役规模,力求大量歼灭国民党的有生力量。
在华东战场,1946年12月中旬,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发起宿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3个半旅2万余人。在即将取得宿北战役胜利时,12月18日,中共中央军致电陈毅、粟裕,对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下一步的作战提出了建议:“以集中主力歼灭鲁南之敌,并相机收复枣峄台,使鲁南获得巩固,然后无顾虑地向南发展,逐步收复苏北、苏中一切失地。”②山东、华中两野战军于12月27日开始隐蔽北进鲁南。粟裕后来回忆:“中央军委、毛泽东同志一再指示要在鲁南作战,使鲁南获得巩固,实际上是指出了在今后一个时期,山东将是华东主战场。如果继宿北战役之后再在鲁南地区打一个歼灭战,不仅能打破敌人的包围圈,使山东、华中两路野战军完全会合,而且能为今后在山东作战创造良好战场条件”③。1947年1月2日,华东解放军各部向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六师发动全面进攻,仅42小时就全歼整编第二十六师及号称“国军精华”的第一快速纵队。此后,攻取峄县、枣庄,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五十一师,取得鲁南战役胜利。为彻底粉碎陈诚部的进攻,华东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于2月19日发起莱芜战役,仅3天时间歼灭国民党军7个整旅5.6万余人。
在晋冀鲁豫战场,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黄河南北的鲁西南、豫北两区,或南下,或北上,在大踏步进退中先后举行滑县战役、巨(野)金(乡)鱼(台)战役和豫皖边战役。1946年11月12日,晋冀鲁豫部队发起了滑县战役,激战4天5夜,歼灭国民党军第一〇四旅全部、第一二五旅大部及河北保安第十二总队全部,毙伤国民党军共1.2万余人。滑县战役后,国民党军王敬久部进攻大名,寻求刘伯承部主力决战。12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刘伯承、邓小平:“望以一部监视敌人,主力集结休整,待有利时机、地点歼击其一部,最好先打较弱部分,准备在一两个月内先后打几仗,歼灭该军则全局好转。”④晋冀鲁豫部队随后发起巨(野)金(乡)鱼(台)战役,历时16天,歼敌1.6万余人。接着,中央军委电示刘伯承、邓小平:“望乘胜展开攻势,向你们附近广大地区敌占据点中一切较薄弱可攻取者广为攻取,不论敌正规军、伪军、民团广为歼灭,收复大批失地,并不为铁路所限制。”⑤晋冀鲁豫部队1947年1月24日发动豫皖苏战役,历时40多天,歼敌1.6万余人。
在西北战场,1946年11月,国民党军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胡宗南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将侵占临汾地区的国民党整编第一军所属的2个整编师西调入陕,另外从陕南调2个旅加上原先包围陕甘宁边区的4个旅共10个旅另一个装甲团集结于陕甘宁边区南线;命马鸿逵部的5个旅东渡黄河,集结于陕甘宁边区的西线;同时空运1个旅到榆林,加强北线对陕甘宁边区的牵制力。计划东以黄河为天堑,北以榆林为牵制力量,以南北两线为主攻力量钳击延安,彻底摧毁陕甘宁边区,打击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中共中央侦知国民党准备侵占延安的计划后,立即调晋绥野战军第一纵队、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迅速开赴延安地区,加强陕甘宁边区防卫力量。11月6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陈赓率3个主力旅,迅速开赴延安。11月22日至12月12日,陈赓等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进入吕梁地区,在三五九旅、独四旅的配合下,连克中阳、石楼、永和、大宁、隰县、蒲县等城,迫使胡宗南急令已入陕的整编第一、第九十师东返晋西南。1月14日,解放军开始攻击汾阳、孝义,历时半个月,歼敌1.1万余人。
在晋察冀战场,由聂荣臻指挥的晋察冀军区部队,以平汉路石家庄至保定段和正太路石家庄至太原段为主要作战区域,先后进行易(县)满(城)战役和保(定)南战役,歼敌1.6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分割晋察冀解放区的企图。
在东北战场,1946年7月至10月的休整整训和大规模的剿匪作战后,东北根据地更加巩固,部队战斗得到提升。从1946年10月底至11月初,东北民主联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南满解放区内,举行新开岭战役,歼灭国民党军第二十五师8000余人。面对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南满解放区,南满军区部队和位于北满地区的东北民主联军,采取“南打北拉,北打南拉”的方针,实行南北配合作战,于1946年12月17日至1947年4月3日进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共歼敌约5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南满解放区的进攻。
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41万余人;国民党军占领解放区城市87座,人民解放军收复和新解放的城市也是87座。4个月来,国民党军已由战争初期的得地失人变为净损失40余万人而无地可得,人民解放军在贯彻中央军委积极防御方针的作战中取得重大胜利。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4页。
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81页。
③《峥嵘岁月》,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3页。
④《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69页。
⑤《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