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一、党中央到达陕北后的共青团

赵有奇


    1935年10月,红军和党中央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党中央把陕甘宁根据地划分为两省三特区,团中央(当时叫少共中央局)即相应建立了少共陕北省委、少共陕甘省委、少共关中特委、少共三边特委和少共神府特委,红军西征时又成立了少共陕甘宁省委。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陕甘宁根据地团组织带领青年踊跃参军支前,努力生产学习,热烈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革命战线的尖兵,共产主义的学校,党的得力助手作用。
    (一)少共陕北省委员会(1935·11—1937·4)
    1935年11月,为适应中央关于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党组织和行政区划变化的需要,共青团陕北特委改建为少共陕北省委。少共陕北省各级组织积极协助党组织扩大红军,支援战争,加紧生产,发展壮大少先队、儿童团,加强团内自身建设和青少年的文化学习及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抗日反蒋斗争。1936年11月党中央决定把共青团改造成为广大抗日青年的群众组织,各级团组织自下而上的进行了团员转党、建立青年救国会等工作,少共陕北省委和各少共县委即成为省、县青救会筹备委员会。1937年初,陕北省县级以下团组织改造结束,各少共县委相继停止了活动。1937年4月上旬陕北省青年救国代表大会召开。陕北省青救会正式成立后,少共陕北省委即停止了活动。
    书记先后由慕纯农、陈时夫、高朗山担任。
    (二)少共陕甘省委员会(1935·11—1937·4)
    1935年11月,为适应陕甘宁根据地党组织和行政区划变化的需要,共青团陕甘边特委改建为少共陕甘省委。少共陕甘各级组织在协助党扩大红军、支援战争、恢复和巩固苏区、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青少年组织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少共陕甘省委先后两次建立、两次撤销。
    从1935年11月少共陕甘省委建立到1936年5月,陕甘宁根据地随着红军西征而扩大,成立少共陕甘宁省委时,少共陕甘省委第一次撤销。书记先后有白治民、揭俊勋、李广业。此后,党中央和少共中央局即分别设中央驻甘洛巡视员,指导甘洛、富县、中宜等县工作。不久,中央设立中共陕甘工作委员会,当时工委内有专人负责青年工作,未单独成立少共工委。西安事变后,为防止内战再起,向南推进苏区,少共陕甘省委再次建立。由于负责人参加共青团改造工作,少共陕甘省委于1937年1月初正式组建起来。这时少共工作的重点是贯彻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自身改造工作,自下而上建立青救会和各种青年抗日团体。1937年8月,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党中央建立新的革命大本营的计划基本实现,中央决定撤销陕甘省委,少共陕甘省委也于3月底撤销,白向银担任书记。
    (三)少共陕甘宁省委员会(1936·5—1937·4)
    1936年5月红军西征后,陕甘宁根据地迅速向西扩大。为巩固和发展新苏区,党中央于5月17日决定撤销陕甘省委,建立陕甘宁省委。少共陕甘宁省委在原少共陕甘省委基础上随即成灾,在协助党巩固发展新苏区,扩大红军、支援战争、欢迎红二、四方面军到达陕北、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青少年组织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36年11月党中央决定改造共青团,陕甘宁省因各级少共组织支援红军山城堡战斗,于1937年初开始进行改造工作,少共省委和县委即成为省,县青救会筹备委员会。1937年4月初陕甘宁省青年救国代表大会结束、省青救会正式成立后,少共陕甘宁省各级组织的改造彻底完成,少共陕甘宁省委即停止了活动。

陕甘宁边区概述/中共盐池县党史办公室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