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六、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边区的试建和发展

赵有奇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向包括陕甘宁边区在内的各解放区发动进攻,内战全面爆发。这时,党不仅需要动员广大青年保卫解放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猖狂进攻,而且需要建立一个青年积极分子的先进团体,作为党团结广大青年参军参战、土改生产、巩固后方、支援前线的有力助手。8月9日,党中央两次开会讨论建团问题,决定经过试点,建立青年团组织。10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建立民主青年团的提议》,要求建团工作首先在比较巩固的中心地区做起,取得经验后推广。于是,青年团的试建工作在边区全面铺开。两年多的试点建团在边区获得了成功,不但自下而上的在实现党的中心工作中普遍建立了团组织,而且为中央最后正式决定建团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青年团的试建与边区青年团筹委会
    1946年9月,中央青委和边区青联在延安和绥德开始了试点建团工作。1947年初根据西北局的指示,扩大了边区建团的范围。到1948年5月延安恢复后,边区建团工作随着整个形势的发展,团的队伍不断壮大,团员已达4906人,从事建团工作的专职干部增加到162人,迫切需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系统。另一方面,西北局1948年5月发出《关于目前青年工作的指示》,要求建团工作和广泛的青年运动相结合,在老区团员青年中开展以学习、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在新区发动农村青年参加剿匪、反霸、土改、生产,并以城镇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为中心,为解放全西北培养输送大批青年干部。
    为了逐步实现团的组织建设的正规化、系统化,进一步贯彻落实西北局的指示精神,1948年7月2日至16日,边区青联在延安召开了分区青联主任联席会,总结了近两年来的建团工作,确定了今后的任务,修改了西北局民委印发的团章草案,同时为加强对边区建团工作和青年运动的领导,决定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陕甘宁边区筹备委员会(简称边区团筹委会),会议选举王治周、陈煦、王俊山、田汉汀、王维祺、安耀光、唐金榜、白炳书、郭羽才、袁世富、白纪年、杨德厚、麻韬等十三人为边区团筹委会委员,代理主任王治周,组织科长王俊山,宣传科长惠庶昌。
    (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陕甘宁边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与团陕北区委的成立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正式决定在全国普遍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这时,青年团在陕甘宁边区60%的区、33%的乡普遍建立,团员总数发展到10063人,支部412个,建团工作的干部344人。至此,建立青年团在陕甘宁边区的正式机构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9年3月11日到19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陕甘宁边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到会代表108人,西北局宣传部长李卓然、组织部长马文瑞、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刘景范、西北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长张经武领导人先后到会讲话,大会总结了建团经验,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首届代表大会关于当前青年运动的基本任务和继续推进建国工作的决议》,选举王治周、刘书亭、王俊山、白炳书、袁世富、延焕吾、惠庶昌、孙振叶、白纪年、申效曾、王敬、巴彦尔、张三保、姜弼臣、蒋秉如等十五名委员组成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陕北行政区委员会(简称团陕北区委),常委会由王治周、刘书亭、王俊山、白炳书、袁世富、延焕吾、惠庶昌组成,书记王治周、副书记刘书亭。
    (三)各分区团组织沿革
    边区青年团筹委会成立前后,相继建立了绥德、延属、黄龙、三边、关中等分区团的筹委会,在陕西国统区也秘密建立了一批团组织。陕甘宁边区青年团代表大会后,西北局1949年5月决定一个分区有3个以上团县委的可成立团的地方委员会(简称团地委),条件不成熟的团筹委员改为团的地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地工委)。这个期间一直受边区筹委员会和团陕北区委领导的分区团组织是:
    1、团绥德分区筹委会,1948年春成立,主任白炳书。1946年5年改为团绥地委,书记白炳书。
    2、团延属分区筹委会,1948年11月成立,主任袁世富。1949年4月撤销后,所辖各县团委直属团陕北区委领导。
    3、团三边分区筹委会,1948年秋成立,主任白纪年。1949年6月改为团三边地委,书记白纪年。
    4、团黄龙分区筹委会。1948年冬成立,郭羽才、张维锦先后任主任。1949年11月召开团黄龙分区代表大会,成立团黄龙地委。书记张维锦。1950年初随黄龙分区撤销而停止工作。
    5、团榆林工委。1949年3月成立,书记孙振业。
    1949年9月,青年团西北工委成立,领导西北地区建团工作。原归青年团陕甘宁边区筹委会联系的陇东、关中、西府、西安等地团组织交团西北工委直接领导。
    1950年初,陕西全境解放,西北各省团组织相继建立。1950年4月,青年团陕西省陕西省工作委员会成立,团西北工委决定取消团陕北区委,原辖的各团地(工)委统一划归团陕西省工委领导。
    陕甘宁边区青年团体的发展演变证明,党为了实现自己的总任务和奋斗目标,必须特别发挥青年组织的助手,纽带作用;青年运动要有地位和作为,必须善于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而改变其组织形式,才能真正团结带领青年跟党走,为实现党的任务而奋斗。




陕甘宁边区概述/中共盐池县党史办公室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