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边区直属县妇联主任联席会议到第三次执委会议
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成立之后,边区妇女的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从此,陕甘宁边区的妇女运动在边区妇联的统一领导下,以更大规模的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了。
(一)边区直属县妇联主任联席会议
1939年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了《关于开展妇女工作的决定》。根据这个决定,中央妇委于1939年3月3日发出了《关于目前妇女运动的方针和任务的指示信》。为了贯彻“决定”和“指示信”的精神,边区妇联会于1939年3月18日—25日在延安桥儿沟召开直属县妇联主任联席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还有中央妇委的张琴秋、孟庆树,以及边区各机关,学校的代表。会议期间,徐明清代表边区妇联执委会作了一年来边区妇女工作的成绩和今后工作方向的报告。与会者就边区妇联的工作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对拥军、陈奸、卫生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会议认为,今后边区的妇女工作,主要方向在于继续坚持艰苦奋斗的实际作风,深入到广大农村去,唤起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战工作。会议还一致通过了边区妇女工作的具体战斗任务,即:(1)动员妇女积极参加抗战建国工作,并注意改善妇女生活,提高妇女社会地位,建议政府严禁缠足和买卖婚姻,对妇女进行保育儿童常识的教育。(2)提高妇女政治文化水平,创办半日校和冬学。(3)整顿各级妇联组织。(4)协助政府进行优抗工作。(5)培养妇女干部,扩大妇女训练班。(6)妇女参政。
党中央对这次会议很重视。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中央统战部、中央妇委及边区政府还设宴招待了各县的妇联主任。
(二)边区妇联第二次执委扩大会
1940年12月7日至26日,陕甘宁边区妇联在延安召开了第二次执委扩大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警备区,绥德、陇东、关中、三边、神府各分区,延安、延长、延川、固临、志丹、甘泉、安定、延安市等各直属县市的妇联主任,及正在女大、边校学习的执委共约30人。延安市党政机关和民众团体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向会议致词。朱德总司令、王明、高岗等领导人和中央妇委的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了话。边区妇联副主任白茜作了工作总结及今后工作方针任务的报告,徐明清主任作了会议总结报告。
会议提出了“要深入群众”、“深入家庭”的口号,要求各级妇联以发动妇女参加生产为今后经常工作的中心,从这里出发引导妇女参加边区各种建设工作,参加政治文化、妇婴卫生、儿童保育等各方面活动,以求妇女生活的改善。大会还通过了组织问题、教育问题、经常工作问题、领导问题、征收会费等的决定。并针对边区妇联成立两年多来人员变动频繁,执委人员不齐的现状,补选了执委。补选后的执委是:邓颖超、蔡畅、孟庆树、曹軼欧、徐明清、杨芝芳、白茜、惠凤莲(惠枫林)、赵烽、白锋悟、白国英、白凌云、邵清华、路志亮、白青山、郗林英、马志珍、吴瑛、冯世光、郝桂云、史云亭、冯彩云、郝明珠。
(三)边区工青妇组织合并
1942年8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精神,决定将边区总工会、边区青救会、边区妇联三个群众团体合并组成边区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经过三团体推选协商,组成筹备委员会,边区妇联主任白茜为委员。1943年5月13日正式成立了边区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边区抗联,开始对外办公。机关设在延安南门外新市场山上。机构设宣传、组织、职工、妇女、青年五个部门。抗联主任崔田夫、王治周、李济山、白茜分别负责工、青、妇方面的工作。这次合并有相当多的妇联干部被精减,据边区妇联1943年统计,这一时期妇联系统的132名干部中,31人调党政府教育部门,21人进学校学习,4人转入合作社,5人转到工厂,49人回家或长期休养,仅有23人在各级抗联做妇女工作,其中在边区抗联工作的只有两三名妇女干部。
1944年春,边区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纺织运动和妇婴卫生运动,需要有健全的妇女组织及大批妇女干部来领导妇女参加各项运动,边区妇联才又重新开始对外工作。
(四)边区妇联第三次执委会
1946年8月15日至19日,陕甘宁边区妇联在妇女合作社召开了一届三次执委会。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中央妇委书记蔡畅以及康克清、张琴秋到会。林伯渠、蔡畅讲了话。边区妇联主任白茜在会上作了《抗战时期的妇运检讨与今后妇运工作方案》的报告,提出了妇运工作的方案是:更广泛地发动妇女参加民主建设事业,进一步开展妇女生产与妇婴卫生运动。开展妇女生产运动的中心是贯彻自纺自织自穿方针,发展妇女纺织。
这次执委会还讨论通过了如下决议:(1)生产:因地制宜,以据点做起开展妇女生产。(2)妇婴卫生:积极组织妇婴卫生宣传,继续加强老娘婆(旧法接生人员——编者)的改造工作。(3)健全组织机构:帮助分区以下各级妇联建立组织,妇联组织系统分乡妇联、县妇联、边区妇联三级。区和分区不设妇联,派特派员或代表。县妇联设一至二名妇联干部,并与有关妇女工作各部门合组委员会。边区妇联设组干、文教、生产三科和秘书一人,必要时生产、文教二科之下设委员会。(4)干部教育。
因边区妇联副主任杨芝芳工作变动,执委会补选张子芳为副主任。边区妇联第三次执委会前后几年的主要领导人员:主任白茜(1942年2月—1947年11月);副主任:赵烽(1942年2月—1946年3月)、杨芝芳(1943年11月—1946年8月)、张子芳(1945年8月—1947年11月)、熊天荆(1946年10月—1947年上半年)。
1947年11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在绥德义合召开了陕甘宁边区干部会议。会后又召开了妇女干部会议,西北局领导人习仲勋、马文瑞等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整顿调整了边区妇联领导班子,由张子芳任主任(1947年11—1949年2月),路志亮任副主任(1947年11月—1949年2月)。其机构调整为:组织部、宣传部、办公室、福利部、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