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二、边区各界民众公祭“四八”烈士

梁星亮 杨洪 姚文琦


    1946年4月的悼念“四八”烈士活动,将边区的和平民主运动推向新的高潮。4月8日,出席国共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由重庆乘美军C-47运输机回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同机返延的还有刚刚获释出狱的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出席世界职工代表大会的中国解放区代表邓发,贵州老教育家黄齐生,十八集团军中校参谋李少华,副官赵登俊、魏万吉及叶挺夫人李秀文、女儿叶扬眉、儿子阿九、女工高琼,黄齐生的孙子、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员黄晓庄。因气候恶劣,飞机迷失航线,于当日下午2时许在山西兴县西南40公里的黑茶山失事,机毁人亡,17人全部罹难,称为“四八”烈士。同机遇难的还有美军驾驶员兰奇上尉和乘务员瓦伊斯上士、迈欧上士、马尔丁上士。
    噩耗传来,延安震惊,全国震动。4月12日,由中共中央和延安各界人士共26人组成治丧委员会,其中包括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康生、彭德怀、王明、林伯渠、徐特立、贺龙、张云逸、蔡畅、习仲勋、李鼎铭、续范亭、刘少白等,并责成杨尚昆、安子文、刘景范、阎揆要、曹力如、师哲、曾山、胡乔木等11人组成治丧秘书处。边区参议会决定,休会一日,通令全边区降半旗三日,停止娱乐活动一月。4月13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题为《痛悼死者》的社论,社论指出:“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者——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诸同志,中国教育界的先驱者、人民真挚的朋友——黄齐生先生诸位,不幸于4月8日因飞机失事而殉难!这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极沉重的损失!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如我党公告所说的,都以最大的悲痛,哀悼这些伟大战士之死!”
    4月15日下午2时,中共中央在延安党校大礼堂举行干部大会,悼念“四八”罹难烈士。大会推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康生、彭德怀、林伯渠、贺龙、习仲勋、徐向前、蔡畅等15人为主席团,林伯渠主持悼念活动。在延安的中共干部和非党干部2000余人以及秦邦宪的夫人张越霞、邓发的夫人陈慧清、黄齐生先生的孙女黄晓芬等烈士遗属参加了悼念活动。朱德、刘少奇、康生、张云逸、李鼎铭、刘少白、刘文清等先后在悼念大会上讲话。会后,治丧委员会举行会议,研究治丧的有关事宜。朱德主持会议,刘少奇等出席,杨尚昆汇报情况。经过认真研究,会议作出三项决定:第一,19日延安各界将举行公祭追悼大会和遗体安放仪式;第二,烈士墓地选择在延安城郊东关外向阳沟原飞机场旁,修建烈士陵园;第三,延安《解放日报》编辑悼念“四八”遇难烈士专刊。纪念“四八”烈士活动,在陕甘宁边区和全国各地普遍展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和晋察冀等解放区都举行了追悼大会。
    在烈士遇难地区的中共晋绥分局,首先得知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等遇难的消息后,立即通知晋绥边区全党全军下半旗三日,停止娱乐一周,全体干部佩臂纱志哀,并组成“治丧护柩”委员会,在临县城内公祭三日。当烈士灵柩从黑茶山下的庄上村运往岚县机场时,在长达150余里的路上,上千名群众争相为殉难烈士抬灵柩,充分表现了广大人民对为和平事业捐躯的先烈们的无限爱戴。4月18日下午1时,“四八”烈士遗体由晋绥边区专员谭政文等护送乘专机运达延安。朱德、刘少奇、任弼时、林伯渠等亲率各解放区及延安各界代表与群众万余人赴机场接灵,延安市及延安县周围数十里地区的群众亦赶来参加。整个机场为肃穆和悲壮的空气所笼罩,由各机关代表组成的人员在哀乐声中将烈士遗体安放灵堂。刘少奇、朱德等亲视烈士遗体入殓。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全体议员特派安文钦、谢觉哉两位副议长偕同房文礼、刘文卿、吴满有、赵占魁等9位参议员代表全体参议员唁电慰问中共中央。边区参议会致中共中央的唁函称:惊悉王、秦、邓、叶等遇难,本会全体同人莫不同声哀悼!他们为了中国广大人民的解放尽了最大的努力。他们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功绩是十分伟大的。现在中国反动派掀起反苏反共逆流,发动大规模内战的严重危机之下,正需要他们领导广大人民继续奋斗,转危为安,孰料竟遭此凄惨的牺牲,实是中国广大人民莫可补偿的损失。本会已通知全边区下半旗三日,停止娱乐一月,以志哀思。并将领导全边区军民,继续他们的遗志为和平民主而奋斗。并向遇难者家属致以亲切的慰问。
    延安地区各单位广大干部召开会议,悼念“四八”烈士。会上朱德讲话时说: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四位同志是从革命斗争中锻炼出来的人民领袖,他们为推翻封建、建立民主中国,经历了无数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死了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的人,他们是从这些死的人中产生出来的群众信仰的领袖,但如今在为人民的利益奔走中遇难了!黄齐生先生为中国民主事业奋斗了几十年,这次也不幸罹难了!他们的牺牲是中国革命一大损失。反动派要人民给他们做奴隶,人民一定要解放,实行了民主。我们现在不是孤单的,更不是赤手空拳的,解放区人民是一个也不屈不服的,全国人民也都要解放,民主一定要实行,我们一定能胜利。刘少奇在讲话中指出:这些伟大的人民领袖,完全忠实于人民,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经过各种斗争和考验,群众承认他们,拥护他们,他们是和人民亲密结合的。正当全国人民事业在紧急关头的时候,他们是和人民亲密结合的。正当全国人民事业在紧急关头的时候,他们为着解决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而牺牲了,全中国人民都很悲痛。他号召大家要把悲痛化为力量,继续加强团结,努力工作,完成烈士的未竟事业!
    4月19日,延安各界3万余人隆重追悼并公祭“四八”烈士。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及陕甘宁边区负责人林伯渠、习仲勋等撰写悼文。会场周围悬挂着无数的孝幛和挽联,台上悬挂着先烈们的遗像,在花圈中簇拥着“为人民而死”的孝牌,后面安放着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黄齐生等13位烈士的灵柩。灵堂中,悬挂着毛泽东《向“四八”被难烈士致哀》的挽词:亲爱的战友们,不朽的英雄们:数十年间,你们为人民事业做了轰轰烈烈的工作。今天,你们为人民事业而死,虽死犹荣!你们的死是一个号召,它将加深中国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它将加强中国人民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事业的决心!你们的死是一个号召,它号召全党党员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和平、民主、团结和新中国而奋斗到底!全党党员和全国人民将继承你们的遗志,继续奋斗,直到胜利,决不懈怠,决不退缩!
    公祭台上有中共中央书记处题送的大匾“变悲痛为力量”。公祭的人群,个个含着悲痛,佩戴黑纱,步入会场。公祭开始,礼炮连发24响,主祭人为朱德、刘少奇,陪祭人为林伯渠、贺龙、张云逸、黎玉、薄一波、邓子恢、李鼎铭、刘少白等。林伯渠向悼念者报告了空难烈士生平事迹后,朱德、张云逸以及工人运动代表朱宝庭、劳动英雄吴满有分别致词,遗属代表张越霞发言。12时05分,哀乐复起,覆盖红色毡呢的灵柩缓缓移出灵堂,到场的群众排队跟随灵后,整齐肃静,形成了长达五六里的行列,表达了他们对罹难烈士的哀思。朱德、刘少奇亲随执绋。13时30分,灵柩徐徐落入墓穴,中央领导纷纷为之填土。仪式结束后,悼念群众仍依依不忍离去。同日,延安《解放日报》特辟追悼“四八”遇难烈士专刊,刊登了毛泽东的《向“四八”被难烈士致哀》、朱德的《完成死难者所遗下的事业》、刘少奇的《痛悼我们的伟大的死者》等中共领导人撰写的悼念文章,刊登了毛泽东的挽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朱德的挽词“为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而牺牲”,刘少奇的挽词“把给予我们伟大死者的悲痛,变为积极的力量,来巩固和平,争取民主”等。

陕甘宁边区史纲/梁星亮,杨洪,姚文琦主编;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