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四、西北野战军进军关中

梁星亮 杨洪 姚文琦


    西府、陇东战役结束后,西北野战军前委于1948年5月26日至6月1日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总结春季攻势作战,特别是后期战役中的经验教训,确定夏季整训,研讨今后对胡、马军的作战方针。根据前委决议,西北野战军各纵队在黄龙地区和晋南地区全面展开夏季整训。经过夏季整训,各纵队斗志高昂,密切配合了全国战场进行战略决战的形势。根据中共中央的要求,西北野战军将独立担负西北战场的作战任务,争取每月歼灭敌正规军一个旅左右,目的在于打击、钳制胡宗南集团,使其不能增援其他战场,打碎蒋介石准备将西北交给马步芳、马鸿逵,将胡宗南集团调至中原,以便与人民解放军争夺中原的企图。因而,西北野战军于1948年8月至11月间,在关中东部先后发动了澄(城)合(阳)、荔北、冬季攻势三次战役,有力地牵制了胡宗南集团,配合了全国解放战争的作战。
    澄(城)合(阳)战役  1948年7月下旬,胡宗南命令第五兵团司令裴昌会坐镇东府重镇——大荔,指挥其所属整编第一师、第十七师、第三十六师、第三十八师共7.8万余人向在黄龙山区休整的西北野战军进攻,企图控制黄龙山南麓的壶梯山、将军山等要点,并相机进占石堡(今黄龙)及韩城等地。其中以整编第三十八师、整编第十七师由合阳进犯韩城,企图占领黄河渡口禹门口,以切断晋西南解放区到陕北的补给线;整编第三十六师由铜川、白水向黄龙进攻;整编第一师则位于铜川,担任侧翼掩护并随时准备东援。
    针对国民党军的这一部署,西北野战军前委决定发起澄(城)合(阳)战役,集中优势兵力,设法分割聚歼敌军一部,击破胡宗南由白水、澄城、合阳之线分左右进攻石堡(今黄龙)、韩城的计谋。西北野战军集中主力5个纵队共5万余人,于石堡以南地区反击整编第三十六师的进攻,争取包围吃掉整编第三十六师;以4个团的兵力配置在韩城西南山地,以第四纵队骑兵第六师配置在宜君以南,分别抗击和牵制整编第三十八、第十七师和整编第一师。7月30日,国民党军整编三十六师开往冯原镇,因不熟悉地形,不敢深入黄龙山腹地,即命所部在冯原一带转入防御,修筑工事。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指挥下,5日至7日各纵队分途运动,隐蔽接近整编第三十六师。8月8日拂晓,西北野战军发起进攻,首先突破敌阵两翼,和处于前沿的敌第二十八旅争夺梯壶山核心阵地,全歼守敌第二十八旅第八十二团。8月9日,整编第三十六师主力沿冯原至澄城公路仓皇南逃,西北野战军第一、第二、第四纵队乘胜追击,在杨家洼消灭担任掩护任务的敌第一六五旅1个团,当晚又将敌主力包围在王庄镇,除师长钟松带领少数人逃脱外,大部被歼。占领韩城的整编第三十八师、第十七师,得知整编第三十六师被歼后,唯恐蹈其覆辙,随即放弃韩城、澄城等地南逃。13日,整编第三十八、第十七师撤至大峪河以南转入防御,战役结束。此役前后共6天,歼灭敌整编第三十六师师部及4个团,共9000余人,巩固和扩大了黄龙解放区。
    荔北战役  西北野战军在澄(城)合(阳)战役结束后,在澄城、合阳地区从事短期休整,待机寻找新的战机。其间,中央军委曾多次指示西北野战军:全国9月份将有大战,希望能够配合。西北野战军前委遂于9月14日至22日,在合阳以北的雷家庄举行会议,决定西北野战军在秋冬两季持续向胡宗南集团发起进攻,有力配合其他各战场解放军的攻势作战。而胡宗南集团因澄(城)合(阳)战役的失利,不得不放弃黄龙山地,而进行新的战略部署。胡宗南为了防止解放军再出西府和潼关,急调部队增强蒲城、大荔地区的防务,同时在其后集结一批机动兵力,准备随时增援,以期集中优势兵力在荔北平原上与西北野战军进行决战。
    针对敌军的战略部署,西北野战军决心集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纵队共6万余人,主动出击,寻机歼灭荔北敌军主力之一部或大部。10月5日,西北野战军主力秘密集结于澄城、合阳以南地区,6日拂晓,对据守永丰镇、韦庄镇、寺前镇、醍醐镇地区的国民党军第十七军①发起攻击,至11时许,歼其第四十八师大部。黄昏,第十七军军部率余部自韦庄镇向西南突围。7日,西北野战军重点进攻在宜井、汉村地区的敌第三十八军,先后夺取其多处据点与主阵地,歼灭该军所辖第一七七师和第五十五师各一部,敌第三十八军残部沿铁镰山向西南溃逃,第二纵队在追击过程中于洛河以西缴获大批重武器及装备,第六纵队则乘胜直逼大荔近郊,至此,黄河以西、洛河以东以北广大地区,除大荔县和船舍渡外,均由西北野战军占领。
    在此期间,胡宗南急调第十军、第六十五军等部,从耀县、兴平、富平、潼关等地驰援,并派飞机十余架及数辆坦克参与战斗,疯狂向西北野战军反扑。11日,敌第六十五军开始北犯,进至汉村、李家坡、大壕营一线,西北野战军于12日拂晓乘其立足未稳之机发起反击,第六十五军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向南撤退,一度将敌第六十五军压迫于大壕营土寨内,但敌军顽强抵抗,西北野战军几次攻击未果,伤亡较大。此时,国民党军后援部队即将抵达,彭德怀考虑到再战不利,便于12日晚下令停止攻击,主动向北撤退。18日到达澄城、合阳以北之冯原镇、赵庄镇、百良镇地区,敌军重占澄城、合阳等地。
    荔北战役历时13天,是西北野战军在关中东部地区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攻坚战,歼敌约2.5万人,击落敌机3架,缴获大批武器装备,敌1000多人起义,给胡宗南集团以沉重的打击。10月15日,中共中央和西北野战军致电祝贺荔北大捷。
    西北野战军的冬季攻势  荔北战役结束后不久,淮海战役打响。为了继续钳制胡宗南集团,西北野战军前委决定于11月中旬在渭北平原地区发起冬季攻势作战。经过荔北战役的打击,胡宗南集团再次调整战略部署,以第一、第七十六、第九十军共9个主力师,分作3个集团,驻蒲城、澄城、合阳一线,以阻止解放军南下,其他部队分别集结于三原、富平、大荔、临潼一带整补。
    11月15日,驻合阳的国民党军第六十九军第一四四师一个团,窜到临皋地区活动,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抓住有利时机,一举将其歼灭,并乘胜在乳罗山地区再歼敌一个团。胡宗南除要求第六十九军就近支援外,急忙调第一、第六十五军等部由蒲城、富平东越洛河西援。为分散和疲惫胡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彭德怀以第一纵队、第四纵队加警备队第四旅为右兵团,奔袭铜川、耀县等敌,调胡宗南主力西援;以第二、第三、第六纵队为左兵团,集结于洛河两侧捕捉战机。右兵团于21日至23日,先后在蒲城、铜川、耀县地区歼灭守军第三军第十七师、第二五四师各一部,使胡宗南误以为西北野战军主力在铜川、耀县一带,急调东进第一、第六十五军西返回援。23日,第七十六军撤至永丰镇时,发现有设伏,故停止前进,就地驻守。25日至27日,西北野战军由待伏转为攻击,第一纵队、第四纵队和第六纵队奉命在外围,负责狙击和牵制各路救援之敌,第二纵队和第三纵队则包围永丰镇,28日拂晓,攻城部队发起总攻,全歼敌第七十六军,待胡宗南部主力赶至永丰镇增援时,西北野战军已撤出战斗。此役历时14天,西北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24960人,其中俘敌17730人,毙伤6930人,投诚300人,配合了淮海战场的作战。
    从1948年8月至11月,西北野战军在关中东部地区连续发动了三次战役,有效牵制了胡宗南集团,使其不能增援其他战场,圆满完成了中共中央交给的战略任务,同时巩固了黄龙解放区,获得了大批粮食及战略物资。西北野战军在战斗中进一步提升了作战能力,为尔后战胜胡、马军,解放大西北奠定了基础。
    ①  1948年八九月间,国民党军队调整番号,将整编师改称为军,整编旅改称为师。第十七军原为整编第十七师。

陕甘宁边区史纲/梁星亮,杨洪,姚文琦主编;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