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崇高的师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边区教师的崇高师德,是教师无限热爱学生,全心全意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处处以身作则,为学生作表率,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全面负责,既教书又教人。由于教师具有如此崇高的师德,因而,给学生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许多当年边区学校的学生至今对老师的高尚品德仍记忆犹新,对教师的模范行动仍历历在目。当年延安保小的一位学生回忆:老师不仅教我们学文化知识,同时又教育我们为人民服务,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并培养了我们的团结友爱、诚实朴素、艰苦奋斗的高尚品德,把我们引上了奔向共产主义的光明大道。在边区,教师爱护学生、耐心教育学生,学生尊敬老师的事例比比皆是。边区的学校,在动荡的战争年代,办学条件极为困难,窑洞既是宿舍又是课堂,教学设备也很缺乏,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仪器、标本更为短少,在此情况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便带领学生动手制作教具,采集标本。在生活方面,教师和学生更是亲密无间,他们共同生活,同甘共苦,同吃一锅饭,同睡一盘炕,教师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如以改造落后学生而闻名的陶端予、鲍影侠等人都受到边区文教大会的表扬和奖励。许多学生爱学校胜过爱自己的家,他们把老师亲切地称为“先生妈妈”、“大姐姐”。这些称呼包含着多么深厚的师生情谊!保小的学生自编一首儿歌唱道:“保育小学是我家,老师爱我我爱他,老师待我像妈妈,教我要听党的话,团结友爱守纪律,要作革命好娃娃。”生动地表达出边区师生民主、平等、友爱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耐心教导和处处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