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革命时期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教育行政机构
土地革命时期,陕甘、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教育领导机构,是1934年11月成立的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和1935年1月成立的陕北省苏维埃政府教育部。
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发展小学教育:创办列宁小学,对儿童实行免费的新教育,使教学内容与生产、革命斗争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二)发展干部教育:创办军政干部学校和训练班,培训党政干部和军事指挥人员。
(三)开展社会教育:在机关、部队中广泛开展“列宁文化运动”;在农村,开展破除封建迷信,禁烟、禁赌、禁缠脚等活动,革除陈规陋习。同时开办夜校,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陕北省苏维埃政府教育部成立后,则领导各县相继办起了短期干部训练班,为县、区、乡培养了大批干部。
这时,根据地内多数县的革命政权尚不巩固,还未正式设立起县级教育行政领导机构。只有个别革命政权比较稳固的县设立了县文化部,作为县苏维埃政府主管教育的行政职能部门。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苏区。同年11月,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西北办事处下设教育部,徐特立任部长。办事处下辖陕甘省、陕北省、陕甘宁省(1936年6月成立)、关中特区、三边特区和神府特区等6个行政区域,各省和特区均设教育部。陕甘省教育部长王志匀,陕北省教育部长先后为陈蓬飞、郭青亭,神府特区教育部长李之钦,三边、关中特区教育部长人员暂缺。西北办事处教育部的职责是:
(一)统一领导各省、各特区的教育工作;
(二)制定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建设发展规划;
(三)总结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建设经验;
(四)制定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发展教育的具体方针、政策以及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学制和课程;
(五)任免各省、各特区教育行政领导干部,培训、调整各省各特区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