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追忆广角

  


“西安事变”时的兰州

刘衍智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一日下午二时左右,当时五十一军百十四师驻扎在甘肃兰州东北约一百一十华里,黄河北岸的平滩铺(靖远县西北约二十多华里)。师部无线电台忽接到甘肃省主席兼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从西安发来指明由师长牟中珩亲译的急电,大意是:“张副司令已决定实行兵谏,活捉蒋介石。除已电令军部参谋长刘忠干、指挥驻兰州的百十三师李振唐部,在今晚把驻兰州朱绍良的甘肃绥靖署及其所属部队全部加以解决外,着你师星夜赶回兰州,协助李师完成此项任务。”因为当时五十一军在兰州只有百十三师一个师和军部一个特务营,而朱绍良绥靖公署指挥的部队则有绥靖特务团、兰州警察总局、军警督察处,东郊拱星墩还有一个骑兵团以及中央的战斗机二十多架,就兵力来说,大致相等。所以要百十四师星夜赶回兰州支援百十三师。师长牟中珩接到电报之后,立即命令全师一面对驻扎靖远的中央二十五师进行全面戒备、一面令部队在当天下午四点钟以前作好向兰州出发的准备。这时全体官兵群情振奋,尤其东北籍的官兵,个个精神抖擞,喜形于色,以为这回可有打回老家去的希望了。在部队集合时,我曾听到师长牟中珩和参谋长黄德兴二人议论捉蒋的情况。黄说:“这一来中国不是又要打起内战来了吗?”牟说:“我早就料到会有今天,我在西安受训时,就觉得情况很紧张,军长要我们提高警惕,把部队掌握好,要根据他的命令行事,反正我们是听军长的,他叫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不过这样一来国家的纲纪就倒了,中央再也没有威信了,搞不好打内战是在所难免的。”
  十二月十一日下午四点钟,部队准时出发了,沿着黄河北岸的崎岖山路以急行军速度向兰州疾进。在黄昏时刻,我先头队部正与二十五师由兰州向靖远县运弹药的一个辎重营相遇,该营措手不及,我们一枪未发就把该营全部缴械了。部队沿着山路,经过一夜的急行军,天刚放明,就到达兰州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下,隔河相望,兰州城里寂静无声,天明后通过黄河铁桥开进兰州城里,但见从西关到城里大街两旁商店家家关门闭户,街道上空荡荡无人行走,显现出一片战争恐怖的景象,在西街马路上还留有斑斑血迹。十二月十二日上午九许,师部进驻原老财政厅旧址——即原来朱绍良绥靖公署住地。这时才了解到绥署的警卫部队曾在这里坚决进行抵抗过,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肉搏战之后,二百余人被全部消灭。
  据了解,在十二月十一日下午,五十一军军部参谋长刘忠干接到军长于学忠的密电指示之后,即与省府秘书长周达夫共同商定,以请客吃饭的名义把朱绍良绥署参谋长以下,处长以上的高级官员及军警督察处、警察总局、绥署特务团、骑兵团和中央空军等单位的负责人全部请到省政府宴会厅内。宴会进行了一半,大家正在劝酒酣饮之际,参谋长刘忠干即向他们宣布了省主席兼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的电令,并立即把他们软禁起来。在此同时,百十三师师长李振唐立即指挥该师按照预定的计划,分头解决了绥署所属机关和部队等单位。当时绥署各机关由于无人负责,在百十三师的突然袭击下,毫无思想准备,顿时陷入一片混乱状态,除绥署警卫部队和警察总局曾有局部的顽抗之外,其他单位都很快被包围缴械了。计从十一日下午七点多钟开始,至十二日凌晨二时左右,整个甘肃绥署即全部被解决了。二十多架战斗机的驾驶员也全被软禁了起来。至此,兰州市全为五十一军所控制。
  到十二月十二日下午,兰州全市秩序已恢复正常,十三日兰州的报纸就正式发表了“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行“兵谏”的消息,全文刊登了西安方面所提出的“八项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的政治自由;七、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全市人民对此“八项主张”,无不感到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有许多中下级军官把原来蒋介石的“安内攘外”政策,改为“按内让外”。有的人以讥讽的口味说:“这一下蒋介石想“按内”也“按”不住了! 
  十二月下旬,当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和共产党的代表三方面共同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放蒋介石回南京之后,甘肃省主席兼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乘飞机返回兰州,召集甘肃省府和五十一军的高级官员开会,传达了“西安事变”的经过和和平解决与放蒋回京等问题,到会人员一致表示拥护。于学忠曾向大家表示:“万一和平谈判决裂,我们就只有上梁山、进草地了,希望各级将领作好思想准备,精诚团结,以争取和平的胜利。”这就是于学忠将军对“西安事变”所持的坚定而光明磊落的态度。
  一九三七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整个兰州市热闹非凡,龙灯会、狮子舞,拥塞了兰州城里的大街通道。这说明了,“西安事变”是符合中国人民的要求的。

江苏文史资料选辑:西安事变和抗日战争专辑(第二十一辑)/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