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著>论文专辑>纪念西安事变65周年《文博》专辑

  


超越生死的等待——原张学良将军机要秘书郭维成的未了心愿

廖毅文


  几十年来,人们对千古功臣张学良的怀念,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淡漠,不因历史的变迁而消融,也不因他遭受劫难和囚禁而沉寂。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原铁道兵副司令、铁道部原部长、张学良的机要秘书郭维城,就曾为争取张学良的全面自由而殚精竭虑、四处奔波。
  时光穿过岁月的酷暑严冬,穿过漫长的历史隧洞,进入1988年。这一年,距西安事变整整52年。然而,张学良这样一位谋国至忠,爱国至诚,待人以义,报之以德的民族英雄,却枉遭蒋介石的囚禁达半个多世纪之久。90岁高龄的张学良,仍未获全面自由,实乃历史上罕见的奇冤大憾。
  张学良将军为维护国家统一、争取民族解放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承受的巨大牺牲、不幸遭遇和苍凉境况,深深地牵动着所有追求光明和真理正义的有识之士的心。人民没有忘记他,中国共产党也没有忘记这位在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历史写下浓重一笔的铁血男儿。1975年12月20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忍受着晚期癌症的巨大折磨,对应邀前来解放军305医院院的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罗青长说:“不能忘记那些对人民做过有益事情的人们,不能忘记在台湾的老朋友……”,被病痛折磨得说不出话来的周恩来,此时此刻,仍然牵挂着远在台湾的张学良将军。
  作为张学良将军的机要秘书,52年来,郭维城的脑海里更是不时地闪现张学良将军的音容笑貌,尤其是他的爱国情怀、军事才能,为中华民族作出的重大贡献和“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人格魅力,令郭维城难以忘怀,每一次铭心的思念,都会荡起他心头的波澜。
  1988年,东北大学在美校友会、全美华人协会等6个群众团体联合召开“纪念西安事52周年——张学良全面自由研讨会”。经全国政协批准,郭维城作为惟一被邀请的大陆共产党人士应邀赴美,代表党和人民为争取张学良将军的全面自由而努力,12月12日,“纪念西安事变52周年——张学良全面自由研讨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社会名流和各界人士强烈要求台湾当局还张学良将军以人身自由。会上,郭维城发表《张学良将军受人钦仰的性格、思想、行为》的演讲,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在美国访问的二十多天里,郭维城不知疲倦地为张学良将军的全面自由而呼吁,每天都工作到深夜,连华盛顿的白宫都无暇光顾。圣诞节前夕,还来到洛杉机好莱坞山顶别墅拜访了张学良将军的夫人于凤至。
  当郭维城和东北大学校友、阎宝航的女儿阎明光来到于凤至夫人的房间时,夫人脸上闪现出惊喜的神情,激动地说:“今天,我可见到国内来的亲人了,你们都是我的亲人啊!”
  望着眼前这位孱弱的老妇,郭维城心中百感交集,往昔烽火岁月中的刀光剑影和近代史上一个个叱咤风云的面容都出现在眼前。历史是那样的悠远,又仿佛就在昨天。郭维城、阎明光告诉于凤至,国内的许多亲人和张学良将军的部下、东北大学的校友都十分想念她,她频频拭泪,感叹不已,她说“这辈子恐怕难以再见到这些人了。”
  当郭维城对她说,沈阳大元帅府的房子都完好如初,老四合院门前已挂上了“张学良将军旧居”的匾额,还挂了“张学良将军旧居陈列馆”、“张学良暨东北军军史研究会”、“张学良学术研究基金会”三块牌子,并且有专门的人在那里办公;锦州驿马坊张作霖的临时坟地保存得很好,扶顺元帅林也已具备移葬条件时,于风至既惊异又高兴,不停地点首称赞。
  2月24日晚,是西方的圣诞平安夜,于风至早早地坐在轮椅上,等待着郭维城一行再次到来,身在异国他乡的于凤至是多么盼望早一些见到这些国内来的亲人啊!几十年天各一方的漫长思念,她不知有多少话要向亲人们倾诉。少顷,于凤至谈起了许多往事。她说,她是辽北郑家屯人,父亲是开烧锅(做烧酒的作坊)的。她和汉卿的婚事完全是她父亲和张作霖包办的。这时,他的脸上露了一丝羞涩,微笑着说,结婚时我19岁,汉卿才16岁,还是个孩子呢,他一直称我大姐。停了一会,于凤至接着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不幸被囚禁,我从溪口一直陪他到江西、湖南各地,这种不自由的生活,精神上实在痛苦已极。她说,“汉卿这人好啊,很热情厚道,极富有正义感,一生从不负人。我们的夫妻感情,一直是很好的。”
  为了张学良获得自由后能过上好日子,于风至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部用在炒作股票和房地产业上,她赚了很多钱,除去生活费用外,还在好莱坞山顶买了两幢别墅,希望有朝一日和张学良生活在一起。后张学良忍受着内心极大的痛苦给于风至写了一封信,请求“大姐”能够理解他提出的离婚要求,于风至深知张学良的困难处境,同意离婚,她沉重地对郭维城说:“汉卿的事情,我都是无条件支持的,只要对汉卿有好处,叫我死我就死!”为了实现生不同床,死也要同穴的愿望,于凤至毅然地在洛杉矶玫瑰轩墓地,为她和张学良买下了一块墓地。
  1990年,于凤至还是没能见到她日思夜想恢复全面自由的张学良,独自一人悄悄地走了。
  海外为恢复张学良将军全面自由而所作的努力,牵动着大陆同胞的心。1990年6月6日,东北大学等8个单位在沈阳市隆重举行张学良将军90寿辰纪念大会,参加祝寿大会和祝寿活动的有张学良将军的亲朋好友、旧部及来自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各方人士,共一千二百多人。大会由郭维城主持,各方祝寿人士无不心系汉公,情牵宝岛,遥祝张将军健康长寿,为国珍重。遗憾的是云天阻隔,山高路远,张将军未能亲临祝寿盛会。祝寿活动除举行张学良学术研讨会外,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将军的故居陈列馆和举办的祝寿图片、书画展览、祝寿文艺晚会以及访问了张将军出生地和元帅林。
  在有识之士和民间团体的强烈呼吁下,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终于结束了在台湾的幽禁生活,启程赴美探亲。
  东北大学是张学良将军私款创办的,是当时东北的最高学府。解放后,由于教育制度的变革和一些政治上的原因,东北大学后被“东北工学院”校名所取代。因此,恢复和保留东北大学一直是张学良的心愿。1993年底,在郭维城的倡导下,国家教委决定将东北工学院恢复为东北大学,远在海外的张学良将军听说后,高兴之情,溢于言表,特意托人送来了他新笔题写的“东北大学”校名。
  1994年底,郭维城因患罕见的红细胞减少症而生命垂危。弥留之际,他整夜辗转不安,十分牵挂远在异国他乡的张学良将军,可关山重重,大洋远隔,只得多次强撑着虚弱的病体,摇晃着摸到窗旁,凭栏远眺,遥望长空,不肯离去。有一次,他还错把一位前来给他治疗的女医生当成了赵一获,激动地拉着女医生的手说“你们可回来了!可把你们盼回来了!”并叮嘱老伴赶快回家取西装,要见张学良将军。
  岁月无情,人生苦短。郭维城的身体终于经不起太长的等待,未能在有生之年再见上张学良将军一面,怀着无尽的遗憾走了,永远地离开了张学良将军,离开了这个世界;祖国的和平统一,一直是他未了的心愿……
  时光悠悠,世事沧桑。面对郭维城的英灵和未了的心愿,张学良将军还能在垂暮之年回到阔别数十年的故国河山吗?也许,只有他曾偕赵四小姐眺望大陆时吟咏于右任的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能表达他的心绪。
  (廖毅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研究员) 

文博/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西安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主办.-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