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著>核心书架>杨虎城大传

  


杨虎城大传-第二十一章 辗转海外 矢志报国

杨瀚

                                                            
  西安事变结束了、内战停止、全民抗战的准备开始了,但为这一切作出巨大贡献与牺牲的杨虎城却被放逐海外。他虽然身离了祖国,但一颗忠民爱国的赤心却时刻挂念着国家民旗的安危。
  1.抗战爆发  请缨回国
  临行前,杨虎城对记者谈了自己的考察计划:“此次奉命出国考察军事,在个人方面,尚拟对于实业及农业等等多加考察,借作将来开发故乡之准备。此去径赴美国,过日时并无勾留。预定留美两月,先至北美考察农业,再至纽约及华盛顿考察军政。然后渡大西洋至英国,转赴德、法、意等国考察。归途是否道经苏联,刻尚未定。军事委员会给予之考察时间为一年,但以个人尚需考察实业及农业等等,故为期将在一年以上。”①后来的整个行程路线也是按照这个计划进行的,只是杨急于要回国参加抗战,时间都大大地减少了。
  杨虎城出访的第一站是美国,途中轮船要经过日本。他在船上告诫随行人员:“我们到了国外,免不了每日同外国人打交道。我们中国有些人媚外,有的人排外,我看这都不对。我们是伟大的民族,我们应持不亢不卑的态度。对人应有礼貌,也不要卑躬屈节,要有自尊心。要每天挤出时间学习,特别要着重学习新问题和有关现实政治生活中的问题。”“日本帝国主义多年来不断向外扩张,尤其近年来对我国步步紧逼,以至肆元忌惮地进行侵略,阴谋多端,用心毒狠,得寸进尺,自以为得计,但对中国人民,他们总是非常害怕的,尤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日趋扩大,它对我国革命日益发展的形势,已表现出无限忧虑。我这次东渡,日本当局当然早已得到情报。对我,他们是非常仇恨的。因此,船到码头后,警察、刑事、新闻记者等一定要对我进行监视并来问,可能还要我发表对时局的意见,甚至要我讲讲西安事变。我讨厌这帮家伙,准备称病不见,一切由亢、王两秘书设法应付。”
  1937年7月1日,船到日本神户港,果然日本政府对杨十分重视。兵库县厅外事课亚西亚系伊井喜子治、通办鸿山俊雄、警察部外事课勤务松本一雄等登船求见。杨虎城以“乘船昏晕,身体不适”为辞,由亢维恪代见。日本神户同盟通讯社、大阪《每日新闻》、《每日英文新闻》、《朝日新闻》、《神户新闻》的记者要求采访杨,也都以相同理由谢绝。由亢维恪(心栽)代作谈话。亢根据杨的意思讲了以下几点:
  (一)中国政局,自去岁以还,日见统一与巩固。处此民族危急存亡之秋,中国人民均已觉醒,坚决反对内争。现在上下均在三民主义领导之下,拥护革命领袖蒋委员长,积极从事经济建设,以谋巩固国本。
  (二)日本过去对华之非友谊行动,使中日两国人民全受其苦。中日问题解决不难,只要日方放弃其非友谊的政策,以平等态度对待中国即可。
  (三)君等有人谓余主张联俄,其实凡以友谊对待中国者,中国人民当均设法联合之。
  (四)西安事件乃日本数十年来对华实行侵略政策之反应。自九一八以后,全国人民日见国土沦丧,人民生命财产失却保障,对外情绪异常高涨。西安事件,人民图谋保护祖国、防御外侮之表现。其结果不仅未危及政府与统一大计,事实上此次事件实促成中国真正统一之关键。全国上下均走入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共谋中华民族之解放。
  (五)我是主张抗日的,但我所谓抗日,是反对贵国实行侵略的极少数人;对日本广大人民,我向来主张友好相处。
  (六)我奉派赴欧美考察军事,不来贵国,这是因为十年前我曾到过这里。但是将来中日邦交一旦改善,我仍打算做第二次访问。我对贵国人民感情很好,愿通过你们的报纸对贵国人民致意。②
  很快日本的报纸刊登了这些消息。第二天,船到日本横滨码头,同样有日本官员和媒体记者欲访,都由亢、王两秘书代见了。
  7月2日傍晚,轮船离开日本横滨向美国进发。杨对随行人员说“过了日本这一关,前途的麻烦就少了。我们应该趁海上风暧日和的季节,好好读几本书吧!”③杨当时正在读《中国近代史》,已读完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史略”两章。
  杨虎城由于西安事变成为旅客中的知名人士,一些旅客在途中也仰慕来访。其中有美国的辛慈爱夫人和一位美国牙医,旅美华侨周崧先生。周先生旅美多年,拥有一定资本,他热爱祖国,赞同杨的政治主张,两人遂成为新朋友。他们的来访为杨虎城枯燥的海上生活,增添了几分生气。他与辛慈爱夫人的谈话中曾说:“余自登轮每与美人会谈,发现该国人民因利害冲突,多对日人无良好感想。”在几天的航程中,杨通过翻译与美国朋友交谈,十分投机。
  7月8日晚饭后,周崧先生来到杨的客舱,告诉杨他刚收到国内发来的电报,说在北平郊区,日军借故压迫中国守军,双方发生激战,宛平县已被日军包围。杨听后十分震惊,说到:“这么说抗战爆发了?”他连忙让亢心栽、樊雨农收听广播,得到的也是大致相同的消息。为了解事态的发展情况,他让亢心栽立即给宋子文发报,询问情况。出国前,蒋介石将宋子文确定为他与杨虎城之间的联系人。宋交给杨一本专用密码,以便联系。杨当时非常激动,说:真没想到,还不到十天,就爆发了抗战,早知道真该晚走几天。整个晚上都和随行人员大谈国内的抗战形势和发展前途,直到第二天凌晨。
  抗战的突起,打破了杨虎城心中的片刻宁静。亢心栽说;从此以后,他的日常起居也有所改变,紧张和兴奋的心情使他不安,并嘱咐我们随时收听广播,把每天的新闻摘要念给他听。他全部精神都贯注在国内抗日战争问题上,遇有中外旅客访谈,也必然问问他们对事变的看法。这时,他翻书少了;同我们一起扯闲话也少了,他的心情是兴奋而紧张的,有时却表现沉默,好像认真考虑什么重大问题似的。④
  7月10日、11日,杨虎城接连收到宋子文从上海发来的两封电报。第一封电报说:“卢沟桥战事已停,目前不致扩大,如有变化,当续告。”第二封电报又说:“卢沟桥战事停而复作,敌并由关外调来大队,我方已准备作战。”⑤
  杨虎城在接到宋子文第二封电报时心情是又恨、又喜、又急。恨的是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又燃起战火,不知要有多少生灵涂炭;喜得是中央要抗日了,他所做的牺牲没有徒劳;急的是国难当头,作为军人不能战场杀敌。一番深思熟虑,他即刻向国内发去三封电报。一封复电宋子文:“两电均悉。日寇进迫,国将不国,噩耗传来,五中痛愤。弟一革命军人,何忍此时逍遥国外。拟由旧金山返国抗敌,乞转陈委座。”向蒋介石提出了回国参战的要求;另一封发给由他在出国前安排在宋子文身边工作的王炳南:“余由旧金山返国抗敌,希转告各友好。”让王转告中共;第三封是发给孙蔚如的:“途中闻河北事变,不胜痛愤。现在实情如何?盼详复旧金山中国领事馆。”杨希望了解更多的实情。
  此时,轮船已到达美国夏威夷群岛首府火奴鲁鲁。杨受到中国领事馆梅景周总领事和黄荫余领事以及百余华侨代表、新闻记者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学生群里不断响起“欢迎抗日军”、“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日胜利万岁”等口号。一位老华侨拉住杨虎城的手,兴奋地说:“杨将军,你走的路对啊!不赶走日本鬼子,我们老侨民也死不甘心!盼你早一天回国抗敌。”在梅、黄两领事陪同下,杨虎城一行登岸参观了市容,以及珍珠港美国海军基地和各处的名胜。杨在参观后回船对随行人员说:“岛上风光,真是秀丽已极,尤其行经丘陵地区,树林夹道,野花可称得闻香十里。不幸的是,美国今天把它作为军事基地,不但当地有色民族长期受难,远东其他地区也严重地遭受着侵略。帝国主义一天不消灭,世界就不会有和平的日子。另外,中国的侨胞真可敬可爱,他们关心祖国,使我万分感动。我们这次到岛上,大家热情地欢迎欢送我们,我们有什么了不起呢?他们这样,完全出于支援祖国抗战的心情。我们国家向以文化悠久和地大物博自豪,我们只有团结一致,共同抗日,赶走侵略者,振兴中华,才不辜负侨胞们的殷切期望。”
  7月14日下午,杨虎城乘坐的轮船到达了美国旧金山港。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黄朝琴总领事、主事邝兆荣和新闻记者登轮迎接和访谈。杨虎城一行住进奥克兰的塔湖旅馆。刚住下就接到领事馆转来的宋子文和孙蔚如的电报。宋的电报大意是:依目前情势,请稍缓返国。孙蔚如的电文是:“华北日军进犯,均被我击退。中央已输送大军北上。余情后报。”
  杨收到宋子文的复电大失所望,以为宋没有把他的要求表达清楚,于是7月16日直接致电国民政府,请求准予中止考察军事,返国抗敌。同时分电宋子文、于右任、徐永昌、邵力子、孙蔚如,希望诸君从旁相求,促其实现“返国抗敌”的决心。同日还分别致电孙蔚如、邓宝珊、冯钦哉,望孙、邓、冯“电请中央率部北上抗日”。
  杨虎城到旧金山后,全美主要报纸对他的行踪,都先后进行了报道,在当地社会和华侨中引起很大的轰动,许多侨胞和美国当地的进步人士及报刊记者等接连不断地到旅馆拜访他,向他表示敬意和谈论问题,使杨应接不暇。按照领事馆的安排,在旧金山期间先后游览俄克兰山林,参观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军营及飞机场、旧金山要塞、炮兵等军事单位与设施,当地军事当局以上将礼节相接待。
  7月19日,接受《美西工人报》记者威尔逊夫妇访问,回答威氏夫妇围绕中国对日抗战问题提出的12个书面问题。威氏对杨说:一般美国人都同情中国抗日,美国政府现在虽然迁就日本,但如果广大人民施加压力,对中国抗战也可能有所赞助。并将近期出版的几份《美西工人报》赠杨,请杨指导。使杨对美国的社会形态与美国人民对中日战争的态度有了进一步了解。
  7月22日接到宋子文来电。宋仍请杨留美国或先赴欧洲参观,俟中日宣战,再由中央电召回国。    
  7月23日,接蒋介石来电。蒋要杨虎城继续在国外考察。杨虎城想立即回国参加抗战的希望落空。杨只好继续进行欧美的行程,但他决心此行考察,要以宣传抗日为主,以自己的力量所及为国内的抗战作出贡献。同时也积极谋划如何突破蒋介石的阻挠回国。   
  2.宣传抗日  争取美国群众
  7月23日,杨虎城在旧金山广播电台发表讲演。在约30分钟的讲话中,充分抒发了他的爱国情怀。他说:“诸位听众,你们听见远东的炮声隆隆。这种炮声,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无理的暴行侵略。我想,凡是爱好和平的人们都时刻的关心着中国的问题。
  “余是中国信仰三民主义的一个革命军人,来贵国考察军事。贵国是世界上民治主义政治的先进国家,科学发达,文学进步,久为兄弟所仰慕。关于中美两国的邦交以及两国在太平洋沿岸所负的责任,在孙中山先生遗著中已有充分的发挥。兄弟觉得,因为政治经济上的共同需要,中美邦交过既然和好,将来必然会更密切起来。不幸适逢日本帝国主义又复在我华北占我土地,杀戮我人民,同情被压迫的人们一定很愿意听我将近年来的中日关系向诸位报告。
  “所谓中日问题实际上就是国际问题,因为各国间的贸易经济关联,不能分开的。自1931年九一八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其既定侵华政策。所有的国际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悍然不顾,当作废纸,竟以暴力侵占中国领土,蹂躏我人民,破坏和平,造成远东危局,实为世界所不容。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在国际间作广大蒙蔽事实之宣传,企图扰乱听闻,抹杀正义。此次河北事变,日本调动大批海空陆军,实行侵占华北,向我进攻。中国人民向来爱好和平,但自东三省、热河被占以后,日本对华节节进迫,使中国人民求和平而不可得。中国人民因为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就激发起民众的抗日情绪,这是一种民族为谋生存的必然途径。
  “凡关心中国问题的人应该知道,今天新的中国不是过去的中国,自从中国国民革命以来,一切建设渐趋现代化。1931年九一八以后,全国实行国难教育,准备全民众武装自卫抗战,誓死保卫我领土及主权之完整。
  “至于西安去年12月事件,完全是纯洁爱国运动,得领袖伟大人格之感召,获得最大之收获,促成政治上根本之统一与全国意志空前之团结,为我民族复兴之基础。中国共产党已放弃其过去阶级斗争与土地革命的政策,信仰三民主义,拥护蒋委员长。红军均命改编为正规军统一指挥。
  “吾人深悉,侵略中国者系日本少数野心军阀之主张,相信日本爱好和平的人民亦感觉到军阀之压迫痛苦。若两国战争持久,日本人民亦会同情中国。中国所受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为全国民众,故我们的抗战是全民性的。以我全民族的民族武装自卫抗战,精神必远超过其物质优越条件,相信最后的胜利终归于我们。因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使我们抗敌的情绪与力量日趋增加。但我们仍主张和平,我们相信,国际间不会无正义,和平不会不能实现。日本继续进攻,那么困兽犹斗,中国人民当拼命抵抗,要用我们的热血争取和平的实现。又今天看到新闻方面的消息说,北平附近中日两军停战撤退,又有了和平的声浪。但犹是日本帝国主义缓冲的手段。我相信日本不放弃侵华政策,中国人民抗战不会停止的。更相信我们的领袖,任何协定不肯许可的。蒋委员长过去说过:‘宁肯玉碎,不为瓦全,对日本帝国主义决不让步。’他最近对日宣战,在所不惜。我中华民国领土一尺一寸都不能让步!谢谢诸位!”
  7月25日,由中国留学生唐锡朝介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些教授邀请杨参加晚宴并座谈。座谈中杨发表了非常有见地的讲话:
  “(一)中日问题。兄弟认为实际上是一个国际问题。因为近代交通发达,没有一国可以闭关不受别国的影响的。如过去的南美大厦谷战争、意阿战争,现时西班牙内战,差不多牵扯许多国家。中日两国是远东最重要的国家,太平洋沿岸的集体安全,甚至国际和平都要看两国的关系如何。所以1922年在贵国华盛顿京城成立的九国公约,缔约各国相约:尊重中国主权独立,行政完整。国联盟约和非战公约也是集体安全两大柱石。各缔约国承认,无论何种争执,决不能以和平以外的方法解决之。可是自九一八事件以来,国联既然不能制裁日本,非战公约的签订国也无适当之处置,使日本得寸进尺。在1934年发表四一七宣言,要求各国撤退在华的势力。不承认一切国际条约义务。那么中国领土没有保障,国际和平也就无法维持了。世界大战以后,各国人民统同反时战争,但日本帝国主义甘冒不韪,连年武力进占中国土地,这就是破坏国际和平。国际间如再不设法制裁,难免不引起世界第二次大战。
  “(二)日本在国际之狂谬宣传。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他用种种宣传欺骗世界各国人民。日本军阀说日本人口增加太多,每方英里耕地有2800人,所以不得不向中国谋出路。可是中国每方里也有1400人,已有人满之患。日本每年增加人口100万,40年来只移出40万。日本可耕地尚有750万亩还未耕种,如果真有人口问题,何必舍近求远。日本又说他们进攻满蒙实为防止苏联赤化,侵略华北实为保卫满蒙。可是日本从中国夺取四省却不曾占去苏联寸土。中国情形不适合共产主义,而且事实上并无共产主义之实行。可见日本这种宣传完全为迎合欧美普通人民心理,自欺欺人。日本又说他们在满洲投资已达25万万元,他们用金钱和血换来满洲。可是东四省是3千万中国人血汗开辟出来的,日本投资虽多也不能强占国土。比如贵国在加拿大、南美投资远过日本,却不曾占领他国寸土。总之,日本对华侵略完全是少数军阀财阀自私自利,日本人民仍然受着压迫,过着牛马生活。
  “(三)抗战是中国的出路。日本对华侵略是有一个固定的计划的。按照前日相田中义一上日皇的奏折,他的目的不仅要占领华北,并且要霸占远东,甚至全世界。希望国际间都明了他的野心。中国人民因为多年的受辱和国难教育,认清要求民族生存便只有抗战,拥护政府及领袖,保存国土。同时盼望世界各国勿存观望态度,要一致制止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这样,任何国家才没有被人侵略的危险,各国领土安全才有保障,才能谈到世界和平,才能促进人类的共同幸福。因时间迫促,兄弟也不必多讲,祝诸位先生健康!”
  座谈中,一教授问杨:“中日两国因领土多次发生冲突,中国政府何以不请求国际联盟或海牙国际法庭仲裁,却一定要诉诸武力?”杨答:“如果贵国的加利福尼亚州遭到侵占,不知各位的心情怎样?当年华盛顿总统武力抗英,受到贵国人民的热烈拥护。我看不诉诸武力,只靠谈判,恐怕贵国今天不会成为独立自主的共和国吧!”还有的教授提出西安事变扣蒋是否是一种犯上作乱。杨虎城答道:“如果说我们犯上,那么不知诸位对克伦威尔如何评价?是否要把这段历史重写一下?”对教授们的提问,杨都一一回答。教授们则对杨在讲话中所表现出的渊博知识、充实论据、科学论断以及机智得体的回答深为叹止。很难相信这是出自一个只上过两年私塾的军人之口。学者们不得不对这位被人称为“粗人”、“土匪”的杨虎城另眼相看。
  杨虎城自接到蒋介石拒绝他回国请求的电报后,心情十分沉闷,一番深思后他决定改变行程。7月27日召集随行人员说:“近来华北抗日战事逐渐紧张。依我判断,战局还要继续扩大。我们在旧金山参观游览了一个时期,对美国社会已有一个概括的认识,其他地区大体上也相差不多,没有多事参观游览的必要。我想带维恪一人先去欧洲,其余暂留居美国西部,等我到达欧洲后,再决定行止,电知你们。”
  7月28日下午6时,杨虎城偕秘书亢维恪(心栽)飞离旧金山,经芝加哥赴美国首都华盛顿。当地有60余人到机场送行。在华盛顿杨只做了昼夜的停留,游览市容,参观了名胜和国会图书馆等。也去拜访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但受到大使王正廷的冷淡。30日抵达纽约,在纽约停留了6天。
  在纽约,杨虎城与当地的侨胞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大力宣传抗日思想。当地的杨清白堂、致公堂、纽约安民工会等华侨组织和著名侨领司徒美堂、李国钦等对杨都表示了热烈欢迎。
  8月2日,应致公堂欢宴,并发表讲演:
  “兄弟道经纽约承贵公所欢宴招待,能与诸领袖握手一堂,并得谈话机会,至为幸感!贵公所襄助我国国民革命,资助过去对日抗战,兄弟当在国内即极敬仰。此次奉命出国考察军事,途中即闻日军出兵华北,占领平津。愿就兄弟观察所得略为报告。日本此次出兵华北,占据平津一带,我国国难严重时期可谓达于极点。
  “兄弟从事革命二十余年,对于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政策,认识极为透彻。故兄弟平日主张为谋国家存在,必须抗日,为谋民族生存,尤需抗日。即以西安事件而论.其发生最主要原因完全出于赤诚爱国。欲求国家巩固、民族生存,须全国各党派放弃其过去主张与信仰,参加民族统一联合战线,一致对日抗战。此点南京三中全会已议有具体方案。外间因传闻失实多所误会,故得此机会略加解释。何况我国现处生死存亡关头,惟有国内精诚团结,共御外侮。希望侨胞振起精神,督促政府坚决对日抗战。不过有人对于御侮抗战不无疑问。兹据兄弟观察所得,愿为侨胞略加申说。
  “近代国家作战,经济问题当然非常重要。或问我国抗战深恐经济力量不足,恐易致败。岂知我国以农立国,久为帝国主义之市场,海关每年统计,无不入超于出。因我关税不能完全自主,外国奢侈品尽量输人,加以华北走私日货愈无限制,尽量运往内地。若吾人此次决心抗战,非特日本帝国主义失去一大市场,我国土货因无洋货竞争,可以即日恢复。加之外来奢侈品不过为供给少数人之享受,一旦断绝来源,对于多数人民并无若何影响。至于军事方面,有人深恐我国军力不足,未能与日抗战。然吾人详细分析事实,可知此种恐惧很少根据。日本侵华完全为少数军阀、财阀满其自私自肥欲望,对日本人民毫无利益。九一八以后,日军占我东四省,日本人民生活之困苦一如从前,或更加甚。至于我国及全国人民为求生存而战,胜则存,败则亡,全国无论老幼皆有死战决心。同时日本军队因养尊处优,多无斗志;我国军队则深知国家危急状况,吃苦耐劳,虽军备稍差而士气极壮。即此一点已胜过日军极多,过去事实可给吾人以铁的证明。淞沪战争,我国十九路军仅有二师之众,军备远不如日本军队,犹能支持四十多日。此次二十九军能孤军奋斗,防守战线长至三百余里,尚能夺回廊坊、通州等处,可见我全国上下一致,定可战胜敌人。再者,日本军备虽胜过我国,然不能倾全国兵力对我作战,彼须防备其他列强,以备万一。而其他列强军备又远胜日本,故日本时受列强威迫,对我作战必难专一。我国敌人只一日本,现当民族存亡关键,吾人决心牺牲,以热血唤起世界同情,则最后胜利必属于我。此时惟有对日抗战才能保国家生存,惟有热血抗日世界和平始得实现。望侨胞注意此点。至于战略方面,日军利在速战,我须长久支持。彼虽利用飞机轰炸,我后方无所谓工业中心区域.对我损失甚微。同时,我国各沿海工业区域多系外人投资,日军暴行必然引起国际间之干涉,故优势必属于我。总结以上各点,我国为保卫国土而战,为谋国家安全而战,为求民族生存而战,为达世界和平而战,世界各国对于我方必能万分同情。现时,无论国内外同胞,须同负救国责任,一面实际援助政府,督促政府促成抗日,一面扩大宣传,与国内互相声援,则最后胜利必属我国。
  “兄弟不日赴欧,在欧不拟久留,即拟返国,早日参加抗战工作。因时间仓促,未克与诸位侨胞多请教益,尚望时赐指导以便参考,求得抗日胜利。谨以水酒一杯,敬祝诸位努力!”
  爱国华侨陈爱祺和冀朝鼎先生在纽约主办《先锋报》,在侨胞和美国人民中宣传抗日救亡主张,很有影响。他们对杨详尽介绍美国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外,还在《先锋报》上刊登欢迎杨的文章和杨的生平事迹,报道杨所进行的宣传活动。
  在纽约短暂的参访中,杨虎城去了唐人街,亲眼目睹侨胞拼搏生存的情况,对华侨在异乡的生活、处境和思想感情有了更直接的体会。他在日记中写到:“我国在外侨胞人数计众,而吃苦精神亦高出其他民族。昔日离乡外出,多属孑然一身,或为人佣工,或开小小商店,在政治上毫无保障,然能够日积月累成为巨富者颇不乏人。如果国家独立,对侨胞有政治及经济之便利,则侨胞之经济地位必更优越。反观欧美列强,率炮舰开拓疆土,侨民因政治上及经济上之保护,与我截然不同,为之一叹。”
  为了解美国社会下层的情况,他特地前往黑人居住区,看到一些黑人小孩衣衫破烂,满身污垢,他不但不嫌弃,反而弯下身抱起一个孩子照了张合影。分别时他让翻译告诉小孩:“小朋友,将来你们一定会好起来的,再见吧!”
  8月4日早晨,杨虎城接到宋子文来电谓:阎百川、白健生等已赴京,大战将开始。下午3时,偕秘书亢心栽搭法轮“诺曼底号”赴英。李国钦及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总领事、副总领事及同乡学生数十人到码头送行。
  在离开纽约前两个小时,杨虎城还到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为中国学生作了一场讲演。他说:“我是军人,是最先倡导抗战者之一,今天抗战既已全面展开,我已下定决心,争取尽速返回祖国,站在抗战第一线,任何牺牲,在所不惜。”并就抗战必胜讲了三条论据:
  “第一,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如果战争拖得过久,摊子铺得太大,恐怕他的力量难于支持下去:
  第二,从国际形势来看,战争发展到一定时期,英、美、苏联等国,为了维护他们自己在远东的利益,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这对中国将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中国是为反侵略而战,全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士气旺盛,并且我们有辽阔的大后方。这些都是我们必将取得胜利的有力保证。”
  杨虎城在美国二十多天里,到处宣传抗日,积极寻求美国人民的同情与支持。他的这些活动经过当地媒体的报道,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引起国民党当局的不满。除驻美大使王正廷不予见面表现冷淡外,有人还给杨送来了恐吓信。亢心栽说:有一天早晨,杨将军走进我的房间,笑着说:“这是刚送来那封信,看一下。”我接过信,信封写着中国文字的住址和“杨将军亲启”以及发信人的地点,从外形看来并无可疑之处,乃至打开信封,抽出一张很硬的白色信纸,只见中间用钢笔画着一只手枪,枪口还冒着浓烟,并无只字片语。杨将军看见我的惊异表情,笑着说:“人家警告我哩!看起来,抗日有罪这股风已经吹到太平洋东岸啦!”⑥
  在纽约,一个自称纽约中国学生抗日会的组织请杨虎城去讲演。会中有人打断杨的讲话,要求杨为抗日会捐款,并提出“请报告西安事变经过”,“请回答为什么囚禁最高领袖?”等挑衅性问题。这些都没有吓倒久经沙场的杨虎城,他以婉转而又礼貌的回答回避了过去。    
  3.寻路欧洲  探路回国
  经过6天穿越大西洋的航行,8月9日杨虎城乘坐的“诺曼底号”轮船驶进英国南部的萨木敦港。西安事变后由杨安排出国到英国留学的两位秘书米暂沉、周梵伯赶到码头登船迎接杨。在他乡见到了分别不久的故人,大家都倍感亲切。 
  第二天,在米暂沉、周梵伯的陪同下,杨虎城游览伦敦市区、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动物园、蜡人馆。访晤了中国驻英大使郭泰祺。8月11日上午1l时半,偕亢心栽、米暂沉离伦敦,下午5时乘火车抵达巴黎北站。中华民国国民抗日救国会、旅法华工总会、旅法参战华工总会、巴黎中国书报社、巴黎中国国联同志会、亚西华工同盟会、浙江旅法侨商协会、旅欧中国妇女救国会、中国国民党支部等团体的代表,中国驻法大使馆参赞郭则范等百余人到车站欢迎,并有妇女趋前献花。
  到巴黎后,杨虎城对随行的人员说:“以后我们同外国官员不多接触了,应该朴素一些。同普通人们的生活水平看齐,也可以省几个钱帮助最急需的人。听说旅欧的中国学生,特别在法国,勤工俭学的青年生活苦,他们需要救济。”⑦从英国起到回国止,在这个期间,杨虎城用于帮助法、德等处中国留学生的钱,据亢心栽回忆约达3千多元。
  杨虎城去欧洲,一方面是应付南京方面交给他的考察名义;更主要的是要设法突破对他回国的阻拦,争取假道苏联从陆路回国。在美国时,他对亢心栽说:“现在国内抗日战事吃紧,我呆在国外每天游玩应酬,实在乏味。宋子文来电要我先到欧洲,我考虑一下,这样也好。我想同你前去欧洲,然后由那里设法回国,明天下午就动身。”到达巴黎不久,他开始通过中共旅法支部向苏联联系,但不见答复。8月21日杨虎城派亢心栽向苏联驻法大使馆提出入境申请,苏联使馆称,此事须向奠斯科请示,一周后可答复。在与苏使馆联系前,杨将这一打算也告知中国驻法大使馆,并得到了允许。
  在法国期间,杨虎城拜会了中国驻法大使;会见了察绥抗日名将方振中,方告诉杨,他已决定回国,问杨怎样打算。杨说:正在计划返国。当时巴黎正举办世界博览会,杨曾几次去参观,对其中的苏联馆尤感兴趣,并在该馆的留言簿上题字留言。
  在美国虽然收到过恐吓信,但杨虎城丝毫不为所动,到欧洲后初衷不改,在争取返回祖国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继续大力宣传团结抗日的思想。8月13日,接宋子文来电。说“华北已发生激战”。8月15日,出席巴黎各界侨胞在服尔特大厅举行的抗日大会并讲演。他说:
  “今天兄弟来参加此会,得与众侨胞见面,很是荣幸。至于对于兄弟欢迎则不敢当。现在只将目前国内对日抗战的事实及其必要性向诸位报告。
  “兄弟6月29日离沪赴美。离国前,国内情形甚佳,各党各派均一致拥护中央及蒋先生。这是多年来少有的现象。及至今日,我国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战已开始,捷报频传,这足以表示全国已一致团结对日抗战。
  “中国对日的抗战,是被压迫而起的抗战。目前我国虽未一切准备好,可是惟有抗战才会得到我国民族的解放;打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美梦,除了抗战以外别无其他办法。再者中日两国的战争的性质亦不同。日本的‘对华侵略’是少数军阀所发动的,日本民众并不想侵略中国。至于我们的抗战是全民的要求,是全民族的解放的抗战。我们只有抗战才能生存。
  “在物质方面,中国经济情形虽不佳,如不战,失去领土,经济亦无办法补救。所以我们这次的抗战而牺牲是有代价的。例如在关税方面至今亦不能自主,日寇在我国北方走私,日货充塞内地,国民经济均受严重的打击,要挽救国民经济也只有抗战。在军费方面,我国是不成问题的。国军能吃苦耐劳,为了抗战,中央再发多少公债,人民亦情愿担任的。
  “在武器方面,我国仅怕者为敌方的空军轰炸后方工业区域及经济中心,我国工业及经济中心只在上海,试问近年以来上海经济是操在何人之手?所以我们不怕牺牲,牺牲亦不足惜。在战略方面,我们只希望中日战争能持久、延长。我们要忍耐沉静。只有长期的抗战,胜利才是属于我们的。   
  “在国际方面,由过去的经验,知道要改变国际的环境,如不抗战是无法转变的,惟有在抗战中,才能得到国际人士的同情及援助。这次兄弟经过美国,那方人士对我们同情者甚多,希塑我国抗战。孙中山先生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我们如何来唤起呢?只能用我们的血来唤起。侨胞责任至为重大,过去即有实例。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对于国际宣传之不足。我们要促起各国人民的同情和帮助,我们应在此方面来努力。”⑧
  8月20日,杨虎城从巴黎亲书致胞弟杨茂三:“茂三弟鉴:兄近由美到法,再由此间日内去俄就回国。兄在美给蒋先生去电请示回国参加抗战,他复电教兄还要继续考察,所以兄现在来欧作国际大规模之宣传,尽兄在外的责任。拯中母子现在美国旧金山住。因为兄的行动要迅速,带家不便,他们在那里住倒也很安全。拯民母子的近况不知怎样,甚念。母亲大人近来身体健康否,念念。请弟把兄情形告母亲,再告诸友们,兄快要回国了。这位张光祖先生,兄的一切可以问问他。敬祝母亲大人健康,合家之好。兄呼尘,八月二十日”。杨在这封家信中透露了他将妻儿留在美国;“去俄就回国”;来欧作国际大规模之宣传等真实的打算。
  8月21日,杨虎城应邀出席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青年保卫和平大会并讲话。他说:
  “我很快就要返回中国,为保卫我的祖国而工作。在离开欧洲之前,我有机会同青年同志接触,我是十分高兴的。我把你们称做是我的同志们,是因为我们有同样的理想:要维护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和平。今天,无论在欧洲,还是在远东,和平都受到了威胁。我甚至可以说,在亚洲,我们已经生活在战争时期。如果我们不行动起来,更加有力地反对战争,那么不久人类的文明和自由就要被摧毁。反对战争贩子,为保卫和平而斗争,这对所有有正义感的人们都是一个义务,大家应努力尽到这一义务。我特别向你们青年人发出呼吁:人类的命运有一天将掌握在你们青年人的手中。
  “我十分高兴地看到:各国的青年人都被反对战争的同样的热忱所激励。我对你们各国的青年们非常尊敬。我向你们保证:一旦回到我的国家,我将在可能的范围内,号召中国青年,团结在你们的组织内,同你们一起为保卫和平而斗争。有了青年们的力量和热忱,我们坚信和平的阵线将拥有力量战胜我们的敌人。在争取和平的世界青年运动中,中国青年始终站在最前哨。去年,中国青年代表团远道而来,参加了你们日内瓦代表大会的工作。这并不是全部情况。我要向你们追述的是,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中,记载有我们的青年在反对日本侵略的示威中遭到屠杀,用自己的鲜血写下的篇章。自从1935年12月9日爆发的北平学生反对日本操纵的所谓华北自治的示威游行以来,我国青年的英勇斗争已引起日本帝国主义的恐惧。在反对日本入侵的前仆后继的斗争中,许多青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另一些青年又很快填补了战士行列中所缺的空白。尽管他们遇到无数的困难,甚至冒着死亡的危险,但他们日以继夜地工作着;在城市,在农村,在士兵、工人和农民中宣传着反对侵入者的斗争。他们度着贫困和饥饿的日子,为了节省几个钱来支援在前线战斗的士兵。
  “经过大力的宣传工作,今天中国终于在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中实现了民族团结。因此,中国已动员起全国的力量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那么,今天中日战争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要击败日本的侵略,解放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已经爆发,如果中国人民愿意继续自由地生活,他们就必须拿起武器来抵抗日本的进攻。中国人民是以热爱和平著称的,虽然中国人民有着和平的感情,但是我们只能用武力来抵抗入侵者的暴力,没有其他方法。我们完全知道,日本人的装备超过我们,我们的侵略者不要我们和平的生活,并威胁着我们的民族生存。因此在我们面前只可能有一条出路,就是进行一场生死的战斗。我们的自卫斗争的基础是广大中国群众,只要还有一个人,这场斗争就将继续下去。
  “在防御战争方面,我们的中央政府有全权和信心来领导全国的力量,全体中国人民都跟着它走。这使得人们得以一致行动,并加强了我们抗战的能力。但事实上,决定一切的是人民的意志,如违反人民的意志,我们的政府就什么事也办不了。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中始终起先锋作用的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信念,特别是我们具有战斗性的青年。   
  “中国青年完全清楚,反对日本侵略的这场战争不仅是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事业,而且是为了保卫世界和平。而且我们中国青年的英勇斗争同你们的斗争也是不可分割的。中国的胜利同样也将是世界和平的胜利。因此为和平而斗争的各国青年应该对中国青年给予无保留的支持。同样,中国青年为了打败帝国主义的侵略,一定要团结起来,坚持抗战,直到胜利,来发扬民族气节,保卫世界和平。这种愿望,也寄托在你们身上。”⑨
  8月23日,杨虎城应邀出席旅法华商举行的抵制仇货大会,并录音讲话。
  8月24日,应巴黎世界博展会之请,对法国人民作了lO分钟的广播讲演。讲演的主要内容是:
   (一)中法邦交友善,均为拥护和平先锋。
   (二)中国抗战乃拥护公理,希望法国政府人民与以积极之赞助。
   (三)中国抗战已成全国上下一致之行动。    
   (四)破坏世界和平者,必遭和平国家共同之抵制。
  为了便于去苏联,杨虎城决定先到中欧再到东欧,边考察,边宣传,边等苏联的消息。
  8月28日上午lO时,杨偕秘书亢心栽及连仲玉,由巴黎乘火车赴德国,顾维钧大使到车站送行。下午12时抵达柏林,中国驻德大使馆武官及华侨及中国留学生代表三四十人到火车站迎接,并送鲜花。
  当时,德国是法西斯主义的大本营,不便进行公开的抗日宣传。即便这样,在8月29、30、31日连续3晚,杨虎城都应邀出席旅德抗日救亡联合会在会员寓所秘密举行的形势座谈会。这样的座谈,虽然人数不多,但与会者可以畅所欲言,无拘束地讨论问题,几次会后杨感到受益匪浅,回国抗日之志益坚。白天则以参观游览为主,在德国十几天中游览了柏林各处名胜,去过波茨坦,还到柏林东北一地参观过一水利航运工程。孔祥熙当时在德国南部修养,杨为了解国内的情况,曾偕连仲玉飞往南德,拜访了孔祥熙。
  在德期间,杨两次派人到苏联使馆去打听签证情况,结果都是莫斯科还没有指示,杨虎城的心情更加焦急。
  9月7日上午,杨虎城偕连仲玉、张明鼎、亢心栽,由柏林乘火车赴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下午4时抵达,中国捷克公使粱龙等到车站迎接。当日,杨虎城请粱龙公使代电中国驻苏大使蒋廷黻,在莫斯科交涉入境签证。
  在捷克斯洛伐克,杨虎城先西去皮尔森,参观斯科达兵工厂;东往布伦诺,参观机枪制造厂。中间于9月10日下午,由布拉格乘火车赴奥地利维也纳。在中国驻奥公使馆代办童实堪安排下,两次登上近郊加林堡游览。并在奥地利国家大戏院观看名剧。参观冬季滑冰场等。12日由奥地利返回布拉格后,9月13日上午,参观了捷克坦克制造厂。并观看轻(三吨半)、重(七吨半)型坦克表演。杨虎城对随行人员说:“捷克的幅员虽不大,但人民浑厚朴实,工业发达,而且革命的潜势力也很雄厚,纳粹可能一时压倒了他,但终究一定要站起来的。”⑩
  从维也纳回到布拉格,杨虎城再次派人向苏联使馆了解申请签证的情况,仍然得不到任何消息。杨开始意识到利用访问苏联为借口借道回国的计划要行不通了。只好回巴黎先参加即将召开的世界和平代表大会,再等莫斯科的确切消息。
  杨虎城在东行前,曾派杨明轩、胡希仲代表他去莫斯科找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帮助疏通他去苏联的问题。而杨明轩、胡希仲作为他的代表,应该持有他给有关方面反映他“计划走苏联经蒙古进入陕北解放区。”计划的书信。回到巴黎后,9月21日,接到杨明轩由柏林来函,称其本周星期三可赴莫斯科。这使杨再生一线去苏联的希望。杨明轩和胡希仲到莫斯科后,找到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而且见到了当时代表团的负责人王明和康生,将杨虎城的打算及书信都交达给了他们。
  9月14日上午。杨虎城偕连仲玉、张明鼎、亢心栽,乘火车离布拉格赴瑞士日内瓦游览。
  9月17日,由日内瓦返回法国巴黎。9月18日,应邀出席巴黎华侨召开的九一八事变六周年纪念会。
  当日与来访的法国参议员哈勒晤谈。哈勒是法国共产党党员,对杨表示:“我是法国议会一个参议员,是法国共产党党员。我斗争了多年,现在、今后还要不懈地斗争。法国劳动人民关心自己国家和殖民地的革命,也关心中国的革命。今天来看杨将军,因为知道将军坚决抗日。我们法国人民同情中国人民,所以同情杨将军的主张,表示只要你们抗日,我们一定支持你们。”杨虎城提出他想去西班牙看看,哈勒立刻表示赞同说:“那里明说是内战,实际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我可以帮助你作些安排。可惜你要回国抗日,否则你可以参加国际纵队,他们一定欢迎。”
  9月25日,杨虎城应邀出席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和平代表大会,并讲话。他说:
  “最亲爱的朋友们:我很高兴代表世界和平大会中国分会和我国人民来向诸位作热烈的、兄弟般的谈话。法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法国在世界上很有光荣。在我国,民主运动也正在开展着。我国各方皆在力图巩固国家之统一以抵抗日本之侵略。日本强盗窃据了我们的北平、天津,现在正进攻我们的上海,轰炸我们的南京、广州、汉口。日本是正在疯狂地向我国进攻。但日本军阀在这次进攻上海却碰到为他们所料不到的坚强的抵抗。天津以南和在山西的我军皆坚强抵抗,就是上海的我军退到第二防线,那也只是为了战略上的理由,藉此以避免日本军舰的野蛮炮击。日本非法封锁我国海岸。日本进攻我国,破坏了国联约章、九国公约、凯洛格非战公约。日本的野心极大,实不仅为中国之敌,而且是世界和平之公敌。挽救和平,法国具有重大作用。最近里昂协定之缔结,在事实上是集体安全实施的开始,中国人民盼望法国人民不仅能给我们以精神上的帮助,并且能在团结国联各会员国的基础上给我们以物质上的帮助。中国反对侵略者的胜利将是远东和平的最好的保障,也将是欧洲和平的最好保障。”
  9月26日,接八路军总指挥朱德来电,通报一一五师在山西平型关阻击日寇获大捷。9月28日致电八路军总指挥朱德:“26日电奉悉。激战杀敌,举国同欣,谨电驰贺。”
  9月28日上午,应英国伦敦侨胞的邀请,杨虎城偕亢维恪、连仲玉夫妇等离法国巴黎,赴英国伦敦参加旅英侨胞举行的抗日宣传活动。9月29日杨接见伦敦各大报记者,交谈抗日战争问题。9月30日晚8时,杨虎城应邀出席伦敦西区援助中国大会并讲演。他说:“叫中国人民坚决抗战,胜利有信心。为伸张正义,保卫世界和平,惩治侵略势力,希望各国人民尽力支援中国抗战。”到会不下1500人,由于伦敦华侨比较少,而到会的多为英国人。会上以杨的演讲为主,另外还有顾维钧大使的女儿顾小姐、工党理论家拉茨克教授等亦讲演,并募捐150英镑。会议中,听众最注意杨的讲话,不时报以赞同的掌声。lO月1日晚,杨虎城应邀出席王礼锡在寓所举行的座谈会,与十几位同情中国抗战的英国各界知名人士晤谈。此前,当日上午经王的介绍,杨虎城访问了自由党领袖路易·乔治。路易·乔治当时已是74岁的老人,态度平易温和,对杨很热情。
  l0月2日到3日,杨虎城在英国左翼读物会苟兰茨的陪同下,去英格兰北部的达拉姆、桑德兰和新堡三个城市作抗日宣传。lO月3日下午2时30分,在英格兰北部达拉姆出席左翼书屋会举行的宣传大会,并讲演。到会500余人,通过援助中国提案,并由与会人员向外写明信片抗议日本残暴行为,募捐15英镑。下午5时,赴桑德兰参加左翼书屋会举行的宣传大会,并讲演。到会l千余人,亦通过援助中国提案,募捐34英镑。这几个城市都是工业基地,参加会议的大都是中低层群众。通过宣传大会使当地人民对中国的政治、社会有了初步了解;对中国抗日战争问题也认识清楚些。第二天一早返回伦敦。
  从英格兰北部回到伦敦,杨虎城还拜访几位工党领袖,谈及援助中国问题。应工党左翼组织和其他团体之邀,在伦敦政治学院和伦敦大学本部援助中国群众大会上分别发表了讲演。
  杨虎城在英国的宣传抗日之旅获得了十分的成功。时间虽然短,但通过他的富有哲理的演讲,成功地将中国抗日战争问题的正确信息,直接传递给了包括政党领袖、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的英国主流社会,得到了他们的同情与支持。突破了以前抗日宣传多在华侨中活跃的局面,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日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4.去苏受阻  子文电召
  10月6日杨虎城夫人谢葆真、次子杨拯中及参谋樊雨农等由美抵达伦敦与杨会合。同日收到秘书王麟阁(11)由日内瓦带来的中国驻苏大使蒋廷黻致驻法大使顾维钧的电报。电报说:“关于中苏关系,谣传繁多。杨将军此时赴苏考察,不合时宜,请劝他推迟苏京之行。”此时顾正在日内瓦开会,则将蒋电交王麟阁携来伦敦。这封电报彻底否定了杨虎城去苏联假道回国的计划。在这种情势下,如何回国实现自己的抗日理想,成了杨虎城颇难抉择的问题。
  此前,10月2日,杨虎城在英国接到日内瓦转来的宋子文来电说:“值兹全国抗战,各方同志均纷纷集合,共赴国难。吾兄虽未奉电召,弟意宜自动返国。如何?盼复。”同时王炳南也从上海发来法文电报:“请立即返国抗敌。”另外,驻英大使馆转来何应钦给杨的电报称:“德驻英大使借口兄在西班牙发表左倾言论,又极力攻击我国,袒护日本,请兄在外言论特别注意。”如何分析这些来电,判断蒋介石对杨虎城的态度,也成为当时杨身边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据米暂沉说:在lO月间,原十七路军在欧洲的一些人分析了这种形势。大多数人认为。从杨虎城安全出发,杨虎城还需在国外多住一段时间,一方面看看形势的发展;一方面征询国内各有关方面的意见,然后再决定行止,目前不宜立即回国,认为这样可以在抗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些人则希望随杨虎城一同回国,为抗日做些工作。杨虎城本人决意马上启程。他说:“我们发动双十二事变是为了抗日,现在国内全面抗战已起,如我仍逍遥海外,实无脸面对待中国人民。至于我回国之后,不管蒋介石怎样对待我,我决不追悔,只要问心对得起国人,死何足惜!”(12)
  在下了回国的决心后,10月11日杨虎城偕参谋樊雨农和到欧洲游历的旧部金闽生,由巴黎飞赴西班牙新都。樊雨农归后说:杨先生到达新都后,受到西班牙政府、军队领导人和国际纵队司令官的热烈欢迎,还遇到几个侨胞,他们是从法国去的,代表中国人民参加了国际纵队,对杨将军特别表示欢迎。西政府军战斗精神十分昂扬。他们对中国人民抗日非常关心,他们希望抗日和反弗朗哥的力量互相支援。在西政府军前线,杨先生非常兴奋,还蹲在战壕里向叛军方面打了几枪。
  10月4日应邀出席西班牙瓦伦西举行的欢迎会,并讲演。他说:“现在全世界已经在法西斯铁蹄下发生了两处战争,一处是西班牙,一处是中国。……西班牙法西斯的暴徒,自以为率领了国内大多数的军队,再获得国外法西斯的帮助,不难一鼓而下马德里,推翻人民政府,粉碎人民阵线,把西班牙全部领土放在法西斯桎梏之下。可是法西斯的这种幻想已经为西班牙人民战线上的英勇战士们所打破。他们的军队虽然极少,他们的军器虽然不良,然而他们有的是热血。他们是不分共产党、社会党、共和党或无政府主义者,都手携手地争上战线把热血流在一块,都誓为西班牙人民流他们最后一滴血。这样,他们不仅巩固了西班牙人民战线与政府,而且还屡次击溃了法西斯的军队,一直支持到现在。西班牙人民战线上的英勇战士们,他们这种反抗法西斯,为民族独立自由而奋斗的精神,就使我们不能不乘旅行欧洲的机会,来向他们致一个革命敬礼。中国目前也处在日本法西斯铁蹄的蹂躏之下。……可是人面兽心的他们,也碰到了我们统一战线上英勇战士的抵抗。……我们同受法西斯侵略的这两个国家,不仅有共同的敌人,而且还有共同的目的。因此,这两个国家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而斗争的战士,就更要密切联合起来,来共同打倒惟一仇敌——法西斯。中国抗战的胜利就是西班牙抗战的胜利,西班牙抗战的胜利也就是中国抗战的胜利。”lO月18日,应邀在西班牙马德里向英美发表广播讲话。
  “在西班牙两三个星期的访问过程中,他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认识了世界人民团结的力量,增强了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心。回到巴黎后。他举了许多亲身遇到的事例,说明中、西两国人民互相支援的热情。他说,在西班牙的国际义勇军里,有几个华侨,代表中国人民,参加反抗弗朗哥的战争,人数虽然不多,起的影响却是很大,旅欧各国华侨,不断地捐款寄给政府,支援反法西斯的斗争,钱数虽然有限,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小。他又说,西班牙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十分同情支援的,他走到哪里,人们欢迎到哪里。有一次,他和两个随员进了一家饭馆,堂倌起初以为他们是日本人,不理会,后来知道是中国人,便热情地招待起来,最后知道他是杨虎城将军,更是欢天喜地,一再表示致意。在算账的时候,他们无论如何不收,硬要自己请客,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⒀
  杨虎城以他在西班牙的观感写了一篇题为《西班牙人民战线的阶段》的文章,刊登在11月7日在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上。文章为:
  “西班牙自从去年7月爆发了内战以后,当时人民政府实在岌岌可危,然而人民战线的战士不独能使他们的政府转危为安,而且能使叛军裹足不前,甚至屡败德、意的军队。他们抵抗法西斯的战绩,常令我们惊为奇迹。可是我们到过瓦伦西,到过马德里,就知道他们以后不仅还要表现空前的奇迹,并且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他们。这却有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人民战线的巩固。西班牙的人民政府是建立于广大民众的基础之上,这种基础就是人民战线。他们是不分阶层、不分党派、不分信仰、不分性别,都是争先恐后地团结在人民战线的旗帜之下,无论是共产党、社会党、共和党或无政府主义者,他们都是手携手地在前线上把热血流在一起。虽然他们中间也曾起过了摩擦,可是结果,却使他们团结得愈加巩固。虽然也有些首鼠两端的败类,名为拥护人民战线,而实则破坏人民战线,可是这些败类在现在已经是无能为力。虽然更有些以破坏人民战线捣乱后方为事的奸细,可是他们徒见心劳日拙,自绝于民众。我到瓦伦西的时候,有人对我说,他们心目中只有一个人民政府,一个人民战线。我到马德里的时候,也有人对我说,从前军队中还挟有一党一派的宗派之见,但是现在已打破了这种成见,而一以人民战线为指南。
  “第二,民众的革命化。西班牙民众是久处于地主封建势力及资本家等的压迫之下。1934年10月,反动势力虽然得到政权,但愈使工农及知识分子失望,两年间的压迫,遂促成民众在1936年选举时的大胜利。因为成立后的人民政府能给民众以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的自由,所以民众就能自由发挥其能力,又因为人民政府虽处于物质上极感困难的环境之下而能相当改善民众的生活,所以民众就更能拥护政府。自西班牙内战爆发以后,军队的叛变,如火燎原,马德里的陷落,不可终日,然而谁以赤手空拳逐出叛军的?这是民众的力量!谁能异军突起来保卫马德里的?这是民众的力量!到现在,不仅人民政府下的一般民众,都知道人民政府好,都知道反对政府的叛徒是意、德法西斯的走狗,就是叛军势力范围内的民众也知道人民政府好,甚至叛军也渐渐知道人民政府好,所以叛军之反正的是日有所闻了。即此已可见西班牙民众革命化的一斑。
  “第三,政治工作的加紧。西班牙人民政府虽屡处于军事紧急的时期之中,但它从未放松过政治工作,尤其是训练民众与军队的工作。西班牙民众的知识,因为经济上的关系,是比较落后,可是在反抗法西斯的危急之秋,如不加紧政治的训练,不提高民众教育,则落后的民众便易为畏惧与疑虑所袭。西班牙人民政府能注意到民众教育,注意到民众日常政治训练,时时激励民众,使民众能与军队合作,能日处危城而镇静如恒,这就是它所以成功的重要关键。它不仅是注意训练民众,而且也注意训练军队,以提高军人的政治知识与文化水准,前线上的战士所以能万众一心,视死如归,这多半是要归功于政治训练。
  “第四,军队的效命。最后我不能不谈西班牙前线上为民族独立自由而奋斗的英勇战士。我到了马德里以后,既见过负指挥之责的米亚哈将军,见过所向无敌、以善战闻名的第五军军长奠德斯多,又见过最前线的士兵。米亚哈将军的大将风采,莫德斯多将军的战士精神与革命军人的态度,都给我一个深深的印象。前线上的士兵之忠于人民政府,出入于枪林弹雨之中沉着地应战,使得我同他们一个个握手时觉得异常兴奋。其特别令人注意的,就是军队与民众之密切合作,下级军官与上级军官之融洽无间,至于军队组织的加强,战壕建筑的猛进,犹其余事。有此长官,有此部属,我相信打倒法西斯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我既从西班牙人民战线上得到这样的印象,就知道他们之叠获胜利并不是偶然的,最后之胜利一定属于他们也不是意外的。
  “我谈到西班牙的人民战线反抗法西斯的胜利成绩与胜利前途,又联想到中国统一战线反抗日本法西斯的胜利成绩与胜利前途。现在中国抗战前线上的胜利消息是不绝传来。山西方面的大胜利,河北、山东方面的胜利,上海方面的胜利,尤其是第八路军的联战皆捷,这证明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的中国统一战线同西班牙的人民战线都是反抗法西斯的惟一利器。可是法西斯的刽子手,决不会让西班牙的人民战线或中国的民族统一战线从容胜利。他们一定要东西相应,再拼命来进攻这两国。所以我们听到意国大动员军队与飞机进攻马德里的消息,又听到它用飞机帮助日本来进攻中国。为针对着东西法西斯的军事联盟,西班牙同中国不仅要联合起来,使一方面的胜利就是另一方面的胜利;而且要注意最近美国大总统罗斯福的声明,英国外交部长艾登的表示,发动和平阵营,共同来制裁法西斯以保障世界和平;尤其是要注意11月3日将在比京举行的九国会议。西班牙人民战线的战士们,我们同受法西斯疯狂进攻的中国,不仅是要努力学习你们反抗法西斯的一年多斗争经验。而且更要追随于你们之后,誓死打倒法西斯以争取民族的独立与自由。”
  此文也可说是他向欧洲人民的最后告别吧。
  5.结束考察  归国参战
  1937年lO月29日,杨虎城结束了长达5个月的海外考察,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怀着赤诚的报国之心,偕夫人谢葆真、次子杨拯中、及随行人员搭乘法轮“冉·拉保底号”,离马赛回国。同船的还有杨明轩、连仲玉、张明鼎及十多位中国留学生。
  同船回国的学生秦丰川1962年说:杨虎城将军回国时,还约了十几位留学欧洲的学生回国,和他一起参加抗战,我就是其中的一个。从马赛乘轮到香港的旅程中,杨将军的抗日宣传活动,比在欧洲时还要积极。他虽然坐的是头等舱,但经常和大家在一起,每日三餐都和大家共同在餐厅就餐。当许多人知道他就是杨虎城将军以后,就要求他讲话。他除在餐厅对中国旅客作过一次集体讲话外,还和一些旅客在饭前饭后进行交谈。他谈话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阴谋及其在东北的种种罪行;(二)中国抗战的形势和胜利的条件;(三)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情况。他谈得很生动,大家听了也很高兴。杨将军每天上午、下午总要抽出些时间,和一同回国的留欧学生谈话,有时是个别谈,有时和两三个人一起谈,谈的内容广泛,或是了解个人历史,或是交换政治见解,他还特别提出一些国际问题,让人分析。
  离开法国前,杨同随行人员谈到他回国后的打算:首先,是请求蒋介石委派抗日工作,让担任什么工作,就担任什么工作,只要能为抗日出一把力,便心满意足了;其次。也考虑到蒋介石可能忌恨西安事变,不给工作,那就争取回到陕西,在关中地区组织民兵。至少可以动员十万之众,和日本帝国主义周旋。那时蒋介石对他的几次“请缨抗战”一直没有答复,但他再也等不下去了。他说:他是一个军人,过去主张抗战,如今抗战已起,自己怎么还能躲到国外!况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回国以后.不愁没有事做。他要求回国抗战,真是急如星火。
  为了尽早掌握国内的情况,杨虎城还安排金闽生和樊雨农搭乘意大利轮“康德罗索号”东进。依两轮的航程计算,“康德罗素号”要早“冉·拉保底号”一个星期到香港。目的在于了解国内的真实政情,并征询好友的意见,随时电告,以便在途中根据情况的变化应变。事与愿违,当杨等乘坐的轮船抵达苏伊士码头。经向海关打听才知道,金闽生、樊雨农搭乘的意轮“康德罗素号”刚过去4个小时,派人提前抵港的打算也落空了。
  行前,1O月22日杨虎城致电宋子文,陈述出国近5个月来的抗日宣传活动情况,并对宋的关怀和帮助表示深切谢意。同时也分别致电蒋介石、于右任、孙蔚如述明归国行程。旅途中,在地中海又给宋子文发电,但一直不见回复。
  ll月8日,乘轮行经亚丁湾,杨虎城从广播中得悉德、日、意三国签订“反共协定”,即召集同行一些人讨论此事。他说:“德国纳粹攫取了政权,已不仅威胁着欧洲的和平,德、日、意又签订‘反共协定’,这就进一步造成对世界的威胁。他们借口‘反共’,实际上是企图瓜分殖民地,因此抗日的任务是更加繁重了,抗日战争将会延长。”有人说,这样一来,苏联就很危险,德、日一旦东西夹击,苏联势难两头兼顾。而杨说:“账要全盘算,不能片面。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永远少不了的。狗吃肉,必然要争。我看他们不一定先向苏联开火。”
  11月14日,乘轮抵达哥伦坡。下船买报纸得悉,太原失守,西安被炸。杨虎城看到这些消息后即对随行人员说:“南京对日作战有问题。蒋介石总不肯拿出他的嫡系部队,只叫杂牌军打先锋,这是蒋介石的‘两败俱伤’之计。另外,他必然要防八路军,兵力分散,势所必然。”
  11月19日晨6时,乘轮抵达新加坡。同行的秦丰川1962年说:乘轮将要靠近新加坡码头的时候,我们在甲板上看到岸上黑压压地站着许多人,手持小旗向船上招呼。还有一个乐队,站在人们的前头,不知道要做什么。渐渐地我们看见一幅写着“欢迎杨虎城将军”的横标,才知道是华侨的欢迎行列。轮船刚一靠岸,岸上锣鼓齐鸣,群众高喊欢迎口号,接着又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歌声激荡着码头,也激荡着人们的心灵。杨将军限里含着兴奋的泪水走下轮船,和前来欢迎的人们热烈握手。欢迎的代表说,知道杨将军乘这次船来,特来欢迎,现在就请出席欢迎大会。亢心栽说:杨将军上岸后,有十几位新闻记者团聚一起,向杨提出一些问题,主要是问杨周游欧洲各国的感想和归国后的“工作计划。一会儿,华侨团体代表请杨将军聚餐,主座致辞,向杨将军致以慰问和敬意,还希望他回国之后参加抗日战争,赶走侵略者。
  在欢迎大会上杨虎城发表了即席演讲,他说:“我在甲板上望到侨胞们持旗在岸上欢迎时,已经看出这是欢迎我们归国‘参加抗战’,因为知道侨胞们的抗战要求和牺牲的决心完全是与我们一致的。本人曾参加无数个官方和民众的援华会,曾向他们尽量地解释我国抗战的意义,尽量地说明中国抗战对他们的利害关系,要求他们作有力的援助。结果在美国、在欧洲各国都影响了许多人民能认清渐趋现代化的中国,对中国的抗战更加同情,而开始来帮助我们。在欧洲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对英国人努力,因英国与中国的关系较他国更密切。我明白地对他们说:日本在中国侵略若得到成功,也就是英国在远东遭到了失败。如英国仍不改过去的模棱犹豫态度,侵略者破坏和平的战线。也会进一步直接威胁到英国本国!这些道理,英国一般人民是很清楚地知道。我们相信英政府的态度在广大人民的推动下,是会可能转向于积极的政策的。至于抗战的前途,胜败如何?我想侨胞们是急于要问的,我的回答是:首先要靠我们自已内部团结的力量。同时我们知道:德、意、日的侵略阵营虽然公开成立,同时也就更加紧了德、意、日与其他民主国家间的矛盾。而另一方面,英、法、美、苏联等多数国家为利害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平也将会更同情援助中国,所以在蒋委员长领导下的抗战,能持久到底,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的。《总理遗嘱》上说:  ‘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正是要实现的时候了。我们要用血和肉与以平等待我的民族来共同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11月21日晨6时,乘轮抵达西贡港。船抵达西贡港前,船上宣布,在西贡停航两天。西贡华侨的消息很灵通,船一抛锚,就看见有成群的人打着小旗,在乐队的引导下,向码头走来。人群前面,打有“欢迎杨虎城将军”的横幅。杨虎城等刚一上岸,乐队就吹奏起来,一些学生雄壮地唱着《义勇军进行曲》。杨虎城与领头的侨胞一一握手后。挥手向欢迎群众致意。接着坐上侨胞预备的小汽车游览了市容,参观了博物馆,并访问了“中国区”。
  下午8时,应邀出席西贡华侨“缩食会”举行的宴会,并讲演。
  11月22日杨虎城应邀出席西贡华侨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大会,并就抗日战争问题讲演。一位侨胞老人在会后对杨虎城将军说:当年发生九一八事变,我们的政府不抵抗,把军队撤入关内。那时一位印度商人问我,你们中国文化悠久,地大人多,这样好,那样好,为什么这次不打日本人?不把敌人赶走呢?杨将军,你们长年待在国内,哪能体会我们侨民的处境啊!杨听后极为动容,流出泪花,拍着老人的肩膀说:“老伯,以后再看吧!”⒁
  11月26日凌晨l时,“冉·拉保底号”经过近一个月的航行抵达香港。同行的秦丰川1962年说:杨将军乘轮到香港遇到的情况,与在新加坡、西贡恰恰相反,岸上没有人欢迎,只有一个穿黄军服的人上船,说是代表军委会来欢迎的。在这个“欢迎者”的引导下,大家一同来到九龙,杨将军和他的眷属、随员被安置在半岛酒店,我们随他回来的学生被安置在另一个旅馆。
  这一天是杨虎城44岁的生日。
  到达香港的第二天,杨虎城应邀出席香港同济中学举行的欢迎会并讲话。他说:“今日中日战争不单独是中目的事情,世界各国亦有关系;故日本侵略中国,即系破坏世界和平。不过,吾人要知道:日本侵略中国,并不是偶然的事情,而是早就计划准备,是以九一八之侵略东三省,一二八之进攻上海,长城役,以迄最近卢沟桥事件,一切均非偶然。不过,此次发动七七之战,为大规模与更残酷之侵略中国矣。
  “我们目前抗战,虽未看见实际的胜利,然三月来流血的结果,国际人士对我们已有新的认识。中国过去在外人眼光中群起怀疑。上海协定与塘沽协定之成立是其原因。故外人以为中国人民屈辱受罪,毫无抵抗,日本今日之得寸进尺,仍作如是忍让。其对中国人民之民族意识犹未认识也。
  “现在国际方而,因我抗战,结果态度一变,莫不予以同情。关于此层,可分为政府的与人民的两方面解释。英、美两国,自我开始抗战以来,放弃从前所持态度,转而对我同情。尤其是罗斯福在芝加哥演讲美国政策后,英国政府更见积极。至法国方面。在远东实力与利益虽属微薄,但人民与政府均能予我以莫大之助力。至于苏联,对我更觉好感。苏联为首先对我取消不平等条约者。在地理上既最密切,而在民族立场上尤不能分开。苏联与我国,均有共同之敌人。亦均以打倒敌人为快也。今日世界上和平阵线,已有英、法、美、苏等国为骨干,以比利时、捷克等为助,而此等民主国家对我均示同情也。至于侵略阵线,则仅得一二国而已。各国政府同情吾国,已如上述,现在进而讲人民方面:各国人民之反对法西斯主义,反对战争主义,其情绪纯洁,是以反战运动,驾乎各国政府之上。本人在美时,美国工人曾与余谈及研究反战方法,彼等以为最有效办法为杯葛日货,实行经济制裁。同时敦促美政府断绝与日贸易,并断绝日本之海外贸易。    
  “各国态度之转变,其原因一以我国抗战流血之结果,一以各国民众反战也。故我们今须坚决抱定抗战到底精神。最后胜利,必属我有。吾人现在再看日本。日本是不是很厉害的国家?吾人知道,日本是先天不足之国,煤、铁、汽油等原料均极缺乏。故欧战以来,日本努力于重工业之发展,然因原料不足,其重工业与英、法、美三国比较,实不可比拟;如与苏联比较,日本尤望尘莫及也。今日日政府为若何之政府欤?乃一未成熟之法西斯帝国家也!日本此次侵略我国,纯为少数人之利益与要求;多数人民方面,痛苦呻吟。故无论日本此战胜与败,受苦者均为人民方面也。日本宣传此次战事,为正当之防卫。然日海陆空大举侵入我境,其能谓为防卫乎?九一八事件爆发之际,日谓日本人口过剩,故需地生活。然既占东三省后,人民苦痛如故也。今又试观日本经济方面,日本每年收入15万万元,今年(支出)预算,竟增至24万万元之速。相差9万万元。试考日本岁收,完全来自海外市场。今因侵略我国原因,在中国市场已完全消失。至南洋及欧美各国市场,亦因各国人民之抵制日贷而逐渐退落。是以日本之预算日益加高,而税收日益减少。是则日本经济必至崩溃,决不能维持也。查开战三月以来,日已耗战赞20万万元,一年则需七十余万万元,试问日本将何以支持偌巨之战费耶?其基础摇动,可想见矣。在日俄之战,日本因得英、美之援助,致能击败俄罗斯;然今日日本已势成孤立,已无国际之援助矣。
  “我国此次抗日,系全民战争。系四万万五千万人民抗日战争。败可亡国,胜则还我自由。所以抗战意义非常伟大。全国人民均应了解也。不过吾人试问全国人民,已能将个人一切利益,一切力量,置诸于抗战路上否乎?其实,此时犹未及此也。故吾人须将全国人民加以组织,使每个人了解抗战意义,使每一个人牺牲个人权利,以实现全面抗战之伟大能力。孙总理有言:‘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所以凡是能以平等待吾人者,均为我国之朋友。吾人须联合多数之友国,以反抗侵略别国之国家。吾人抗日到底,共同负起打倒侵略者之责任。”
  “我国目前已发动全民抗日战争。全国人民,均须前仆后继,坚决到底。今日忠勇将士鏖战沙场,今日之后继者,乃在于全国青年。今日在座同学,均为负有此项使命者,余谨以至诚,愿各位同学努力读书,惟须读活书不是读死书。以民族解放等问题为研究,以抗战做教科书,则民族必可复兴,胜利终必属我也!”
  杨虎城在5个月的欧美考察中,足迹遍及12个国家。他认真汲取他国之长处和民族特点同时,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宣传抗日、宣传中国。他先后进行了几十次的讲演和报告,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赢得了广泛的支持。由于他的文化基础限制,他的思想大多只能通过他的讲话来表达。在这些没有旁人代笔,完全由杨虎城即席发表的讲演和报告中,处处表露着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对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的远见卓识。
  1937年10月18日,他在马德里广播电台发表的讲话中谈到:“中国对日抗战乃一长期、艰苦的战争,中国人民以为非持久战不能达到民族解放的目的,非民主不能持久战!”和在香港同济中学讲演中对日本的分析,都可以看出,他积极抗战的观点比出国前有了系统性的升华,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抗战思想。他的抗战思想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中国人民应以持久战才能达到民族解放的目的。
  2.中日两国的战争性质不同,日本是少数军阀发动的侵略战争,并非日本民众的意愿;我们的抗战则是全民族的要求,是全民族求生存的抗战。
  3. 中国目前处于日本法西斯的蹂躏之下,他们占据我土地,轰炸我城市,封锁我海口,屠杀我同胞,毁坏我文化,这都是日本法西斯兽行赤裸裸的表现,这都是日本帝国主义真面目在世界人民面前的暴露。
  4.德、意、日侵略阵营已公开结盟,这也更加深了德意日同其他民主国家的矛盾;另一方面,英、法、美、苏等多数国家为其自身的利害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平,也会更同情援助中国。所以,如能持久抗战到底,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5.各国人民之反对法西斯主义,反对战争主义,其情绪纯洁,是以反战运动,驾乎各国政府之上。为扩大抗战,各国人民亦能予我以更大的同情。
  6.日本是先天不足之国,煤、铁、汽油等原料均极缺乏。故欧战以后,日本虽努力于重工业之发展,然而原料不足,其重工业与美、法、英三国,实不可比拟,如与苏联比较,日本尤望尘莫及。现时的日本政府乃一未成熟之法西斯帝国!日本此次侵略我国,纯为少数人之利益与要求。多数人民方面,痛苦呻吟。故无论日本此战的胜与败,受昔者均为人民。
  7.综观今日之日本经济方面,日本每年收入15万万元,今年预算支出,竟增至24万万4千万元,相差9万万元。以往日本税收,多来自海外市场。今因侵略我国原因,在中国的市场已完全消失殆尽。至于南洋及欧洲各国市场,亦因各国人民抵制日货而逐渐衰退。是以日本之预算日益增高,而税收日益减少,是则日本经济必致崩溃,决不能长久维持。查开战3月以来,日已耗战费20万万元,一年则需70余万万元,试问?日本将何以支撑偌巨之战费?其经济基础动摇,可想见矣。昔时日俄之战,日本因得英、美之援助,致能击败俄罗斯,然今日本已势成孤立,已无国际之援助。
  8.中国此次抗战系全面抗战,系4万万5千万人民的抗日战争。败必亡国,胜利可还我自由。
  9.中国对口抗战乃一长期、艰苦的战争,中国人民以为非持久战不能达到民族解放的目的,非民主不能持久战!
  杨虎城不但论述了中国抗战的正义性,是人民战争,国际上多助;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属侵略性质,国际上寡助,以及日本小国经济财政困难,难于支持长期战争等观点。而且由此提出了“持久必胜”的论断。与后来1938年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所提出的抗战思想不谋而合。
  ①《西北文化日报》,1937年6月30日。
  ②米暂沉:《杨虎城将军》,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235页。
  ③亢心栽:《记杨虎城将军欧美之行》,陕西文史资料第十五辑,第225页。
  ④⑤同上,第226页。
  ⑥同上,第234—235页。
  ⑦同上,第238页。
  ⑧贾自新:《杨虎城将军言论选集》,陕西人民出版社,第241—242页。
  ⑨同上,第241—245页。
  ⑩《杨虎城年谱》。
  ⑾王麟阁系国民政府派给杨的秘书,名为服务,多为监视。
  ⑿米暂沉:《杨虎城将军},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页。
  ⒀泰丰川:《杨虎城在欧洲》,《文史资料存稿选辑》。
  ⒁亢心栽:《记杨虎城将军欧美之行》,《陕西文史资料》第十五辑,第252—253页。

杨虎城大传/杨瀚著.—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