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著>核心书架>往事杨虎城之子回忆

  


往事 杨虎城之子回忆-永恒的怀念

杨拯民

 
    去年3月8日的晚上,我正在电视上欣赏李季的《马背上的摇篮》中的几首插曲,突然从电话里传来他病逝的噩耗。我半信半疑,急忙跑到医院,果真他已闭目安息了。

    李季是石油工人的好朋友,也是我的好朋友,他逝世得这样突然,实在令人悲痛。至今回想起来,仍不免下泪。李季离开我们太早了。

    我认识李季是在玉门油矿。当时解放不久,许多人从山区、乡村、根据地转向城市,而李季却从武汉携妻挈女来到嘉峪关外的玉门油矿。使我很钦佩。第二天我请他吃饭,问他会不会喝酒?他很爽快地回答说:“会”。我说:“有一条——要喝醉。”他果真喝醉了。我觉得他很诚实。后来,他担任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职务,我是书记,几乎天天打交道,使我越发感到他的优点很多。

    李季很有诗人气质,耿直、热情,急公好义。他又是个党性很强的人。他在担任宣传部副部长期间,对矿上的工作,经常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甚至和他意见不同的同志争辩。但是,当他的某些意见被否决,或者对有的问题还想不通时,他总是无条件地执行党组织的决定,并且不闹情绪或犯自由主义。他还善于团结同志,与工人交朋友。当时,我常到他家里串门,几乎每次都会遇上有人去找他。有的工人不肯向我们谈的思想问题,却一五一十地讲给他听。
 
    由于李季的积极倡导和组织,当时矿上有不少的工人学习写诗、写文章。李季不管工作多忙,对他们的作品都认真地看、认真地改。有时放下自己的创作,彻夜不眠地为他们改。

    李季的事业心很强。只要对创作有帮助的事情,他都不怕吃苦地去实践。记得有一年冬天,大雪后,我们一起去嘉峪关凭吊古战场。本来就风无一日宁的西北高原,这天的风特别大,天气也冷得出奇。但他毫无畏惧之感,兴致勃勃地走了好几个地方。最后我们居高远望,李季面对无边无际的茫茫原野,高兴地说:“彭老总那句‘不到西北不知中国之大’的名言,今天我才领略了。”

    1954年初夏,石油部几位领导要从玉门到柴达木盆地冷湖。当时李季的心脏不好,我们劝他不要去,但李季坚决要同行。路上很艰苦,汽车行驶在沙石地上,又慢,又颠,有两天还睡在帐篷里过夜。到了“大野滚滚望无尽,沙柳碎草都不见”的柴达木以后,他仍然住在帐篷里,而且和工作人员一起吃干饼子,喝有限量的水。为了亲自体验石油工人的思想感情,他每天早出晚归,和勘探人员一起爬荒山,找矿苗。他离开玉门以后,从他的信中或他发表的作品中,我看到他仍然不怕艰苦地战斗在石油工地上。1977年,李季的心脏病很厉害,经常带着急救药品上班。就是这样,他到河北任丘油田养病期间,还深入到钻井工地访问,坚持写作。他送给我的《石油大哥》,就是在这期间写成的。

    李季不仅自己写了不少的反映石油工业、歌颂石油工人的好诗歌,还起了个带头作用。自从他到玉门油矿体验生活以后,许多作家、诗人、记者也不断深入到石油战线第一线,并写出了许多好的小说、散文、诗歌、报道和电影剧本。

    我和李季同年。他在玉门油矿的时候,我喜读点小说,经常向他求教;他也把脱稿的新作拿给我看,并诚恳地征求我的意见。由于谈得来,我们成了朋友。1954年李季离开玉门油矿以后,虽然我们见面的机会少了,但书信来往不断,友情仍是很密切的。在“文化大革命”中,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朋友之间很少接触。但李季却不避嫌。1967年我被“打倒”以后,他先后到天津(当时我在天津工作)看过我三次,亲热如故。

    前几年我调北京工作以后,我们又有机会经常在一起谈心了。生活条件比从前好多了。但他还是象过去一样艰苦朴素。一年,有关单位分给他一套较好的房子,他不要,说:“许多同志还住得很挤,先让他们住吧!”他自己仍然住在又旧又窄的地方。

    李季在他逝世前的一个星期天来家里看我,可巧我不在。我知道他忙,打算下个星期天(3月9日)去看他。谁料,他竟在星期六与世长辞了,这真是我终身的憾事啊!


                                                                [原载1981年《工人日报》3月9日]
                                                                《泥土和石油的歌者》李小为选编

往事 杨虎城之子回忆/杨拯民著.--北京:中共文史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