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中心人物>张学良>张学良参考书架>张学良文集

  


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的谈话(节要)①

毕万闻主编

                              
  (1991年4月25日发表)
  张之丙②:请张先生对哥大研究中国近代史和想了解中国现代史的同学,本着您狂热的爱国心,跟他们说几句话。
  张学良:这样说吧,我年轻的时候,最不喜欢听年纪大的人说话,一说话就是教训。我设身处地替年轻人想,大概仗不愿听我说话。不过,我可以这么说,如果同学中有人对清末民初的历史有兴趣,只要是以北方地区为主的,我知道的可能比任何人多,我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亲身所经历的,老实说,不能不着重北方这一段。我可以说,我是唯一的“宝”。
  蒋介石与经国先生都劝我写东西,经过很久,我决心写,但写出了大纲以后还是决定不写。为什么?我没法写!因为我要写,好的、坏的都着实地写,我不能只说好的。而且,我认为,有些事不是不能说,而是不能从我嘴里说。
  研究生:张先生,可否录音?
  张学良:无事不可对人言,你们录吧。无论什么事,私事、公事,假如有不可对人言的事,我不能说,不能作。
  张之丙:青年们很想向您请教,以您的经历跟他们说几句话,对他们做人与求学,都会有很大的启示。
  张学良:我对日本青年已经由NHK的访问③说了很多了。我年青时可以说是“爱国狂”。对他们④不客气地说:我恨日本!——不是日本人。我接受我父亲的栽培,我父亲有势力,所以我下决心,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条件而作点什么?我本来想学医,“救人”没学成,却学会了“杀人”(大笑)。
  我自22岁领兵打仗,一直打内战,所以我对内战厌恶到头了。一次我去河南,老百姓痛苦的不得了。我问老百姓,他们说儿子去当兵,到哪儿去了没人知道,没活劲儿了。自己打自己,只剩下老弱妇孺,我看了心痛极了!从那时起,我下了决心,一旦我能掌权,决心要尽量避免无意义的战争。……打了和,和了又打,到底为什么?打仗为战胜,双方不知牺牲多少有用的青年!我简单地说说我的感觉,我是很富感情的人,打仗则求必胜,要打仗必须派精锐亲信,也就是自己喜爱的部下,可是,每次派出去的多半不再回来。我喜欢的部下……,我现在想起来心中都难过……(哽咽)。
  (对于西安兵谏之举)我作事,我负责。
  (看昔日帅府之照片)当时,我跟我父亲住在一起,没有大帅府、少帅府之分。我记不清这是哪间屋子的窗户,像是二楼,后面小楼是我父亲住的……。
  有机会,我(再)来。我很高兴。……公开场合,我都不来!
  (据《参考消息》1991年5月18日、19日第2版《张学良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一席谈整理)
  ① 张将军应“美中文化交流基金会”的邀请,与该会董事及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们进行了座谈。1991年4月25日,台湾《中央日报》报道了这次座谈,原题为《无事不可对人言——与张学良将军座谈之后》,作者张之宇。新华社《参考消息》1991年5月18日、19日转载了这篇报道,编者据此整理成这篇谈话。
  ② 张之丙女士是“美中文化交流基金会”的会长。
  ③ NHK的访问,指1990年夏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记者对张氏的访问。
  ④ 张氏当时目光转向在场的一位日裔青年冈本公一。
  

张学良文集(1.2)/毕万闻主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