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中共方面>周恩来>周恩来参考书架>周恩来在陕西纪事

  


伟业篇-舌战赫尔利

李庆东

                                   
  1944年11月至1945年2月,周恩来与赫尔利进行了一次马拉松式的谈判,这是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政府的第一次直接谈判。在这次谈判中,周恩来紧紧抓住联合政府这个要害问题舌战赫尔利,以他那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和谈判技巧,戳穿了赫尔利与蒋介石合演的“双簧戏”。通过这次谈判,不仅为解放战争作了必要的舆论准备,而且积累了国际斗争的经验。
  初次交锋
  1944年11月7日,从降落在延安机场的一架美国飞机上,走下一个胸前挂满勋章的老年美国人,他就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使赫尔利少将。周恩来彬彬有礼地迎上前去,陪同他来到毛泽东的住所,并向双方进行了介绍。
  赫尔利原系美国陆军部部长,美国政府中著名的扶蒋反共派人物。这一年9月6日,他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代表和蒋介石与史迪威将军联络员的双重身份,从华盛顿乘机直抵重庆。赫尔利一到中国,便暗中积极进行扶蒋反共活动。一方面,他劝说罗斯福召回主张联共抗日的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等人;另一方面,他又与蒋介石策划了一幕诱骗中国共产党交出军队的和谈“双簧戏”。随后,他便乘机飞往延安,以罗斯福私人代表和国共调解人的身份与中国共产党进行谈判。
  赫尔利在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谈判时,先抛出一个先发制人的方案,其中心内容是:只要中国共产党交出军队,国民党就承认其合法地位。赫尔利与蒋介石商订的这一方案,集中反映了美国政府扶蒋反共和国民党独裁反共的政策,暴露了他们企图避免美苏对抗、维护蒋介石统治和消灭中国共产党的险恶用心。
  在会谈过程中,毛泽东等人坚持应先成立各党各派参加的联合政府,然后才能谈到军队的统一的原则立场。周恩来则进一步指出:在协议中,还应明确写入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居住和人身自由等内容,借以建立名符其实的联合政府。初次交锋,周恩来完美无暇的谈判艺术给赫尔利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知道自己碰上了厉害的对手,必须认真对付。但他认为,只要能取得对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控制权,在协议中出现一些民主词句并无关紧要。因此,他表示同意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意见。
  经过3天会谈,双方达成了《中共与中国政府的基本协定》(草案),其主要内容是:一、统一国共两党军事力量,以便迅速击败日本与重建中国;二、改革一党专政的国民政府为各党各派参加的联合政府,并实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政策。同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组为联合军委会;三、联合政府应拥护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建立民有、民治、民享政府的原则;四、所有抗日军队应遵守与执行联合政府和联合军委会的命令,并为其所承认;五、联合政府承认国共两党及所有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
  平心而论,这个“草案”虽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要求差距甚大,但客观上却有利于中国人民的基本利益。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周恩来等人主张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在协定上签字。赫尔利代表美国政府和调解人签字后,还特意留出空白供蒋介石签字。他说:这些条款都是合情合理的,我将尽力说服蒋委员长接受。但是,他又补充了一句:我不敢保证蒋委员长会接受。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为其尔后反悔留下了伏笔。
  赫尔利临行前,热情邀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立即赴重庆会见蒋介石,并以美国的国格担保他们的安全。
  经研究,中共中央决定由周恩来等人与赫尔利同机飞往重庆,与蒋介石商洽成立联合政府问题。
  主动进攻
  周恩来到重庆后,立即与各民主党派紧急磋商,决定主动进攻,以联合政府及解放区委员会逼迫蒋介石、赫尔利履行协定。接着,他又将这一策略电告毛泽东。
  赫尔利返回重庆后,兴冲冲地去见蒋介石。他本想邀功,谁想却碰了一鼻子灰,被蒋介石斥为“大傻瓜”。在反共这一点上,蒋介石似乎比赫尔利“聪明”一些。在他看来,协定中的这些民主词句,最终将导致共产党控制政府。因此,他推翻协议,针锋相对地提出三条反建议:中共交出军队,才能获得合法地位;中共将领以委员资格参加军委会;国民政府的目标是建立三民主义的国家。他将这三条反建议交给赫尔利让其转交周恩来认可。    
  11月21日,赫尔利约见周恩来转交蒋介石的三点反建议。周恩来看过放在一旁,开门见山地问:“蒋委员长对联合政府态度如何?”赫尔利答非所问:“啊,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您是否仍同意我们为实现中国团结必须以组织联合政府为前提的主张?”周恩来紧追不舍,迫其表态。“我不能使用同意的字眼,因为我不是谈判的当事人,我只是见证人。”赫尔利理屈词穷,极力狡辩。周恩来乘胜追击:“您是否认为联合政府是合理的,是民主的?”赫尔利被迫退却:“毫无疑问是民主的。”然而,他又猪八戒倒打一耙:“但你们的提案也有可以改动之处。”周恩来突然转换话题:“参加政府,是否说我们只能处在观察者的地位,而不能有实权?”赫尔利毫无准备,无意中露出了狐狸尾巴:“并不等于有实权。”    
  果然不出所料,赫尔利变卦了。
  谈判既然无法进行,周恩来准备返回延安。赫尔利急了。他辩解说:“蒋委员长告诉我,他允许共产党参加政府,但不愿公开写在建议上。具体情况怎样,您还是与国民党方面直接洽谈吧!”
  为了顾全大局,周恩来作了让步。先后与王世杰、宋子文、蒋介石等人进行了洽谈。然而,他们不是虚与委蛇,便是吱唔其词。某天晚上,蒋介石在招待部分国民参政员宴会上的讲话中,才讲了真话。他振振有词地说:“中共要求联合政府,这不能接受。我们政府又不是波兰流亡政府!”原来如此!
  12月2日,周恩来知道蒋介石无谈判诚意,遂将中国共产党的意见告诉赫尔利:由于双方意见差距甚远,我们决定返回延安。赫尔利缠住不放,仍想打破僵局。他劝周恩来说:“你们是同我——美国政府合作。只要我们合作,我们就能逐步改组政府。”周恩来直接了当地回答:“参加并无实权,并非联合政府,这就是关键的所在。”
  12月4日,赫尔利与蒋介石密商后,再次约见周恩来,双方又进行了一次激烈舌战。赫尔利试探地问:“我希望你们参加进来,然后一步一步改组,您认为如何?”周恩来爽快地回答:“参加政府及军事委员会之举,即令做到,也不过是做客,毫无实权,无济于事。”赫尔利不以为然,他说:你们先插进一只脚来,以后就可以强大。他还以参加后可以获得美援为诱饵,力劝周恩来说服中国共产党参加政府。周恩来用自己在重庆做客的亲身经历,批驳了赫尔利的谬论。最后,他明确表示:我对这样做客,实在疲倦了。赫尔利忙改换方式说:“如果你们在不满意的条件下能参加政府,那就表示你们是最大的爱国者。”周恩来理直气壮地反驳说:“我们参加政府,就要替人民负责。现在参加进去,不能负责,这样的政府,我要参加,我就是不信上帝,我的良心也过不去。”    
  赫尔利无言以对,只得草草收场。
  原形毕露
  12月7日,周恩来毅然乘机飞返延安。
  第二天,周恩来致信赫尔利,简要说明了自己离开重庆并不打算再去的理由。16日,在复赫尔利的信中,他严正指出:我们认为,只有国民党放弃一党专政与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才能使中国向着民主走近一步。而在国民党一党政治下的任何人事变动,都不可能变更目前国民政府的制度和政策。这也就是我们与国民党谈判不能获得正当解决的症结所在。与此同时,周恩来又与毛泽东联名致电留驻重庆的中共代表王若飞,嘱他转告赫尔利等美方代表:我们毫无与美方决裂之意。我们所拒绝者仅仅是牺牲联合政府和民主原则这一点,其他一切都是好商量的。上述信电,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光明磊落的政治态度和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
  赫尔利此时尚不愿完全关闭中美谈判的大门。于是,他致电周恩来,建议重开谈判,探讨建立联合政府问题。12月28日,周恩来致电赫尔利,表示重开谈判不应再进行抽象的探讨,而应以蒋方先实行以下几项具体行动为前提:一、释放全国政治犯;二、撤退内战军队;三、取消限制人民自由的各种禁令;四、停止一切特务活动。
  1945年1月7日,赫尔利致函毛泽东和周恩来,建议在延安召开有他参加的国共两党会议,具体商洽召开国民大会,实现两党全面合作问题。毛泽东、周恩来复函指出:这种会议只能在南京召开,而且必须有国民党、共产党和民主同盟三方面参加才能解决问题。如美国和国民政府同意上述要求,周恩来可以再赴重庆磋商。赫尔利复函表示同意,邀请周恩来赴渝作一短期访问。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派周恩来再次赴重庆谈判。
  1月24日,周恩来临行前发表了一个严正声明。他指出:此次赴渝的任务,是代表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政府、中国民主同盟提议召开党派会议,以便正式商讨国事会议和联合政府的组织及其实现的步骤问题。此举旨在向世人公布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为这次谈判扫清障碍。
  周恩来再赴重庆后,先后与国民党代表宋子文、张治中、王世杰等人举行了多次会谈,赫尔利则以特邀代表身份列席。
  在这次谈判中,国民党代表主张“在行政院之下设立一个行政委员会,由国、共和其他党派三方面出人参加”。赫尔利更加异想天开,他提议成立一个由美国、国民党和共产党三方各一人组成的整编委员会,负责拟定改编中共军队计划,“为共产党军队设一美国军官作总司令,又设副总司令一人,由共产党员任之”。他们一唱一和,无非是继续玩弄“你交出军队,我给你民主”的政治骗局。
  周恩来洞悉其奸,与他们进行了坚决而巧妙的斗争。对于国民党代表行政委员会的提议,周恩来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系统仍是一党专政,不解决一党包办问题,我们无法参加政府。他还通过召开记者招待会、会见民主人士和草拟协定等办法公布谈判情况,迫使国民党处于口头上表示愿意结束党治但行动上又不愿实行的被动地步。对赫尔利企图将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变为殖民地军队的恶毒政策,周恩来则断然拒绝。
  2月13日,周恩来在赫尔利陪同下会见蒋介石。蒋介石竟蛮横地宣称:“联合政府是推翻政府,党派会议是分赃会议。”他的这番话不啻向世人宣告:这次和谈纯粹是一个政治骗局。
  2月16日,在和谈无法继续进行的情况下,周恩来乘机返回延安。  
  就在周恩来返回延安后不久,赫尔利和蒋介石便撕下伪装,原形毕露了。2月19日,赫尔利在中国无事可干,借口述职乘机飞回美国。临行前,他与蒋介石约定共同对付中国共产党。3月1日,蒋介石首先在国内发难。他公然发表演说,公开反对成立联合政府,宣布将在11月12日召开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4月2日,赫尔利则在国外遥相呼应。他在华盛顿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公然诬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和抗日军民是“军阀割据”,明确宣布“美国只同蒋介石合作,不同中共合作。”至此,美蒋勾结破坏中国革命的丑恶面目完全暴露,赫尔利与蒋介石合演的“双簧戏”彻底破产。
  

周恩来在陕西纪事/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