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谊篇-周恩来与孔从洲
许 诺
孔从洲曾称周恩来为他的恩师。
西安事变当天,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打电报给正在陕北保安的中共中央,邀请中共派代表到西安共商抗日救国大计,处理捉蒋的善后事宜。
12月17日,周恩来同秦邦宪、叶剑英等中共代表到达西安,张、杨十分高兴。这天晚上,杨将军对他的警备二旅旅长孔从洲说:“周恩来先生今天下午到西安了,这下事情就好办了。这几天,无论我也好,张先生也好,都同蒋介石谈过我们的抗日救国主张,他一点也听不进去。我们和他仍有长官与部属的关系,说话不能没有分寸。蒋敌视我们,再劝他他也是不会回头的。周先生就不同了,他是中共方面的最高领导人之一,曾在黄埔、北伐时代和蒋介石共事,又有十年血海深仇,对蒋介石有深刻了解,同蒋斗争有丰富经验,他和蒋处于平等地位,对蒋可以劝导,可以说理,也可以批评,蒋介石最怕的就是共产党,我们就专请共产党的代表来参加谈判,直接与他交锋,我看他也不敢再那样装腔作势了,以后他就不得不放老实点。”杨将军接着问孔从洲:“西安那么多的国民党特务,事变中捉了一些,也跑掉了一些,但是大多数潜伏起来,没有暴露,现在还有活动没有?”孔从洲回答:“还没有发现。”杨又说:“那就要特别注意啊!这些人肯定是要出来活动的,有时公开,有时隐蔽,你们的眼睛要死死地盯着他们。只要他们出来捣乱,就坚决镇压,不要手软,不然就会捅大乱子。”杨将军对孔特别强调说:“周先生住在张先生那里,自然由他们担任保卫工作,但只限于城东南角一块地方,整个西安城防是由我们负责的,寿山虽然兼任公安局长,但警察是由马志超一手训练的,你必须指挥我们的部队,担负起全部的城市治安任务,特别是对周先生和中共其他代表人员的安全要注意,不得有任何疏忽!”又说:“过两天我也许会给你请个顾问来。”根据杨将军的吩咐和安排,孔从洲和总部军法处长米暂沉交换了意见,把军法处统辖下的执法队及各稽查所统一于城防部队,加强了周恩来等中共代表的安全保卫工作。
过了几天,红军副参谋长左权来西安,杨将军把孔从洲叫到他的办公室会见了左权。孔从洲方才知道这就是杨将军给他所说的“顾问”。孔从洲请左权视察了西安城防部署和保卫工作,并一起登上古城墙,仔细察看了城墙内的地形,还在郊外一些地段进行了勘察。对中共代表的保卫工作进一步作了周密的部署。从中共代表到西安直到孔从洲率部离开西安移驻泾阳,前后50天,孔从洲都在悉心地搞好城防工作,保卫周恩来和中共代表的安全。
1937年春夏,中国共产党派出周恩来、叶剑英、林伯渠等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同蒋介石、顾祝同等就国共两党合作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谈判。一天下午,周恩来同朱德、邓小平、叶剑英等由云阳去西安,路过泾阳,适逢天下大雨,泾河发了大水,过不了河,他们准备返回云阳。当时正好孔从洲在泾阳县城西郊的公路上遛马,一名红军战士骑着马向他飞驰而来。战士问孔从洲,“你们是哪个部队的?”孔回答:“是警备二旅的,有什么事吗?”战士说:“我们首长的车子过一会儿就从河岸返回来了。”孔问:“你们首长是谁呀!”战士说:“你一见面就知道了。”讲话之间,只见一辆马车缓缓地行到孔从洲身边,从车上下来一个人。“呀!真没有想到,是周恩来副主席!”孔从洲惊喜地赶快下马敬礼。周恩来走过来握住孔从洲的手,亲切地说:“啊呀!我当是谁,还是你们在这里呀!”孔从洲高兴地说:“周副主席你好!”周恩来说:“好几个月没有见面了,你好!”孔从洲请周恩来上车,一起进县城。周恩来上车后,孔从洲跨上马,他们边走边说,周恩来说:“你看雨下这么大,河里又发了大水,我们因过不了河才返回来的。”孔从洲说:“没关系,咱们先进城住下。”周恩来问:“进城住在哪里?”孔答:“就住在我们旅部,旅部不远,就在前边县城西北角的大庙里。”边说边用手指着方向。
不一会儿就到了旅部,孔从洲把周恩来一行迎进办公室,喝茶、吸烟,大家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孔从洲对周恩来说:“周副主席,就请住在我们这里好了,各位都是请不来的客人啊!”周恩来惊疑地问道:“就住在这里?不好,不好,我们休息一下,还是在外边找个旅馆住下好了。”孔从洲急忙阻止:“不行,不行,外边旅馆不安全,泾阳一带特务活动很厉害。”周恩来考虑的却很周到,他说:“是啊,住旅部固然安全,可是我们走后你又怎么交代呢?”孔从洲说:“不要紧的,你们先住下,吃过饭再说。”周恩来执意说:“那不行的,不能先吃饭,你看天气这个样子,让我们住在旅部,三两天能不能走还很成问题,你如何交代?你给我先把这个问题答复一下。”孔从洲理解了周恩来的话意,便说:“先住下,没有问题。”周恩来反问:“那怎么能说没有问题呢?”孔从洲回答:“现在孙蔚如是陕西省政府主席,又是我的老上级,你们住下来,吃过饭,我再给他打个电话讲一下,就说陕北来个客人,泾河发大水,过不了河,我把他们先招待住在旅部了,这就行了。”周恩来说:“既然是这样,那好,不要先吃饭,现在就打电话!”没办法,孔从洲只好按照周恩来的意见,立即给孙蔚如打电话,说:“陕北来了客人,是周恩来先生,还有几位先生。”孙蔚如说:“我知道了,现在泾河水那么大,河不能过,天气不好,回云阳天又快黑了,就住在旅部好了。”孙蔚如还叮咛孔从洲说:“第一要热情接待;第二就住在旅部,要保证安全;第三谁要问你,就说是我批准的。”孙指示后,孔从洲立即向周恩来汇报。周恩来听了之后,笑了笑说:“孙蔚如先生是很够朋友的,现在你是奉命接待的,合法了。那好,可以搞饭吃了。”孔从洲立即吩咐食堂做米饭吃。周恩来却问:“陕西的风味食品是什么?”孔答:“一般喜欢吃牛羊肉泡馍,不过泾阳的饸饹也还是很有名气的!”周说:“那好,你们做啥我们就吃啥吧!”为了照顾各位领导的生活习惯,这天晚饭孔从洲精心安排了三样主食,一是羊肉泡馍,二是泾阳饸饹,三是米饭和馒头。当天夜里,孔从洲指定一名参谋带人不间断地去泾河渡口,观察水势,向群众了解掌握开渡的时间,一旦有了消息立即报告。可是一连两天多水势尚无大变化。
第二天,周恩来和孔从洲谈了一次话,亲切地对孔说,杨虎城先生离开部队后,你们一定要注意四件事:“一件是部队上上下下要特别注意团结,要听孙蔚如先生的话,杨先生走了,孙先生就是这个部队历史最长的了,一定要团结,千万不要被人家挑拨,把部队分化瓦解掉了!”周恩来这话是有针对性的,因为那时已经出现了冯钦哉部沈玺亭、唐得楹两个团叛变投蒋,王劲哉的一个旅也被蒋介石挖去了。第二件是要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抓好形势教育,增强抗战胜利信心,随时准备开赴前线,并与友军互通情报,取得联系。第三件是你们部队过去擅长打阵地战,不熟悉游击战法,今后你们在军事训练方面,要重视游击战方面的训练。最后一点是要特别注意纪律教育。游击战靠什么呢?最重要的是要靠广大的人民群众,军队和群众必须形成鱼水关系。”
周恩来语重心长的一席话,使孔从洲铭感肺腑,教益难忘。
就在第三天下午,来人报告泾河水势已小,明日可以开渡。得知这一喜讯,大家高兴异常。第四天清晨,天气晴朗,吃过早饭,孔从洲怀着难分难舍的心情,把周恩来、朱德等一行送上渡船,不住地凝望渡船渐渐地驶向对岸。返回途中孔从洲脑海里反复浮现着近日来周恩来那可亲可敬的形象。
周恩来离去后,孔从洲很快将周的指示和吩咐电话汇报给孙蔚如先生。孙说:“对的,这些指示很重要,咱们就得这样办,也只有照周先生和红军各位领导讲的去办,我们才有希望。”
果然不出周恩来的所料,他刚一走,国民党泾阳县党部书记长李巨然就找上孔从洲的门来了。第一次被卫兵以孔有病身体不适挡回去了。第二次李巨然却以看望孔从洲旅长为名说啥也不离去。这次孔从洲接见了李巨然。当李谈起陕北客人时,孔从洲不卑不亢,言辞委婉而强硬:“周先生等一行去南京开会,泾河发大水,过不了河,孙蔚如军长指示我们接待好,这于情于理都是应该的。”李巨然碰了一鼻子灰,无话可说,悻悻而去。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还在庐山受训的孔从洲就向蒋介石请缨率兵抗战。在抗战初期防守朝邑大庆关一线时,孔从洲就按照周恩来途经泾阳时在旅部所谈的要发动群众的指示,把大庆关当地的群众武装起来,建立军民联防,效果很好。群众帮助部队守河防、查敌情,维护社会治安,起了很大作用,军民关系也很融洽。部队东渡黄河之后,朝邑人民在县城以北立了一块石碑,纪念军民携手抗战之情谊。朝邑人民这一行动,反映了人民要抗战,不愿当亡国奴,希望有真正的抗日军队。这块碑,是朝邑人民、也是陕西人民对日寇同仇敌忾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英明所在,同时也是周恩来对包括孔从洲在内的杨虎城将军旧部的关心、教育和无比信任的结果。
周恩来在陕西纪事/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