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赵寿山>赵寿山参考书架>赵寿山将军

  


赵寿山将军-三十八军政治部主任张泰祥给军委会政治部部长陈诚的文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户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

                                                  
  1939年7月23日报告
  本军第十七师,于本年五月点验时,无骑兵连,并发现各团缺一机枪连与冒名应点等情事,业经军政部电孙总司令蔚如查复在案。现十七师耿师长*因此表示消极。据职调查所得,此事全系赵军长寿山所为,将十七师骑兵连经费,移作制造反动干部,即本军干部训练班教导队之用。又十七师工兵营缺额约一连,移作军部血花剧团之用。耿师长对此事极不满意,惟因全师经理人事大权操在赵军长之手,耿师长不能撤换一班长,致平时抱负,殊难实现。现恐赵军长藉此案发生,卸罪于耿师长,一面牺牲部下,以推脱关系,一面借题发挥以排除异己。倘不幸如职所料,则本军政治工作,更难推进。理合将真相呈明,务恳转函军政部,严究赵军长,以明真相,而彰国法,实为公便。
  右一项,谨请鉴核示遵。谨呈
  主任袁**转呈
  秘书长贺***转呈  
  部长陈
  第三十八军政治部主任张泰祥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七月二三日
  1939年8月11日电   
  重庆。军委会政治部部长陈,转委员长蒋钧鉴:4400,密。本军军长赵寿山,于7月3日在平陆望原村侧十七师九十八团公开训话,要旨为:(1)政工对部队无用,且不能战胜敌人,本军官兵嗣后不需讲求政治。(2)攻击中央不顾团结统一,并举例陕北有八路军伤兵被国军活埋,等语。反动形迹昭著,恳迅予处置为祷。晋平陆第三十八军政治部主任张泰祥叩。未(8月)真(11日)印。****
  1939年9月4日电
  重庆。政治部长陈:4400,密。本军军长赵寿山,于陷日(8月30日)由茅津渡河赴渝,晋谒委座。传闻携带巨款,有所运动,请严密防范。又,该军驻渝办事处长崔仲远,确系共党,亦请防止其活动为祷。晋茅津三十八军政治部主任张泰祥叩。申(9月)支(4日)。印。  
  1939年9月10日电
  渝。部长陈:4400,密。本军长赵寿山,最近拍电一件,分呈委座、何部长、程主任、蒋长官*****,谓职报告部队情形不实,请另派公正大员点验。并云该军绝无共党,军长可以不做,人格不可不要等语。现赵于阳日(9月7日)乘机飞渝,晋谒委座。闻随带四万字长的宣言,叙述经历,文过饰非,并对职任意攻击。且携带巨款,企图活动,请严密防范为祷。晋茅津三十八军政治部主任张泰祥叩。申(九月)灰(10日)。印。
  1939年12月6日报告        
  案奉钧座11月20日治人巴字第41934号代电,节开:“查该主任工作不力,着即调部察看”等因。奉此,窃职身入虎穴,未克成功,心力交摧,身败名裂,在职个人蒙受此种处分,实为德业进展之良机,自应束身待罪,听候钧裁。惟经历艰辛,其有关今后工作者,亦应上达钧听。
  伏案本军历届特派员及主任,如李容三、赵和民及职等数人,均经赵军长屡逐屡调,有始无终。而部队官兵则均同情深切,如耿师长于8月21日告职云:“本师稍有头脑者对张主任均表同情,至附和军长者乃迫不得已耳。”又177师师长陈硕儒于11月23日对职云:“赵军长不要你,我欢迎你来。”又11月中旬,晋南牺公会(指牺盟会)及异党分子即盛传职有撤职查办之消息,莫不喜形于色,是职之平时行动早为军民深知。今兹事出非常,窃恐难乎为继。
  其次,本部在去年脱离部队甚久,自职到职后,奉令改组,随师工作。所有人员,蒙军委会记大功者二员,蒙总部记功嘉奖者八员,晋级者一员。又本部因献金及月报与督战等项工作,蒙层峰嘉奖五次。我各级人员,亦均张夙兴夜寐,黾勉从公。惟职自维辁材,无补工作,自5月以后,屡经请调,当时奉钧座转委座侍秘渝代电饬知:“仍应留军工作,无用转移”。今幸以不力获谴,得卸仔肩,惟重辱使命。并遗全体之羞,应再自请除名,用昭鉴戒。  
  再次,本部人员在本年2月始行足额,而4月底战干四团派来之47人,均调西安补行毕业典礼,至今返部者仅余9人,余人并未奉明令不派回部。又前方各员自本年7月起两次调训,因之7—9月在部队者不足30人,现亦只有60余人,尚缺34人,故近来工作颇无表现,现本军环境仍未改善,应请遴补缺员,以便利后任之工作。
  凡上所呈,悉本自责之赤忱,进谋将来之开展。职更追念党国多故,处理维艰,职个人之牺牲,实有利于中枢对本军之运用。惟自愧材力绵薄,重负裁成,倘钧座念其愚蒙,赐予作育,则窃愿保送陆大肄业,俾获深造之机会,实为德便。又本部在职任内,虽经费支绌,从未向部队挪借款项,合并申明。
  右一项 报告
  部长陈    
  第十七师政治部主任兼第三十八军政治部主任张泰祥
  (摘自《丹心素裹·2》)
  * 耿师长即耿志介,字景惠。
  ** 袁,即第一战区政治部主任袁守谦。
  *** 贺,即军委会政治部秘书长贺衷寒。 
  **** 陈诚接此电后,于8月20日,连同张泰祥7月23日报告,并呈蒋介石。蒋于8月30日,以川室参代电批复陈诚:“治队巴10356号呈悉。张泰祥未真电所称,赵寿山必不会说此话,可断定张泰祥之人不妥,应调换为宜。移用经费一节,已分电何总长、程主任、卫长官查复核办矣。”何总长,即何应饮,时任军委会参谋总长;程主任,即程潜,时任军委会西安行营主任;卫长官,即卫立煌,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于是,9月16日陈诚批“张即撤办”,张厉生(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批“张泰祥可调缺,至赵部究以何人为宜,望慎重遴选送核”。最后军委会政治部于11月20日下令,将张泰祥“调部察看”,另派原九十军政治部主任刘继生继任十七师政治部主任兼三十八军政治部主任。
  ***** 蒋长官即蒋鼎文,原任西安行营主任兼第十战区司令长官和陕西省主席。1939年1月免去西安行营主任后,仍任第十战区司令长官兼陕西省主席。
  

赵寿山将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户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