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五十 “要与反动头目多交往”
王宇明
1945年,抗日战争快要胜利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日趋尖锐。赵寿山考虑,在此形势下,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对他的怀疑、监视与防范必然更加严重。因此,他必须胸怀全局,坚决大胆地执行周副主席关于“要在自己周围造成一个灰色的局面,要有意识地与反动头目多交往,以麻痹敌人”的指示,做到“外灰内红”、“同流而不合污”。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下去,战胜敌人,保存自己。
赵寿山每次到重庆开会或受训,都注意广泛结交国民党嫡系将领、蒋介石的亲信与“红人”。过去交往过的继续交往;过去没有交往过的也找机会主动交往。他经常出入委员长侍从室、国防部权贵之门。这样做的结果,反倒使蒋介石的几个亲信将领如俞济时等人成了他的“好友”,在他1947年初回解放区时帮了大忙。
武威是由内地通向新疆的交通要道。凡是路过此地的国民党军政大员,赵寿山都殷勤款待,或拜访,或宴请,或谈书法,或谈棋艺,热情大方,不卑不亢,大都对他留下“良好”印象。新疆的几位军政要员竟成了他的好朋友。
由于工作的关系,赵寿山与之交往接触最多最直接的还是第三集团军总部的几个将领。
参谋长池中宽,是国民党嫡系将领,中将军衔。赵寿山到任后,他怀疑赵是共产党,又怕赵揽权过多,使他寸步难行。针对他的这种心理状态,赵寿山采取了一恭维,二放权的办法。赵找其谈话说:“我们以前虽不相识,但对你早已闻名。你是陆军大学的优秀生,军事造诣很深。我是多年的兵油子,我们今后在一起共事,我要好好向你学习呀。”
池听了很是高兴,不住地说:“哪里,哪里,总座过奖了。”
赵寿山接着说:“今后司令部的事情,一般的事务都由你负责处理,特别重大的问题再向我报告。”
池听了甚为满意。但在政治上仍不放心。他为了监视赵的行动,特意把赵的办公室安排在二楼上,将他的办公室安排在一楼靠近楼梯的房间,无论什么人出入赵的办公室,他都一目了然。但时间久了,也没有找到赵的什么破绽,并慢慢地产生了好感。后来,蒋介石、胡宗南怀疑他和赵寿山搞到一起了。于是撤了他的职,又调来一个参谋长叫曾潜英。
曾潜英这个人,地下党员对他的印象不错,认为他的思想不那么反动奸诈,为人比较厚道正直。到职不到一年,在赵寿山的争取与影响下,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好。到后来,他非但不找赵寿山的麻烦,反而给胡宗南建议,说赵寿山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能干,不应对他有所猜疑,应放手让他做事。胡宗南一看到他的建议,就批评他没有脑筋,上了赵寿山的大当了。胡将此事报告了蒋介石。蒋又失望又恼火,认为这些参谋长都不是赵寿山的对手。遂决定调国防部二厅(管特务的)厅长於达到第三集团军任副总司令,负责对付赵寿山。
於达乃浙江人,中将军衔,是蒋介石的亲信将领。可是他到职以后,也抓不到赵寿山的什么把柄,找不到什么共产党的嫌疑,而是看到赵寿山的精明强干,谦虚待人,关心部属,常与国民党军政要人来往,关系很是“融洽”。因此,他也认为赵寿山不一定是共产党,和赵的关系由远而近,越处越好。有一次,蒋介石派於达临时到新疆出差。时间长了,他想念老婆,老婆也想念他,想回武威看看,但不敢向蒋介石提出。赵寿山知道后,就主动给蒋介石发了一个电报,佯称有事,把於叫回,於对赵十分感激。后来於达升任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1947年初,当得知赵寿山起义的消息后,还为蒋介石未能笼络住赵寿山而深感“惋惜”呢。
在与第三集团军主要将领的交往工作中,赵寿山充分发挥了夫人黄居仁的特殊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黄居仁是一位贤惠可敬的家庭妇女。她文化水平不高,但品德高尚,思想进步,积极支持丈夫的革命斗争事业。西安事变时,周恩来同赵寿山在她家的后院书房竟夜长谈,她在前院放哨应酬。西安事变后,赵寿山决定送儿子赵元介、女儿赵铭锦到红军大学学习,她也积极支持。西安市地下党的同志经常在她家中开会、谈话,若有不三不四的人来了,也是由她出面应酬。或者一边做针线活一边闲聊;或者给他们做户县粘面招待应付。她贤惠勤快,心灵手巧,做得一手漂亮的针线活。赵寿山和孩子们穿的中式便服、圆口布鞋都是她亲手所做。连赵寿山吸的土雪茄也是由她一根一根亲手卷的。她还经常给人家接生呢,人缘关系处得极佳。
赵夫人对第三集团军总部其他长官的太太们,均以姐妹相称相待,帮助甚多,关系融洽。她经常帮助她们做针线活儿,裁剪衣服。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是礼尚往来。哪位太太生了娃娃,就送几件小衣、小帽、小鞋;谁家娶亲嫁女,就送个大红包(金项链)或小红包(金戒指)。赵夫人同太太们的关系处得这么热乎,不仅对赵寿山起了很好的掩护作用,而且还能得到一些重要情报呢。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王宇明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