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赵寿山>赵寿山参考书架>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五十一 十七师起义

王宇明

                   
  赵寿山身在武威,心系前方部队。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第四集团军特别是三十八军的情况。
  1945年6月,传闻蒋介石在重庆召见孙蔚如。赵寿山立刻意识到:孙被召见,很有被调离第四集团军的可能。事关重大。他马上给第四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处长韩兆鄂(党外进步人士)发了一封电报,着其探听孙蔚如有无调动之事。韩很快复电,说蒋介石对孙蔚如很有礼貌,并无调动之事。但赵寿山紧锁眉头,仍不放心。于是又去电,令韩不可麻痹,再仔细打听。三日后。韩兆鄂复电称:孙将被调升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赵寿山点头叹道:“不出所料,蒋介石的第二刀果然砍过来了!”
  1944年2月,赵寿山被迫离开三十八军时就对孙蔚如说过,蒋介石为了瓦解和最终消灭十七路军,施展抽梁换柱之计,今天调他是蒋介石杀来的第一刀,第二刀可能是孙,第三刀就是孔从洲。当时孙不以为然。现在,赵的这一预料被证实了。
  针对这一情况,赵寿山一方面给三十八军的同志发电,密告孙将调动,速作准备,孙离职之日,即全军起义之时。另一方面,给延安发电,请党中央、毛泽东速速派人,到前方部队领导起义。
  自从赵寿山调走,张耀明接任军长之后,三十八军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张耀明带着大批国民党政工人员嫡系军官到三十八军后,疯狂进行反共破坏活动,开展所谓“自首运动”、“告密运动”,迫害共产党员和进步官兵,大批撤换干部,强令解散教导队,禁止阅读进步书报,一时间搞得乌烟瘴气,人心惶惶。使以地下党工委为核心的进步力量和以张耀明为首的国民党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一下子空前地紧张尖锐起来。在此形势下,三十八军地下党组织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一系列指示,坚守阵地,沉着迎敌。坚决抵制张耀明的“自首运动”和“告密运动”,保卫了党组织的安全和机密,抢先安排一部分共产党员占据重要职位,掌握兵权;转走和私分了一批杨虎城时期秘密保留下来的武器弹药和贵重器材;把已经暴露了政治身份的共产党员送延安学习,没有暴露的共产党员继续留在部队,坚守阵地,坚持斗争,党的工作处于最困难的时期。
  第二阶段,党中央、毛主席派周仲英、张西鼎到三十八军开展工作。1945年1月,周仲英、张西鼎从延安出发经过西安到了河南洛宁县三十八军后,有计划地与地下党负责人李森、徐又彬、朱曼青,新三十五师师长孔从洲,十七师五十一团团长刘威诚、五十团团长张复振以及担任营长职务的共产党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接触和交谈,向他们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对三十八军的高度评价和重要指示,宣传了延安整风、解放区开展生产运动和坚持敌后抗战的大好形势,同时了解了地下党的组织和思想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艰苦细致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同时整顿了党的组织,恢复了一些党员的组织关系。这就使广大党员干部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统一了思想,增强了团结,大大提高了党的战斗力,为后来部队的起义做了充分的思想和组织准备。
  第三阶段,形势突变,立即起义。1945年6月间,国民党蒋介石为了彻底瓦解和消灭杨虎城十七路军旧部——第四集团军,采取了两个重大步骤:第一,用明升暗降的手段把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孙蔚如调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一刀砍掉了十七路军最主要的领导者;第二,蒋介石下令把第四集团军由两个军三十八军和九十六军缩编为一个军——三十八军,仍由张耀明任军长。由四个师缩编为三个师,十四个团缩编为九个团,并指名肢解由共产党员刘威诚领导的十七师五十一团。一下子把第四集团军逼到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7月初,第四集团军总部召开营以上军官大会,为孙蔚如“荣升”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送行。会后,张耀明召集三十八军和九十六军干部训话,宣布7月17日开始实行新的编制,严令各单位届时按新的编制调拨归建。形势陡然紧张起来。
  第四集团军的严重情况迅速反映到延安党中央。党中央认为,蒋介石调走孙蔚如,又将第四集团军编为一个军,以张耀明任军长,这完全是排除异己、消灭进步势力、准备内战的严重步骤。因此,当即指示地下党组织立即组织部队起义,越快越好。
  7月8日,赵寿山第三集团军驻西安办事处主任、原三十八军工委书记蒙定军急派三十八军地下党派来的交通员鱼化龙速回三十八军传达党中央关于三十八军可以立即组织部队起义的重要指示。他对鱼说:“蒋介石继调走赵寿山之后又调走孙蔚如,并下令将第四集团军缩编为一个军、企图彻底瓦解和吞并这支部队,情况非常紧急。因此,中央指示,三十八军立即起义,此拉多少算多少,当然越多越好,能同九十六军一同起义更好。”遂从身上掏出一个纸包交给了鱼化龙,又叮咛道:“这是党中央的重要指示,你一定要带好。绝不能让敌人搞去。”最后又强调说:“起义时间越快越好。最好在你到部队后的三五天,最迟不能超过7月份,具体时间由前方的同志决定。”
  鱼化龙深感任务重大紧迫,于7月9日离开西安赶赴河南前线。
  7月13日,三十八军地下党工委召开了鲤鱼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工委成员梁励生(李森)、徐又彬、朱曼青和十七师五十一团三营营长、中共地下党员刘使增,十七师五十一团三营营长、中共地下党员雷展如。会议由梁励生主持。先由朱曼青传达了上级党的指示,刘侠僧汇报了集团军总部欢送孙蔚如的情况,接着就当前形势、起义时机、组织领导以及若干起义时的具体政策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作出如下决定。
  一、决定部队立即起义。会议认为,蒋介石接连调走赵寿山、孙蔚如,这是“切头”“挖心”战术。将第四集团军缩编为一个军又委任张耀明任军长。这是明目张胆地吞并消灭,部队的命运危在旦夕。为了粉碎敌人消灭我军的阴谋,决定立即起义,把部队拉到解敌区。
  二、决定争取三十八军两个师同时起义。如新三十五师因故不能参加,十七师单独起义。起义时间7月17日。各单位以整编调拨归建名义统一行动,迅速开到故县镇集中。
  三、由梁励生、徐又彬、朱曼青组成起义行动委员会,梁为书记,负责领导全军起义。分工:梁励生掌握全盘,朱曼青协助;徐又彬负责十七师师部和五十团,雷展如负责五十一团;崔治堂(中共地下党员)负责四十九团团部及一、二营。由孔从洲、刘威诚担任军事指挥。
  四、起义行动方针是:以保存实力为原则,迅速摆脱中央军,靠山地,靠群众,靠内部团结,向豫西解放区前进。
  五、纪律和政策:(1)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决服从起义行动委员会领导,严守纪律,保守机密。不准乱开枪,不准乱杀人,不准抢东西。凡影响行动、破坏起义者,果断处置。(2)对代师长李维民,先动员参加起义,如不愿参加,可先监视起来,待起义成功后放他离开,并把手枪、护兵和马匹给他留下,不能伤害。(3)对国民党政工人员和反动蒋系军官,先集中监视起来,在适当时机放他们离开部队。(4)积极筹备粮秣给养,将武器弹药以及其他军用物资一律带走,不得遗弃。
  7月14日,党中央致电河南省军区领导人戴季英、韩钧、周仲英,明确指示:
  “(一)蒋介石已命令改编第四集团军孙部为一个军,以张耀明为军长,调赴六战区作战,这完全是排除异己、消灭进步势力、准备内战的阴谋。
  (二)为反对这一阴谋,必须将我党能掌握的部队坚决拖到你们地区与你们密切配合行动。陕西一些进步人士亦有此主张。望你们立即派妥人通知该部党员,用最大的决心,极周密的计划(严防事前暴露),不露行迹,突然动作,以保证能拖出得越多越好。但如不能太多,即拖出一团两团也好。
  (三)可用:(1)反对排除异己、吞并抗日有功部队。(2)坚持抗战,保卫陕西和西北,作为政治动员口号。我党领导之部队拖出后,应写信给孙蔚如等,告以暂时分开行动。将来会合有期,并不忘记孙等。
  (四)行动方针:必须迅速地摆脱中央军,与我军密切配合,不打硬仗,靠山地,靠群众,靠解放区,靠内部团结,以巩固部队、保存实力为原则。如在河南不便整训,则开到太行整训一时期。
  (五)行动后番号仍不变,人员除清除少数国特破坏分子外,均应团结共事,不应歧视。
  (六)你们要采用一切方法暗中援助,并切实帮助他们整理、巩固和发展,但对外不要发表任何消息与文件,让他们建立一个与我们密切合作、实际上受我领导的中间形式的部队。”
  (下略)①
  7月15日,鱼化龙由西安赶到河南卢氏十八盘四十九团三营驻地,当即向起义行动委员会的梁励生、徐又彬、朱曼青传达了党中央关于立即组织部队起义的重要指示,并把纸包交给了梁励生。同志们听了异常兴奋,深受鼓舞,为领导部队起义增添了无限的力量。梁励生激动地说:“党中央的指示太及时了,我们坚决执行党的指示,按原定计划,7月17日行动。”
  7月17日,各单位起义部队,遵照起义行动委员会的命令,以归建新编单位为名开始行动。但全军起义的计划未能实现。处决军长张耀明的行动受挫,军部未能参加起义。新三十五师因各种主客观原因也没有行动。十七师师部和五十团、五十一团及四十九团三营全部起义。在故县镇,十七师师部的起义部队扣留了代师长李维民,处决了工兵连和搜索连的反动连长,师部机关和直属连队全部起义。五十团、五十一团和四十九团三营,都于7月18日凌晨陆续开到故县镇,与师部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起义部队3000多人,举行了向敌后进军誓师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由起义军事行动总指挥刘威诚庄严宣布:”十七师起义成功了!从现在起,我们彻底摆脱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啦!
  经过五天的艰苦急进,克服了种种困难,闯过道道险关,起义部队于7月22日胜利到达河南省军区第二军分区,受到解放区军民的热烈欢迎与慰问。
  7月25日,党中央致电张复振、刘威诚、李森(梁励生),张西鼎:“率部奋斗,参加人民战争,深表欢迎慰问之意。望团结一切干部战士,择适当地点进行休整教育,然后参加作战。已通知关中分区设法照顾干部家属。”②
  从此,赵寿山领导的旧部三十八军之十七师成为人民革命武装,踏上了人民解放事业的光明大道。
  十七师胜利起义的消息,通过地下党的组织很快传到了武威,使赵寿山欣喜万分,激动不已。十七师是十七路军最老的一支主力部队,杨虎城、孙蔚如曾任师长。西安事变后,赵寿山担任师长。赵寿山升任军长后,十七师仍然是三十八军的主力部队。今天胜利起义了,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终于让这支部队回到党的怀抱,他怎么能不欣喜!怎么能不兴奋呢!他禁不住地自语道:“同志们干得好!同志们干得漂亮!”
  但是,当赵寿山一想到没有把新编三十五师③也拉过来,更没有把整个第四集团军拉过来时,他又深深地感到遗憾。他是多么希望把杨虎城将军留下的部队都变成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以实现杨先生的夙愿呀!
  十七师的起义,无疑对蒋介石消灭十七路军的阴谋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赵寿山强烈地意识到,十七师起义后,蒋介石必然恼羞成怒,进一步加剧对他的怀疑,加紧对他的迫害。他想,真金不惧火炼。他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新的战斗。每次去重庆开会、受训,出发前总要对随行人员再三叮嘱:“我们此去,可能同杨先生去南昌一样,有去无回!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啊。” 
  ①《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293—294页。
  ②《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文献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300页。
  ③三十八军新编三十五师后改编为五十五师,师长孔从洲,于 1946年5月起义。
  

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赵寿山将军/王宇明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