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许权中>许权中参考书架>许权中在商洛的活动与渭华起义

  


许权中在商洛的活动与渭华起义-李 大 德

少 华

                                            
  李大德,又名张汉俊,张育顺,陕西咸阳市周陵乡黄家寨人,生于一九〇五年腊月。一九二四年在西安第一农业职业学校上学时,他由赵宝华介绍到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回陕西。一九二七年在西安中山军事学校时,担任过大队长,党内任支部书记。
  冯玉祥“清党”反共后,李大德随军校一起离开西安。一九二八年初他又随部队进驻洛南县三要司,在许权中旅教导营工作。这年四月底,他带领渭华地区到许旅受训的三十四名党团员,全付武装以“追逃兵”为名,首先从洛南出山参加渭华地区的农民起义。队伍行至大龙庙时,被当地地主武装挡住去路,大德同志不理会敌人的威胁恫吓,毅然带领全队同志冲出敌人封锁线,胜利到达渭华地区。
  李大德立即带领全队同志在沿山一带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粮食,铲除反动民团,催毁敌人乡村政权,多次参加并保卫了群众大会,帮助地方党组织建立苏维埃政权,因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支持,广大青年纷纷报名参军,队伍很快发展到一百多人。五月初,中共陕东特委派代表对这支革命武装进行了整编,将其正式命名为“陕东赤卫队”,任命李大德同志为大队长。为了使部队有一个稳定的立足点和补给基地,李大德同志根据党的指示,将部队带到塔山,建立了小型修械所,储备了粮食,设置了哨位,使塔山在渭华起义中,成为仅次于高塘的另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
  李大德同志对部队要求非常严格,经常结合实战进行训练。如在行军中给战士讲授各种动作,在休息和宿营时教他们放哨警戒,利用空间时间教投弹、射击等,使部队军事素质迅速提高。同时,他还要求大家不宿民宅,不踏庄稼,不乱拿群众的东西,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赞扬。因而在与数倍敌人的斗争中屡战屡胜。    
  一九二八年七月一日,在保安镇战斗中,我军陷入敌人重围,弹尽粮绝,李大德等同志被俘,被敌人押到洛南县县城,惨遭杀害,时年二十二岁。
  (载《革命英烈》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许权中在商洛的活动与渭华起义/中共商洛地委党史办公室,中共洛南县委党史办公室编